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獨己若多衆。
我觀皆鄙穢,悉同于死屍。
雲何以野幹,同彼師子王。
汝尊裸形衆,極惡喜妄語。
如斯外道等,彼去羅漢遠。
時有天子。
複說偈言: 作彼苦行者,深為可譏毀。
雖處于閑靜,徒為勞苦事。
願當擁護彼,為其作教導。
必趣于色有,生梵世歡喜。
爾時世尊,複以偈答。
世界所有色,此處及他處。
并在虛空中,有大光明者,如是等一切,悉入魔羂?強。
譬如捕魚師,以網掩衆魚。
又有一天。
複說偈言:說有及欲過,并諸癡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欲結。
應向彼禮拜,供養以稱贊。
所以如是者,彼即世尊故。
有一天子。
複說偈言:說有及瞋過,并諸癡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瞋結。
應向彼禮拜,供養以贊歎。
所以如是者,彼即世尊故。
時一天子。
複說偈言: 說有及癡過,并諸癡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癡者,時一天子。
複說偈言:說有憍慢過,并諸慢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憍慢。
時一天子。
複說偈言:說有諸見過,并諸見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見者, 時一天子。
複說偈言:說有愛着過,并諸愛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愛者,有一天子。
複說偈言: 王舍城諸山,毗富羅最上。
大地諸山中,雪山王最上。
四方諸世界,上下及四維。
一切天人中,如來最為尊。
時諸天子聞佛所說,各說偈已,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因陀羅問壽,斷于一切結。
說善稱長者,屍毗問共住。
速疾問邊際,婆睺谘大喜。
大喜毗忸問,般阇羅揵持。
須深摩問第一。
有外道問諸見。
(三○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摩佉。
來詣佛所光色熾盛赫然大明。
禮佛足已卻住一面。
而說偈言:害誰安隐眠,害誰不憂愁。
滅何等一法,為聖所稱歎。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害瞋安隐眠,害瞋得無憂。
瞋恚之毒根,詐親傷害人。
滅是等一法,賢聖所稱歎。
爾時摩佉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九)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彌佉來詣佛所威光顯耀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已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雲何于世間,顯發于照明。
何者是無上,第一之照明。
如是甚深義,願佛為我說。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于一切世間,凡有三照明。
雲何三照明,所謂日月火。
能于晝夜中,處處為照明。
天上及人間,唯佛無上明。
時彌佉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昙摩屍。
來詣佛所威光晖赫遍于祇洹。
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婆羅門今者,斷三有欲結。
不願求諸有,竟何為所作。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婆羅門無作,念作已終訖。
涉水足盡底,以至于彼岸。
若足不盡底,不能到彼岸。
手足必運動,是名有所作。
以此為方喻,以明無作義。
昙摩汝當知,已盡于諸漏。
住于最後身,諸有愛欲過。
一切悉斷除,超渡生死海。
爾時昙摩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多羅健陀。
來詣佛所光顔晖赫明遍祇洹。
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斷除于幾法,棄舍于幾法。
增進修幾法,比丘成幾法。
凡修除幾法,得度于駛流。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除五欲受陰,棄舍于五蓋。
增進修五根,成就五分身。
如是之比丘,超渡生死海。
爾時多羅健陀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二)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迦默。
來詣佛所光色晖赫明照祇洹。
禮佛足已卻坐一面。
而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難為難作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學者為難作,具足于戒定。
得離衆緣務,恬靜而快樂。
爾時迦默天子複白佛言誠如聖教。
默靜為難。
爾時世尊,複以偈答。
迦默汝今者,難得而欲得。
晝夜修定意,必能安靜默。
時迦默複白佛言:心意難定。
世尊複以偈答。
定攝擾亂心,決定根難住。
壞于死羂網,能獲于聖智。
迦默複白佛言:深崄道岨難何由得濟渡。
世尊複以偈答。
非聖必堕崄,頹墜莫由過。
賢聖履崄途,安隐從中度。
爾時迦默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迦默。
來詣佛所光明赫然遍照祇洹。
禮佛足已卻住一面。
而說偈言:貪欲及瞋恚,以何為根本。
樂不樂恐怖,為是而誰耶。
嬰孩捉母乳,意覺從何生。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從愛至我心,如尼拘陀樹。
根須從土生,然後入于地。
各各于異處,愛着生于欲。
亦如摩樓多,纏縛覆林樹。
若知其根本,夜叉當舍離。
能渡生死海,度更不受有。
時迦默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栴檀。
來詣佛所光顔熾盛明照祇洹。
卻立一面。
而說偈言:我今問瞿昙,種别大利智。
除去諸障蔽,知見悉明了。
止住于何處,為習何法教。
于後世不畏,得善之果報。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除棄口意惡,身不行非善。
若處于居家,布施如流水。
信心數受戒,攝念分财與。
天當住此處,習學如上事。
若能勤心行,後世都無畏。
時栴檀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栴檀。
來詣佛所光顔熾盛明照祇洹卻立一面。
而說偈言:雲何度駛流,晝夜恒精進。
如此駛流中,濤波甚暴急。
無有攀挽處,亦無安足地。
誰能處深流,而不為漂沒。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一切戒完具,定慧充其心。
思惟内心念,此能度難度。
除去于欲想,度有結使流。
盡于喜愛有,處深不沈沒。
時栴檀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迦葉。
身光倍常來詣佛所。
所出光明遍照祇洹。
卻坐一面。
而白佛言:比丘。
我今欲說比丘勝利。
佛告迦葉。
恣汝所說,爾時迦葉即說偈言: 比丘能具念,心得善解脫。
諸欲有所求,逮得無垢處。
能知于世間,有垢及無垢。
舍離一切有,亦無諸畜積。
是名
我觀皆鄙穢,悉同于死屍。
雲何以野幹,同彼師子王。
汝尊裸形衆,極惡喜妄語。
如斯外道等,彼去羅漢遠。
時有天子。
複說偈言: 作彼苦行者,深為可譏毀。
雖處于閑靜,徒為勞苦事。
願當擁護彼,為其作教導。
必趣于色有,生梵世歡喜。
爾時世尊,複以偈答。
世界所有色,此處及他處。
并在虛空中,有大光明者,如是等一切,悉入魔羂?強。
譬如捕魚師,以網掩衆魚。
又有一天。
複說偈言:說有及欲過,并諸癡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欲結。
應向彼禮拜,供養以稱贊。
所以如是者,彼即世尊故。
有一天子。
複說偈言:說有及瞋過,并諸癡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瞋結。
應向彼禮拜,供養以贊歎。
所以如是者,彼即世尊故。
時一天子。
複說偈言: 說有及癡過,并諸癡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癡者,時一天子。
複說偈言:說有憍慢過,并諸慢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憍慢。
時一天子。
複說偈言:說有諸見過,并諸見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見者, 時一天子。
複說偈言:說有愛着過,并諸愛幻惡。
一切悉斷除,贊歎斷愛者,有一天子。
複說偈言: 王舍城諸山,毗富羅最上。
大地諸山中,雪山王最上。
四方諸世界,上下及四維。
一切天人中,如來最為尊。
時諸天子聞佛所說,各說偈已,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因陀羅問壽,斷于一切結。
說善稱長者,屍毗問共住。
速疾問邊際,婆睺谘大喜。
大喜毗忸問,般阇羅揵持。
須深摩問第一。
有外道問諸見。
(三○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摩佉。
來詣佛所光色熾盛赫然大明。
禮佛足已卻住一面。
而說偈言:害誰安隐眠,害誰不憂愁。
滅何等一法,為聖所稱歎。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害瞋安隐眠,害瞋得無憂。
瞋恚之毒根,詐親傷害人。
滅是等一法,賢聖所稱歎。
爾時摩佉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九)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彌佉來詣佛所威光顯耀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已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雲何于世間,顯發于照明。
何者是無上,第一之照明。
如是甚深義,願佛為我說。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于一切世間,凡有三照明。
雲何三照明,所謂日月火。
能于晝夜中,處處為照明。
天上及人間,唯佛無上明。
時彌佉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昙摩屍。
來詣佛所威光晖赫遍于祇洹。
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婆羅門今者,斷三有欲結。
不願求諸有,竟何為所作。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婆羅門無作,念作已終訖。
涉水足盡底,以至于彼岸。
若足不盡底,不能到彼岸。
手足必運動,是名有所作。
以此為方喻,以明無作義。
昙摩汝當知,已盡于諸漏。
住于最後身,諸有愛欲過。
一切悉斷除,超渡生死海。
爾時昙摩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多羅健陀。
來詣佛所光顔晖赫明遍祇洹。
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斷除于幾法,棄舍于幾法。
增進修幾法,比丘成幾法。
凡修除幾法,得度于駛流。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除五欲受陰,棄舍于五蓋。
增進修五根,成就五分身。
如是之比丘,超渡生死海。
爾時多羅健陀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二)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迦默。
來詣佛所光色晖赫明照祇洹。
禮佛足已卻坐一面。
而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難為難作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學者為難作,具足于戒定。
得離衆緣務,恬靜而快樂。
爾時迦默天子複白佛言誠如聖教。
默靜為難。
爾時世尊,複以偈答。
迦默汝今者,難得而欲得。
晝夜修定意,必能安靜默。
時迦默複白佛言:心意難定。
世尊複以偈答。
定攝擾亂心,決定根難住。
壞于死羂網,能獲于聖智。
迦默複白佛言:深崄道岨難何由得濟渡。
世尊複以偈答。
非聖必堕崄,頹墜莫由過。
賢聖履崄途,安隐從中度。
爾時迦默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迦默。
來詣佛所光明赫然遍照祇洹。
禮佛足已卻住一面。
而說偈言:貪欲及瞋恚,以何為根本。
樂不樂恐怖,為是而誰耶。
嬰孩捉母乳,意覺從何生。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從愛至我心,如尼拘陀樹。
根須從土生,然後入于地。
各各于異處,愛着生于欲。
亦如摩樓多,纏縛覆林樹。
若知其根本,夜叉當舍離。
能渡生死海,度更不受有。
時迦默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栴檀。
來詣佛所光顔熾盛明照祇洹。
卻立一面。
而說偈言:我今問瞿昙,種别大利智。
除去諸障蔽,知見悉明了。
止住于何處,為習何法教。
于後世不畏,得善之果報。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除棄口意惡,身不行非善。
若處于居家,布施如流水。
信心數受戒,攝念分财與。
天當住此處,習學如上事。
若能勤心行,後世都無畏。
時栴檀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栴檀。
來詣佛所光顔熾盛明照祇洹卻立一面。
而說偈言:雲何度駛流,晝夜恒精進。
如此駛流中,濤波甚暴急。
無有攀挽處,亦無安足地。
誰能處深流,而不為漂沒。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一切戒完具,定慧充其心。
思惟内心念,此能度難度。
除去于欲想,度有結使流。
盡于喜愛有,處深不沈沒。
時栴檀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迦葉。
身光倍常來詣佛所。
所出光明遍照祇洹。
卻坐一面。
而白佛言:比丘。
我今欲說比丘勝利。
佛告迦葉。
恣汝所說,爾時迦葉即說偈言: 比丘能具念,心得善解脫。
諸欲有所求,逮得無垢處。
能知于世間,有垢及無垢。
舍離一切有,亦無諸畜積。
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