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名佛。
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憍薩羅國遊行至沙林聚落。
爾時世尊舍于道次在一樹下。
正身端坐系念在前。
時有一婆羅門姓曰煙氏。
在佛後來。
見佛迹中千輻輪相怪未曾有。
即自思惟。
我未見人有如是迹。
我當推尋是何人迹。
作是念已,即尋其迹住至佛所瞻仰尊顔。
容色悅豫睹者信敬。
諸相寂定心意亦定。
得最上調心寂滅之寂。
身真金色猶如金樓。
即白佛言:世尊,汝當得天也。
佛言:婆羅門。
我不得天也。
婆羅門言:當得阿修羅。
為得龍揵闼婆夜叉緊那羅摩睺羅伽也。
佛言:我皆不得。
婆羅門言:汝得人也。
佛言:我不得人也。
婆羅門言:我問汝為得天及龍阿修羅揵闼婆夜叉緊那羅摩睺羅伽及人。
汝皆言不得。
為何所得也。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我非天龍阿修羅,緊那摩睺乾闼婆。
亦非夜叉及以人,我漏已盡斷煩惱。
我雖調馴如龍象,終不為他所制禦。
不為他制斷疑故,斷愛解脫離諸趣。
一切盡知斷後生,如芬陀利善開敷。
處于水中得增長,終不為水之所着。
清淨香潔人所樂,八法不污如蓮華。
我亦如是生世間,同于世法不染着。
無量劫來常觀察,諸行所緣受苦惱。
諸受生者皆終沒,遠塵離垢斷衆習。
拔出毒箭斷煩惱,皆得盡于生死際。
以是之故号之為佛。
煙姓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慢、優竭提生聽、極老比丘、種作及梵天佛陀、輪相為第十。
(二六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世尊着衣持缽入城乞食。
到火姓達賴殊婆羅門家。
爾時火姓達賴殊于中門前祀祠于火。
佛來至門。
達賴殊遙見佛來而語之言:住住旃陀羅。
莫來至此。
佛告之言:汝識旃陀羅知旃陀羅法不。
婆羅門答言:不識不知旃陀羅旃陀羅法。
汝識旃陀羅知旃陀羅法耶。
佛告之言:我識旃陀羅知旃陀羅法。
時婆羅門于坐處起為佛敷座。
而白佛言:汝為我說旃陀羅法。
爾時世尊即坐其座。
而說偈言: 惡性喜瞋久嫌恨,為人剛惡懷憍慢。
行于倒見及幻惑,當知此是旃陀羅。
含忿嫉妒好惡欲,難可調化無慚愧。
行如是者旃陀羅,傷害胎生及卵生。
心無慈愍害生類,傷殘毀害于四生。
當知是此旃陀羅,若人赍物涉道路。
聚落空處有财寶,悉能劫奪并害命。
行如是者旃陀羅,造行衆惡無悔恨。
是則名為旃陀羅,舍自己妻及淫女。
邪奸他婦無所避,如是亦名旃陀羅。
于己種姓及親友,如是之處造邪惡。
不擇好惡而奸淫,是亦名為旃陀羅。
以理問義為倒說,如是亦名旃陀羅。
自歎己德毀呰他,貪着我慢下賤行。
如是亦名旃陀羅,橫加诽謗極愚癡。
為小利故生诽謗,如是亦名旃陀羅。
自己有過推與他,專行欺诳謗毀人。
如是亦名旃陀羅,多有财寶饒親族。
自食好美與他惡,如是亦名旃陀羅。
己到他家得美食,他若來時與粗惡。
如是亦名旃陀羅,父母衰老離盛壯。
而不孝順加供養,如是亦名旃陀羅。
父母兄弟及姊妹,罵詈惡口無遜弟。
如是亦名旃陀羅,沙門及與婆羅門。
中時垂至不施與,更加罵詈而瞋恚。
如是亦名旃陀羅,沙門及與婆羅門。
貧窮乞丐請向家,不與飲食亦不施。
如是亦名旃陀羅,毀罵于佛及聲聞。
出家在家加毀罵,如是亦名旃陀羅。
竟非羅漢詐稱是,于天人中為殘賊。
生于大家婆羅門,韋陀典籍悉通利。
數數造作諸惡業,種姓不能遮謗毀。
亦不能遮地獄報,現前為人所罵辱。
未來之世堕惡趣,生旃陀羅須陀延。
得好名稱必不聞,又得盛樂生梵處。
種姓不能遮梵處,現在稱歎終生天。
我今為汝顯示說,如是之事應當知。
種姓不是婆羅門,種姓不是旃陀羅。
淨業得作婆羅門,惡行得為旃陀羅。
婆羅門聞是偈贊言:如是如是大精進。
實如所說大牟尼。
不以種姓是婆羅門。
不以種姓旃陀羅。
善能修行是婆羅門。
作惡行者旃陀羅。
婆羅門聞是偈已歡喜信解。
盛滿缽飲食持以奉佛。
佛不為受。
何以故?以是說法食故。
婆羅門白佛言:此食當以施誰。
佛言:我不見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能消此食者,無有是處。
當以此食着淨無蟲水中。
婆羅門即以此食着無蟲水中。
煙炎俱起滑滑大聲。
爾時婆羅門生未曾有想。
佛世尊尚于食所出大神足。
婆羅門還至佛所白佛言:唯願世尊,聽我出家得及道次。
佛言:善來比丘。
須發自落法服着身。
即得具戒如出家法。
于空靜處獨己精修。
所以族姓子。
剃除須發被服法衣者,為正修無上梵行故。
族姓子。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
成阿羅漢得解脫樂。
而說偈言: 我昔迷正真,愚惑造邪行。
不識清淨道,又不知死路。
妄想生橫計,劬勞承奉火。
空為虛妄事,徒損無所獲。
今遇天中天,黑闇蒙惠光。
獲得樂中樂,具戒得三明。
于佛教法中,所作皆已訖。
本雖婆羅門,實是旃陀羅。
今日真實是,淨行婆羅門。
遠離于淤泥,淨自澡浴已,過韋陀彼岸。
?自極慢已下十一經。
皆丹藏所無。
于大本經中亦無同本異譯者,然其文相不異當經前後。
則丹藏無者脫之耳。
故此仍之癸卯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敕彫造?。
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憍薩羅國遊行至沙林聚落。
爾時世尊舍于道次在一樹下。
正身端坐系念在前。
時有一婆羅門姓曰煙氏。
在佛後來。
見佛迹中千輻輪相怪未曾有。
即自思惟。
我未見人有如是迹。
我當推尋是何人迹。
作是念已,即尋其迹住至佛所瞻仰尊顔。
容色悅豫睹者信敬。
諸相寂定心意亦定。
得最上調心寂滅之寂。
身真金色猶如金樓。
即白佛言:世尊,汝當得天也。
佛言:婆羅門。
我不得天也。
婆羅門言:當得阿修羅。
為得龍揵闼婆夜叉緊那羅摩睺羅伽也。
佛言:我皆不得。
婆羅門言:汝得人也。
佛言:我不得人也。
婆羅門言:我問汝為得天及龍阿修羅揵闼婆夜叉緊那羅摩睺羅伽及人。
汝皆言不得。
為何所得也。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我非天龍阿修羅,緊那摩睺乾闼婆。
亦非夜叉及以人,我漏已盡斷煩惱。
我雖調馴如龍象,終不為他所制禦。
不為他制斷疑故,斷愛解脫離諸趣。
一切盡知斷後生,如芬陀利善開敷。
處于水中得增長,終不為水之所着。
清淨香潔人所樂,八法不污如蓮華。
我亦如是生世間,同于世法不染着。
無量劫來常觀察,諸行所緣受苦惱。
諸受生者皆終沒,遠塵離垢斷衆習。
拔出毒箭斷煩惱,皆得盡于生死際。
以是之故号之為佛。
煙姓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慢、優竭提生聽、極老比丘、種作及梵天佛陀、輪相為第十。
(二六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世尊着衣持缽入城乞食。
到火姓達賴殊婆羅門家。
爾時火姓達賴殊于中門前祀祠于火。
佛來至門。
達賴殊遙見佛來而語之言:住住旃陀羅。
莫來至此。
佛告之言:汝識旃陀羅知旃陀羅法不。
婆羅門答言:不識不知旃陀羅旃陀羅法。
汝識旃陀羅知旃陀羅法耶。
佛告之言:我識旃陀羅知旃陀羅法。
時婆羅門于坐處起為佛敷座。
而白佛言:汝為我說旃陀羅法。
爾時世尊即坐其座。
而說偈言: 惡性喜瞋久嫌恨,為人剛惡懷憍慢。
行于倒見及幻惑,當知此是旃陀羅。
含忿嫉妒好惡欲,難可調化無慚愧。
行如是者旃陀羅,傷害胎生及卵生。
心無慈愍害生類,傷殘毀害于四生。
當知是此旃陀羅,若人赍物涉道路。
聚落空處有财寶,悉能劫奪并害命。
行如是者旃陀羅,造行衆惡無悔恨。
是則名為旃陀羅,舍自己妻及淫女。
邪奸他婦無所避,如是亦名旃陀羅。
于己種姓及親友,如是之處造邪惡。
不擇好惡而奸淫,是亦名為旃陀羅。
以理問義為倒說,如是亦名旃陀羅。
自歎己德毀呰他,貪着我慢下賤行。
如是亦名旃陀羅,橫加诽謗極愚癡。
為小利故生诽謗,如是亦名旃陀羅。
自己有過推與他,專行欺诳謗毀人。
如是亦名旃陀羅,多有财寶饒親族。
自食好美與他惡,如是亦名旃陀羅。
己到他家得美食,他若來時與粗惡。
如是亦名旃陀羅,父母衰老離盛壯。
而不孝順加供養,如是亦名旃陀羅。
父母兄弟及姊妹,罵詈惡口無遜弟。
如是亦名旃陀羅,沙門及與婆羅門。
中時垂至不施與,更加罵詈而瞋恚。
如是亦名旃陀羅,沙門及與婆羅門。
貧窮乞丐請向家,不與飲食亦不施。
如是亦名旃陀羅,毀罵于佛及聲聞。
出家在家加毀罵,如是亦名旃陀羅。
竟非羅漢詐稱是,于天人中為殘賊。
生于大家婆羅門,韋陀典籍悉通利。
數數造作諸惡業,種姓不能遮謗毀。
亦不能遮地獄報,現前為人所罵辱。
未來之世堕惡趣,生旃陀羅須陀延。
得好名稱必不聞,又得盛樂生梵處。
種姓不能遮梵處,現在稱歎終生天。
我今為汝顯示說,如是之事應當知。
種姓不是婆羅門,種姓不是旃陀羅。
淨業得作婆羅門,惡行得為旃陀羅。
婆羅門聞是偈贊言:如是如是大精進。
實如所說大牟尼。
不以種姓是婆羅門。
不以種姓旃陀羅。
善能修行是婆羅門。
作惡行者旃陀羅。
婆羅門聞是偈已歡喜信解。
盛滿缽飲食持以奉佛。
佛不為受。
何以故?以是說法食故。
婆羅門白佛言:此食當以施誰。
佛言:我不見沙門婆羅門若天若魔若梵能消此食者,無有是處。
當以此食着淨無蟲水中。
婆羅門即以此食着無蟲水中。
煙炎俱起滑滑大聲。
爾時婆羅門生未曾有想。
佛世尊尚于食所出大神足。
婆羅門還至佛所白佛言:唯願世尊,聽我出家得及道次。
佛言:善來比丘。
須發自落法服着身。
即得具戒如出家法。
于空靜處獨己精修。
所以族姓子。
剃除須發被服法衣者,為正修無上梵行故。
族姓子。
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
不受後有。
成阿羅漢得解脫樂。
而說偈言: 我昔迷正真,愚惑造邪行。
不識清淨道,又不知死路。
妄想生橫計,劬勞承奉火。
空為虛妄事,徒損無所獲。
今遇天中天,黑闇蒙惠光。
獲得樂中樂,具戒得三明。
于佛教法中,所作皆已訖。
本雖婆羅門,實是旃陀羅。
今日真實是,淨行婆羅門。
遠離于淤泥,淨自澡浴已,過韋陀彼岸。
?自極慢已下十一經。
皆丹藏所無。
于大本經中亦無同本異譯者,然其文相不異當經前後。
則丹藏無者脫之耳。
故此仍之癸卯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敕彫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