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給孤獨園。

    欲往佛所作是念言:我今設祀所作會具。

    當問瞿昙。

    将不少耶。

    時婆羅門乘羽葆車。

    所着衣裳上下純白。

    提三岐金叉。

    持金藻盥滿中淨水。

    諸摩納衆圍繞左右。

    馀國種種諸婆羅門亦為翼從。

    來詣佛所問訊已訖。

    在一面坐具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設斯大祀。

    系七百牛王及諸畜生。

    乃至馀國婆羅門等悉來雲集。

    辦具已訖欲設大祀。

    願佛教我滿足有勝無少減不。

    佛言:婆羅門。

    汝為祀主大施求福亦大得罪。

    豎三種刀斯名不善。

    作于苦因亦得苦報。

    得于苦利受報亦苦。

    雲何名為三種刀。

    意口身刀也。

    何名意刀。

    汝若祀時意業不善。

    殺諸畜生以為大祀。

    是名豎于意刀。

    何者口刀。

    汝欲祀時而作是言:我于明日當殺爾許種種生命。

    是名豎于口刀。

    雲何名為身刀。

    汝若祀時手牽牛王及諸畜生受于咒願。

    是名豎于身刀。

    佛言:又有三種火。

    最勝最妙宜應謹慎亦當恭敬。

    非汝所事邪見火也。

    何謂為三。

    一名恭敬火。

    二名苦樂俱火。

    三名福田火。

    雲何名為恭敬火。

    應當供養尊重恭敬擁護父母。

    何以故?父母求子禱祀神祇然後得子。

    父母赤白和合成身生育長養。

    以是之故名恭敬火。

    如是之火應正供養。

    與衆快樂令無乏苦。

    雲何名為苦樂俱火。

    若族姓子。

    起于精勤積集錢财。

    于其妻子并諸眷屬奴婢仆使知友輔相及諸親族皆應供養供給所須與其利樂。

    如是等輩皆同苦樂。

    是名苦樂俱火。

    雲何名為福田火。

    若沙門婆羅門能斷貪欲解脫貪欲。

    能斷瞋恚解脫瞋恚。

    能斷愚癡解脫愚癡。

    如是等沙門婆羅門名福田火。

    上趣諸天能招樂報。

    此名福田火。

    是以族姓子。

    應當至心供養恭敬使得快樂。

    又有三種火必應滅之。

    何者三火。

    所謂貪欲愚癡瞋恚火。

    不如世間火有時須然有時須滅。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恭敬俱福田,此三火應祀。

    若勤心供養,獲得三種樂。

    雲何為三樂,施戒及修定。

    三種之果報,人天涅槃樂。

     若人于一切,善解于方法。

    于祠祀時節,能養其眷屬。

    供養應供者,能供養應供。

    終竟必獲得,永離災患處。

     爾時優竭提舍利婆羅門聞佛所說,即語烏答摩納汝可往詣彼祀場中。

    先所系養諸畜生等。

    以系祀者今悉散放随逐水草。

    盡其壽命莫作拘礙。

    烏答摩納言:和上如所教敕我能為之。

    即往祀場宣告諸人。

    我受優竭提舍利教敕。

    一切畜生悉皆解放任意令去。

    烏答摩納往祀場所。

    未久之間如來于後即為優竭提舍利婆羅門。

    如諸佛法為說法要示教利喜。

    時婆羅門即受禁戒乃至見谛。

    馀如突羅阇品中所說,時優竭提舍利婆羅門即整衣服頂禮佛足。

    白佛言:世尊,唯願明日與諸大衆往祀場中受我供設。

    爾時世尊默然受請。

    時婆羅門聞佛所說,又見受請歡喜而去。

    時婆羅門至祀場已,通夜辦具種種餚膳。

    乃至敷座又具淨水。

    後日晨朝往詣佛所白佛言:時到。

    爾時如來與諸大衆着衣持缽往詣祀場。

    在衆僧前敷座而坐。

    時婆羅門睹佛大衆寂然坐定。

    手行淨水施設種種餚膳飲食。

    食訖攝缽。

    時婆羅門在世尊前敷座而坐。

    願樂聽法。

    爾時如來。

    即為咒願。

     于諸大祀中,祠祀火為上。

    婆羅門書中,薩婆底為上。

    一切國土中,人王最為上。

    百川衆流中,海水最為上。

     列宿麗于天,月光最為上。

    一切衆明中,日光最為上。

    十方世界中,佛為第一尊。

    爾時世尊為婆羅門。

    種種說法示教利喜。

    從座而去。

     (二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摩納名僧伽羅。

    往詣佛所問訊佛已在一面坐。

    即白佛言:世尊,雲何觀察不善丈夫。

    佛言:譬如觀月。

    又問。

    雲何觀察善勝丈夫。

    佛複答曰:亦如觀月爾時摩納複白佛言:雲何不善丈夫觀之如月。

    佛言:不善丈夫如十六日月光漸減圓滿轉虧。

    乃至于盡損減不現。

    如佛法中不能信心受持禁戒。

    少所讀誦若修少施。

    于其後時懈怠不勤。

    漸失信心毀犯禁戒。

    複不布施親近惡友。

    不至僧坊谘受于法。

    不聽法故身口意業造于不善。

    以造惡故身壞命終堕于惡道。

    是故當知惡丈夫者,猶如彼月漸漸損減乃至滅盡。

    又問。

    雲何善勝丈夫亦複如月。

    佛言:譬如初月光明熾然漸漸增長。

    至十五日圓滿具足。

    如佛法中能有信心修行禁戒。

    習于多聞修于布施。

    卻除邪見修于正見。

    于佛法中得純信心。

    堅持禁戒善修多聞。

    能施不悭具于正見。

    信心持戒多聞惠施以漸增長。

    是善丈夫身口意行。

    親近善友具修諸善。

    身壞命終得生天上。

    是故當知善丈夫者亦複如月。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盛滿月,處于虛空中。

    圓光甚晖曜,映蔽于諸星。

    亦如具信人,戒聞舍貪嫉。

    于諸嫉妒者,如月蔽衆星。

     時僧伽羅摩納聞佛所說踴躍而去。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六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有婆羅門名曰生聽。

    往詣佛所問訊已訖在一面坐。

    即白佛言:我曾聞人說。

    世尊言但施于我莫施馀人。

    但施我弟子莫施他弟子若能施我及我弟子得大果報。

    若施他人及馀弟子不得果報。

    實說是不将非世人诽謗者乎。

    佛言:此實虛妄诽謗于我都無此語。

    若如是說作二種難。

    一者遮難。

    二者受者得減損難。

    若如此說作大損減。

    身壞命終堕三惡道。

    汝今應知。

    乃至洗缽之水我尚說言:施與蟲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