第十回 盡有狂言容數子 每從高會廁諸公

關燈
的大元寶,銀光閃閃,甚是耀眼,站在康親王身邊。

    康親王笑道:“衆位武師露了功夫,該當有個彩頭。

    這位朋友,請過來拿一隻元寶去。

    ”那瘦子走上前來,請了個安,從康親王手中接過一隻元寶。

     韋小寶問道:“朋友,你貴姓?大号叫什麼?”那瘦子道:“小人齊元凱,多蒙大人垂問。

    ”韋小寶道:“你武功可高得很啊。

    ”齊元凱道:“讓大人見笑了。

    ” 多隆道:“康王爺府中的武師,果然身負絕藝。

    咱們很想見識見識平西王手下武師們的功夫。

    小王爺,你挑一人出來,跟這位齊師傅過過招如何?”他見吳應熊沉吟未應,又道:“當然是點到為止,不能傷了大家和氣。

    誰勝誰敗,都不相幹。

    ” 康親王是個十分愛熱鬧的人,說道:“多總管這主意挺高。

    讓雙方武師們切磋切磋,勝的賞兩隻大元寶,不勝的也有一隻,把元寶放在桌上吧。

    ” 一盤十九隻大元寶放在筵前,燭光照映,銀氣襯以紅綢,更顯燦爛。

     康親王笑道:“敝處仍由這位齊元凱師傅出手,平西王府中不知是哪一位師傅下場?” 衆人都是興高采烈,瞧着吳應熊手下的十六名随從,均知這雖是武師們一對一的比武,實則是康親王和平西王兩處王府的賭賽。

    這瘦子齊元凱适才露了這手功夫,武功确然了得,恐怕雲南的武士未必有人敵得過他。

     吳應熊沉吟未答。

    他手下十六人中有一人越衆而出,向康親王躬身說道:“啟禀王爺:小人們武藝低微,不是康王爺府上這些師傅們的對手。

    我們随同世子來京,隻是服侍世子的起居飯食。

    平西王吩咐過的,決不可得罪了京裡王爺大臣們的侍從。

    這是平西王的将令,小人們不敢違犯。

    ”康親王笑道:“平西王可小心謹慎得很哪!今日隻是演一演武,又不是打架生事。

    你們王爺問起,說是我定要你們出手的好了。

    ”那人又躬身道:“王爺恕罪,小人不敢奉命。

    ” 康親王暗暗惱怒:“你心中就隻有平西王,不将我康親王放在眼裡。

    隻怕便是皇上下旨,你也不聽。

    ”說道:“難道别人伸拳打在你們身上,你們也不還手麼?” 那人道:“小人在雲南常聽人說,天子腳下文武百官、軍民人等,個個都講道理。

    我們是遠地邊疆的鄉下人,來到京城,萬事退讓,說什麼也不敢得罪了人,想來别人好端端的,也不會打到我們身上。

    ”這人身材魁梧,一臉精幹之色,言辭鋒利,這幾句話一說,倘若康親王定要叫手下武師挑釁,倒似是不講道理了。

     康親王愈加惱怒,轉頭說道:“神照上人、齊師傅,他們雲南來的朋友硬是不肯賞臉,咱們可沒法子了。

    ” 神照上人哈哈一笑,站起身來,說道:“王爺,這位雲南朋友隻不過怕輸,生怕失了臉面。

    難道旁人真的打到他們要害之上,他們也不還手招架?”說畢身形晃處,已站在那人身畔,笑道:“貧僧掌上力道平平而已,但比那位要走又不走的姓郎朋友,說不定還強着這麼一點兒。

    王爺,貧僧弄壞您廳上一塊磚頭,王爺不會見怪吧?” 康親王知衆武師中以神照武功最高,内外功俱臻上乘,聽他這麼說,自是要顯功夫來着,喜道:“上人請便,便弄壞一百塊磚頭,也是小事一樁。

    ” 神照一矮身,左掌輕輕在地下一拍,提起手來時,掌上已黏了一塊大青磚。

    這青磚一尺五寸見方,雖不甚重,卻牢牢嵌在地下,将青磚從地下吸起,平平黏在掌上,竟不落下,功夫甚是了得。

    韋小寶大叫:“好啊!”衆人一齊鼓掌。

     神照微微一笑,左掌提高,掌上吸力散去,那青磚便落将下來,待落到胸口之時,他兩臂自外向内一合,雙掌合拍,正好拍在青磚邊緣,波的一聲,一塊大青磚都碎成了細粒,紛紛落地。

    衆人又大聲喝彩。

    青磚邊緣隻不過四五寸處受到掌擊,但掌力彌散,竟将整塊青磚震碎,最大的碎塊也不過一二寸見方,内力之勁,實是非同小可。

     神照走到吳應熊那随從身畔,合十說道:“尊駕高姓大名?”那人道:“大師掌力驚人,當真令小人大開眼界。

    小人邊鄙野人,乃無名小卒。

    ”神照笑道:“邊鄙野人,就沒姓名麼?” 那人雙眉一軒,臉上閃過一層怒色,但随即若無其事地道:“山野匹夫,就算有名字,也不過是阿貓、阿狗,大師知道了也是無用。

    ”神照笑道:“閣下好涵養功夫。

    康親王今日大宴賓客,高朋滿座,是北京城中罕有的盛會。

    王爺有命,要咱們獻醜,以博王爺、世子,以及衆位嘉賓一笑。

    尊駕定然不肯賜教,大掃王爺與衆位大人的興頭,豈不是太也自重身價嗎?”那人道:“在下隻學過幾年鄉下佬莊稼把式,如何是滄州鐵佛寺神照上人的對手?大師定要比試,在下便算輸了,大師去領兩隻大元寶便是。

    ”說着轉身便欲退回。

     神照喝道:“且慢!貧僧定欲試試尊駕功夫,雙拳‘鐘鼓齊鳴’,要打尊駕兩邊太陽穴,請還手吧!”那人搖了搖頭。

    神照大喝一聲,大紅袈裟内僧袍的衣袖突然漲起,已然鼓足了勁風,雙臂外掠,疾向内彎,兩個大拳頭便向那人兩邊太陽穴撞去。

     衆人适才見他掌碎青磚的勁力,都忍不住叫了出來,心想此人閃避已然不及,若不出手招架,這顆腦袋豈不便如那青磚一般,登時便給擊得粉碎? 豈知那人竟一動不動,手不擡、足不提、頭不閃、目不瞬,便如是泥塑木雕一般。

    神照上人出手之際,原隻想逼得他還手,無意傷他性命,雙拳将到他太陽穴上,卻見他呆呆地不動,心中一驚:“我這雙拳擊出,幾有千斤之力。

    平西王世子是康親王的貴賓,倘若魯莽打死了他的随從,可大大不妥。

    ”便在雙拳将碰上他肌膚之際,急忙向上提起,呼的一聲響,從他兩邊太陽穴畔擦過,僧袍拂在他面上。

    那人微微一笑,說道:“大師好拳法!” 廳上衆人都瞧得呆了,心想此人定力之強,委實大非尋常,倘若神照上人這兩拳不是中途轉向,而是擊在他太陽穴上,此刻哪裡還有命在?這人以自己性命當兒戲,簡直瘋了。

     神照拳勁急轉,震得雙臂一酸,不由得向他瞪視半晌,不知眼前此人到底是狂人,還是白癡,若就此歸座,未免下不了台,說道:“尊駕定是不給面子,貧僧沒法可想,隻好得罪。

    下一拳‘黑虎偷心’,要打尊駕胸口。

    ”“鐘鼓齊鳴”、“黑虎偷心”這些招數,原是最粗淺的拳招,尋常學過幾個月武功的人都曾練過,他又在發拳之前先叫了出來,本意隻是要以勁力取勝,而使用最粗淺的功夫,也頗有瞧不起對手之意。

     那人微微一笑,并不答話。

    神照心下有氣,尋思:“我這一拳将你打成内傷,并不立斃于當場,卻叫你三四天之後才死,那就不算掃了平西王的臉面。

    ”坐個馬步,大聲吆喝,右拳呼的一聲打了出去,啪的一聲,正中他胸口。

    那人身子一晃,退了一步,笑道:“大師赢了,我已退了一步。

    ”神照這一拳雖未使全力,卻也勁道甚厲,不料這人渾如不覺,這兩句話說來輕描淡寫,顯然全沒受傷。

    文官們不懂其中道理,但學武之人,個個都知他有意容讓。

    韋小寶不文不武,也就在似懂非懂之間。

     神照自負在武林中頗具聲望,怎肯就此算赢?他臉面湧上一層隐隐黑氣,說道:“那麼再吃我一拳。

    ”呼的一拳,仍向他胸口擊去,這一次用上了七成勁力,縱然将他打得口噴鮮血,那是他自讨苦吃,那也是無可奈何了。

     神照這一拳将抵那人衣襟,那人胸部突然一縮,身子向後飄出半丈,似乎給拳力震了出去,其實是乘勢避開他的拳勁。

    神照這一拳又打了個空,愈益惱怒,搶上兩步,大喝一聲,右腿飛起,向他小腹猛踢過去。

    那人叫道:“啊喲!”眼見這一腿已非踢中不可。

     衆人不約而同地都站了起來,隻見那人身子向後,雙足恰如釘在地上一般,身子齊着膝蓋折屈,自大腳以至腦袋,大半個身子便如是一根大木頭橫空而架,離地尺許。

    神照這一腿踢了個空,在他雙腿之上數寸處淩空踢過。

    神照一不做,二不休,鴛鴦連環,左腿“烏龍掃地”,掠地橫掃,踢他雙腿胫骨。

    那人姿勢不變,仍擺着那“鐵闆橋”勢,雙足一蹬,全身向上搬了一尺。

    神照的左腿在他腳底掃過。

    那人穩穩落下,身子仍不站直。

     廳上衆人采聲如雷。

    神照到此地步,已知自己功夫和他差着老大一截,對方倘若還手,自己勢必輸得一塌糊塗,隻得合十說道:“好功夫,佩服,佩服!”那人站直身子,躬身還禮,說道:“大師拳腳勁道厲害之極,在下不敢招架,隻有閃避。

    ” 康親王道:“兩人武功都是極高。

    世子殿下,尊駕客氣得很,一定不肯還手,比武是比不成了。

    來啊,兩人都領兩隻大元寶去。

    ”那人躬身道:“無功不受祿。

    ”神照見他不肯去拿元寶,自己也不便上前具領。

    康親王轉頭向侍從道:“給兩位送過去。

    ”那人這才謝了賞錢,神照也讪讪地收了。

     康親王明知剛才這一場雖非正式比武,其實是己方輸了,也賞兩錠大銀給神照,不過既替他遮羞,也為自己掩飾,表示不分勝敗。

    他心有不甘,又看得太不過瘾,心想:“這高個兒的功夫固然不錯,但吳應熊帶來的其餘随從,定然及不上他。

    我手下衆武師卻各有驚人絕藝,單是那齊元凱的功夫,比之神照和尚恐怕就隻高不低。

    ”他本來稱神照為上人,适才一顯武功之後,心中對他打了折扣,“上人”登時變成了“和尚”,朗聲道:“剛才比武沒比成,不免有點……有點那個美中不足。

    齊師傅,請你邀十五位武師,大家拿了兵刃,十六個對十六個,跟平西王世子帶來的十六位随從過過招。

    小王爺,你吩咐他們亮兵刃吧!” 吳應熊道:“來到王爺府上做客,怎敢攜帶兵刃?”康親王笑道:“世子可太客氣了。

    令尊和小王都是武将,一生在刀槍劍戟之間讨生活,可不用這些婆婆媽媽的忌諱。

    來啊,把十八般兵器都拿幾件來,讓平西王府的高手們挑選。

    ” 康親王本是戰将,從關外直打到中原,府中兵刃一應俱全。

    一聲呼喚,衆侍從登時去搬了一大堆兵器出來,長長短短,都放在那十六名侍從面前。

     齊元凱邀集了十四名武師,卻要神照率領。

    神照要掙回面子,隻客氣了幾句,便不再推辭,心想:“好歹也要砍傷幾個南蠻子,出一口胸中惡氣。

    ”什麼平西王世子是客、須得顧全他的臉面等等,早全然置之腦後。

    這時神照、齊元凱等人的兵刃,也已由手下拿到了廳上。

    神照雙掌之間倒夾兩柄青鋼戒刀,向康親王一席合十行禮。

     康親王等微微欠身,颔首還禮。

     韋小寶心下得意:“他媽的,這些人個個武藝高強,是江湖上大有來頭的人物,卻要向老子行禮。

    老子大模大樣地坐着,點一點頭就算了事,可比他們威風十倍了。

    ” 神照轉過身來,大聲道:“雲南來的朋友,挑兵刃吧!”先前接過他五招的高身材漢子說道:“我們奉有平西王将令,在北京城裡,決不跟人動手。

    ”神照道:“别人鋼刀砍到頭上,難道也不還手?别人要砍下你們腦袋,你們隻伸長了脖子?還是将腦袋縮進了脖子去?”此言一出,平西王府的衆随從均有怒色。

    說他們将腦袋縮進脖子,自是罵他們為烏龜了。

    那為首的長身漢子卻仍淡淡地道:“平西王軍令如山。

    我們犯了将令,回到雲南,一樣也要砍頭。

    ” 神照道:“好,咱們就試試。

    ”他招了招手,将十五名武師召在大廳一角,低聲商議。

    神照悄聲道:“咱們将兵刃盡往他們身上要害招呼,瞧他們還不還手?”齊元凱道:“當真傷了人,那可不妥。

    咱們隻逼他們還手。

    ”另一人道:“大家手下留神些。

    ” 神照喝道:“好,動手吧!”一聲長嘯,舞動戒刀,白光閃閃,搶先向平西王府十六名随從砍殺過去。

    其餘十五人或使長劍,或挺花槍,或揮鋼鞭,或舉銅錘,十六般兵刃紛紛使動。

     那十六名随從竟都挺立不動,雙臂垂下,手掌平貼大腿外側,目光向前平視,對康王府十六名武師的進襲恍若不見。

     那十六名武師見對方不動,都要在康親王和衆賓之前賣弄手段,各人施展兵刃上最精熟巧妙的招數,斜劈直刺,橫砍倒打,兵刃反映燭光,十六般兵器舞了開來,呼呼風聲中,組成一張光幕,将十六名随從圍在垓心。

     衆文官不住說:“小心!小心!”武學之士見這些兵刃每一招都是遞向對方要害,往往隻數寸之差,隻須多用上半分力氣,立時便送了對方性命,盡皆心驚。

     那十六名随從向前瞪視,将生死置之度外,對方倘若真要下手,也隻好将性命送了。

     神照等人的兵刃越使越快,偶爾兵刃互相撞擊,便火花四濺,叮當做聲,這一來更增危險。

    他們雖無意殺傷平西王的手下,但刀劍鞭錘互相碰撞,勁力既大,相距又如此之近,反彈出去傷到了人,卻不由自主。

     果然啪的一聲,一柄鐵锏和另一人的銅錘相撞,蕩了出去,打中一名平西王府随從的肩頭。

    跟着有人揮刀斜劈,在一名随從右臉旁數寸處掠過,旁邊長劍削來,刀劍相交,鋼刀回轉,砍在那随從臉上,立時鮮血長流。

    兩名随從受傷不輕,仍一聲不哼,直立不動。

     康親王知道再搞下去,受傷的更多,又見比武不成,有些掃興,叫道:“好武功,好武功!大家收手吧!” 神照一聲大叫,兩柄戒刀橫掠過去,将一名随從的帽子劈了下來。

    餘人跟着學樣,刀槍劍戟,紛紛将衆随從的帽子擊落。

    十六人哈哈大笑,收起兵刃,向後躍開。

     韋小寶見那些随從之中果然有七個是秃頂,頭上亮得發光,不禁拍手大笑,說道:“多總管,你眼光真準,果然是一大批秃……”一句話沒說完,一瞥眼間,隻見平西王府的十六名随從仍挺立不動,但臉上惱怒之極,眼中如欲噴出火來。

     韋小寶自幼在市井中厮混,自然而然地深通光棍之道,覺得神照這批人做事太不漂亮,沒給人留半分面子。

    市井間流氓無賴盡管偷搶拐騙,什麼不要臉的事都幹,但與人争競,總留下三分餘地,大江南北,到處皆然。

    妓院中遇上癡迷的嫖客,将攜來的成萬兩銀子在窯姐兒身上散光,老鸨還是給他幾十兩銀子的盤纏,以免他流落異鄉,若非铤而走險,便是上吊投河。

    那也不是這些流氓無賴良心真好,而是免得事情鬧大,後患可慮。

     韋小寶與人賭錢,使手法騙幹了對方的銀錢,倘若赢他一兩,最後便讓他赢回一二錢;倘若赢了一百文,最後總給他翻本赢回一二十文。

    一來以便下回還有生意,二來叫對方不起疑心,又免得他老羞成怒,拔出老拳來打架。

    他見到平西王府衆随從的神情,心下老大過意不去,便離座走到衆人身前,俯身拾起那長身漢子的帽子,說道:“老兄當真了不起。

    ”雙手捧了,給他戴在頭上。

    那人躬身道:“多謝!” 韋小寶跟着将十五頂帽子一頂頂撿起,笑道:“他們這樣幹,豈不是得罪了朋友嗎?”他分不清楚哪一頂帽子是誰的,捧在手裡,讓各人取來戴上。

     這些随從眼見韋小寶坐于本府世子身側,是康親王這次宴請的大貴客,雖然年紀幼小,但席上人人對他十分恭敬,先前已聽人說起,是擒殺鳌拜的桂公公,見他為自己拾帽子,忙請安行禮,連說:“不敢當,折殺小人了!” 韋小寶對平西王府之人本來毫無好感,原盼吳三桂的手下倒個大黴,但神照等人一再進逼,這些人始終容忍,激發了他鋤強扶弱之意,見他們感激之情十分真誠,心下更喜,轉頭向康親王道:“王爺,向你借幾兩銀子使使。

    ”康親王笑道:“桂兄弟盡管拿去使,五萬兩夠了嗎?”韋小寶笑道:“哪用得着這許多?”向王府的一名侍從道:“快去買十六頂最好的帽子來,越快越好!”那侍從答應着去了。

    吳應熊拱手道:“桂公公愛屋及烏,在下感激不盡。

    ”韋小寶拱手還禮,心道:“什麼愛屋及烏?及什麼烏,及你這隻小烏龜嗎?” 康親王見神照等人削落平西王府衆随從的帽子,也早覺未免過分,生怕得罪了吳應熊,但如出口道歉,又覺不妥。

    韋小寶這麼一來,深得其心,說道:“來人哪!吳世子的手下,每人賞五十兩銀子。

    ”又想:“單賞對方,豈不叫我手下的衆武師失了面子?”又道:“咱們府裡的十六位武師,每人也五十兩銀子!”大廳之上,歡聲大作。

     索額圖站起身來,給席上衆人都斟了酒,說道:“小王爺,令尊用兵如神,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令尊軍令森嚴,部屬人人效死,無怪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來來來,大夥兒遙敬平西王一杯!” 吳應熊急忙站起,舉杯道:“晚生謹代家嚴飲酒,多謝各位厚意。

    ”衆人都舉杯飲幹。

    吳應熊又道:“家嚴鎮守南疆,邊陲平靖,那是賴聖上洪福,再加朝中王公大臣措置得宜,指導有方。

    家嚴隻是盡忠為皇上效命,秉承朝中各位王公大臣的訓示,不敢偷懶而已。

    實不敢說有什麼功勞。

    ” 酒過數巡,王府侍從已将十六頂帽子買來,雙手捧了,送到韋小寶面前。

    韋小寶向康親王笑道:“王爺,你府中的師傅們失手打落了人家的帽子,你該賠還一頂新帽子吧!”康親王笑道:“當得,當得,還是桂兄弟想得周到。

    ”吩咐侍從,将帽子給吳應熊的随從送去。

    衆随從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