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盡有狂言容數子 每從高會廁諸公
關燈
小
中
大
躊躇。
那内監道:“王爺吩咐,務必要請公公光臨。
今日王府中可熱鬧着呢,擲骰子、賭牌九,什麼都有。
”韋小寶聽到聽戲,不過精神一振,聽到賭錢,那可是精神大振了。
他自從發了大财之後,跟溫氏兄弟、平威他們賭錢,早已無甚趣味,擲擲骰子,隻聊勝于無,康親王府中既有賭局,自是豪賭,哪還理會什麼小郡主、大郡主?當即欣然道:“好,你等一會兒,我就跟你去。
” 他回入房中,将小郡主松了綁,放在床上,又将她手腳綁住了,拉過被子蓋在她身上,低聲道:“我有事出去,過一會兒就回來。
”見她眼光中露出疑慮之意,說道:“珍珠還不夠,我去珠寶鋪再買些,研碎了給你搽臉,那才十全十美。
”小郡主道:“你……你不要去。
珍珠又貴。
”韋小寶道:“不打緊的,你好哥哥有的是錢,要叫你羞花閉月,多花幾千兩銀子算得什麼。
”小郡主道:“我……我在這裡怕。
” 韋小寶見她楚楚可憐,略有不忍之意,但要他不去賭錢,小郡主便再可憐十倍也沒用,夾了一塊工魚幹給她吃了,拿過四塊八珍糕,疊起來放在她嘴上,道:“你一張嘴,便有一塊糕落入口中。
可得小心,糕兒一跌到枕頭上,便吃不到了。
” 小郡主道:“你……你别去。
”嘴上有糕,說話聲音細微幾不可聞。
韋小寶假裝沒聽見,從箱中取出一疊銀票,塞在袋裡,開門出去,把門反鎖了,興匆匆地跟着内監到康親王府去。
一到康親王府門口,隻見大門外站立着兩排侍衛,都是一身鮮明錦衣,腰佩刀劍,氣概軒昂,比之韋小寶第一次來時戒備森嚴得多了,那自是懲于“鳌拜黨徒”攻入王府之失,加強了守備。
韋小寶剛進大門,康親王便搶着迎了出來,身子半蹲,抱住韋小寶的腰,笑道:“桂兄弟,多日不見,你可長得越來越高、越來越俊了。
”韋小寶笑道:“王爺你好。
”康親王笑道:“好什麼?你也不多到我家裡來玩兒。
我多見你就好,少見你就不好。
”韋小寶笑道:“王爺吩咐我多來,那可求之不得。
”康親王道:“你說過的話可得算數。
幾時我向皇上讨個情,準你的假,咱們喝酒聽戲,大鬧他十天八天。
就隻怕皇上一天也少不得你。
”攜了韋小寶的手,并肩走進。
衆侍衛一齊躬身行禮。
韋小寶大樂。
他在皇宮中雖得人奉承,畢竟隻是個太監,哪有此刻和王爺攜手并行的風光? 到得中門,兩個滿洲大官迎了出來,一個是新任領内侍衛大臣多隆,通常稱之為侍衛總管的,另一個便是他的結拜哥哥索額圖。
索額圖一躍而前,抱住了韋小寶,哈哈大笑,說道:“聽說王爺今日請你,我便自告奮勇要來,咱哥兒倆熱鬧熱鬧。
”侍衛總管多隆也上來着實巴結。
四人一踏進大廳,廊下的吹打手便奏起樂來。
韋小寶從未受人如此隆重地接待,自是眉飛色舞,差一點便手舞足蹈起來。
到得二廳,廳中二十幾名官員都已站在天井中迎接,都是尚書、侍郎、将軍、禦營親軍統領等等大官。
索額圖一一給他引見。
一名内監匆匆走進,打了個千,禀道:“王爺,平西王世子駕到。
” 康親王笑道:“很好!桂兄弟,你且寬坐,我去迎客。
”轉身出去。
韋小寶心想:“平西王世子?那不是吳三桂的小漢奸兒子嗎?他來幹什麼?” 索額圖挨到他耳邊,低笑道:“好兄弟,恭喜你今天又要發财啦。
”韋小寶笑道:“那得看手氣怎樣?”索額圖笑道:“手氣自然是好的。
除了賭錢發财,還有一注逃不了的大财氣。
”韋小寶道:“那是什麼?”索額圖在他耳邊輕聲道:“吳三桂差兒子來進貢,朝中大官,個個都不落空。
”韋小寶道:“哦,吳三桂是差兒子來進貢。
我可不是朝中大官。
” 索額圖道:“你是宮裡的大官,那比朝中大官可威風得多了。
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精明能幹,懂事得很。
”低聲道:“待會吳應熊不論送你什麼重禮,你都不可露出喜歡的模樣,隻淡淡地說:‘世子來到北京,一路上可辛苦了。
’他如見你喜歡,那便沒了下文。
你神色冷淡,他定然當你嫌禮物輕了,明天又會重重地補上一份。
” 韋小寶哈哈大笑,低聲道:“原來這是敲竹杠的法子。
”索額圖低聲道:“雲南竹杠,不砰砰嘭嘭地敲他一頓,那就笨了。
他老子坐了雲貴兩省,不知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咱哥兒們如不幫他花花,一來對不起他老子,二來可對不起雲南、貴州的老百姓哪!”韋小寶笑道:“正是。
” 說話之間,康親王已陪了吳應熊進來。
這平西王世子二十四五歲年紀,相貌英俊,步履矯捷,确是将門之子的風範。
康親王第一個便拉了韋小寶過來,說道:“小王爺,這位桂公公,是萬歲爺跟前最得力的公公。
上書房力擒鳌拜,便是這位桂公公的大功。
” 吳三桂派在北京城裡的耳目衆多,京城中有何大小動靜,每天都有急足持信,前往昆明禀報。
康熙擒拿鳌拜,是這幾年來的頭等大事,吳應熊自然早知詳情。
吳三桂曾和他商議,覺得皇帝鏟除權要于不動聲色之間,年紀雖幼,英氣已露,日後做臣子的日子隻怕不大好過。
吳應熊這次奉父命來京朝觐天子,大攜财物,賄賂大臣,最大的用意,是在察看康熙的性格為人,以及他手下重用的親信大臣是何等樣人物。
今日來康親王府中赴宴,沒料想竟會遇上康熙手下最得寵的太監,不由得大喜,忙伸出雙手,握住韋小寶的右手連連搖晃,說道:“桂公公,我……在下……(他先說了個“我”字,覺得不夠恭敬;想自稱“晚生”,對方年紀太小;如說“兄弟”,跟他可沒這個交情;若說“卑職”,對方又不是朝中大官,自己的品位可比他高得多,急忙之中,用了句江湖口吻)在雲南之時,便聽到公公大名。
父王跟大家談起來,都稱頌皇上英明果斷,确是聖明天子,還說聖天子在位,連公公這樣小小年紀,也能立此大功,令人好生仰慕。
父王吩咐,命在下備了禮物,向公公表示敬意。
隻是大清規矩,外臣不便結交内官,在下空有此心,卻不敢貿然求見。
今日康王爺賜此良機,當真不勝之喜。
”他口齒便給,一番話說得十分動聽。
韋小寶聽得連吳三桂這樣的大人物,在萬裡之外竟也知道自己名字,不由得骨頭大松。
好在這些奉承的話也聽得多了,早知如何應付,隻淡淡地道:“咱們做奴才的,隻是奉皇上的聖旨辦事,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已,有什麼功勞好說?小王爺的話可太誇獎了。
”心想:“索額圖哥哥料事如神,這小漢奸果然一見面就提到‘禮物’二字。
” 吳應熊是遠客,又是平西王世子,康親王推他坐了首席,請韋小寶坐次席。
席上大官甚多,尚書将軍,個個爵高位尊,韋小寶雖然狂妄,這次席卻也不敢坐,連聲推辭。
康親王笑道:“桂兄弟,你是皇上身邊之人,大家敬重你,那也是忠愛皇上的一番忠心,你不用再客氣了。
”說着将他按入椅中。
索額圖這時已升了國史館大學士,官位在諸人之首,便坐在韋小寶身邊,其餘文武大官按品級、官職高下,依次而坐。
韋小寶忽想:“他媽的!從前麗春院嫖客擺花酒,媽媽坐在嫖客背後,順手拿幾件糕餅給我,王八們還常常把我趕開,那時隻想,幾時老子發了達,也到麗春院來擺一台花酒,叫老鸨、王八、小娘們都來陪酒。
哪知道今日居然有親王、王子、尚書、将軍們相陪,隻可惜麗春院的老鸨、王八們見不到老子這般神氣。
” 衆人坐下喝酒。
吳應熊帶來的十六名随從站在長窗之側,對席上衆人敬酒、夾菜,以及仆役傳送酒菜的一舉一動,均目不轉睛地注視。
韋小寶略一思索,已明其理:“是了,這是平西王府中的武功高手,跟随來保護吳應熊的,生怕有人行刺下毒。
沐王府的人隻怕早已守在外面。
待會最好雙方狠狠打上一架,且看是沐王府的人赢了,還是吳三桂的手下厲害。
”他一肚子的幸災樂禍,隻盼雙方打得熱鬧非凡,鬥個兩敗俱傷。
這情形康親王自也瞧在眼裡,他身為主人,也不好說什麼。
那侍衛總管多隆武功了得,性子又直,喝得幾杯酒,便道:“小王爺,你帶來的這十幾個随從,一定都是千中挑、萬中選的武功高手了。
” 吳應熊笑道:“他們有什麼武功?隻不過是父王府裡的親兵,一向跟着兄弟,知道兄弟的脾氣,出門之時,貪圖個使喚方便而已。
” 多隆笑道:“小王爺這可說得太謙了。
你瞧這兩位太陽穴高高鼓起,内功已到了九成火候。
那兩位臉上、頸中肌肉糾結,一身上佳的橫練功夫。
還有那幾位滿臉油光,背上垂的大辮子,多半是假發打的,你如叫他們摘下帽子來,定是秃頂無疑。
”吳應熊微笑不答。
索額圖笑道:“我隻知多總管武功高強,沒想到你還有一項會看相的本事。
” 多隆笑道:“索大人有所不知。
平西王當年駐兵遼東,麾下很多錦州金頂門的武官。
金頂門的弟子,頭上功夫十分厲害。
凡是功夫練到高深之時,滿臉油光,頭頂卻是一根頭發也沒有的。
” 康親王笑道:“可否請世子吩咐這幾位尊駕,将帽子摘下來,讓大家瞧瞧多總管的推測到底準不準?”吳應熊道:“多總管目光如炬,豈有不準的?這幾名親兵,的确練過金項門的功夫,但功夫沒練到家,頭上頭發還是不少,摘下帽子,不免令他們當衆出醜,望衆位大人包涵。
”衆人哈哈一陣大笑,既見吳應熊不願,也就不便勉強。
韋小寶目不轉睛地細看這幾個人,心癢難搔:“不知那大個兒頭上有多少頭發?那瘦子功夫差些,想來頭發一定很多。
”忽然想起一事,忍不住哈的一聲,笑了出來。
康親王笑問:“桂兄弟,你有什麼事好笑,說出來大家聽聽。
”韋小寶笑道:“我想金頂門的師傅們大家一定很和氣,既少跟人家動手,自夥裡更加不會打架。
”康親王道:“何以見得?”韋小寶笑道:“大家要是氣了,瞪一瞪眼睛,各人将帽兒摘了下來,你數數我頭發,我數數你頭發,誰的頭發少,誰就本事強,頭發多的人隻好認輸。
”衆人哈哈大笑,都說韋小寶的想法十分有趣。
韋小寶又道:“金頂門的師傅們,想必随身都要帶一把算盤,否則算起頭發來可不大方便。
”衆人又是一陣大笑。
一位尚書正喝了口酒,還沒咽下喉去,一聽此言,滿口酒水都要噴了出來,生怕噴在桌上失禮,一低頭,都噴在自己衣襟之上,不住咳嗽。
多隆說道:“康王爺,上次鳌拜那厮的餘黨到你王府騷擾,聽說你這幾個月來着實招攬了不少高手。
”康親王右手慢慢捋着胡子,臉有得色,緩緩地道:“當真有身份、有本事的高手,那是極難招到的,肯應官府聘請的,就未必十分高明。
”頓了一頓,又道:“總算小王求賢若渴,除了重金禮聘之外,還幫他們辦了幾件事,這才請到了幾個真正頂尖兒的高手。
隻不過每日須得好好侍候,可也費心得很,哈哈,哈哈!” 多隆道:“王爺聘請高人這個秘訣,可肯傳授麼?”康親王微笑道:“多總管自己便是一等一的高手,還聘請武學高手幹什麼?”多隆道:“多謝王爺稱贊。
想那年咱們滿洲武将在大校場較技,攝政親王親自監臨,王爺和小将都曾得到攝政王的賞賜。
聽說這次鳌拜的餘孽前來滋擾,王爺箭不虛發,親手射死了二十多名亂黨。
” 康親王微微一笑,并不答話。
那日他确是發箭射死了兩名天地會會衆,二十多名雲雲,未免多了十倍。
韋小寶道:“這件事我是親眼瞧見的。
那時我耳邊隻聽得嗖嗖亂響,前面不住大叫‘哎唷,哎唷!’後面大叫‘好箭,好箭!’” 一個文官不明韋小寶話中意思,問道:“桂公公,怎地前面的人大叫‘哎唷’,後面的人大叫‘好箭’?”韋小寶道:“康王爺射箭,百發百中,前面給射中之人大叫‘哎唷’,後面是咱們自己人,當然大贊‘好箭’了。
不過叫‘好箭’之人,又比叫‘哎唷’的多了幾倍,大人可知其中緣故?”那官兒撚須道:“想必是咱們這一邊的人,比之亂黨要多了幾倍。
”韋小寶道:“大人這一下猜錯了。
當時亂黨大舉來攻,康王爺以少勝多,人數是對方多。
不過有些亂黨給康王爺一箭射中咽喉,這一聲‘哎唷’隻到了喉頭,鑽不出口來,而康王爺箭法如神,亂黨之中有不少人打從心坎裡佩服出來,忍不住也大叫‘好箭’!明知不該,可便是熬不牢!”那官兒連連點頭,道:“原來如此!” 吳應熊舉起酒杯,說道:“康王爺神箭,晚生佩服之至。
敬王爺一杯。
”衆人都舉起酒杯,飲盡為敬。
康親王大喜,心想:“小桂子這小家夥知情識趣,難怪皇上喜歡他。
” 多隆道:“王爺,你府中聘到了這許多武林高手,請出來大家見見如何?” 康親王原要炫耀,便吩咐侍從:“這邊再開兩席,請神照上人他們出來入席。
” 過不多時,後堂轉出二十餘人,為首者身穿大紅袈裟,是個胖大和尚。
康親王站起身來,笑道:“衆位朋友,大家來喝一杯!”席上衆賓見康親王站起,也都站立相迎。
那神照上人合十笑道:“不敢當,不敢當!列位大人請坐。
”說話聲若洪鐘,單是這份中氣,便知内功修為了得。
餘人高高矮矮,或俊或醜,分别在新設的兩席中入座。
多隆既好武,又性急,不待衆武師的第一巡酒喝完,便道:“王爺,小将看王府這些武林高手,個個相貌堂堂,神情威武,功夫定是極高的了。
可否請這些朋友們施展一下身手?平西王世子和桂公公都是難得請到的貴客,料來也想瞧瞧康親王門下的手段。
” 韋小寶首先附和。
吳應熊鼓掌叫好。
其餘衆賓也都說:“是極,是極!” 康親王笑道:“衆位朋友,許多貴賓都想見見各位的功夫,卻不知怎樣個練法。
” 左首武師席上一個中年漢子霍地站起,朗聲說道:“我隻道康王爺愛重人才,這才前來投靠,哪知卻将我們當作江湖上賣把式的人看待。
列位大人要瞧耍猴兒、走繩索的,何不到天橋上去?告辭!”說着左手一起,擊在椅背之上,啪的一聲,椅背登時粉碎,大踏步便向門外走去。
衆人愕然失色。
那漢子同席中一個瘦小老者身子一晃,已攔在他面前,說道:“郎師傅,你這般說話,太也豈有此理。
王爺對咱們禮敬有加,要咱們獻獻身手,郎師傅如果肯練,固然很好,倘若不願,王爺也不會勉強。
你在王府大廳之上拍台拍凳,打毀物件,王爺就算寬宏大量,不加罪責,别的兄弟們這張臉,卻往哪裡擱去?” 那姓郎的冷笑道:“人各有志。
陶師傅愛在王府裡耍把式,盡管耍個夠。
兄弟可要少陪了。
”說着走上了一步。
那姓陶的老者道:“你當真要走,也得向王爺磕頭辭行,王爺點了頭,你才走得。
”那姓郎的冷笑道:“我又不是賣身給了王府的奴才,兩隻腳生在我自己身上,要走便走,你管得着嗎?”說着向前便走。
那姓陶老者竟不讓開,眼見他便要撞到自己身上,伸手便往他左臂抓去,說道:“說不得,也隻好管管。
”姓郎的左臂一沉,倏地翻上,往他腰裡擊去。
姓陶的右腳飛出,踢他胸口。
姓郎的右手疾伸,托在那姓陶老者踢高的右腿膝彎之中,乘勢向外推出。
姓陶老者仰面便跌,總算他身手敏捷,右手在地下一撐,已然躍起,雖沒跌了個仰八叉,卻已出醜,一張老臉漲得通紅。
那姓郎漢子嘿嘿冷笑,飛步奔向廳口。
突然之間,本來空無一人的廳口多了個瘦削漢子,拱手道:“郎兄請回。
”那姓郎的奔得正快,收勢不住,便往他身上撞去。
那瘦子卻不閃避,波的一聲響,兩人已撞在一起。
姓郎的一個踉跄,連退三步,向左斜行兩步,蓦地轉身,向右首長窗奔出。
将到門檻處,隻見那瘦子又已攔在身前。
姓郎的知道厲害,不敢再向他撞去,急忙住足,胸膛已和他胸膛相距不過兩寸,鼻尖和他鼻尖已然碰了一碰。
那瘦子紋絲不動,連眼睛也不瞬一下。
姓郎的倏地向左閃去,可是隻一站定,那瘦子便已擋在身前。
姓郎的大怒,發拳向他面門擊去,兩人相距既近,這一拳勁力又大,眼見那瘦子不是側身,便須低頭。
卻見他左掌在自己臉前一豎,啪的一聲響,這一拳打在他掌心。
他隻手掌微彎,姓郎的已給彈得連退數步。
廳上衆人齊聲喝彩,都道:“好功夫!” 姓郎的神色十分尴尬,走是走不脫,上前動手又和他武功相差太遠,一時手足無措。
那瘦子拱手道:“郎兄請坐。
王爺吩咐咱們練幾手,咱兩個這可不是練過了嗎?”說着便坐入右首一席的原位。
衆人又均喝彩。
姓郎的滿臉羞慚,低頭入座。
那姓郎的這麼一鬧,康親王本來大感面目無光,幸好這瘦子給他掙回了臉面,逼得這姓郎的武師回席,吩咐侍從:“拿些五十兩銀子的元寶來。
”韋小寶笑道:“這位師傅的武功了不起,這麼一下惡……惡……惡虎攔路(他本來想說“惡狗攔路”),那人便說什麼也走不了。
不知他尊姓大名啊?”康親王摸了摸腮幫,想不起這瘦子的姓名,也不知他幾時來到王府,笑道:“小王記性不好,一時可想不起來了。
” 少頃侍從托着一隻大木盤,盤上墊以紅綢,放了二十隻五十兩
那内監道:“王爺吩咐,務必要請公公光臨。
今日王府中可熱鬧着呢,擲骰子、賭牌九,什麼都有。
”韋小寶聽到聽戲,不過精神一振,聽到賭錢,那可是精神大振了。
他自從發了大财之後,跟溫氏兄弟、平威他們賭錢,早已無甚趣味,擲擲骰子,隻聊勝于無,康親王府中既有賭局,自是豪賭,哪還理會什麼小郡主、大郡主?當即欣然道:“好,你等一會兒,我就跟你去。
” 他回入房中,将小郡主松了綁,放在床上,又将她手腳綁住了,拉過被子蓋在她身上,低聲道:“我有事出去,過一會兒就回來。
”見她眼光中露出疑慮之意,說道:“珍珠還不夠,我去珠寶鋪再買些,研碎了給你搽臉,那才十全十美。
”小郡主道:“你……你不要去。
珍珠又貴。
”韋小寶道:“不打緊的,你好哥哥有的是錢,要叫你羞花閉月,多花幾千兩銀子算得什麼。
”小郡主道:“我……我在這裡怕。
” 韋小寶見她楚楚可憐,略有不忍之意,但要他不去賭錢,小郡主便再可憐十倍也沒用,夾了一塊工魚幹給她吃了,拿過四塊八珍糕,疊起來放在她嘴上,道:“你一張嘴,便有一塊糕落入口中。
可得小心,糕兒一跌到枕頭上,便吃不到了。
” 小郡主道:“你……你别去。
”嘴上有糕,說話聲音細微幾不可聞。
韋小寶假裝沒聽見,從箱中取出一疊銀票,塞在袋裡,開門出去,把門反鎖了,興匆匆地跟着内監到康親王府去。
一到康親王府門口,隻見大門外站立着兩排侍衛,都是一身鮮明錦衣,腰佩刀劍,氣概軒昂,比之韋小寶第一次來時戒備森嚴得多了,那自是懲于“鳌拜黨徒”攻入王府之失,加強了守備。
韋小寶剛進大門,康親王便搶着迎了出來,身子半蹲,抱住韋小寶的腰,笑道:“桂兄弟,多日不見,你可長得越來越高、越來越俊了。
”韋小寶笑道:“王爺你好。
”康親王笑道:“好什麼?你也不多到我家裡來玩兒。
我多見你就好,少見你就不好。
”韋小寶笑道:“王爺吩咐我多來,那可求之不得。
”康親王道:“你說過的話可得算數。
幾時我向皇上讨個情,準你的假,咱們喝酒聽戲,大鬧他十天八天。
就隻怕皇上一天也少不得你。
”攜了韋小寶的手,并肩走進。
衆侍衛一齊躬身行禮。
韋小寶大樂。
他在皇宮中雖得人奉承,畢竟隻是個太監,哪有此刻和王爺攜手并行的風光? 到得中門,兩個滿洲大官迎了出來,一個是新任領内侍衛大臣多隆,通常稱之為侍衛總管的,另一個便是他的結拜哥哥索額圖。
索額圖一躍而前,抱住了韋小寶,哈哈大笑,說道:“聽說王爺今日請你,我便自告奮勇要來,咱哥兒倆熱鬧熱鬧。
”侍衛總管多隆也上來着實巴結。
四人一踏進大廳,廊下的吹打手便奏起樂來。
韋小寶從未受人如此隆重地接待,自是眉飛色舞,差一點便手舞足蹈起來。
到得二廳,廳中二十幾名官員都已站在天井中迎接,都是尚書、侍郎、将軍、禦營親軍統領等等大官。
索額圖一一給他引見。
一名内監匆匆走進,打了個千,禀道:“王爺,平西王世子駕到。
” 康親王笑道:“很好!桂兄弟,你且寬坐,我去迎客。
”轉身出去。
韋小寶心想:“平西王世子?那不是吳三桂的小漢奸兒子嗎?他來幹什麼?” 索額圖挨到他耳邊,低笑道:“好兄弟,恭喜你今天又要發财啦。
”韋小寶笑道:“那得看手氣怎樣?”索額圖笑道:“手氣自然是好的。
除了賭錢發财,還有一注逃不了的大财氣。
”韋小寶道:“那是什麼?”索額圖在他耳邊輕聲道:“吳三桂差兒子來進貢,朝中大官,個個都不落空。
”韋小寶道:“哦,吳三桂是差兒子來進貢。
我可不是朝中大官。
” 索額圖道:“你是宮裡的大官,那比朝中大官可威風得多了。
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精明能幹,懂事得很。
”低聲道:“待會吳應熊不論送你什麼重禮,你都不可露出喜歡的模樣,隻淡淡地說:‘世子來到北京,一路上可辛苦了。
’他如見你喜歡,那便沒了下文。
你神色冷淡,他定然當你嫌禮物輕了,明天又會重重地補上一份。
” 韋小寶哈哈大笑,低聲道:“原來這是敲竹杠的法子。
”索額圖低聲道:“雲南竹杠,不砰砰嘭嘭地敲他一頓,那就笨了。
他老子坐了雲貴兩省,不知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咱哥兒們如不幫他花花,一來對不起他老子,二來可對不起雲南、貴州的老百姓哪!”韋小寶笑道:“正是。
” 說話之間,康親王已陪了吳應熊進來。
這平西王世子二十四五歲年紀,相貌英俊,步履矯捷,确是将門之子的風範。
康親王第一個便拉了韋小寶過來,說道:“小王爺,這位桂公公,是萬歲爺跟前最得力的公公。
上書房力擒鳌拜,便是這位桂公公的大功。
” 吳三桂派在北京城裡的耳目衆多,京城中有何大小動靜,每天都有急足持信,前往昆明禀報。
康熙擒拿鳌拜,是這幾年來的頭等大事,吳應熊自然早知詳情。
吳三桂曾和他商議,覺得皇帝鏟除權要于不動聲色之間,年紀雖幼,英氣已露,日後做臣子的日子隻怕不大好過。
吳應熊這次奉父命來京朝觐天子,大攜财物,賄賂大臣,最大的用意,是在察看康熙的性格為人,以及他手下重用的親信大臣是何等樣人物。
今日來康親王府中赴宴,沒料想竟會遇上康熙手下最得寵的太監,不由得大喜,忙伸出雙手,握住韋小寶的右手連連搖晃,說道:“桂公公,我……在下……(他先說了個“我”字,覺得不夠恭敬;想自稱“晚生”,對方年紀太小;如說“兄弟”,跟他可沒這個交情;若說“卑職”,對方又不是朝中大官,自己的品位可比他高得多,急忙之中,用了句江湖口吻)在雲南之時,便聽到公公大名。
父王跟大家談起來,都稱頌皇上英明果斷,确是聖明天子,還說聖天子在位,連公公這樣小小年紀,也能立此大功,令人好生仰慕。
父王吩咐,命在下備了禮物,向公公表示敬意。
隻是大清規矩,外臣不便結交内官,在下空有此心,卻不敢貿然求見。
今日康王爺賜此良機,當真不勝之喜。
”他口齒便給,一番話說得十分動聽。
韋小寶聽得連吳三桂這樣的大人物,在萬裡之外竟也知道自己名字,不由得骨頭大松。
好在這些奉承的話也聽得多了,早知如何應付,隻淡淡地道:“咱們做奴才的,隻是奉皇上的聖旨辦事,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已,有什麼功勞好說?小王爺的話可太誇獎了。
”心想:“索額圖哥哥料事如神,這小漢奸果然一見面就提到‘禮物’二字。
” 吳應熊是遠客,又是平西王世子,康親王推他坐了首席,請韋小寶坐次席。
席上大官甚多,尚書将軍,個個爵高位尊,韋小寶雖然狂妄,這次席卻也不敢坐,連聲推辭。
康親王笑道:“桂兄弟,你是皇上身邊之人,大家敬重你,那也是忠愛皇上的一番忠心,你不用再客氣了。
”說着将他按入椅中。
索額圖這時已升了國史館大學士,官位在諸人之首,便坐在韋小寶身邊,其餘文武大官按品級、官職高下,依次而坐。
韋小寶忽想:“他媽的!從前麗春院嫖客擺花酒,媽媽坐在嫖客背後,順手拿幾件糕餅給我,王八們還常常把我趕開,那時隻想,幾時老子發了達,也到麗春院來擺一台花酒,叫老鸨、王八、小娘們都來陪酒。
哪知道今日居然有親王、王子、尚書、将軍們相陪,隻可惜麗春院的老鸨、王八們見不到老子這般神氣。
” 衆人坐下喝酒。
吳應熊帶來的十六名随從站在長窗之側,對席上衆人敬酒、夾菜,以及仆役傳送酒菜的一舉一動,均目不轉睛地注視。
韋小寶略一思索,已明其理:“是了,這是平西王府中的武功高手,跟随來保護吳應熊的,生怕有人行刺下毒。
沐王府的人隻怕早已守在外面。
待會最好雙方狠狠打上一架,且看是沐王府的人赢了,還是吳三桂的手下厲害。
”他一肚子的幸災樂禍,隻盼雙方打得熱鬧非凡,鬥個兩敗俱傷。
這情形康親王自也瞧在眼裡,他身為主人,也不好說什麼。
那侍衛總管多隆武功了得,性子又直,喝得幾杯酒,便道:“小王爺,你帶來的這十幾個随從,一定都是千中挑、萬中選的武功高手了。
” 吳應熊笑道:“他們有什麼武功?隻不過是父王府裡的親兵,一向跟着兄弟,知道兄弟的脾氣,出門之時,貪圖個使喚方便而已。
” 多隆笑道:“小王爺這可說得太謙了。
你瞧這兩位太陽穴高高鼓起,内功已到了九成火候。
那兩位臉上、頸中肌肉糾結,一身上佳的橫練功夫。
還有那幾位滿臉油光,背上垂的大辮子,多半是假發打的,你如叫他們摘下帽子來,定是秃頂無疑。
”吳應熊微笑不答。
索額圖笑道:“我隻知多總管武功高強,沒想到你還有一項會看相的本事。
” 多隆笑道:“索大人有所不知。
平西王當年駐兵遼東,麾下很多錦州金頂門的武官。
金頂門的弟子,頭上功夫十分厲害。
凡是功夫練到高深之時,滿臉油光,頭頂卻是一根頭發也沒有的。
” 康親王笑道:“可否請世子吩咐這幾位尊駕,将帽子摘下來,讓大家瞧瞧多總管的推測到底準不準?”吳應熊道:“多總管目光如炬,豈有不準的?這幾名親兵,的确練過金項門的功夫,但功夫沒練到家,頭上頭發還是不少,摘下帽子,不免令他們當衆出醜,望衆位大人包涵。
”衆人哈哈一陣大笑,既見吳應熊不願,也就不便勉強。
韋小寶目不轉睛地細看這幾個人,心癢難搔:“不知那大個兒頭上有多少頭發?那瘦子功夫差些,想來頭發一定很多。
”忽然想起一事,忍不住哈的一聲,笑了出來。
康親王笑問:“桂兄弟,你有什麼事好笑,說出來大家聽聽。
”韋小寶笑道:“我想金頂門的師傅們大家一定很和氣,既少跟人家動手,自夥裡更加不會打架。
”康親王道:“何以見得?”韋小寶笑道:“大家要是氣了,瞪一瞪眼睛,各人将帽兒摘了下來,你數數我頭發,我數數你頭發,誰的頭發少,誰就本事強,頭發多的人隻好認輸。
”衆人哈哈大笑,都說韋小寶的想法十分有趣。
韋小寶又道:“金頂門的師傅們,想必随身都要帶一把算盤,否則算起頭發來可不大方便。
”衆人又是一陣大笑。
一位尚書正喝了口酒,還沒咽下喉去,一聽此言,滿口酒水都要噴了出來,生怕噴在桌上失禮,一低頭,都噴在自己衣襟之上,不住咳嗽。
多隆說道:“康王爺,上次鳌拜那厮的餘黨到你王府騷擾,聽說你這幾個月來着實招攬了不少高手。
”康親王右手慢慢捋着胡子,臉有得色,緩緩地道:“當真有身份、有本事的高手,那是極難招到的,肯應官府聘請的,就未必十分高明。
”頓了一頓,又道:“總算小王求賢若渴,除了重金禮聘之外,還幫他們辦了幾件事,這才請到了幾個真正頂尖兒的高手。
隻不過每日須得好好侍候,可也費心得很,哈哈,哈哈!” 多隆道:“王爺聘請高人這個秘訣,可肯傳授麼?”康親王微笑道:“多總管自己便是一等一的高手,還聘請武學高手幹什麼?”多隆道:“多謝王爺稱贊。
想那年咱們滿洲武将在大校場較技,攝政親王親自監臨,王爺和小将都曾得到攝政王的賞賜。
聽說這次鳌拜的餘孽前來滋擾,王爺箭不虛發,親手射死了二十多名亂黨。
” 康親王微微一笑,并不答話。
那日他确是發箭射死了兩名天地會會衆,二十多名雲雲,未免多了十倍。
韋小寶道:“這件事我是親眼瞧見的。
那時我耳邊隻聽得嗖嗖亂響,前面不住大叫‘哎唷,哎唷!’後面大叫‘好箭,好箭!’” 一個文官不明韋小寶話中意思,問道:“桂公公,怎地前面的人大叫‘哎唷’,後面的人大叫‘好箭’?”韋小寶道:“康王爺射箭,百發百中,前面給射中之人大叫‘哎唷’,後面是咱們自己人,當然大贊‘好箭’了。
不過叫‘好箭’之人,又比叫‘哎唷’的多了幾倍,大人可知其中緣故?”那官兒撚須道:“想必是咱們這一邊的人,比之亂黨要多了幾倍。
”韋小寶道:“大人這一下猜錯了。
當時亂黨大舉來攻,康王爺以少勝多,人數是對方多。
不過有些亂黨給康王爺一箭射中咽喉,這一聲‘哎唷’隻到了喉頭,鑽不出口來,而康王爺箭法如神,亂黨之中有不少人打從心坎裡佩服出來,忍不住也大叫‘好箭’!明知不該,可便是熬不牢!”那官兒連連點頭,道:“原來如此!” 吳應熊舉起酒杯,說道:“康王爺神箭,晚生佩服之至。
敬王爺一杯。
”衆人都舉起酒杯,飲盡為敬。
康親王大喜,心想:“小桂子這小家夥知情識趣,難怪皇上喜歡他。
” 多隆道:“王爺,你府中聘到了這許多武林高手,請出來大家見見如何?” 康親王原要炫耀,便吩咐侍從:“這邊再開兩席,請神照上人他們出來入席。
” 過不多時,後堂轉出二十餘人,為首者身穿大紅袈裟,是個胖大和尚。
康親王站起身來,笑道:“衆位朋友,大家來喝一杯!”席上衆賓見康親王站起,也都站立相迎。
那神照上人合十笑道:“不敢當,不敢當!列位大人請坐。
”說話聲若洪鐘,單是這份中氣,便知内功修為了得。
餘人高高矮矮,或俊或醜,分别在新設的兩席中入座。
多隆既好武,又性急,不待衆武師的第一巡酒喝完,便道:“王爺,小将看王府這些武林高手,個個相貌堂堂,神情威武,功夫定是極高的了。
可否請這些朋友們施展一下身手?平西王世子和桂公公都是難得請到的貴客,料來也想瞧瞧康親王門下的手段。
” 韋小寶首先附和。
吳應熊鼓掌叫好。
其餘衆賓也都說:“是極,是極!” 康親王笑道:“衆位朋友,許多貴賓都想見見各位的功夫,卻不知怎樣個練法。
” 左首武師席上一個中年漢子霍地站起,朗聲說道:“我隻道康王爺愛重人才,這才前來投靠,哪知卻将我們當作江湖上賣把式的人看待。
列位大人要瞧耍猴兒、走繩索的,何不到天橋上去?告辭!”說着左手一起,擊在椅背之上,啪的一聲,椅背登時粉碎,大踏步便向門外走去。
衆人愕然失色。
那漢子同席中一個瘦小老者身子一晃,已攔在他面前,說道:“郎師傅,你這般說話,太也豈有此理。
王爺對咱們禮敬有加,要咱們獻獻身手,郎師傅如果肯練,固然很好,倘若不願,王爺也不會勉強。
你在王府大廳之上拍台拍凳,打毀物件,王爺就算寬宏大量,不加罪責,别的兄弟們這張臉,卻往哪裡擱去?” 那姓郎的冷笑道:“人各有志。
陶師傅愛在王府裡耍把式,盡管耍個夠。
兄弟可要少陪了。
”說着走上了一步。
那姓陶的老者道:“你當真要走,也得向王爺磕頭辭行,王爺點了頭,你才走得。
”那姓郎的冷笑道:“我又不是賣身給了王府的奴才,兩隻腳生在我自己身上,要走便走,你管得着嗎?”說着向前便走。
那姓陶老者竟不讓開,眼見他便要撞到自己身上,伸手便往他左臂抓去,說道:“說不得,也隻好管管。
”姓郎的左臂一沉,倏地翻上,往他腰裡擊去。
姓陶的右腳飛出,踢他胸口。
姓郎的右手疾伸,托在那姓陶老者踢高的右腿膝彎之中,乘勢向外推出。
姓陶老者仰面便跌,總算他身手敏捷,右手在地下一撐,已然躍起,雖沒跌了個仰八叉,卻已出醜,一張老臉漲得通紅。
那姓郎漢子嘿嘿冷笑,飛步奔向廳口。
突然之間,本來空無一人的廳口多了個瘦削漢子,拱手道:“郎兄請回。
”那姓郎的奔得正快,收勢不住,便往他身上撞去。
那瘦子卻不閃避,波的一聲響,兩人已撞在一起。
姓郎的一個踉跄,連退三步,向左斜行兩步,蓦地轉身,向右首長窗奔出。
将到門檻處,隻見那瘦子又已攔在身前。
姓郎的知道厲害,不敢再向他撞去,急忙住足,胸膛已和他胸膛相距不過兩寸,鼻尖和他鼻尖已然碰了一碰。
那瘦子紋絲不動,連眼睛也不瞬一下。
姓郎的倏地向左閃去,可是隻一站定,那瘦子便已擋在身前。
姓郎的大怒,發拳向他面門擊去,兩人相距既近,這一拳勁力又大,眼見那瘦子不是側身,便須低頭。
卻見他左掌在自己臉前一豎,啪的一聲響,這一拳打在他掌心。
他隻手掌微彎,姓郎的已給彈得連退數步。
廳上衆人齊聲喝彩,都道:“好功夫!” 姓郎的神色十分尴尬,走是走不脫,上前動手又和他武功相差太遠,一時手足無措。
那瘦子拱手道:“郎兄請坐。
王爺吩咐咱們練幾手,咱兩個這可不是練過了嗎?”說着便坐入右首一席的原位。
衆人又均喝彩。
姓郎的滿臉羞慚,低頭入座。
那姓郎的這麼一鬧,康親王本來大感面目無光,幸好這瘦子給他掙回了臉面,逼得這姓郎的武師回席,吩咐侍從:“拿些五十兩銀子的元寶來。
”韋小寶笑道:“這位師傅的武功了不起,這麼一下惡……惡……惡虎攔路(他本來想說“惡狗攔路”),那人便說什麼也走不了。
不知他尊姓大名啊?”康親王摸了摸腮幫,想不起這瘦子的姓名,也不知他幾時來到王府,笑道:“小王記性不好,一時可想不起來了。
” 少頃侍從托着一隻大木盤,盤上墊以紅綢,放了二十隻五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