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大施品第三之二 佛複告寂意。

    善男子,爾時梵志複作是念。

    若我當來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願成就得己利者,次當教化大梵天王。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梵天王即知梵志心之所念。

    到梵志所。

    作如是言:欲何所敕。

    梵志問言:汝是誰也。

    梵王報言:我是大梵天王。

    梵志答言:善來。

    天王可還天上集會諸天。

    汝持我言:閻浮提内有大梵志。

    名曰寶海。

    於七歲中請佛世尊及無量僧。

    奉諸所安。

    卿等。

    今者於此福德應生随喜。

    生随喜已,發心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梵王聞是教已,尋還天上聚集諸梵。

    而告之言:卿等當知。

    閻浮提内有轉輪聖王名無诤念。

    有大梵志名曰寶海。

    即其聖王之大臣也。

    請佛世尊及無量僧。

    終竟七歲奉諸所安。

    卿等。

    以是善根應生随喜。

    生随喜已,發心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令寶海得如所願。

    善男子。

    爾時百千無量億那由他諸梵天子。

    恭敬叉手作如是言:我等今者於是善根生随喜心。

    以是随喜故。

    悉令我等一切皆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複更告言:卿等。

    今當至閻浮提。

    見寶藏佛及比丘僧。

    禮拜圍繞恭敬供養尊重贊歎。

    善男子,時梵天王與百千無量億那由他諸梵天子。

    前後圍繞來至佛所。

    頭面禮佛足及比丘僧聽受妙法。

    善男子,爾時梵志複作是念。

    複當教化第二天下忉利天王。

    夜摩天王。

    兜術天王。

    化樂天王。

    他化自在天王。

    以佛力故即各來至是梵志所。

    各作是言:欲何所敕。

    梵志問言:汝是誰也。

    各各答言:我是其馀忉利天王。

    乃至他化自在天王。

    梵志報言:汝等各還至所住處。

    汝持我言:閻浮提内有轉輪王名無诤念。

    有大梵志名曰寶海。

    即其聖王之大臣也。

    終竟七歲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卿等。

    以是善根應生随喜。

    生随喜已,發心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忉利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王。

    聞是語已,各各還至所住之處。

    即集會諸天而告之言:卿等當知。

    閻浮提内有轉輪聖王名無诤念。

    有大梵志名曰寶海。

    即其聖王之大臣也。

    終竟七歲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卿等。

    以是善根因緣故應生随喜。

    生随喜已,發心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時諸天衆恭敬叉手作如是言:我等今者於是善根生随喜心。

    以随喜故。

    悉令我等一切皆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複更告言:卿等。

    今者當至佛所。

    見佛世尊及比丘僧。

    禮拜圍繞恭敬供養尊重贊歎。

    善男子,爾時忉利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王。

    各各悉與百千無量億那由他天子天女童男童女及馀眷屬。

    前後圍繞來至佛所。

    頂禮佛足及比丘僧聽受妙法,第二天下五阿修羅王。

    天魔波旬。

    大梵天王亦複如是,第三第四第五乃至三千大千佛之世界。

    百億忉利天。

    百億夜摩天。

    百億兜率天。

    百億化樂天。

    百億他化自在天。

    百億五阿修羅王。

    百億魔波旬。

    百億大梵天王。

    及無量億百千那由他眷屬。

    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佛力故皆共來到此四天下至於佛所。

    頭面禮佛及比丘僧聽受妙法。

    爾時大衆悉皆遍滿此間。

    三千大千世界無空缺處。

    善男子。

    爾時寶海梵志複作是念。

    我今已得教化百億毗沙門天王乃至百億大梵天王。

    而我今者所有誓願已得自在。

    複作是念。

    若我來世必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逮得己利所願成就者,願佛世尊為諸大衆。

    示現種種神足變化。

    以神力故令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畜生餓鬼地獄及世人等。

    悉皆得離一切苦惱純受諸樂。

    各於一一衆生之前。

    有一化佛勸彼衆生。

    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爾時寶藏如來。

    尋知寶海心之所念。

    即時入於無熱三昧。

    爾時世尊入是三昧已,示現如是神足變化。

    一一毛孔放於無量無邊光明。

    其光微妙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及照地獄。

    冰凍衆生遇之則溫。

    熱惱衆生遇之則涼。

    饑渴衆生遇之則飽。

    受最妙樂。

    一一衆生。

    各於其前有一化佛。

    三十二相嬰珞其身。

    八十種好次第莊嚴。

    彼諸衆生受快樂已,作如是思惟。

    我等何緣得離苦惱受是妙樂。

    爾時衆生見於化佛。

    三十二相而自嬰珞。

    八十種好次第莊嚴。

    見如是已各作是言:蒙是成就大悲者恩。

    令我得離一切苦惱受於妙樂。

    爾時衆生以歡喜心瞻仰尊顔。

    爾時化佛告諸衆生。

    汝等皆應稱南無佛。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從是已後更不受苦。

    常受第一最妙快樂。

    彼諸衆生尋作是言:南無世尊,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以此善根斷一切惡。

    而於其中尋得命終。

    轉生人中。

    熱惱衆生以蒙光故尋得清涼。

    離饑渴苦受諸妙樂。

    乃至生於人中。

    如地獄畜生餓鬼人亦如是,其光遍照諸世界已,還繞佛身滿三匝已,從頂上入。

    是時即有無量無邊人天、夜叉、阿修羅、乾闼婆、諸龍、羅刹。

    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複有不可計衆生。

    得陀羅尼三昧忍辱。

    爾時閻浮人間無量諸天。

    為佛世尊及比丘僧。

    自以天上種種所有莊挍。

    嚴飾安周城外閻浮之園。

    如天莊嚴等無差别。

    是人複作是念。

    我等今者當往觀之。

    并見如來及比丘僧因聽受法。

    善男子,爾時日日常有百千無量億那由他男子女人童男童女。

    來至佛所頭面禮佛及比丘僧。

    右繞三匝恭敬供養尊重贊歎。

    并欲見此閻浮之園。

    其園門戶具足二萬純七寶成。

    一一門前複敷五百七寶之床。

    有五百梵志各坐其上。

    若有衆生欲入是園。

    此諸梵志辄便勸化。

    令其畢定歸依三寶。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然後乃聽入此園中。

    見於世尊及比丘僧。

    禮拜圍繞恭敬供養尊重贊歎。

    善男子,爾時梵志於七歲中教化不可計天。

    令其畢定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複令不可計龍阿修羅乾闼婆羅刹拘槃茶毗舍遮餓鬼畜生地獄及人。

    畢定住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爾時梵志過七歲已,以八萬四千金輪惟除天輪。

    八萬四千白象七寶莊嚴惟除象寶。

    乃至八萬四千種種諸樂。

    如是等物欲以奉獻佛及衆僧。

     爾時轉輪聖王。

    於七歲中。

    心無欲欲無瞋恚欲無愚癡欲無憍慢欲。

    無國土欲無兒息欲。

    無玉女欲無食飲欲。

    無衣服欲無華香欲。

    無車乘欲無睡眠欲。

    無想樂欲無有我欲。

    無有他欲。

    如是七歲乃至無有一欲之心。

    常坐不卧無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