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關燈
小
中
大
令行人受郁?烝熱。
生諸憂患。
若與見結相應。
即是嬰愚。
亦名無聞。
亦名凡夫。
能令生死回流增長。
複告犢子。
世間常無常。
亦常無常。
非常非無常。
世界有邊。
及以無邊。
亦有邊。
亦無邊。
非有邊。
非無邊。
衆生神我。
死此生彼。
若有若無。
亦有亦無。
非有非無。
非非有非非無。
若有人計斯見者,名為嬰愚。
亦名無聞。
亦名凡夫。
增長生死煩惱垢污。
能令行人受郁?烝熱。
生諸憂患。
無有安樂。
以是義故。
我于此見。
無所執着。
犢子又問。
汝若不計如是見者,汝今所計。
為是何見。
佛告犢子。
如來世尊,于久遠來諸有見者,悉皆除舍。
都無諸見。
雖有所見。
心無取着。
所謂見苦聖谛。
見苦集谛。
見苦滅谛。
見至苦滅道谛。
我悉明了知見是已,視一切法。
皆是貪愛諸煩惱結。
是我我所。
名見取着。
亦名憍慢。
如斯之法。
是可患厭。
是故皆應當斷除之。
既斷除已,獲得涅槃寂滅清淨。
如是正解脫。
諸比丘等。
若更受身于三有者,無有是處。
犢子言:瞿昙。
汝于今者,見何因緣。
說無生處。
佛告犢子。
我還問汝。
随汝意答。
譬如有人于汝目前然大火聚。
汝知是火然。
不知此火聚。
在汝前滅。
汝知滅不。
若複有人。
來問汝言:此火滅已,為至東方。
南西北方。
乃至下方。
亦複如是,斯諸方中。
為至何處。
若如是者,當雲何答。
犢子言:瞿昙。
若人問我當如實答。
若有草木及牛馬糞。
此火與薪相得。
便然不滅。
草木牛糞。
若都盡者,此火則滅。
不至方所佛告犢子。
如是如是,若言色是如來受想行識是如來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如來已斷如斯色故。
受想行識。
亦複如是,皆悉已斷。
譬如有人斷多羅樹斷已不生。
如來亦爾。
斷五陰已,不複受生。
寂滅無想。
是無生法。
犢子言:瞿昙。
我于今者,樂說譬喻。
唯願聽說。
佛告之曰:随汝意說。
犢子即言:譬如去于城邑聚落不遠。
平博之處有娑羅林。
是娑羅林已百千年。
枝葉悉堕。
唯貞實在。
汝今瞿昙。
亦複如是,已斷一切煩惱結縛。
四倒邪惑。
皆悉滅盡。
唯有堅固真法身在。
瞿昙。
當知我今緣務。
将欲還歸。
佛言:宜知是時,犢子梵志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一九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犢子梵志來詣佛所。
問言:瞿昙。
若有愚癡。
起如是見。
作斯論言:世間是常。
唯此事實。
馀則無實。
乃至我不生彼。
非非生彼。
佛告犢子。
不知色者作是見。
作是論說言:世間色悉皆是常。
自執此見。
以為真實。
謂諸馀者,以為虛妄。
常無常。
亦常亦無常。
非常非非常。
世間有邊無邊。
非有邊非無邊。
非非有邊。
非非無邊。
身一神一。
身異神異。
我死此生彼。
死此不生彼。
我死此亦生彼。
亦不生彼。
我死此非生彼。
非非生彼。
受想行識。
亦複如是,犢子言:瞿昙若有智者,不取是見。
不取是論。
亦複不應起如此見。
作如斯論言:世界是常。
此見為是。
馀見為非。
佛告犢子。
若能知色。
解其性相。
如斯等人。
不起是見。
不作是論言:世界常無常。
亦常亦無常。
非常非非常見。
亦複如是,世界有邊無邊。
亦有邊亦無邊。
非有邊非非有邊。
亦複如是,身一命一。
身異命異。
我死此生彼。
死此不生彼。
亦生彼亦不生彼。
非生彼非非生彼。
亦複如是,受想行識。
亦如上說。
若了知識。
解其性相。
如斯等人。
不起是見。
不作是論言:識是常。
此見為是。
馀見為非。
識為無常。
亦常亦無常。
非常非非常見。
亦複如是,識有邊無邊。
亦有邊亦無邊。
非有邊非非有邊。
亦複如是,身一命一。
身異命異我死此生彼。
死此不生彼。
亦生彼亦不生彼。
非生彼非不生彼。
亦複如是,不知者,如知者說。
見者不見者如知者說。
解不解。
亦如上說。
通徹不通徹。
亦如上說。
有相無相。
亦如上說。
其義深淺。
亦如上說。
寤寤不寤寤。
亦如上說。
犢子梵志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一九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爾時犢子梵志往詣佛所。
問訊佛已在一面坐。
白佛言:瞿昙。
我有少疑。
若蒙聽察。
乃敢發問。
佛默然不答,第二第三。
亦如是問,第二第三。
佛亦默然。
犢子言:瞿昙。
我于長夜。
與汝親厚。
我有少問。
唯願答我。
佛作是念。
犢子梵志長夜已來。
禀性質直無有谄僞。
諸有所問。
皆求解故不為惱亂。
吾當聽之。
若阿毗昙毗尼。
随其所問。
佛告犢子。
恣汝所問。
諸有所疑。
無得疑難。
犢子白佛言:瞿昙。
一切世間有不善不。
佛答言有。
又問。
頗有善不。
佛答言有。
犢子言:瞿昙。
願為我說善不善法。
令我解了。
佛告犢子。
吾能多種說善不善。
今當為汝略說其要。
佛複告犢子。
欲為不善。
離欲為善。
瞋恚愚癡。
是名不善。
離瞋恚癡。
是名為善。
殺生不善。
離殺為善。
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貪恚邪見。
是名不善。
離如是等正見為善。
吾為汝說三種不善。
三種善。
十種不善。
十種善。
複告犢子。
若我弟子。
解此三種善不善。
及十種善不善。
如實能知。
便能盡欲。
瞋恚愚癡亦能永盡。
貪欲諸惡都滅無馀。
能盡貪欲愚癡故。
諸欲漏都盡。
以盡漏故。
成就無漏。
心得解脫。
慧得解脫
生諸憂患。
若與見結相應。
即是嬰愚。
亦名無聞。
亦名凡夫。
能令生死回流增長。
複告犢子。
世間常無常。
亦常無常。
非常非無常。
世界有邊。
及以無邊。
亦有邊。
亦無邊。
非有邊。
非無邊。
衆生神我。
死此生彼。
若有若無。
亦有亦無。
非有非無。
非非有非非無。
若有人計斯見者,名為嬰愚。
亦名無聞。
亦名凡夫。
增長生死煩惱垢污。
能令行人受郁?烝熱。
生諸憂患。
無有安樂。
以是義故。
我于此見。
無所執着。
犢子又問。
汝若不計如是見者,汝今所計。
為是何見。
佛告犢子。
如來世尊,于久遠來諸有見者,悉皆除舍。
都無諸見。
雖有所見。
心無取着。
所謂見苦聖谛。
見苦集谛。
見苦滅谛。
見至苦滅道谛。
我悉明了知見是已,視一切法。
皆是貪愛諸煩惱結。
是我我所。
名見取着。
亦名憍慢。
如斯之法。
是可患厭。
是故皆應當斷除之。
既斷除已,獲得涅槃寂滅清淨。
如是正解脫。
諸比丘等。
若更受身于三有者,無有是處。
犢子言:瞿昙。
汝于今者,見何因緣。
說無生處。
佛告犢子。
我還問汝。
随汝意答。
譬如有人于汝目前然大火聚。
汝知是火然。
不知此火聚。
在汝前滅。
汝知滅不。
若複有人。
來問汝言:此火滅已,為至東方。
南西北方。
乃至下方。
亦複如是,斯諸方中。
為至何處。
若如是者,當雲何答。
犢子言:瞿昙。
若人問我當如實答。
若有草木及牛馬糞。
此火與薪相得。
便然不滅。
草木牛糞。
若都盡者,此火則滅。
不至方所佛告犢子。
如是如是,若言色是如來受想行識是如來者,無有是處。
何以故?如來已斷如斯色故。
受想行識。
亦複如是,皆悉已斷。
譬如有人斷多羅樹斷已不生。
如來亦爾。
斷五陰已,不複受生。
寂滅無想。
是無生法。
犢子言:瞿昙。
我于今者,樂說譬喻。
唯願聽說。
佛告之曰:随汝意說。
犢子即言:譬如去于城邑聚落不遠。
平博之處有娑羅林。
是娑羅林已百千年。
枝葉悉堕。
唯貞實在。
汝今瞿昙。
亦複如是,已斷一切煩惱結縛。
四倒邪惑。
皆悉滅盡。
唯有堅固真法身在。
瞿昙。
當知我今緣務。
将欲還歸。
佛言:宜知是時,犢子梵志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一九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
爾時犢子梵志來詣佛所。
問言:瞿昙。
若有愚癡。
起如是見。
作斯論言:世間是常。
唯此事實。
馀則無實。
乃至我不生彼。
非非生彼。
佛告犢子。
不知色者作是見。
作是論說言:世間色悉皆是常。
自執此見。
以為真實。
謂諸馀者,以為虛妄。
常無常。
亦常亦無常。
非常非非常。
世間有邊無邊。
非有邊非無邊。
非非有邊。
非非無邊。
身一神一。
身異神異。
我死此生彼。
死此不生彼。
我死此亦生彼。
亦不生彼。
我死此非生彼。
非非生彼。
受想行識。
亦複如是,犢子言:瞿昙若有智者,不取是見。
不取是論。
亦複不應起如此見。
作如斯論言:世界是常。
此見為是。
馀見為非。
佛告犢子。
若能知色。
解其性相。
如斯等人。
不起是見。
不作是論言:世界常無常。
亦常亦無常。
非常非非常見。
亦複如是,世界有邊無邊。
亦有邊亦無邊。
非有邊非非有邊。
亦複如是,身一命一。
身異命異。
我死此生彼。
死此不生彼。
亦生彼亦不生彼。
非生彼非非生彼。
亦複如是,受想行識。
亦如上說。
若了知識。
解其性相。
如斯等人。
不起是見。
不作是論言:識是常。
此見為是。
馀見為非。
識為無常。
亦常亦無常。
非常非非常見。
亦複如是,識有邊無邊。
亦有邊亦無邊。
非有邊非非有邊。
亦複如是,身一命一。
身異命異我死此生彼。
死此不生彼。
亦生彼亦不生彼。
非生彼非不生彼。
亦複如是,不知者,如知者說。
見者不見者如知者說。
解不解。
亦如上說。
通徹不通徹。
亦如上說。
有相無相。
亦如上說。
其義深淺。
亦如上說。
寤寤不寤寤。
亦如上說。
犢子梵志聞佛所說,歡喜而去。
(一九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爾時犢子梵志往詣佛所。
問訊佛已在一面坐。
白佛言:瞿昙。
我有少疑。
若蒙聽察。
乃敢發問。
佛默然不答,第二第三。
亦如是問,第二第三。
佛亦默然。
犢子言:瞿昙。
我于長夜。
與汝親厚。
我有少問。
唯願答我。
佛作是念。
犢子梵志長夜已來。
禀性質直無有谄僞。
諸有所問。
皆求解故不為惱亂。
吾當聽之。
若阿毗昙毗尼。
随其所問。
佛告犢子。
恣汝所問。
諸有所疑。
無得疑難。
犢子白佛言:瞿昙。
一切世間有不善不。
佛答言有。
又問。
頗有善不。
佛答言有。
犢子言:瞿昙。
願為我說善不善法。
令我解了。
佛告犢子。
吾能多種說善不善。
今當為汝略說其要。
佛複告犢子。
欲為不善。
離欲為善。
瞋恚愚癡。
是名不善。
離瞋恚癡。
是名為善。
殺生不善。
離殺為善。
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貪恚邪見。
是名不善。
離如是等正見為善。
吾為汝說三種不善。
三種善。
十種不善。
十種善。
複告犢子。
若我弟子。
解此三種善不善。
及十種善不善。
如實能知。
便能盡欲。
瞋恚愚癡亦能永盡。
貪欲諸惡都滅無馀。
能盡貪欲愚癡故。
諸欲漏都盡。
以盡漏故。
成就無漏。
心得解脫。
慧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