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一九九)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

    時有梵志。

    厥名優陟。

    來詣佛所。

    問訊佛已在一面坐。

    即問佛言:瞿昙。

    一切世界為有邊耶為無邊耶。

    佛告優陟。

    如斯等問。

    吾初不答。

    優陟言:瞿昙。

    我問世界有邊無邊。

    悉不見答。

    若然者汝常說法。

    解釋問難。

    為何所答。

    佛言:優陟。

    吾于諸法。

    悉善知已,為聲聞弟子。

    分别正道。

    蠲除衆苦。

    盡其邊際。

    優陟言:瞿昙。

    汝于諸法。

    悉善知已,為聲聞弟子。

    說于正道。

    蠲除衆苦。

    盡其邊際。

    若如是者,汝所得道。

    為一切人盡行是道。

    為有多少而行斯道。

    爾時如來默然不答,第二第三亦如是問。

    如來默然悉不加報。

    爾時阿難執扇侍佛。

    以扇扇佛。

    聞彼優陟所谘已,即語之言:汝後所問。

    與前無異。

    是以世尊默然不答汝。

    我且為汝說一方喻譬。

    如邊守有城。

    牆壁牢實。

    欄楯窗牖。

    悉皆堅固。

    街巷裡陌。

    官府市肆。

    周障布置。

    不相幹錯。

    而此城中。

    唯有一門。

    時守門人。

    聰明智慧。

    有大念力。

    善能分别客舊諸人。

    識者聽入。

    不識則遮。

    時城中人。

    欲有出者不知出要。

    周匝遍觀更無孔穴。

    唯此一門乃從求出。

    而此守門智慧之人。

    雖不具知城中種類。

    然知其中将出城者,皆由此門。

    如是優陟。

    如來亦爾。

    雖不具悉思惟分别。

    然知出入。

    皆由此門。

    如來亦然。

    知過去苦現在未來苦之邊際。

    皆由斯道。

    得盡于苦。

    優陟梵志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二○○)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尊者富那在靈鹫山。

    多諸異學外道梵志。

    來至其所。

    問訊尊者富那。

    在一面坐。

    白尊者富那言:我等皆聞。

    沙門瞿昙說衆生斷更不受生。

    此事雲何。

    尊者答曰: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佛終不說衆生死已更不複有死此生彼。

    佛實不見衆生之相。

    所以者何。

    凡夫妄想。

    以有慢故。

    言有衆生。

    如來斷慢。

    贊歎斷慢故。

    無衆生想。

    時諸外道聞尊者說。

    不生歡喜。

    亦不嫌毀。

    即便還歸。

    其去未久。

    富那即便往詣佛所。

    到佛所已,頂禮佛足。

    在一面立。

    以諸外道所問。

    具白世尊,是諸外道皆言:世尊說衆生斷更不受生。

    此事雲何。

    我即答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佛終不說衆生死已更不複有死此生彼。

    佛實不見衆生之想。

    所以者何。

    凡夫妄想。

    以有慢故。

    起于衆生。

    如來斷慢。

    贊歎斷慢。

    是故不起于衆生想。

    富那複言:我為外道作如是說。

    将不違佛所說教法緻于謗毀生增減耶。

    為同世尊之所宣說。

    為當異耶。

    為如法說。

    為不如法。

    為似法說。

    不似法說。

    不為同佛法者,所譏呵耶。

    佛告富那。

    汝說真實。

    非為毀謗。

    不增不減。

    如我所說,等無差别。

    是如法說。

    非非法說。

    無有同佛法者,能譏呵汝。

    何以故?從本已來。

    一切皆為我慢所害。

    衆生煩惱。

    皆因我慢。

    而得生長。

    喜樂我慢。

    不知我慢。

    以不知故。

    譬如循環不知端緒亦如亂織莫知其首。

    亦如麻缊。

    亦如軍衆。

    被破壞時。

    擾攘亂走。

    衆生于何擾亂不定。

    此世他世。

    流馳不止。

    生死流轉。

    不能得出。

    複告富那。

    如是我慢。

    一切衆生。

    無盡盡滅無相。

    至于盡滅。

    悉皆散壞。

    若知如是,于人世界。

    天世界。

    魔世界。

    梵世界。

    沙門婆羅門。

    天人大衆之中。

    長夜得義。

    救拔得樂。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二○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尊者阿難于是夜中。

    詣多跋河。

    脫其衣裳。

    置于岸上。

    入河澡浴。

    着一浴衣。

    即出于水。

    待自身乾。

    時有外道。

    名具迦那提。

    往至彼河。

    尊者阿難聞彼行聲及?磬咳聲。

    外道亦聞尊者之聲。

    外道問言:汝為是誰。

    阿難答言:我是沙門。

    沙門甚多。

    汝今為是何等沙門。

    阿難答言:我是釋子。

    外道言:我欲問難。

    汝若閑暇聽我所問。

    阿難答言:欲問便問。

    聽已當知。

    外道問言:我死此生彼以不。

    阿難言:如來不說。

    又問。

    我死此不生彼。

    亦生亦不生。

    非生非非生彼不。

    阿難又言:如斯等問。

    佛悉不答。

    外道言:我今問汝。

    死此生彼。

    乃至非生非非生。

    悉不見答。

    汝甯不知如此事乎。

    阿難言:如是之事。

    我悉知見。

    非不知見。

    外道言:汝所知見。

    為何謂也。

    阿難答言:我所知見。

    見彼處所。

    見衆生行。

    乃至知見彼所從生。

    知見結業。

    舉動所作。

    見煩惱結。

    如墨聚集。

    無聞凡愚。

    與見結相應。

    順于未來長處生死。

    我所知見。

    其事如是,豈可謂為不知見乎。

    外道俱迦那即問之曰:汝名何等。

    阿難答言:我名阿難。

    外道複言:善哉善哉。

    大師弟子。

    我今乃至共相談論。

    而不知汝乃是阿難。

    我若知汝。

    終不能得共相抗對。

    時彼外道聞阿難所說,歡喜而去。

     (二○二)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長者須達多。

    好欲詣佛親近供養。

    複作是念。

    我若往彼。

    日時故早。

    如來猶未從禅定起。

    我今應先至彼外道所住之處。

    即往其所。

    既至彼已,共相慰問。

    在一面坐。

    異學外道問須達言:汝可為我說。

    彼沙門瞿昙為作何見。

    須達答言:如來所說,我不能及其所知見。

    在吾分外。

    外道言:汝若不知佛之所見。

    頗複能知比丘見不。

    須達答言:如斯之事我亦不知。

    外道複言:汝若如是竟何所見。

    若少所見請聞其說。

    須達複言:汝當先說汝之所見。

    然後我當自說所見。

    爾時外道語須達言:我所見者,衆生之類。

    是常是實。

    馀皆妄語。

    複有外道語須達言:我之所見。

    一切無常。

    唯此為實。

    馀皆妄語。

    又複有言:亦常無常。

    非常非無常。

    唯此為是。

    馀皆妄語。

    世界有邊。

    世界無邊。

    亦有邊。

    亦無邊。

    非有邊。

    非無邊。

    身即是命。

    命即是身。

    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