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關燈
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久棄舍嫌怖,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

    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二七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提婆達多友瞿迦梨。

    往詣佛所在一面立。

    佛告瞿迦梨。

    汝于舍利弗有緣莫生嫌想。

    舍利弗目連。

    淨修梵行心意柔軟。

    汝莫生嫌根。

    長夜受諸苦惱。

    瞿迦梨言:我信佛語。

    我随于佛。

    然舍利弗目連。

    實有惡欲。

    惡欲于彼實得自在。

    彼随惡欲。

    佛複告瞿迦梨。

    汝今勿于彼二人所生嫌恨心。

    如是至三。

    而瞿迦梨雖聞佛言:惡心不改舍佛而去。

    去佛不遠身生惡瘡。

    初如芥子。

    須臾之頃猶如豆許。

    複漸長大如毗梨果身體爛潰膿血流出。

    身壞命終堕大蓮華地獄。

    時有三天光色倍常。

    于其夜中來至佛所。

    頂禮佛足在一面立,第一天白佛言:世尊,瞿迦梨是夜命終,第二天言:堕大蓮華地獄,第三天即說偈言: 夫人生世,斧在口中,由其惡言:自斬其身,應贊而毀,應毀而贊。

    口出绮語,後受苦殃,绮語奪财。

    是故小過,謗佛聖賢,是名大患。

     受苦長遠,具滿百千,入尼羅浮。

    及三十六,入阿浮陀,乃至堕彼。

    五阿浮陀,诽謗賢聖,口意造惡。

    入斯地獄。

     時彼三天禮佛足已,還于天宮爾時佛告諸比丘,汝等欲聞彼阿浮陀地獄壽命長短以不。

    比丘白言:願為我說。

    我等聞已信受憶持。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二十佉利胡麻得波羅捺。

    滿溢一車。

    有長壽人。

    足滿百年取其一粒。

    如是胡麻一切都盡此阿浮陀地獄所得壽命猶故未盡。

    此二十阿浮陀牴。

    成一尼羅浮陀。

    二十尼羅浮陀牴。

    一呵咤咤。

    二十呵咤咤牴。

    一睺睺。

    二十睺睺牴。

    一蓮華地獄。

    二十蓮華地獄牴。

    一大蓮華地獄。

    瞿迦梨比丘以謗舍利弗目連故。

    堕是大蓮華地獄中。

    佛告諸比丘,被燒燋柱尚不應謗。

    況情識類。

    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七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光色倍常。

    威顔晃曜遍照祇洹。

    來詣頂禮退坐一面。

    而說偈言:雲何輕賤他,及不輕賤他。

     為他所輕賤,以何為首目。

    我今問如來,大仙為我說。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善知不輕賤,不知名輕賤。

     樂法名恭敬,慢法名不恭。

    不近善知識,是名不敬首。

    樂行于非法,親友生怨嫉。

    與怨為親友,是為不敬首。

     如有婦女人,履行不貞良。

    好與奸淫通,作于無理行。

    男子違禮度,其義亦複然。

    如是等名為,輕賤之元首。

     鬥秤欺诳人,巧僞不均平。

    苟且懷貪利,是名輕賤首。

    博弈相侵欺,損喪錢财盡。

    如是等名為,輕賤之首目。

     嗜睡着美味,早眠而晚起。

    懈怠于事務,而複喜瞋恚。

    如斯之等人,亦名輕賤首。

    耳珰及镮钏,擎蓋錦屣履。

     貧窮自嚴飾,是名輕賤首。

    财物既鮮少,愛着情愈濃。

    雖生刹利種,冀求得王位。

    如是愚癡人,是名輕賤首。

     财寶其業大,多眷屬親友。

    自食于美味,不分施與他。

    受他好飲食,及得财寶利。

    彼來至己家,都無報答心。

     乃至不與食,是名輕賤首。

    父母年朽邁,衰老既至已,自食于甘美,終不知供養。

    如斯之等人,是名輕賤首。

     父母及兄弟,親屬并姊妹,打罵出惡言,是名輕賤首。

    沙門婆羅門,中時來至家。

    不請不施食,是名輕賤首。

     沙門婆羅門,及貧窮乞丐。

    罵辱不施食,是名輕賤首。

    謗佛及聲聞,出家在家人。

    為此非法事,是名輕賤首。

     實非是羅漢,自稱是羅漢。

    天人婆羅門,沙門中大賊。

    若為如是者,是多輕賤首。

    如斯之等類,為他所輕賤。

     世間可輕賤,我悉知見之。

    宜應遠舍離,如怖畏崄道。

    天複以偈贊言:我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久棄舍嫌怖,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而去。

     (二七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顔容晖赫。

    光色甚明遍于祇洹。

    來詣佛所頂禮足已退坐一面。

    而說偈言:誰名為敬順,誰名為陵邈。

     誰為嬰愚戲,如小兒弄土。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男子若敬順,女人必陵邈。

    男子若陵邈,女人必敬順。

     女人嬰愚戲,如小兒弄土。

    天複以偈贊言:我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久棄舍嫌怖,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七九)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身光晃曜,猶如電光遍照祇洹赫然甚明。

    來詣佛所頂禮足已退坐一面而說偈言:覺觀意欲來,遮止應遮止。

     一切盡遮止,不造生死塵。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覺觀意欲來,遮止應遮止。

    不應一切遮,但遮惡覺觀。

     惡惡應遮止,遮止能遮止。

    若能如是者,不為生死遮。

    天複以偈贊言:我昔已曾見,婆羅門涅槃。

     久棄舍嫌怖,能度世間愛。

    爾時此天說此偈已,歡喜還宮。

     (二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一天身光晃曜。

    遍照祇洹來詣佛所。

    禮佛足已退坐一面。

    而說偈言:雲何得名稱,雲何得财業。

     雲何得稱譽,雲何得親友。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