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設複逢奸惡,雲何得守護。

    雲何彼劫奪,而生大歡喜。

    雲何常親近,智者生欣悅。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信為遠資糧,福聚非賊劫。

    賊劫戒遮殺,沙門劫生喜。

    數親近沙門,智者生欣悅。

     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九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光色倍常。

    于其中夜來詣佛所。

    威光赫然悉皆大明。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 樂者所思念,稱意盡獲得。

    一切諸樂中,欲樂最為勝。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樂者無思念,苦者有願求。

     若人舍思願,是為最為勝。

    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九二)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光顔殊特赫然大明。

    來詣佛所。

    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而說偈言:佛為天人師,于諸物中勝。

     能知一切法,利益諸世間。

    一切諸難中,何物最為難。

    唯願大仙尊,為我分别說。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于他得自在,忍彼觸惱難。

    貧窮能布施,危厄持戒難。

    盛年處榮貴,舍欲出家難。

    天複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九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來詣佛所。

    威光晃曜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而說偈言:車為雲何生,誰将車所至。

     車去為遠近,車雲何損滅。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從業出生車,心将轉運去。

    去至因盡處,因盡則滅壞。

     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九四)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光色倍常來詣佛所。

    身光晃曜遍照祇洹悉皆大明。

    時此天子卻坐一面。

    而白佛言:世尊,須多蜜奢鋸陀女生子。

    佛言斯是不善。

    非是善也爾時此天。

    即說偈言: 子生世言樂,生子極欣慶。

    父母漸老朽,何故說不善。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我知生子者,必有愛别離。

     陰聚和合苦,此都非是子。

    是名與諸苦,嬰愚謂為樂。

    是故我說言,生子為不善。

    不善作善想,不愛作愛想。

     苦作于樂想,放逸所極熟。

    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九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光顔晖曜。

    威色倍常赫然大明。

    來詣祇洹頂禮佛足在一面坐。

    而說偈言:雲何自思算,不為煩惱覆。

     雲何複名為,永離于衆數。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若善算計者,二漏不流轉。

    名色永已滅,彼名離衆處。

     總數不覆藏,已去于總數。

    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九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

    光色晖曜赫然大明。

    來詣祇洹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而說偈言:何物重于地,何物高于空。

     何物疾于風,何物多草木。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持戒重于地,憍慢高于空。

    心念疾于風,亂想多草木。

     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九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

    威顔晃曜光色殊常。

    來詣祇洹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退坐一面。

    而說偈言:修行何戒行,複作何威儀。

     有何功德力,造作何業行。

    具足何等法,得生于天上。

    願世尊悲愍為我開顯說。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我今為汝說,汝當至心聽。

    諸欲生天者,先當斷殺生。

    善修于禁戒,守攝于諸根。

    不害有生類,便得生天上。

     不盜他财物,彼與樂受取。

    斷于奸盜心,便得生天上。

    不奸他婦女,度邪淫彼岸。

    自足己妻色,便得生天上。

     為利自己身,亦欲利于彼。

    并為财利故,遠離諸放逸。

    實語不虛妄,便得生天上。

    除去于兩舌,不鬥亂彼此。

     樂出和合語,以此因緣故。

    便得生天上,斷于粗惡言:讒刺觸惱故,吐辭皆柔軟。

    聞者生欣悅,以是業緣故。

     得生于天上,除斷于绮語。

    不談無益事,知時而說法。

    便得生天上,若聚落曠野。

    不生貪利想,于他财物所。

     不起愚癡心,便得生天上。

    慈心不害物,不挾怨憎心。

    向于群生類,心無怒害想。

    便得生天上,信業及果報。

     能修信施者,二事俱生信。

    具足得正見,便得生天上。

    如斯衆善法,白淨十業道。

    悉能修行者,必得生天上。

     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久舍于嫌怖,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

    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大地、火不燒誰赍糧、所願。

    甚能及車乘,鋸陀女、算數。

     何重并十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