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盡有狂言容數子 每從高會廁諸公
關燈
小
中
大
了,躬身道:“謝王爺,謝桂公公!”将帽子折好放在懷内,頭上仍戴着舊帽。
康親王和索額圖對望了一眼,知道這些人不換新帽,乃是尊重吳應熊。
又飲了一會,王府戲班子出來獻技。
康親王要吳應熊點戲。
吳應熊點了出《滿床笏》,那是郭子儀生日,七子八婿上壽的熱鬧戲。
郭子儀大富貴亦壽考,以功名令終,君臣相得。
吳應熊點這出戲,既可說祝賀康親王,也是為他爹爹吳三桂自況,頗為得體。
康親王待他點罷,将戲牌子遞給韋小寶,道:“桂兄弟,你也點一出。
”韋小寶不識得戲牌上的字,笑道:“我可不會點了,王爺,你代我點一出,要打得結棍的武戲。
”康親王笑道:“小兄弟愛看武戲,嗯,咱們來一出少年英雄打敗大人的戲,就像小兄弟擒住鳌拜一樣。
是了,咱們演《白水灘》,小英雄十一郎,隻打得青面虎落花流水。
”其時康熙年間,北京王公貴人府中演戲,戲子乃是昆班,擅演武戲。
《滿床笏》和《白水灘》演罷,第三出是《遊園驚夢》。
兩個旦角啊啊啊地唱個不休,韋小寶聽得不知所雲,不耐煩起來,便走下席去,見邊廳中有幾張桌子旁已有人在賭錢,有的是牌九,有的是骰子。
骰子桌上做莊的是一名軍官,是康親王的部屬,面前已赢了一大堆銀子,見韋小寶走近,笑道:“桂公公,您也來玩幾手?” 韋小寶笑道:“好!”瞥眼間見吳應熊手下那高個子站在一旁,心中對此人頗有好感,便向他招了招手。
那人搶上一步,道:“桂公公有什麼吩咐?”韋小寶笑道:“賭台上沒父子,你不用客氣。
老哥貴姓,大号怎麼稱呼?”剛才神照問他,他不肯答複,但韋小寶在衆賓客之前很給了他們面子,問得又客氣,便道:“小人姓楊,叫楊溢之。
”韋小寶不知“溢之”兩字是什麼意思,随口道:“好名字,好名字!楊家英雄最多,楊老令公、楊六郎、楊宗保、楊文廣,楊家将個個是英雄好漢。
楊大哥,咱哥兒來合夥賭一賭!” 楊溢之聽他稱贊楊家祖宗,心中甚喜,微笑道:“小人不大會賭。
”韋小寶道:“怕什麼?我來教你!你那兩隻大元寶拿出來。
”楊溢之便将康親王所賞的那兩隻元寶拿了出來。
韋小寶從懷裡摸出一張銀票,往桌上一放,笑道:“我和這位楊兄合夥,押一百兩!”莊家笑道:“好,越多越好!”他們賭的是兩粒骰子,一擲定輸赢。
莊家骰子擲下來,湊成張和牌,韋小寶擲了個七點,給吃了一百兩銀子。
韋小寶道:“再押一百兩!”這一次卻赢了。
擲得十六七手後,來來去去,老沒輸赢。
韋小寶焦躁起來:“我輸幾百兩銀子不打緊,累得這姓楊的輸了那兩隻元寶,可對不住人。
”一手擲出一個六點,已輸了九成,不料莊家擲了個五點。
韋小寶哈哈大笑,此後連赢幾鋪,一百兩變二百兩,二百兩變四百兩,三把骰子,已赢了四百兩銀子。
做莊的那軍官笑道:“桂公公好手氣。
”韋小寶笑道:“你說我好手氣嗎?咱們再試兩把!”将四百兩銀子往前一推,一把骰子擲下去,出來一隻五點。
莊家擲成個三一對,又是赢了。
韋小寶轉頭道:“楊大哥,我們再押不押?”楊溢之道:“但憑桂公公的主意。
” 韋小寶原來的四百兩銀子再加賠來的四百兩,一共八百兩銀子,向前一推,笑道:“索性賭得爽快些。
”喝一聲:“賠來!” 骰子擲下去,骨溜溜地亂轉,過得片刻,一粒骰子已轉成了六點,另一粒卻兀自不住滾動。
韋小寶手上使了暗勁,要這粒骰子也成六點,成為一張天牌,但骰子不是自己帶來的,他擲骰的本事畢竟沒練到爐火純青,那粒骰子定将下來,卻是兩點,八點是輸多赢少的了。
韋小寶大罵:“直你娘的臭骰子,這麼不幫忙。
” 莊家哈哈一笑,說道:“桂公公,這次隻怕要吃你的了。
”一把擲下去,一粒骰子是五點,另一粒轉個不休。
韋小寶叫道:“二,二,二!”這一粒骰子擲出來倘若是一點,那是幺五,三點則湊成八點,八吃八,莊家赢,四點則成九點,五點湊成梅花,六點湊成牛頭,都比他的八點大,隻有擲出個兩點,莊家才輸了。
韋小寶不住吆喝,說也湊巧,骰子連翻幾個身,在碗中定下來,果然是兩點。
韋小寶大喜,笑道:“将軍,你今天手氣不大好。
”那軍官笑道:“黴莊,黴莊。
桂公公正當時得令,什麼事都得心應手,自然賭你不過。
”賠了三張二百兩銀票,再加上兩隻一百兩的元寶。
韋小寶手中捏了把汗,笑道:“叨光,叨光!”向楊溢之道:“楊大哥,咱們沒出息,摘青果子,可不賭啦。
”将八百兩銀子往他手中一塞。
楊溢之平白無端地發了一注财,心下甚喜,道:“桂公公,這位将軍是什麼官名?”韋小寶一怔,低聲道:“倒沒問起。
”轉頭問那軍官道:“大将軍,你尊姓大名啊?”那軍官笑逐顔開,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道:“回桂公公:小将江百勝,記名總兵,在康親王爺麾下辦事的。
”韋小寶笑道:“江将軍,你打仗是百戰百勝,賭錢可不大成。
”江百勝笑道:“小将和旁人賭,差不多也說得上是百戰百勝。
隻不過強中還有強中手,今天遇上公公,江百勝變成江百敗了。
” 韋小寶哈哈大笑,走了開去,忽然心想:“那姓楊的為什麼要我問莊家名字?”正沉吟間,遠遠側眼瞧那江百勝擲骰子的手法,隻見他提骰、轉腕、彎指、發骰,手法甚為熟練,正是江湖上賭錢的一等一好手,适才賭得興起,沒加留神,登時恍然大悟:“原來這家夥是故意輸給我的。
怪不得我連赢五記,否則哪有這麼運氣好?他媽的,老子錢多,不在乎輸赢,不然一下場就知道了。
這雲南姓楊的懂得竅門,他也不是羊牯,是殺羊的。
” 又想:“為什麼連一個素不相識的記名總兵,也要故意輸錢給我?自然因為我在皇上跟前有面子,大家盼我為他們說好話。
就算不說好話,至少也不搗他們的蛋。
操你奶奶的,他花一千四百兩銀子,讨得老子歡心,可便宜得緊哪!” 他既知人家在故意輸錢,勝之不武,也就不再去賭,又回到席上吃菜聽戲。
這時唱的是一出《思凡》,一個尼姑又做又唱,旁邊的人又不住叫好,韋小寶不知她在搗什麼鬼,大感氣悶,又站起身來。
康親王笑道:“小兄弟想玩些什麼?不用客氣,盡管吩咐好了。
”韋小寶道:“我自己找樂子,你不用客氣。
”眼見廊下衆人呼幺喝六,賭得甚是熱鬧,心下又有些癢癢的,心想:“眼不見為淨,今日是不賭的了。
” 他上次來過康親王府,依稀識得就中房舍大概,順步向後堂走去。
府中到處燈燭輝煌,王府中衆人一見到他,便恭恭敬敬地垂手而立。
韋小寶信步而行,忽然便急,想要小解,他也懶得問人廁所的所在,見左首是個小花園,推開長窗,到了黑暗角落裡,拉開褲子,正要小便,忽聽得隔着花叢有人低聲說話。
一人說道:“銀子先拿來,我才帶你去。
”另一人道:“你帶我去,找到了那東西,銀子自然不少你的。
”先一人道:“先銀後貨。
你拿到東西後,要是不給銀子,我又到哪裡找你去?”另一人道:“好,這裡是一千兩銀子,先付一成。
”韋小寶心中一動:“一千兩銀子隻是一成,那是什麼要緊物事?”當即忍住小便,側耳傾聽。
隻聽那人道:“先付一半,否則這件事作罷。
這是搬腦袋的大事,你當好玩嗎?”另一人微一沉吟,道:“好,五千兩銀票,你先收下了。
”那人道:“多謝。
”跟着發出悉索之聲,當是在數銀票,接着道:“跟我來!” 韋小寶好奇心起,尋思:“什麼搬腦袋的大事,倒不可不跟去瞧瞧。
”聽得二人腳步聲向西走去,便從花叢中溜了出來,遠遠跟随。
見兩人背影在花叢樹木間躲躲閃閃,走得數丈,便停步左右察看,生怕給人發現。
韋小寶心想:“鬼鬼祟祟,幹的定然不是好事。
康親王待我極好,今晚給他拿兩個賊骨頭,也顯得我桂公公的手段。
”第一摸,摸一摸靴筒子中那柄削鐵如泥的匕首;第二摸,摸一摸身上那件刀槍不入的寶貝背心,膽子又大了些。
見兩人穿過花園,走進了一間精緻小屋。
韋小寶蹑着腳步走近,見雕花的窗格中透出燈光,繞到窗後,伸手指蘸了唾液,濕了窗紙,就一隻眼向内張去。
裡面是座佛堂,供着一尊如來佛像,神座前點着油燈。
一個仆役打扮的人低聲道:“我花了一年多時光,才查到這物事的所在,你這一萬兩銀子,可不是好賺的。
”另一人背向韋小寶,問道:“在哪裡?”那仆役道:“拿來!”那人轉過身來,問道:“拿什麼?”這人臉孔瘦削,正是适才在大廳上阻止那姓郎武師出去的齊元凱。
那仆役笑道:“齊師傅明知故問了,自然是那五千兩啦。
”齊元凱道:“你倒厲害得很。
”從懷中取了一疊銀票出來。
那仆役在燈光下一張張地查看。
韋小寶心中害怕,知道這齊元凱武功甚高,而他們所幹的定是一件幹系重大的勾當,倘若給知覺了,立刻便會殺了自己滅口,心中一急,一泡尿就撒了出來,索性順其自然,讓尿水順着大腿流下,倒沒半點聲息。
那仆役數完了銀票,笑道:“不錯。
”壓低了聲音,在齊元凱耳邊說了幾句話,齊元凱連連點頭,韋小寶卻一句也沒聽見。
隻見齊元凱突然縱起,躍上供桌,回頭看了看,便伸手到佛像的左耳中去摸索。
他掏了一會,取了一件小小物事,躍下地來,舉起在燭光下一看,卻是一枚鑰匙,金光閃閃,似是黃金所鑄。
但這鑰匙不過小指頭長短,還不足一兩黃金。
齊元凱笑容滿面,低下頭來數磚頭,橫數了十幾塊,又直數了十幾塊,俯下身來,從靴筒中取出一柄短刀,将一塊方磚撬起,低低地歡呼了一聲。
那仆役道:“貨真價實,沒騙你吧!” 齊元凱不答,将金鑰匙輕輕往下插去,想是方磚之下有個鎖孔。
喀的一聲,鎖已打開。
齊元凱一呆,說道:“怎麼拉不開,恐怕不對。
”那仆人道:“怎麼會拉不開?王爺親自開鎖,我在窗外看得清清楚楚。
”說着俯下身去,拉住了什麼東西,向上一提。
蓦聽得嗖的一聲,一枝機弩從下面射出,正中那仆人胸口,那仆人“啊”的一聲慘叫,向後便倒,手中提着的那塊鐵蓋也脫手飛出。
齊元凱斜身探手,接住鐵蓋,免得掉在地下,發出巨聲。
他蹲在那仆人身後,右手按住了他嘴,防他呻吟呼叫,驚動旁人,左手輕輕放下鐵蓋,抓着仆人的左腕,又伸到地洞中掏摸。
韋小寶看得目瞪口呆,心想:“原來地洞中另有機關,這姓齊的可厲害得很。
” 這一次不再有機弩射出。
齊元凱自己伸手進去,摸出了一包物事,卻是個包袱。
他右手一甩,将那仆人推落地,長身站起,右足一提,已踏在那仆人口上,不讓他出聲,側身将包袱放上神座的供桌,打了開來。
韋小寶深深吸了口氣,隻見包袱中是一部經書。
世上書本何止萬千,他識得書名的,卻隻《四十二章經》一部,而這一部卻正是《四十二章經》。
經書形狀,和鳌拜府中抄出來的一模一樣,隻是書函以紅綢子包面。
齊元凱迅速将經書仍以包袱包好,提起左足,在那弩箭尾上用力一踹,撲的一聲輕響,弩箭沒入了那仆役胸中。
那仆役本已重傷,這一來自然立時斃命,嘴巴又給他右腳踏着,隻一聲悶哼,身子扭了幾下,便不動了。
韋小寶隻吓得心中怦怦亂跳,小便本已撒完,這時禁不住又撒了些在褲裆之中。
隻見齊元凱俯身到仆役懷中取回銀票,放入自己懷裡,冷笑道:“你這可發财哪!”微一沉吟,将金鑰匙放入那仆役屍首的右掌心,卷起死屍的手指拿住鑰匙,這才快步縱出。
韋小寶心想:“他這就要逃,我要不要聲張?” 突然間人影一晃,齊元凱已上了屋頂。
韋小寶縮成一團,不敢有絲毫動彈,隻聽得屋頂有搬動瓦片之聲,過得片刻,齊元凱又躍了下來,大模大樣地走了。
韋小寶心想:“是了,他将經書藏在瓦下,回頭再來拿。
哼,可沒這麼便宜。
”候了一會,等齊元凱去遠,他可沒能耐一下子便躍上屋頂,沿着廊下柱子爬上,攀住屋檐,這才翻身上屋,回想适才瓦片響動的所在,翻得十幾張瓦片,夜色朦胧中已見到包袱的一角。
他将包袱取出,仍将瓦片蓋好,尋思:“這部《四十二章經》到底為什麼這樣值錢?老烏龜、皇太後、這姓齊的,還有鳌拜、康親王,個個都當它是無價之寶。
我韋小寶若不順手牽羊發這注橫财,這韋字可是白姓了。
”解開包袱,将經書平平塞在腰間,收緊腰帶。
他袍子本來寬大,外面竟一點也看不出來,将包袱擲入花叢,又回去大廳。
大廳上仍和他離去時一模一樣,賭錢的賭錢,聽曲的聽曲,飾尼姑的旦角兀自在扭扭捏捏地唱個不休。
韋小寶問索額圖:“這女子裝模作樣,搞什麼鬼?” 索額圖笑道:“這小尼姑在庵裡想男人,要逃下山去嫁人,你瞧她臉上春意蕩漾,媚眼一個一個地甩過來……”突然想起韋小寶是太監,不能跟他多講男女之事,以免惹他煩惱,說道:“這出戲沒什麼好玩。
桂公公(他二人雖是結拜兄弟,但在外人之前,決不以兄弟相稱),我給你另點一出,嗯,咱們來一出《雅觀樓》,李存孝打虎,少年英雄,非同小可。
然後再來出《鐘馗嫁妹》,鐘馗手下那五個小鬼,武打功夫熱鬧之極。
” 韋小寶拍手叫好,說道:“隻是我趕着回宮,怕來不及瞧。
” 一斜眼間,見齊元凱正在和一名武師豁拳,“五經魁首”、“八仙過海”,叫得甚是起勁。
他豁了一會拳,大聲問道:“神照上人,那姓郎的家夥呢?”席上衆武師都道:“好久沒見他了,隻怕溜了。
”神照冷笑道:“這人不識擡舉,諒他也沒臉在王府裡再耽下去。
”齊元凱道:“多半是溜了,這人鬼鬼祟祟,别偷了什麼東西走才好。
”一名武師道:“那可難說得很。
” 韋小寶心道:“這姓齊的做事周到之極,先讓那姓郎的丢個大臉,逼得他非悄悄溜走不可。
待得王府中發現死了人、丢了東西,自然誰都會疑心到姓郎的身上。
很好,這個乖須得學學,幹事之前,先得找好替死鬼。
” 眼見天色已晚,侍衛總管多隆起身告辭,說要入宮值班。
韋小寶跟着告辭。
康親王不敢多留,笑嘻嘻地送兩人出去。
吳應熊、索額圖等人都直送到大門口。
韋小寶剛入轎坐定,楊溢之走上前來,雙手托住一個包袱,說道:“我們世子送給公公一點微禮,還望公公不嫌菲薄。
”韋小寶笑道:“多謝了。
”雙手接過,笑道:“楊大哥,咱們一見如故,我當你是好朋友,若給你賞錢什麼,那是瞧你不起了。
改天有空,我請你喝酒。
”楊溢之大喜,笑道:“公公已賞了七百兩銀子,還不夠麼?”韋小寶大笑,說道:“這是人家代掏腰包,作不得數。
” 轎子行出巷子不遠,韋小寶性急,命轎夫停轎,提起燈籠在轎外照着,便打開包袱來看禮物,見是三隻錦盒,一隻盒中裝的是一對翡翠雞,一公一母,雕工極是精細;另一盒裝着兩串明珠,每一串都是一百粒,雖沒他研碎了給小郡主塗臉的珍珠那麼大,難得是兩百顆一般大小,渾圓無瑕,他心中一喜:“我騙小郡主說去買珍珠,吳應熊剛好給我圓謊。
”第三隻錦盒中裝的卻是金票,每張黃金十兩,一共四十張,乃是四百兩黃金。
韋小寶心道:“下次見到吳應熊這小漢奸,我隻冷冷淡淡地随口謝他一聲,顯得嫌他的禮物太差勁,他非再大大補一筆不可。
這是索大哥所教的妙法。
這小漢奸要是假裝不懂,老子就挑他的眼:‘喂,小王爺,你送了我一對小小綠雞兒,倒也挺有趣的,就隻不怎麼像雞。
’小漢奸一定要問:‘桂公公,怎地不像雞哪?’老子就說:‘世上的公雞母雞,哪有這麼小的?麻雀兒也還大得多。
再說,綠色的鹦鹉、孔雀倒見得多了,綠雞就是沒見過,不知你們雲南有沒有?’小漢奸隻有苦笑。
老子又說:‘就算有綠雞,公雞的雞冠總該是紅的吧?話又說回來啦,這母雞老是不下蛋,那算是什麼寶貝了?’哈哈,哈哈!” 韋小寶回到皇宮,匆匆來到自己屋裡,闩上了門,點亮蠟燭,揭開帳子,笑道:“等得好氣悶嗎?”隻見小郡主一動不動地躺着,雙眼睜得大大的,嘴上仍疊着那幾塊糕餅,竟一塊也沒吃。
他取出那兩串珍珠,笑道:“你瞧我給你買了這兩串珍珠,研成了末給你一搽上,你若不是天下第一的小美人兒,我不姓……不姓桂!你餓不餓?怎麼不吃糕?我扶你起來吃吧!”伸手去扶她坐起,突然間脅下一麻,跟着胸口又一陣疼痛。
韋小寶“啊”的一聲驚呼,雙膝一軟,坐倒在地,全身酸麻,動彈不得。
注: 本回回目“每從高會廁諸公”的“廁”字,是“混雜在一起”的意思。
《史記·樂毅傳》:“廁之賓客之中。
”
康親王和索額圖對望了一眼,知道這些人不換新帽,乃是尊重吳應熊。
又飲了一會,王府戲班子出來獻技。
康親王要吳應熊點戲。
吳應熊點了出《滿床笏》,那是郭子儀生日,七子八婿上壽的熱鬧戲。
郭子儀大富貴亦壽考,以功名令終,君臣相得。
吳應熊點這出戲,既可說祝賀康親王,也是為他爹爹吳三桂自況,頗為得體。
康親王待他點罷,将戲牌子遞給韋小寶,道:“桂兄弟,你也點一出。
”韋小寶不識得戲牌上的字,笑道:“我可不會點了,王爺,你代我點一出,要打得結棍的武戲。
”康親王笑道:“小兄弟愛看武戲,嗯,咱們來一出少年英雄打敗大人的戲,就像小兄弟擒住鳌拜一樣。
是了,咱們演《白水灘》,小英雄十一郎,隻打得青面虎落花流水。
”其時康熙年間,北京王公貴人府中演戲,戲子乃是昆班,擅演武戲。
《滿床笏》和《白水灘》演罷,第三出是《遊園驚夢》。
兩個旦角啊啊啊地唱個不休,韋小寶聽得不知所雲,不耐煩起來,便走下席去,見邊廳中有幾張桌子旁已有人在賭錢,有的是牌九,有的是骰子。
骰子桌上做莊的是一名軍官,是康親王的部屬,面前已赢了一大堆銀子,見韋小寶走近,笑道:“桂公公,您也來玩幾手?” 韋小寶笑道:“好!”瞥眼間見吳應熊手下那高個子站在一旁,心中對此人頗有好感,便向他招了招手。
那人搶上一步,道:“桂公公有什麼吩咐?”韋小寶笑道:“賭台上沒父子,你不用客氣。
老哥貴姓,大号怎麼稱呼?”剛才神照問他,他不肯答複,但韋小寶在衆賓客之前很給了他們面子,問得又客氣,便道:“小人姓楊,叫楊溢之。
”韋小寶不知“溢之”兩字是什麼意思,随口道:“好名字,好名字!楊家英雄最多,楊老令公、楊六郎、楊宗保、楊文廣,楊家将個個是英雄好漢。
楊大哥,咱哥兒來合夥賭一賭!” 楊溢之聽他稱贊楊家祖宗,心中甚喜,微笑道:“小人不大會賭。
”韋小寶道:“怕什麼?我來教你!你那兩隻大元寶拿出來。
”楊溢之便将康親王所賞的那兩隻元寶拿了出來。
韋小寶從懷裡摸出一張銀票,往桌上一放,笑道:“我和這位楊兄合夥,押一百兩!”莊家笑道:“好,越多越好!”他們賭的是兩粒骰子,一擲定輸赢。
莊家骰子擲下來,湊成張和牌,韋小寶擲了個七點,給吃了一百兩銀子。
韋小寶道:“再押一百兩!”這一次卻赢了。
擲得十六七手後,來來去去,老沒輸赢。
韋小寶焦躁起來:“我輸幾百兩銀子不打緊,累得這姓楊的輸了那兩隻元寶,可對不住人。
”一手擲出一個六點,已輸了九成,不料莊家擲了個五點。
韋小寶哈哈大笑,此後連赢幾鋪,一百兩變二百兩,二百兩變四百兩,三把骰子,已赢了四百兩銀子。
做莊的那軍官笑道:“桂公公好手氣。
”韋小寶笑道:“你說我好手氣嗎?咱們再試兩把!”将四百兩銀子往前一推,一把骰子擲下去,出來一隻五點。
莊家擲成個三一對,又是赢了。
韋小寶轉頭道:“楊大哥,我們再押不押?”楊溢之道:“但憑桂公公的主意。
” 韋小寶原來的四百兩銀子再加賠來的四百兩,一共八百兩銀子,向前一推,笑道:“索性賭得爽快些。
”喝一聲:“賠來!” 骰子擲下去,骨溜溜地亂轉,過得片刻,一粒骰子已轉成了六點,另一粒卻兀自不住滾動。
韋小寶手上使了暗勁,要這粒骰子也成六點,成為一張天牌,但骰子不是自己帶來的,他擲骰的本事畢竟沒練到爐火純青,那粒骰子定将下來,卻是兩點,八點是輸多赢少的了。
韋小寶大罵:“直你娘的臭骰子,這麼不幫忙。
” 莊家哈哈一笑,說道:“桂公公,這次隻怕要吃你的了。
”一把擲下去,一粒骰子是五點,另一粒轉個不休。
韋小寶叫道:“二,二,二!”這一粒骰子擲出來倘若是一點,那是幺五,三點則湊成八點,八吃八,莊家赢,四點則成九點,五點湊成梅花,六點湊成牛頭,都比他的八點大,隻有擲出個兩點,莊家才輸了。
韋小寶不住吆喝,說也湊巧,骰子連翻幾個身,在碗中定下來,果然是兩點。
韋小寶大喜,笑道:“将軍,你今天手氣不大好。
”那軍官笑道:“黴莊,黴莊。
桂公公正當時得令,什麼事都得心應手,自然賭你不過。
”賠了三張二百兩銀票,再加上兩隻一百兩的元寶。
韋小寶手中捏了把汗,笑道:“叨光,叨光!”向楊溢之道:“楊大哥,咱們沒出息,摘青果子,可不賭啦。
”将八百兩銀子往他手中一塞。
楊溢之平白無端地發了一注财,心下甚喜,道:“桂公公,這位将軍是什麼官名?”韋小寶一怔,低聲道:“倒沒問起。
”轉頭問那軍官道:“大将軍,你尊姓大名啊?”那軍官笑逐顔開,站起身來,恭恭敬敬地道:“回桂公公:小将江百勝,記名總兵,在康親王爺麾下辦事的。
”韋小寶笑道:“江将軍,你打仗是百戰百勝,賭錢可不大成。
”江百勝笑道:“小将和旁人賭,差不多也說得上是百戰百勝。
隻不過強中還有強中手,今天遇上公公,江百勝變成江百敗了。
” 韋小寶哈哈大笑,走了開去,忽然心想:“那姓楊的為什麼要我問莊家名字?”正沉吟間,遠遠側眼瞧那江百勝擲骰子的手法,隻見他提骰、轉腕、彎指、發骰,手法甚為熟練,正是江湖上賭錢的一等一好手,适才賭得興起,沒加留神,登時恍然大悟:“原來這家夥是故意輸給我的。
怪不得我連赢五記,否則哪有這麼運氣好?他媽的,老子錢多,不在乎輸赢,不然一下場就知道了。
這雲南姓楊的懂得竅門,他也不是羊牯,是殺羊的。
” 又想:“為什麼連一個素不相識的記名總兵,也要故意輸錢給我?自然因為我在皇上跟前有面子,大家盼我為他們說好話。
就算不說好話,至少也不搗他們的蛋。
操你奶奶的,他花一千四百兩銀子,讨得老子歡心,可便宜得緊哪!” 他既知人家在故意輸錢,勝之不武,也就不再去賭,又回到席上吃菜聽戲。
這時唱的是一出《思凡》,一個尼姑又做又唱,旁邊的人又不住叫好,韋小寶不知她在搗什麼鬼,大感氣悶,又站起身來。
康親王笑道:“小兄弟想玩些什麼?不用客氣,盡管吩咐好了。
”韋小寶道:“我自己找樂子,你不用客氣。
”眼見廊下衆人呼幺喝六,賭得甚是熱鬧,心下又有些癢癢的,心想:“眼不見為淨,今日是不賭的了。
” 他上次來過康親王府,依稀識得就中房舍大概,順步向後堂走去。
府中到處燈燭輝煌,王府中衆人一見到他,便恭恭敬敬地垂手而立。
韋小寶信步而行,忽然便急,想要小解,他也懶得問人廁所的所在,見左首是個小花園,推開長窗,到了黑暗角落裡,拉開褲子,正要小便,忽聽得隔着花叢有人低聲說話。
一人說道:“銀子先拿來,我才帶你去。
”另一人道:“你帶我去,找到了那東西,銀子自然不少你的。
”先一人道:“先銀後貨。
你拿到東西後,要是不給銀子,我又到哪裡找你去?”另一人道:“好,這裡是一千兩銀子,先付一成。
”韋小寶心中一動:“一千兩銀子隻是一成,那是什麼要緊物事?”當即忍住小便,側耳傾聽。
隻聽那人道:“先付一半,否則這件事作罷。
這是搬腦袋的大事,你當好玩嗎?”另一人微一沉吟,道:“好,五千兩銀票,你先收下了。
”那人道:“多謝。
”跟着發出悉索之聲,當是在數銀票,接着道:“跟我來!” 韋小寶好奇心起,尋思:“什麼搬腦袋的大事,倒不可不跟去瞧瞧。
”聽得二人腳步聲向西走去,便從花叢中溜了出來,遠遠跟随。
見兩人背影在花叢樹木間躲躲閃閃,走得數丈,便停步左右察看,生怕給人發現。
韋小寶心想:“鬼鬼祟祟,幹的定然不是好事。
康親王待我極好,今晚給他拿兩個賊骨頭,也顯得我桂公公的手段。
”第一摸,摸一摸靴筒子中那柄削鐵如泥的匕首;第二摸,摸一摸身上那件刀槍不入的寶貝背心,膽子又大了些。
見兩人穿過花園,走進了一間精緻小屋。
韋小寶蹑着腳步走近,見雕花的窗格中透出燈光,繞到窗後,伸手指蘸了唾液,濕了窗紙,就一隻眼向内張去。
裡面是座佛堂,供着一尊如來佛像,神座前點着油燈。
一個仆役打扮的人低聲道:“我花了一年多時光,才查到這物事的所在,你這一萬兩銀子,可不是好賺的。
”另一人背向韋小寶,問道:“在哪裡?”那仆役道:“拿來!”那人轉過身來,問道:“拿什麼?”這人臉孔瘦削,正是适才在大廳上阻止那姓郎武師出去的齊元凱。
那仆役笑道:“齊師傅明知故問了,自然是那五千兩啦。
”齊元凱道:“你倒厲害得很。
”從懷中取了一疊銀票出來。
那仆役在燈光下一張張地查看。
韋小寶心中害怕,知道這齊元凱武功甚高,而他們所幹的定是一件幹系重大的勾當,倘若給知覺了,立刻便會殺了自己滅口,心中一急,一泡尿就撒了出來,索性順其自然,讓尿水順着大腿流下,倒沒半點聲息。
那仆役數完了銀票,笑道:“不錯。
”壓低了聲音,在齊元凱耳邊說了幾句話,齊元凱連連點頭,韋小寶卻一句也沒聽見。
隻見齊元凱突然縱起,躍上供桌,回頭看了看,便伸手到佛像的左耳中去摸索。
他掏了一會,取了一件小小物事,躍下地來,舉起在燭光下一看,卻是一枚鑰匙,金光閃閃,似是黃金所鑄。
但這鑰匙不過小指頭長短,還不足一兩黃金。
齊元凱笑容滿面,低下頭來數磚頭,橫數了十幾塊,又直數了十幾塊,俯下身來,從靴筒中取出一柄短刀,将一塊方磚撬起,低低地歡呼了一聲。
那仆役道:“貨真價實,沒騙你吧!” 齊元凱不答,将金鑰匙輕輕往下插去,想是方磚之下有個鎖孔。
喀的一聲,鎖已打開。
齊元凱一呆,說道:“怎麼拉不開,恐怕不對。
”那仆人道:“怎麼會拉不開?王爺親自開鎖,我在窗外看得清清楚楚。
”說着俯下身去,拉住了什麼東西,向上一提。
蓦聽得嗖的一聲,一枝機弩從下面射出,正中那仆人胸口,那仆人“啊”的一聲慘叫,向後便倒,手中提着的那塊鐵蓋也脫手飛出。
齊元凱斜身探手,接住鐵蓋,免得掉在地下,發出巨聲。
他蹲在那仆人身後,右手按住了他嘴,防他呻吟呼叫,驚動旁人,左手輕輕放下鐵蓋,抓着仆人的左腕,又伸到地洞中掏摸。
韋小寶看得目瞪口呆,心想:“原來地洞中另有機關,這姓齊的可厲害得很。
” 這一次不再有機弩射出。
齊元凱自己伸手進去,摸出了一包物事,卻是個包袱。
他右手一甩,将那仆人推落地,長身站起,右足一提,已踏在那仆人口上,不讓他出聲,側身将包袱放上神座的供桌,打了開來。
韋小寶深深吸了口氣,隻見包袱中是一部經書。
世上書本何止萬千,他識得書名的,卻隻《四十二章經》一部,而這一部卻正是《四十二章經》。
經書形狀,和鳌拜府中抄出來的一模一樣,隻是書函以紅綢子包面。
齊元凱迅速将經書仍以包袱包好,提起左足,在那弩箭尾上用力一踹,撲的一聲輕響,弩箭沒入了那仆役胸中。
那仆役本已重傷,這一來自然立時斃命,嘴巴又給他右腳踏着,隻一聲悶哼,身子扭了幾下,便不動了。
韋小寶隻吓得心中怦怦亂跳,小便本已撒完,這時禁不住又撒了些在褲裆之中。
隻見齊元凱俯身到仆役懷中取回銀票,放入自己懷裡,冷笑道:“你這可發财哪!”微一沉吟,将金鑰匙放入那仆役屍首的右掌心,卷起死屍的手指拿住鑰匙,這才快步縱出。
韋小寶心想:“他這就要逃,我要不要聲張?” 突然間人影一晃,齊元凱已上了屋頂。
韋小寶縮成一團,不敢有絲毫動彈,隻聽得屋頂有搬動瓦片之聲,過得片刻,齊元凱又躍了下來,大模大樣地走了。
韋小寶心想:“是了,他将經書藏在瓦下,回頭再來拿。
哼,可沒這麼便宜。
”候了一會,等齊元凱去遠,他可沒能耐一下子便躍上屋頂,沿着廊下柱子爬上,攀住屋檐,這才翻身上屋,回想适才瓦片響動的所在,翻得十幾張瓦片,夜色朦胧中已見到包袱的一角。
他将包袱取出,仍将瓦片蓋好,尋思:“這部《四十二章經》到底為什麼這樣值錢?老烏龜、皇太後、這姓齊的,還有鳌拜、康親王,個個都當它是無價之寶。
我韋小寶若不順手牽羊發這注橫财,這韋字可是白姓了。
”解開包袱,将經書平平塞在腰間,收緊腰帶。
他袍子本來寬大,外面竟一點也看不出來,将包袱擲入花叢,又回去大廳。
大廳上仍和他離去時一模一樣,賭錢的賭錢,聽曲的聽曲,飾尼姑的旦角兀自在扭扭捏捏地唱個不休。
韋小寶問索額圖:“這女子裝模作樣,搞什麼鬼?” 索額圖笑道:“這小尼姑在庵裡想男人,要逃下山去嫁人,你瞧她臉上春意蕩漾,媚眼一個一個地甩過來……”突然想起韋小寶是太監,不能跟他多講男女之事,以免惹他煩惱,說道:“這出戲沒什麼好玩。
桂公公(他二人雖是結拜兄弟,但在外人之前,決不以兄弟相稱),我給你另點一出,嗯,咱們來一出《雅觀樓》,李存孝打虎,少年英雄,非同小可。
然後再來出《鐘馗嫁妹》,鐘馗手下那五個小鬼,武打功夫熱鬧之極。
” 韋小寶拍手叫好,說道:“隻是我趕着回宮,怕來不及瞧。
” 一斜眼間,見齊元凱正在和一名武師豁拳,“五經魁首”、“八仙過海”,叫得甚是起勁。
他豁了一會拳,大聲問道:“神照上人,那姓郎的家夥呢?”席上衆武師都道:“好久沒見他了,隻怕溜了。
”神照冷笑道:“這人不識擡舉,諒他也沒臉在王府裡再耽下去。
”齊元凱道:“多半是溜了,這人鬼鬼祟祟,别偷了什麼東西走才好。
”一名武師道:“那可難說得很。
” 韋小寶心道:“這姓齊的做事周到之極,先讓那姓郎的丢個大臉,逼得他非悄悄溜走不可。
待得王府中發現死了人、丢了東西,自然誰都會疑心到姓郎的身上。
很好,這個乖須得學學,幹事之前,先得找好替死鬼。
” 眼見天色已晚,侍衛總管多隆起身告辭,說要入宮值班。
韋小寶跟着告辭。
康親王不敢多留,笑嘻嘻地送兩人出去。
吳應熊、索額圖等人都直送到大門口。
韋小寶剛入轎坐定,楊溢之走上前來,雙手托住一個包袱,說道:“我們世子送給公公一點微禮,還望公公不嫌菲薄。
”韋小寶笑道:“多謝了。
”雙手接過,笑道:“楊大哥,咱們一見如故,我當你是好朋友,若給你賞錢什麼,那是瞧你不起了。
改天有空,我請你喝酒。
”楊溢之大喜,笑道:“公公已賞了七百兩銀子,還不夠麼?”韋小寶大笑,說道:“這是人家代掏腰包,作不得數。
” 轎子行出巷子不遠,韋小寶性急,命轎夫停轎,提起燈籠在轎外照着,便打開包袱來看禮物,見是三隻錦盒,一隻盒中裝的是一對翡翠雞,一公一母,雕工極是精細;另一盒裝着兩串明珠,每一串都是一百粒,雖沒他研碎了給小郡主塗臉的珍珠那麼大,難得是兩百顆一般大小,渾圓無瑕,他心中一喜:“我騙小郡主說去買珍珠,吳應熊剛好給我圓謊。
”第三隻錦盒中裝的卻是金票,每張黃金十兩,一共四十張,乃是四百兩黃金。
韋小寶心道:“下次見到吳應熊這小漢奸,我隻冷冷淡淡地随口謝他一聲,顯得嫌他的禮物太差勁,他非再大大補一筆不可。
這是索大哥所教的妙法。
這小漢奸要是假裝不懂,老子就挑他的眼:‘喂,小王爺,你送了我一對小小綠雞兒,倒也挺有趣的,就隻不怎麼像雞。
’小漢奸一定要問:‘桂公公,怎地不像雞哪?’老子就說:‘世上的公雞母雞,哪有這麼小的?麻雀兒也還大得多。
再說,綠色的鹦鹉、孔雀倒見得多了,綠雞就是沒見過,不知你們雲南有沒有?’小漢奸隻有苦笑。
老子又說:‘就算有綠雞,公雞的雞冠總該是紅的吧?話又說回來啦,這母雞老是不下蛋,那算是什麼寶貝了?’哈哈,哈哈!” 韋小寶回到皇宮,匆匆來到自己屋裡,闩上了門,點亮蠟燭,揭開帳子,笑道:“等得好氣悶嗎?”隻見小郡主一動不動地躺着,雙眼睜得大大的,嘴上仍疊着那幾塊糕餅,竟一塊也沒吃。
他取出那兩串珍珠,笑道:“你瞧我給你買了這兩串珍珠,研成了末給你一搽上,你若不是天下第一的小美人兒,我不姓……不姓桂!你餓不餓?怎麼不吃糕?我扶你起來吃吧!”伸手去扶她坐起,突然間脅下一麻,跟着胸口又一陣疼痛。
韋小寶“啊”的一聲驚呼,雙膝一軟,坐倒在地,全身酸麻,動彈不得。
注: 本回回目“每從高會廁諸公”的“廁”字,是“混雜在一起”的意思。
《史記·樂毅傳》:“廁之賓客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