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志。
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複有二萬諸夜叉等亦同聲言:我等當取諸味之精。
與彼梵志。
調和飲食以供養佛及比丘僧。
爾時複有七萬夜叉亦同聲言:我等當往與作飲食。
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善男子,爾時梵志複作是念。
次當勸喻毗樓勒叉天王毗樓羅叉天王提頭賴吒天王。
作是念已,爾時三王即知其念。
往梵志所。
乃至還所住處。
毗樓勒叉與百千億那由他拘辦荼等。
毗樓羅叉天王與百千無量億那由他諸龍。
提頭賴吒與百千無量億那由他諸乾闼婆。
乃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如是,善男子,爾時梵志。
即複念於第二天下四天大王。
彼四天王以佛力故。
至梵志所作如是言:梵志。
今者欲何所敕。
梵志答言:我今勸汝與諸眷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四天王言:敬如所敕。
即各還至所住之處。
與諸眷屬悉共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毗沙門王。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百億毗樓勒叉天王。
百億毗樓羅叉。
百億提頭賴吒。
各各自與所有眷屬。
亦複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爾時梵志複作是念。
若我未來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願成就得己利者,當令一切諸天皆使得此福德之分。
亦勸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我來世以是善根。
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忉利天王當來至此與我相見。
夜摩天子。
兜術天子。
化樂天子。
他化自在天子亦當來此與我相見。
善男子,爾時梵志作是念已,忉利天王。
夜摩天王。
兜術天王。
化樂天王。
他化自在天王。
悉皆來此。
與梵志相見作如是言:梵志。
今者欲何所敕。
梵志答言:汝是誰也。
時五天王各稱姓名。
複言梵志。
欲何所敕。
不須在此大會使耶。
梵志答言:天王當知汝等天上所有妙寶台殿樓閣。
有諸寶樹及諸衣樹香樹華樹果蓏之樹。
天衣天座綩綖茵蓐。
上妙寶器及以嬰珞。
天幢天蓋諸缯幡等種種莊嚴。
諸天所有種種伎樂。
汝等可以如此之物。
種種莊嚴此閻浮園。
供養於佛及比丘僧。
時五天王作如是言:敬如所敕。
時諸天王各各還至所住之處。
忉利天王告毗樓勒天子。
夜摩天王告阿荼滿天子。
兜術天王告路醯天子。
化樂天王告拘陀羅天子。
他化自在天王告難陀天子。
各作是言:卿今當下閻浮提界。
以此所有種種莊嚴彼閻浮園。
懸諸嬰珞敷種種座。
如諸天王種種莊嚴。
為如來故作寶高樓。
當使如此忉利天上所有寶樓。
是諸天子聞是教已,即下來至閻浮提中。
尋於其夜種種莊嚴是閻浮園。
以諸寶樹乃至天幡。
而莊挍之。
為如來故作七寶樓。
如忉利天所有寶樓是五天子持諸寶物。
種種莊嚴閻浮提園已,尋還天上各白其王。
大王當知。
我等已往莊挍彼園。
所有之物如此無異。
為如來故作七寶樓。
如忉利天所有寶樓。
等無差别。
善男子,時忉利天王。
夜摩天王。
兜術天王。
化樂天王。
他化自在天王。
即便來至閻浮提中。
到梵志所。
作如是言:梵志。
我今已為佛及衆僧。
莊挍此園。
更何所敕願便說之。
梵志答言:汝等各各自於境界。
有自在力可集諸天。
汝持我言:閻浮提内有大梵志名曰寶海。
於七歲中請佛世尊及無量僧奉諸所安。
卿等。
今者於此福德應生随喜。
生随喜已,發心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應往佛所。
見佛世尊及比丘僧。
供養所須聽受妙法。
時五天王。
從梵志所聞是言已,各各自還至所住處。
爾時忉利天王釋提桓因。
即集諸天而告之曰:卿等當知。
閻浮提内有轉輪聖王名無诤念。
有大梵志名曰寶海。
即其聖王之大臣也。
請佛世尊及無量億僧。
終竟七歲奉諸所安。
我已先為佛比丘僧。
取諸寶物種種莊嚴彼閻浮園。
卿等。
以是善根因緣。
生随喜心。
生随喜已,發心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令梵志得如所願。
善男子,爾時百千無量億那由他忉利天子。
恭敬叉手作如是言:我等今者於是善根生随喜心。
以是随喜故。
令我等一切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夜摩天王。
兜術天王。
化樂天王。
他化自在天王。
如是等各集諸天而告之曰:卿等當知。
閻浮提内有轉輪聖王名無诤念。
有大梵志。
名曰寶海。
即其聖王之大臣也。
請佛世尊及無量億僧。
終竟七歲奉諸所安。
我已先為佛比丘僧。
取諸寶物種種莊挍彼閻浮園。
卿等。
以是善根因緣故。
應生随喜。
生随喜已,發心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令梵志得如所願。
善男子,爾時四天各有百千無量億那由他天子。
恭敬叉手作如是言:我等今者,於是善根生随喜心。
以是随喜故。
令我等一切皆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五王各各告言:卿等。
今當至閻浮提。
見寶藏佛及比丘僧。
禮拜圍繞恭敬供養尊重贊歎。
善男子,時五天王各各於夜。
一一将諸天子天女童男童女及馀眷屬百千億那由他衆。
前後圍繞來至佛所。
頂禮佛足及比丘僧。
從佛聽法至明清旦。
遷住虛空以種種天華。
優缽羅華。
缽頭摩華。
拘物頭華。
分陀利華。
須曼那華。
婆屍師華。
阿提目多伽占婆伽華。
曼陀羅華。
摩诃曼陀羅華。
以散大會如雨而下。
并鼓天樂而以供養。
善男子,爾時寶海梵志複作是念。
若我當來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願成就得己利者,複當教化諸阿修羅。
悉令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爾時梵志作是念已,有五阿修羅王到梵志所。
乃至百千無量億那由他阿修羅。
男子女人童男童女。
如梵志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至於佛所聽受妙法。
善男子,爾時寶海梵志複作是念。
若我當來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願成就得己利者,複當教化天魔波旬。
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時魔波旬即知梵志心之所念。
尋與百千無量億那由他男子女人童男童女。
至梵志所敬如教敕。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乃至聽法亦複如是,
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複有二萬諸夜叉等亦同聲言:我等當取諸味之精。
與彼梵志。
調和飲食以供養佛及比丘僧。
爾時複有七萬夜叉亦同聲言:我等當往與作飲食。
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善男子,爾時梵志複作是念。
次當勸喻毗樓勒叉天王毗樓羅叉天王提頭賴吒天王。
作是念已,爾時三王即知其念。
往梵志所。
乃至還所住處。
毗樓勒叉與百千億那由他拘辦荼等。
毗樓羅叉天王與百千無量億那由他諸龍。
提頭賴吒與百千無量億那由他諸乾闼婆。
乃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亦如是,善男子,爾時梵志。
即複念於第二天下四天大王。
彼四天王以佛力故。
至梵志所作如是言:梵志。
今者欲何所敕。
梵志答言:我今勸汝與諸眷屬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四天王言:敬如所敕。
即各還至所住之處。
與諸眷屬悉共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毗沙門王。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百億毗樓勒叉天王。
百億毗樓羅叉。
百億提頭賴吒。
各各自與所有眷屬。
亦複如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爾時梵志複作是念。
若我未來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願成就得己利者,當令一切諸天皆使得此福德之分。
亦勸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若我來世以是善根。
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忉利天王當來至此與我相見。
夜摩天子。
兜術天子。
化樂天子。
他化自在天子亦當來此與我相見。
善男子,爾時梵志作是念已,忉利天王。
夜摩天王。
兜術天王。
化樂天王。
他化自在天王。
悉皆來此。
與梵志相見作如是言:梵志。
今者欲何所敕。
梵志答言:汝是誰也。
時五天王各稱姓名。
複言梵志。
欲何所敕。
不須在此大會使耶。
梵志答言:天王當知汝等天上所有妙寶台殿樓閣。
有諸寶樹及諸衣樹香樹華樹果蓏之樹。
天衣天座綩綖茵蓐。
上妙寶器及以嬰珞。
天幢天蓋諸缯幡等種種莊嚴。
諸天所有種種伎樂。
汝等可以如此之物。
種種莊嚴此閻浮園。
供養於佛及比丘僧。
時五天王作如是言:敬如所敕。
時諸天王各各還至所住之處。
忉利天王告毗樓勒天子。
夜摩天王告阿荼滿天子。
兜術天王告路醯天子。
化樂天王告拘陀羅天子。
他化自在天王告難陀天子。
各作是言:卿今當下閻浮提界。
以此所有種種莊嚴彼閻浮園。
懸諸嬰珞敷種種座。
如諸天王種種莊嚴。
為如來故作寶高樓。
當使如此忉利天上所有寶樓。
是諸天子聞是教已,即下來至閻浮提中。
尋於其夜種種莊嚴是閻浮園。
以諸寶樹乃至天幡。
而莊挍之。
為如來故作七寶樓。
如忉利天所有寶樓是五天子持諸寶物。
種種莊嚴閻浮提園已,尋還天上各白其王。
大王當知。
我等已往莊挍彼園。
所有之物如此無異。
為如來故作七寶樓。
如忉利天所有寶樓。
等無差别。
善男子,時忉利天王。
夜摩天王。
兜術天王。
化樂天王。
他化自在天王。
即便來至閻浮提中。
到梵志所。
作如是言:梵志。
我今已為佛及衆僧。
莊挍此園。
更何所敕願便說之。
梵志答言:汝等各各自於境界。
有自在力可集諸天。
汝持我言:閻浮提内有大梵志名曰寶海。
於七歲中請佛世尊及無量僧奉諸所安。
卿等。
今者於此福德應生随喜。
生随喜已,發心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應往佛所。
見佛世尊及比丘僧。
供養所須聽受妙法。
時五天王。
從梵志所聞是言已,各各自還至所住處。
爾時忉利天王釋提桓因。
即集諸天而告之曰:卿等當知。
閻浮提内有轉輪聖王名無诤念。
有大梵志名曰寶海。
即其聖王之大臣也。
請佛世尊及無量億僧。
終竟七歲奉諸所安。
我已先為佛比丘僧。
取諸寶物種種莊嚴彼閻浮園。
卿等。
以是善根因緣。
生随喜心。
生随喜已,發心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亦令梵志得如所願。
善男子,爾時百千無量億那由他忉利天子。
恭敬叉手作如是言:我等今者於是善根生随喜心。
以是随喜故。
令我等一切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夜摩天王。
兜術天王。
化樂天王。
他化自在天王。
如是等各集諸天而告之曰:卿等當知。
閻浮提内有轉輪聖王名無诤念。
有大梵志。
名曰寶海。
即其聖王之大臣也。
請佛世尊及無量億僧。
終竟七歲奉諸所安。
我已先為佛比丘僧。
取諸寶物種種莊挍彼閻浮園。
卿等。
以是善根因緣故。
應生随喜。
生随喜已,發心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令梵志得如所願。
善男子,爾時四天各有百千無量億那由他天子。
恭敬叉手作如是言:我等今者,於是善根生随喜心。
以是随喜故。
令我等一切皆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五王各各告言:卿等。
今當至閻浮提。
見寶藏佛及比丘僧。
禮拜圍繞恭敬供養尊重贊歎。
善男子,時五天王各各於夜。
一一将諸天子天女童男童女及馀眷屬百千億那由他衆。
前後圍繞來至佛所。
頂禮佛足及比丘僧。
從佛聽法至明清旦。
遷住虛空以種種天華。
優缽羅華。
缽頭摩華。
拘物頭華。
分陀利華。
須曼那華。
婆屍師華。
阿提目多伽占婆伽華。
曼陀羅華。
摩诃曼陀羅華。
以散大會如雨而下。
并鼓天樂而以供養。
善男子,爾時寶海梵志複作是念。
若我當來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願成就得己利者,複當教化諸阿修羅。
悉令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爾時梵志作是念已,有五阿修羅王到梵志所。
乃至百千無量億那由他阿修羅。
男子女人童男童女。
如梵志教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至於佛所聽受妙法。
善男子,爾時寶海梵志複作是念。
若我當來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願成就得己利者,複當教化天魔波旬。
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時魔波旬即知梵志心之所念。
尋與百千無量億那由他男子女人童男童女。
至梵志所敬如教敕。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乃至聽法亦複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