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二五五)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尼瞿陀劫波比丘。
住彼第一曠野林中。
而此野中複有一林。
時此比丘于彼遇病。
尊者婆耆供給彼病尼瞿陀劫波比丘。
因此病故即入涅槃。
爾時尊者婆耆奢耶旬。
供養和上尼瞿陀劫波已,漸次遊行至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時婆耆奢于其晨朝着衣持缽。
入王舍城乞食。
乞食食已洗缽。
收攝坐具往詣佛所。
整其衣服合掌向佛。
說偈問曰: 我今欲問佛,無量之解慧。
現在斷疑惑,于曠野城中。
比丘入涅槃,生來有福德。
守攝身口意,兼有大名聞。
尼瞿陀劫賓,佛為作是名。
佛為婆羅門,立如是名字。
(二五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諸大聲聞耆舊之等。
于佛左右各造菴窟于其中住。
時憍陳如頗發耆賢跋溝摩诃南耶舍那毗摩羅牛齝尊者舍利弗摩诃目連摩诃迦葉摩诃俱絺羅摩诃劫賓那尊者阿那律尊者難陀迦尊者鉗比啰耶舍賒羅俱毗诃富那拘毗羅拘婆尼泥迦他毗羅。
如是等輩及諸馀大聲聞。
各于草菴諸窟中住。
于月十五日布薩。
爾時如來于衆僧前敷座而坐。
尊者婆耆奢亦在會中。
即從座起。
叉手合掌白佛言:聽我所說,佛言:我今恣汝所說,爾時婆耆奢。
即說偈言: 諸大比丘等,必乾竭欲愛。
棄舍諸積聚,勇捍無怖畏。
知時知節量,不貪嗜五欲。
離一切垢穢,深心有黠慧。
有如斯事故,名為大比丘。
(二五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婆耆奢。
來至毗舍佉鹿子母講堂中遇病困笃。
爾時富匿于彼瞻病。
時尊者婆耆奢告富匿言:汝可往詣于世尊所。
如我婆耆奢。
頂禮世尊足下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無諸苦不。
爾時富匿受尊者教往詣佛所。
頂禮佛足在一面坐合掌白佛言:世尊,婆耆奢比丘在毗舍佉講堂中病疹困笃。
而語我言:往世尊所稱我名字。
頂禮佛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無諸苦不。
爾時富匿複白佛言:此婆耆奢。
或因困疾即入涅槃。
唯願世尊,屈意往彼。
如來默然受富匿語。
爾時富匿即還詣尊者婆耆奢所白言和上。
我問訊已,複啟世尊,婆耆奢或因困病入于涅槃。
世尊默然聽受我語。
爾時世尊從禅定起。
即往毗舍佉講堂婆耆奢所。
時婆耆奢遙見佛來自力欲起。
佛告之曰:不須汝起。
爾時世尊别敷座坐告婆耆奢。
汝今身體苦痛為可忍不。
能飲食不。
時婆耆奢白言:此痛轉增無有瘳損。
今我所患。
譬如力士捉伫人獨園。
時有比丘尼。
名曰鼻[W175]。
在舍衛國王大力殺牛之人以刀刺腹割其腸肚。
我患腹痛亦複如是,又如瘦人為有力者強捉火炙身體燋然。
我苦體痛亦複如是,我于今日欲入涅槃。
我于最後欲贊于佛。
佛告之曰:随汝所說,即說偈言(本無少偈)。
本如酒醉四句贊龍脅、拔毒箭尼瞿陀劫賓入涅槃贊大聲聞婆耆奢滅盡。
(二五八)如是我聞,一時佛遊俱薩羅。
還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摩納名曰極慢。
其所承藉七世以來父母真正博通多聞。
既自讀誦亦教他人。
其所聞者聞則能持。
四圍陀典已達其趣。
娑羅乾陀論。
及與聲論。
毗伽羅論。
戲笑之論。
毗陀羅論。
善解法句義趣通達如是種種諸論。
容貌端正才藝過人難可俦匹。
兼生豪族又處富貴。
自恃才力生大憍慢。
于父母所不生敬順。
及和上阿阇梨師長親屬斯不敬禮。
時極慢摩納聞佛從俱薩羅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将往佛所而作是念。
我至彼時若沙門瞿昙接待我者,我當問訊。
若不問我當默然還。
爾時摩納作是念已,即詣佛所。
于時世尊大衆圍繞而為說法。
極慢摩納雖往于彼。
如來當時聊不顧視。
時彼摩納默作是念。
沙門瞿昙都不以我而迳于懷。
尋欲歸依。
爾時世尊知其心念。
即說偈言: 為義來至此,未得便欲還。
何不使獲得,稱汝所來心極慢摩納作是思惟。
沙門瞿昙知我所念。
即生信心欲禮佛足。
佛告摩納。
我錄汝心不必禮敬所為已足。
爾時大衆睹斯事已怪未曾有。
鹹作是言:沙門瞿昙有大神足。
此極慢摩納于己父母和上阿阇梨所尚無恭敬。
今見瞿昙能自謙下恂恂恭順。
爾時極慢摩納見諸大衆言:音暫止在一面坐端身正意。
而說偈言: 當于何等所,不應起憍慢。
複更于何所,而當生謙讓。
孰能卻衆苦,何者與利樂。
供養何者勝,為賢智所贊。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供養于父母,以空淨滿月。
敬順兄諸親,和上阿阇梨。
及馀尊長等,于彼不應慢。
宜當自謙下,都應悉恭敬。
若見憂惱者,應為除諸苦。
亦與其快樂,普皆應供養。
若斷貪欲瞋,并離愚癡者, 漏盡阿羅漢,正智得解脫。
于斯上人所,除慢不自高。
應當向歸依,合掌而敬禮。
爾時世尊為極慢說諸法要。
乃至不受後有。
馀如波羅蜜阇經中說。
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九)如是我聞,一時佛遊俱薩羅。
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優竭提舍利婆羅門施設大祀。
七百牛王系之于柱。
牸牛犢子牂羖羊等。
如是種種所有畜生不可稱計。
在祀場中處處系之。
設諸餚膳種種飲食。
爾時馀國諸婆羅門。
聞彼設祀悉來雲集。
時優竭提舍利婆羅門。
聞佛從俱薩羅到舍衛國祇樹
爾時尼瞿陀劫波比丘。
住彼第一曠野林中。
而此野中複有一林。
時此比丘于彼遇病。
尊者婆耆供給彼病尼瞿陀劫波比丘。
因此病故即入涅槃。
爾時尊者婆耆奢耶旬。
供養和上尼瞿陀劫波已,漸次遊行至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時婆耆奢于其晨朝着衣持缽。
入王舍城乞食。
乞食食已洗缽。
收攝坐具往詣佛所。
整其衣服合掌向佛。
說偈問曰: 我今欲問佛,無量之解慧。
現在斷疑惑,于曠野城中。
比丘入涅槃,生來有福德。
守攝身口意,兼有大名聞。
尼瞿陀劫賓,佛為作是名。
佛為婆羅門,立如是名字。
(二五六)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諸大聲聞耆舊之等。
于佛左右各造菴窟于其中住。
時憍陳如頗發耆賢跋溝摩诃南耶舍那毗摩羅牛齝尊者舍利弗摩诃目連摩诃迦葉摩诃俱絺羅摩诃劫賓那尊者阿那律尊者難陀迦尊者鉗比啰耶舍賒羅俱毗诃富那拘毗羅拘婆尼泥迦他毗羅。
如是等輩及諸馀大聲聞。
各于草菴諸窟中住。
于月十五日布薩。
爾時如來于衆僧前敷座而坐。
尊者婆耆奢亦在會中。
即從座起。
叉手合掌白佛言:聽我所說,佛言:我今恣汝所說,爾時婆耆奢。
即說偈言: 諸大比丘等,必乾竭欲愛。
棄舍諸積聚,勇捍無怖畏。
知時知節量,不貪嗜五欲。
離一切垢穢,深心有黠慧。
有如斯事故,名為大比丘。
(二五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婆耆奢。
來至毗舍佉鹿子母講堂中遇病困笃。
爾時富匿于彼瞻病。
時尊者婆耆奢告富匿言:汝可往詣于世尊所。
如我婆耆奢。
頂禮世尊足下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無諸苦不。
爾時富匿受尊者教往詣佛所。
頂禮佛足在一面坐合掌白佛言:世尊,婆耆奢比丘在毗舍佉講堂中病疹困笃。
而語我言:往世尊所稱我名字。
頂禮佛足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無諸苦不。
爾時富匿複白佛言:此婆耆奢。
或因困疾即入涅槃。
唯願世尊,屈意往彼。
如來默然受富匿語。
爾時富匿即還詣尊者婆耆奢所白言和上。
我問訊已,複啟世尊,婆耆奢或因困病入于涅槃。
世尊默然聽受我語。
爾時世尊從禅定起。
即往毗舍佉講堂婆耆奢所。
時婆耆奢遙見佛來自力欲起。
佛告之曰:不須汝起。
爾時世尊别敷座坐告婆耆奢。
汝今身體苦痛為可忍不。
能飲食不。
時婆耆奢白言:此痛轉增無有瘳損。
今我所患。
譬如力士捉伫人獨園。
時有比丘尼。
名曰鼻[W175]。
在舍衛國王大力殺牛之人以刀刺腹割其腸肚。
我患腹痛亦複如是,又如瘦人為有力者強捉火炙身體燋然。
我苦體痛亦複如是,我于今日欲入涅槃。
我于最後欲贊于佛。
佛告之曰:随汝所說,即說偈言(本無少偈)。
本如酒醉四句贊龍脅、拔毒箭尼瞿陀劫賓入涅槃贊大聲聞婆耆奢滅盡。
(二五八)如是我聞,一時佛遊俱薩羅。
還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摩納名曰極慢。
其所承藉七世以來父母真正博通多聞。
既自讀誦亦教他人。
其所聞者聞則能持。
四圍陀典已達其趣。
娑羅乾陀論。
及與聲論。
毗伽羅論。
戲笑之論。
毗陀羅論。
善解法句義趣通達如是種種諸論。
容貌端正才藝過人難可俦匹。
兼生豪族又處富貴。
自恃才力生大憍慢。
于父母所不生敬順。
及和上阿阇梨師長親屬斯不敬禮。
時極慢摩納聞佛從俱薩羅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将往佛所而作是念。
我至彼時若沙門瞿昙接待我者,我當問訊。
若不問我當默然還。
爾時摩納作是念已,即詣佛所。
于時世尊大衆圍繞而為說法。
極慢摩納雖往于彼。
如來當時聊不顧視。
時彼摩納默作是念。
沙門瞿昙都不以我而迳于懷。
尋欲歸依。
爾時世尊知其心念。
即說偈言: 為義來至此,未得便欲還。
何不使獲得,稱汝所來心極慢摩納作是思惟。
沙門瞿昙知我所念。
即生信心欲禮佛足。
佛告摩納。
我錄汝心不必禮敬所為已足。
爾時大衆睹斯事已怪未曾有。
鹹作是言:沙門瞿昙有大神足。
此極慢摩納于己父母和上阿阇梨所尚無恭敬。
今見瞿昙能自謙下恂恂恭順。
爾時極慢摩納見諸大衆言:音暫止在一面坐端身正意。
而說偈言: 當于何等所,不應起憍慢。
複更于何所,而當生謙讓。
孰能卻衆苦,何者與利樂。
供養何者勝,為賢智所贊。
爾時世尊,以偈答言:供養于父母,以空淨滿月。
敬順兄諸親,和上阿阇梨。
及馀尊長等,于彼不應慢。
宜當自謙下,都應悉恭敬。
若見憂惱者,應為除諸苦。
亦與其快樂,普皆應供養。
若斷貪欲瞋,并離愚癡者, 漏盡阿羅漢,正智得解脫。
于斯上人所,除慢不自高。
應當向歸依,合掌而敬禮。
爾時世尊為極慢說諸法要。
乃至不受後有。
馀如波羅蜜阇經中說。
佛說是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五九)如是我聞,一時佛遊俱薩羅。
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優竭提舍利婆羅門施設大祀。
七百牛王系之于柱。
牸牛犢子牂羖羊等。
如是種種所有畜生不可稱計。
在祀場中處處系之。
設諸餚膳種種飲食。
爾時馀國諸婆羅門。
聞彼設祀悉來雲集。
時優竭提舍利婆羅門。
聞佛從俱薩羅到舍衛國祇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