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二九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一天子名曰因陀羅。
光色倍常。
于其夜中來詣佛所。
身光晖曜遍照祇洹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 雲何不知壽,雲何覺了壽。
雲何貪着壽,雲何系縛壽。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色不能知壽,行不覺了壽。
貪着己身壽,愛壽為系縛。
時因陀羅天子。
複說偈言:如佛之所說,色非壽命者,雲何共意識,而得成身聚。
世尊複以偈答曰:識依歌羅羅,歌羅羅最初。
歌羅羅生胞,從胞生肉段。
肉段生堅?卬從?卬生五胞。
從胞生發爪,由是生五根。
男女相别異,遷變不暫住。
以是因緣故雲何有壽命。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二九九)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釋迦。
光色倍常。
于其夜中來詣佛所。
身光晖曜遍照祇洹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 斷于一切結,當舍衆事務。
若有教授他,不名善沙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夜叉應當知,諸種苦惱逼。
智者宜悲愍,說法而教導。
不應放舍彼,墜堕于苦道。
羅漢懷慈慧,救拔無過咎。
時釋迦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最勝長者,神光晖赫遍照祇洹。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常學說善偈,親近敬沙門。
恒樂空靜處,寂定于諸根。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常學說善偈,親近敬沙門。
恒樂空寂處,寂定于心意。
時最勝長者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名曰屍毗。
威光顯曜顔色殊常。
遍于祇洹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而說偈言:應共誰止住,宜與誰和合。
于誰得正法,獲勝無過患。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應共賢聖住,宜與賢和合。
從賢谘正法,獲勝無愆過。
時屍毗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二)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月自在。
威光顯照遍于祇洹。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修禅至盡處,食草雞鹿戒。
成就于棄樂,逮得于四禅。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雖複修彼禅,猶在生死網。
能具正念者,獨處心惔怕。
遠離于生死,如鹄出網羅。
時月自在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毗忸。
威光炳曜赫然大明。
來詣祇洹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諸親近佛者無不得歡喜。
鹹令一切人樂于汝法教。
能令修學者獲得不放逸。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此法善教誡,知時不放逸。
于魔得自在,魔不得其便。
時毗忸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般阇羅。
光色晖曜赫然甚明威儀詳序。
來詣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而說偈言:在家纏衆務,出家甚寬博。
牟尼由專精,從禅出覺了。
廓然而大悟,開發顯大智。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雖處衆緣務,亦能獲得法。
能具念力者,由能專定故。
唯有明智人,逮證于涅槃。
時般阇羅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須屍摩。
與其眷屬五百人俱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世若有人。
能稱實說。
彼當應言:舍利弗比丘持戒多聞少欲知定。
樂于閑靜精勤修定。
有大念力。
成就智慧速疾智利智。
善知出要。
深解出乘滿足實智。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聖教。
若稱實說。
彼應當言:舍利弗比丘。
持戒多聞最為第一。
乃至成就實智。
時諸天子聞于如來及與阿難贊舍利弗。
天之容貌。
轉複端嚴。
其身光曜倍更殊常。
遍照祇洹赫然大明。
時須屍摩天子。
顔貌威光轉熾盛已,合掌向佛。
而說偈言: 舍利弗多聞,鹹稱為大智。
持戒善調順,世尊所贊歎。
世尊複以偈答曰:舍利弗多聞,威稱為大智。
持戒善調順,世尊所贊歎。
得無生寂滅,破魔住後身。
時須屍摩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赤馬。
光色倍常來詣佛所。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白佛言:世尊,當于何處而能得有不生老死不沒不出衆生盡處。
如是邊際為可知不。
爾時世尊告赤馬天子言:不生老死既不終沒。
亦不出生。
無有人能行至邊際。
亦無有能往詣于彼盡其崖限。
時赤馬天子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甚善希有。
不生老死乃至無能得其邊際。
所以者何。
念我過去。
曾為仙人号名赤馬。
斷于欲結得世五通。
神力駿疾過于日月。
舉足一踔能渡大海。
而作是念。
我今神力駿疾如是。
我當行盡衆生邊際。
我于爾時志欲專求衆生邊故。
心意[W176]々都無閑唯除洗手并飲食時及大小便。
于百年中竟不能得衆生邊際。
而便命終。
以是故知如來善說不生老死不出不沒。
欲往于彼知其邊際都無是處。
佛告赤馬天子曰:如是如是,若有不生老死不出不沒衆生邊際。
實無是處。
若欲知者,衆生邊際即是涅槃。
若盡苦際是即名為得其邊際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雖有是神力,終無有能得。
行盡衆生邊,若不得邊際。
何能盡苦際,是故我牟尼。
得名善知世,唯有勝智人。
能曉了邊際,梵行已得立。
正智衆生邊,度邊之彼岸。
時赤馬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當于爾時有六天子。
本是外道六師徒黨。
一名難勝。
二名自在。
三名顯現。
四名決勝。
五名時起。
六名輕弄。
此六天子鹹于其夜來詣佛所在一面坐。
斯諸天光倍勝于常。
遍照祇洹赫然大明。
爾時難勝即說偈言: 可譏毀比丘,四時自禁制。
見聞其住已,是人離諸惡。
自在天子。
複說偈言:苦行可譏毀,撿攝于己身。
斷惡口忿诤,苦樂同世尊,于其法主所,不造作衆惡。
顯現天子。
複說偈言:斬截及傷害,祠祀火燒等。
皆無善惡報,迦葉之所說,決勝天子。
複說偈言:尼乾若提子,常說如是言。
長夜修苦行,斷除于妄語。
離羅漢不遠,堕于世尊數。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從今令汝等
爾時有一天子名曰因陀羅。
光色倍常。
于其夜中來詣佛所。
身光晖曜遍照祇洹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 雲何不知壽,雲何覺了壽。
雲何貪着壽,雲何系縛壽。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色不能知壽,行不覺了壽。
貪着己身壽,愛壽為系縛。
時因陀羅天子。
複說偈言:如佛之所說,色非壽命者,雲何共意識,而得成身聚。
世尊複以偈答曰:識依歌羅羅,歌羅羅最初。
歌羅羅生胞,從胞生肉段。
肉段生堅?卬從?卬生五胞。
從胞生發爪,由是生五根。
男女相别異,遷變不暫住。
以是因緣故雲何有壽命。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二九九)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釋迦。
光色倍常。
于其夜中來詣佛所。
身光晖曜遍照祇洹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 斷于一切結,當舍衆事務。
若有教授他,不名善沙門。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夜叉應當知,諸種苦惱逼。
智者宜悲愍,說法而教導。
不應放舍彼,墜堕于苦道。
羅漢懷慈慧,救拔無過咎。
時釋迦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最勝長者,神光晖赫遍照祇洹。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常學說善偈,親近敬沙門。
恒樂空靜處,寂定于諸根。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常學說善偈,親近敬沙門。
恒樂空寂處,寂定于心意。
時最勝長者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名曰屍毗。
威光顯曜顔色殊常。
遍于祇洹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而說偈言:應共誰止住,宜與誰和合。
于誰得正法,獲勝無過患。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應共賢聖住,宜與賢和合。
從賢谘正法,獲勝無愆過。
時屍毗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二)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月自在。
威光顯照遍于祇洹。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修禅至盡處,食草雞鹿戒。
成就于棄樂,逮得于四禅。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雖複修彼禅,猶在生死網。
能具正念者,獨處心惔怕。
遠離于生死,如鹄出網羅。
時月自在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毗忸。
威光炳曜赫然大明。
來詣祇洹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諸親近佛者無不得歡喜。
鹹令一切人樂于汝法教。
能令修學者獲得不放逸。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此法善教誡,知時不放逸。
于魔得自在,魔不得其便。
時毗忸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般阇羅。
光色晖曜赫然甚明威儀詳序。
來詣佛所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而說偈言:在家纏衆務,出家甚寬博。
牟尼由專精,從禅出覺了。
廓然而大悟,開發顯大智。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雖處衆緣務,亦能獲得法。
能具念力者,由能專定故。
唯有明智人,逮證于涅槃。
時般阇羅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須屍摩。
與其眷屬五百人俱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在一面坐。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世若有人。
能稱實說。
彼當應言:舍利弗比丘持戒多聞少欲知定。
樂于閑靜精勤修定。
有大念力。
成就智慧速疾智利智。
善知出要。
深解出乘滿足實智。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聖教。
若稱實說。
彼應當言:舍利弗比丘。
持戒多聞最為第一。
乃至成就實智。
時諸天子聞于如來及與阿難贊舍利弗。
天之容貌。
轉複端嚴。
其身光曜倍更殊常。
遍照祇洹赫然大明。
時須屍摩天子。
顔貌威光轉熾盛已,合掌向佛。
而說偈言: 舍利弗多聞,鹹稱為大智。
持戒善調順,世尊所贊歎。
世尊複以偈答曰:舍利弗多聞,威稱為大智。
持戒善調順,世尊所贊歎。
得無生寂滅,破魔住後身。
時須屍摩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名曰赤馬。
光色倍常來詣佛所。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白佛言:世尊,當于何處而能得有不生老死不沒不出衆生盡處。
如是邊際為可知不。
爾時世尊告赤馬天子言:不生老死既不終沒。
亦不出生。
無有人能行至邊際。
亦無有能往詣于彼盡其崖限。
時赤馬天子白佛言:世尊,世尊所說甚善希有。
不生老死乃至無能得其邊際。
所以者何。
念我過去。
曾為仙人号名赤馬。
斷于欲結得世五通。
神力駿疾過于日月。
舉足一踔能渡大海。
而作是念。
我今神力駿疾如是。
我當行盡衆生邊際。
我于爾時志欲專求衆生邊故。
心意[W176]々都無閑唯除洗手并飲食時及大小便。
于百年中竟不能得衆生邊際。
而便命終。
以是故知如來善說不生老死不出不沒。
欲往于彼知其邊際都無是處。
佛告赤馬天子曰:如是如是,若有不生老死不出不沒衆生邊際。
實無是處。
若欲知者,衆生邊際即是涅槃。
若盡苦際是即名為得其邊際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雖有是神力,終無有能得。
行盡衆生邊,若不得邊際。
何能盡苦際,是故我牟尼。
得名善知世,唯有勝智人。
能曉了邊際,梵行已得立。
正智衆生邊,度邊之彼岸。
時赤馬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頂禮還于天宮。
(三○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當于爾時有六天子。
本是外道六師徒黨。
一名難勝。
二名自在。
三名顯現。
四名決勝。
五名時起。
六名輕弄。
此六天子鹹于其夜來詣佛所在一面坐。
斯諸天光倍勝于常。
遍照祇洹赫然大明。
爾時難勝即說偈言: 可譏毀比丘,四時自禁制。
見聞其住已,是人離諸惡。
自在天子。
複說偈言:苦行可譏毀,撿攝于己身。
斷惡口忿诤,苦樂同世尊,于其法主所,不造作衆惡。
顯現天子。
複說偈言:斬截及傷害,祠祀火燒等。
皆無善惡報,迦葉之所說,決勝天子。
複說偈言:尼乾若提子,常說如是言。
長夜修苦行,斷除于妄語。
離羅漢不遠,堕于世尊數。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從今令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