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增厭惡。

    自呵責故。

    為欲贊歎摩诃迦葉功德尊重與佛齊故。

    告諸比丘,我修離欲之定。

    入于初禅。

    作意思惟。

    迦葉比丘。

    亦欲離惡不善。

    有覺有觀。

    入于初禅。

    亦複晝夜。

    欲入初禅二禅三禅。

    及第四禅。

    亦複如是,我若發心欲入慈心。

    無嫌怨心。

    無惱心。

    遍廣心。

    善修無量。

    于其東方。

    作如是心。

    南西北方。

    四維上下。

    亦作是心。

    我于晝夜。

    欲修是心。

    摩诃迦葉。

    亦複如是,欲入慈心。

    無嫌怨心。

    無惱心。

    遍廣心。

    善修無量。

    于其東方。

    作如是心。

    南西北方。

    四維上下。

    亦作是心。

    我若修于悲喜舍心。

    我于晝夜。

    常入此心。

    摩诃迦葉。

    亦複如是,于晝夜中。

    常入此心。

    我欲滅除惱壞。

    卻于色想。

    除若幹想。

    入無邊虛空。

    亦欲晝夜常入此定。

    識處不用處。

    非想非非想處。

    亦複如是,我亦欲入神通等定。

    能以一身。

    作無量身。

    以無量身。

    還作一身。

    我欲觀察諸方上下。

    入于石壁。

    無有障礙,猶如虛空。

    坐卧空中。

    如彼雁王。

    履地如水。

    履水如地。

    身至梵天。

    手扪日月。

    若我晝夜欲修是定。

    迦葉比丘。

    亦複如是,欲入于彼神通等定。

    能以一身。

    作無量身。

    以無量身。

    還為一身。

    觀察四方四維上下。

    能以此身。

    入于石壁。

    無有障閡猶如虛空。

    坐卧空中。

    如彼雁王。

    履地如水。

    履水如地。

    身至梵天。

    手扪日月。

    亦欲晝夜常入此定。

    天眼天耳。

    及他心智。

    宿命漏盡。

    亦複如是,爾時世尊,我彼無量大衆之中。

    稱贊迦葉功德。

    尊重如是,種種與己齊等。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一八)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耆阇崛山迦蘭陀竹林。

    爾時尊者摩诃迦葉。

    尊者阿難。

    在耆阇崛山中。

    于時阿難食時已到。

    語尊者摩诃迦葉言:大德食時已到可共乞食。

    于是摩诃迦葉。

    着衣持缽。

    與阿難出耆阇崛山。

    入王舍城乞食。

    阿難語摩诃迦葉言:日時猶早。

    我欲至彼比丘尼精舍。

    觀諸比丘尼等所行法式。

    迦葉答言可爾。

    即時共詣比丘尼精舍。

    爾時諸比丘尼。

    遙見二尊者來。

    即敷床座。

    既敷座已,白二尊者,可就此坐。

    時二尊者,即就其坐。

    諸比丘尼。

    既見坐已,稽首禮足。

    在一面立。

    爾時摩诃迦葉。

    為比丘尼。

    種種說法。

    示教利喜。

    于彼衆中。

    有比丘尼。

    名偷羅難陀。

    聞說法要。

    心不甘樂。

    即出惡言:今者雲何長老迦葉。

    在阿難前。

    為比丘尼。

    而說法要。

    如賣針人。

    至針師門。

    求欲賣針。

    終不可售。

    今者迦葉。

    亦複如是,雲何乃在阿難前。

    而說于法。

    作是語已,嘿然而住。

    時摩诃迦葉。

    以淨天耳。

    聞其所言:語長老阿難。

    汝見是偷羅難陀比丘尼。

    心不喜樂悅心出粗言不。

    是時阿難語迦葉言:彼說何事。

    迦葉答言:彼作是說。

    雲何迦葉。

    在阿難比提醯子牟尼之前。

    而說法要。

    以汝同彼針師之子。

    以我名為賣針之人。

    尊者阿難。

    語迦葉言:止止尊者,嬰愚少智。

    不足具責。

    唯願大德。

    聽其忏悔。

    迦葉即語長老阿難言:如來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為教導故。

    引彼月喻。

    日漸增長。

    能具慚愧。

    離于無慚。

    忍于罵辱。

    禁制身心。

    往返人間。

    為導于我。

    為說于汝。

    同彼月耶。

    阿難答言:如來世雄。

    實不說我同于彼月。

    迦葉複言:唯佛世尊多陀阿伽度阿羅呵三藐三佛陀等正覺知者,說我同彼月初生時。

    日漸增長。

    能具慚愧。

    離于無慚。

    忍于罵辱。

    禁制身心。

    往返諸家。

    阿難白言實爾。

    尊者迦葉語阿難言:如來世尊,于無量百千大衆之前。

    稱我名字言:是大德有慚愧人。

    智慧深遠。

    喻似于己。

    佛告比丘。

    我今離于欲惡不善。

    有覺有觀。

    喜樂一心。

    入于初禅。

    晝夜常在如是定中。

    迦葉比丘。

    亦常離于欲惡不善。

    有覺有觀。

    喜樂一心。

    入于初禅。

    晝夜恒在如是定中。

    阿難答言:實爾迦葉。

    二三四禅。

    慈悲喜舍。

    及四禅定。

    三明六通。

    亦複如是,爾時尊者摩诃迦葉。

    于比丘尼大衆之前。

    作師子吼已,從坐而起。

    即還所止。

     (一一九)爾時如來将欲涅槃。

    尊者阿難摩诃迦葉。

    在耆阇崛山。

    時世饑儉。

    乞食難得。

    于是尊者阿難。

    将諸新學比丘。

    向于南山聚落。

    新學比丘之中。

    有諸年少。

    樂着嬉戲。

    躭嗜飲食。

    不攝諸根。

    無有威儀。

    初夜後夜。

    不勤行道讀誦經典。

    左脅着地。

    自恣睡眠。

    既達彼已,諸比丘中。

    三十馀人。

    罷道還俗。

    以是之故。

    徒衆減少。

    遊行己竟。

    還至于彼王舍大城耆阇崛山。

    收攝衣缽。

    洗手足已,往詣尊者大迦葉所。

    禮尊者足。

    在一面坐。

    時大迦葉告阿難曰:汝從何來。

    徒衆減少。

    阿難答言:我往至彼南山聚落。

    弟子之中。

    三十馀人。

    昔日盡是童真出家。

    罷道還俗。

    以是事故。

    徒衆減少。

    摩诃迦葉語阿難言:如來何故制别衆食。

    而聽三人共一處食。

    如是之意。

    為欲擁護于諸人故。

    使不損減。

    複為制伏惡欲比丘。

    斷除于人多眷屬故。

    稱僧名字。

    多有所求。

    減損諸家。

    破壞衆僧。

    使作二部故。

    令如法比丘。

    不得供養衣服飲食。

    非法比丘。

    多獲利養。

    惡欲比丘。

    既得供養。

    與淨行者,而共诤訟。

    汝以何故。

    于饑馑世。

    将彼新學年少比丘。

    以為徒衆。

    而此比丘。

    樂着嬉戲。

    貪嗜飲食。

    諸根馳散。

    無有威儀。

    貪嗜睡眠。

    無有厭足。

    初夜後夜。

    不勤行道讀誦經典雲何而此如是徒衆遊行。

    至彼南山聚落。

    既達彼已,三十馀人。

    昔日盡是童子出家。

    罷道還俗。

    汝于今者,徒衆破壞。

    汝今無智,猶如小兒。

    阿難答言:我已年邁。

    雲何而言:猶如小兒。

    迦葉複言:我非無故稱汝名字以為小兒。

    今世饑馑。

    乞丐難得。

    而汝雲何多将人衆。

    遊行至彼南山聚落。

    汝弟子中。

    有諸年少。

    樂着嬉戲。

    貪嗜飲食。

    諸根馳散。

    無有威儀。

    貪好睡眠。

    無有厭足。

    初夜後夜。

    不勤行道讀誦經典。

    使三十馀人。

    休道還俗。

    如是所作。

    豈非同彼小兒者乎。

     爾時帝舍難陀比丘尼。

    聞大迦葉呵責尊者阿難比丘作小兒行。

    心中不悅。

    生大憂惱。

    即出粗言:此大迦葉。

    本是外道。

    而今雲何毀呰阿難比提醯牟尼作小兒行。

    是時迦葉。

    以淨天耳。

    聞比丘尼出斯粗言毀罵己已,于是迦葉。

    告阿難曰:帝舍難陀比丘尼。

    身心中不悅。

    生大苦惱。

    發是惡言:斯大迦葉。

    本外道師。

    雲何毀呰尊者阿難比提醯牟尼作小兒行。

    即時阿難。

    語迦葉曰:此比丘尼。

    稚小兒智,猶如嬰孩。

    唯願大德。

    聽其忏悔。

    摩诃迦葉語阿難言:我出家時。

    作是要誓。

    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我當歸依自出家來。

    未有異趣。

    唯依如來無上至真等正覺。

    我先在俗。

    未出家時。

    觀諸世間生老病死憂悲愁惱衆苦聚集。

    如是之事。

    競來逼切。

    我于爾時,厭家迫迮。

    無有可處。

    樂出家法。

    能離塵垢。

    觀于在家。

    衆事愦鬧,猶如入于鈎棘之林。

    鈎剀刺牽。

    傷毀形服。

    難可得出。

    在家亦爾。

    緣務纏縛。

    沒于欲泥。

    不得修于清淨梵行。

    晝夜思惟。

    不見一法。

    能勝于彼。

    剃除須發。

    被服法衣。

    棄舍家業。

    信心出家。

    欲出家時。

    選擇家中。

    最下衣裳。

    得一弊衣。

    其價猶直十萬兩金。

    即便取之。

    為僧伽梨。

    先所居業。

    一切悉舍。

    眷屬親戚。

    亦悉舍離。

    複作是念。

    世間若有阿羅漢者,我當歸依。

    随其出家。

    時彼王舍大城中間。

    有羅羅健陀。

    羅羅健陀中間。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