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常,斷滅則悟道。
着欲生系縛,永不得解脫。
若以信為伴,不信莫由起。
名稱轉增長,壽終得生天。
若複斷除欲,不數數受有。
不還來生死,永入于涅槃。
知身空無我,觀名色不堅。
不着于名色,從是而解脫。
亦不見解脫,及以非解脫。
哀愍利群生,廣饒益一切。
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二八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天光明倍常。
來至佛所頭面禮佛在一面坐。
而說偈言:應共誰止住,複應親近誰。
從誰所受法,得利不生惡。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應共善人住,親近于善者,從彼人受法,得利不生惡。
應共善人住,親近于善者,從彼人受法,智者得利樂。
應共善人住,親近于善者,從彼人受法,智者得名譽。
親近于善者,從彼人受法。
智者得解慧,是故應共住。
親近于善者,從彼人受法。
親族中尊勝,能離于憂愁。
于一切苦中,而能得解脫。
遠離諸惡趣,能斷一切縛。
純受上妙樂,得近于涅槃。
天複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二八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天光明倍常。
普照祇洹悉皆大明。
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貪吝貧窮苦,皆由不惠施。
若欲求福德,智者應施與。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可怖莫過貪,貧乏恒饑渴。
恐貧不布施,不施畏甚大。
今世若後世,饑窮苦難計。
若得少能施,得多亦能施。
生時得快樂,壽終得生天。
難施而能施,是名難作業。
嬰愚不知解,諸佛賢聖法。
愚智俱命終,生處各别異。
愚者堕地獄,受于種種苦。
智者生人天,乃可得解脫。
貧窮捃拾活,以用養妻子。
淨心割少施,其福無有量。
設百千大祀,供養于一切。
不及貧布施,十六分中一。
大祀有鞭打,侵掠他财寶。
種種苦惱人,以成大祀業。
以惡取财寶,衆皆不歡悅。
如是不淨施,及以小淨施。
受報有好鬼,不可以相比。
如法聚财物,終不非法求。
得财舍用施,正直而施與。
具戒修禅定,正直者受取。
福聚布四方,猶如大海水。
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二八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毗婆山側七葉窟中。
時佛為佉陀羅刺腳極為苦痛。
如來默受。
雖複苦痛無所請求。
爾時有八天子。
顔容端正來詣佛所。
中有一天言:沙門瞿昙實是丈夫人中師子。
雖受苦痛不舍念覺心無惱異。
若複有人于瞿昙大師子所生诽謗者,當知是人甚大愚癡,第二天亦作是說。
瞿昙沙門丈夫龍象。
雖受苦痛不舍念覺心無惱異。
若複有人于瞿昙龍象所生诽謗者,當知是人甚大愚癡,第三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如善乘牛,第四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如善乘馬,第五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猶如牛王,第六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無上丈夫,第七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人中蓮花,第八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猶如分陀利。
觀彼禅寂極為善定。
終不矜高亦不卑下。
止故解脫。
解脫故止。
時第八天。
即說偈言: 非彼清淨心,假使滿百千。
通達五比施,為于戒取縛。
沒溺愛欲海,不能度彼岸。
爾時八天說此偈已,頂禮佛足。
還其所止。
垂下及遮止,名稱及技能。
彈琴并棄舍,種别、善丈夫。
悭貪不惠施,八天為第十。
(二八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顔色殊常,來詣佛所赫然大明,頂禮佛足在一面坐,而說偈言:譬如彼大地,廣大無有邊。
又亦如巨海,甚深無崖際。
須彌極高峻,無以能喻及。
誰如那羅延,男子中無比。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無物廣于愛,深大不過腹。
憍慢高須彌,唯有佛世尊,于諸男子中,最勝無倫匹。
天複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八九)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
于其中夜來詣佛所。
威光照曜赫然甚明。
頂禮佛足在一面坐。
而說偈言:何物火不燒,旋岚不能壞。
劫盡大洪水,一切浸爛壞。
何物于彼所,而得不爛潰。
男子若女人,所有諸财寶。
以何方便故,王賊不能侵。
是何堅牢藏,無能毀壞者,爾時世尊,以偈答曰:福聚火不燒,旋岚不吹壞。
劫盡洪水浸,不能令腐朽。
男女有福聚,王賊不能侵。
福是堅牢藏,無能侵毀者,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九○)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
于其夜中來詣佛所。
威光照曜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誰能具曠路,涉道之資糧。
以何因緣故,賊所不能劫。
着欲生系縛,永不得解脫。
若以信為伴,不信莫由起。
名稱轉增長,壽終得生天。
若複斷除欲,不數數受有。
不還來生死,永入于涅槃。
知身空無我,觀名色不堅。
不着于名色,從是而解脫。
亦不見解脫,及以非解脫。
哀愍利群生,廣饒益一切。
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二八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天光明倍常。
來至佛所頭面禮佛在一面坐。
而說偈言:應共誰止住,複應親近誰。
從誰所受法,得利不生惡。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應共善人住,親近于善者,從彼人受法,得利不生惡。
應共善人住,親近于善者,從彼人受法,智者得利樂。
應共善人住,親近于善者,從彼人受法,智者得名譽。
親近于善者,從彼人受法。
智者得解慧,是故應共住。
親近于善者,從彼人受法。
親族中尊勝,能離于憂愁。
于一切苦中,而能得解脫。
遠離諸惡趣,能斷一切縛。
純受上妙樂,得近于涅槃。
天複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棄舍,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二八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天光明倍常。
普照祇洹悉皆大明。
來詣佛所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貪吝貧窮苦,皆由不惠施。
若欲求福德,智者應施與。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可怖莫過貪,貧乏恒饑渴。
恐貧不布施,不施畏甚大。
今世若後世,饑窮苦難計。
若得少能施,得多亦能施。
生時得快樂,壽終得生天。
難施而能施,是名難作業。
嬰愚不知解,諸佛賢聖法。
愚智俱命終,生處各别異。
愚者堕地獄,受于種種苦。
智者生人天,乃可得解脫。
貧窮捃拾活,以用養妻子。
淨心割少施,其福無有量。
設百千大祀,供養于一切。
不及貧布施,十六分中一。
大祀有鞭打,侵掠他财寶。
種種苦惱人,以成大祀業。
以惡取财寶,衆皆不歡悅。
如是不淨施,及以小淨施。
受報有好鬼,不可以相比。
如法聚财物,終不非法求。
得财舍用施,正直而施與。
具戒修禅定,正直者受取。
福聚布四方,猶如大海水。
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二八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毗婆山側七葉窟中。
時佛為佉陀羅刺腳極為苦痛。
如來默受。
雖複苦痛無所請求。
爾時有八天子。
顔容端正來詣佛所。
中有一天言:沙門瞿昙實是丈夫人中師子。
雖受苦痛不舍念覺心無惱異。
若複有人于瞿昙大師子所生诽謗者,當知是人甚大愚癡,第二天亦作是說。
瞿昙沙門丈夫龍象。
雖受苦痛不舍念覺心無惱異。
若複有人于瞿昙龍象所生诽謗者,當知是人甚大愚癡,第三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如善乘牛,第四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如善乘馬,第五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猶如牛王,第六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無上丈夫,第七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人中蓮花,第八天複作是言:沙門瞿昙猶如分陀利。
觀彼禅寂極為善定。
終不矜高亦不卑下。
止故解脫。
解脫故止。
時第八天。
即說偈言: 非彼清淨心,假使滿百千。
通達五比施,為于戒取縛。
沒溺愛欲海,不能度彼岸。
爾時八天說此偈已,頂禮佛足。
還其所止。
垂下及遮止,名稱及技能。
彈琴并棄舍,種别、善丈夫。
悭貪不惠施,八天為第十。
(二八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顔色殊常,來詣佛所赫然大明,頂禮佛足在一面坐,而說偈言:譬如彼大地,廣大無有邊。
又亦如巨海,甚深無崖際。
須彌極高峻,無以能喻及。
誰如那羅延,男子中無比。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無物廣于愛,深大不過腹。
憍慢高須彌,唯有佛世尊,于諸男子中,最勝無倫匹。
天複以偈贊言: 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八九)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
于其中夜來詣佛所。
威光照曜赫然甚明。
頂禮佛足在一面坐。
而說偈言:何物火不燒,旋岚不能壞。
劫盡大洪水,一切浸爛壞。
何物于彼所,而得不爛潰。
男子若女人,所有諸财寶。
以何方便故,王賊不能侵。
是何堅牢藏,無能毀壞者,爾時世尊,以偈答曰:福聚火不燒,旋岚不吹壞。
劫盡洪水浸,不能令腐朽。
男女有福聚,王賊不能侵。
福是堅牢藏,無能侵毀者,天複以偈贊言:往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嫌怖久舍離,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九○)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
于其夜中來詣佛所。
威光照曜赫然大明。
頂禮佛足卻坐一面。
而說偈言:誰能具曠路,涉道之資糧。
以何因緣故,賊所不能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