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七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量無邊諸佛妙法是則名為行有所得。
菩薩不行有所得故。
無得法忍非有差别。
妙吉祥言:若爾菩薩雲何修學趣菩提行。
龍吉祥曰:若菩薩衆於諸法中無所取著。
是為修學趣菩提行。
若菩薩衆於諸法中無所恃怙。
是為修學趣菩提行。
若菩薩衆現觀諸法依讬衆緣空無自性離我我所是為修學趣菩提行。
若菩薩衆雖有所行而無行想。
是為修學趣菩提行。
妙吉祥言:如是如是誠如所說,如人夢中雖謂遊止種種方所。
而無去來行住坐卧。
亦無真實遊止處所。
菩薩亦爾雖住寤時。
有所修行而無行想。
觀所行行本性皆空。
於諸法中無所取著。
達一切法無狀無相。
無阿賴耶無尼延底。
與虛空等本性空寂。
若諸菩薩能如是行。
無所執取離諸戲論。
是天人等真淨福田。
堪受世間恭敬供養。
爾時龍吉祥菩薩摩诃薩聞是語已,歡喜踴躍而作是言:唯然尊者,我今欲往室羅筏城。
為有情故巡行乞食。
妙吉祥曰:随汝意往。
然於行時。
勿得舉足勿得下足。
勿屈勿伸勿起於心。
勿興戲論。
勿生路想。
勿生城邑聚落之想。
勿生小大男女之想。
勿生街巷園林舍宅戶牖等想。
所以者何。
菩提遠離諸所有想。
無高無下無卷無舒。
心絕動搖言亡戲論無有數量。
是為菩薩所趣菩提。
仁今若能如是行者,随意所往而行乞食。
時龍吉祥。
既承教授教誡威力入海喻定。
譬如大海其水廣深。
盈滿湛然豐諸珍寶。
含育種種水族生命。
如是此定威力廣深。
神用難思三業安靜。
具功德寶攝養含識。
時有菩薩。
名曰善思。
為欲令彼速出定故。
設大加行觸動其身。
雖令三千大千世界諸山大地六反變動。
而龍吉祥身心宴寂。
安固不動如妙高山。
所以者何。
彼由此定令身語意安住無動。
後從定起雨諸香花。
向誓多林曲躬合掌。
至誠恭敬而作是言:歸命如來應正等覺。
所證所說無不甚深。
自性皆空無染無得。
能令聞者獲斯勝定。
善思菩薩便問彼言:仁在定中覺地動不。
龍吉祥曰:善思當知。
若諸身心有動轉者,見大地等亦有傾遙諸佛世尊不退菩薩及大獨覺大阿羅漢。
身心安靜遠離動遙於諸法中不見不覺有動有轉有傾有遙所以者何。
以常安住無動無轉無傾搖法。
謂空無相無願寂靜證相。
本空性遠離法。
由住此法身心無動時妙吉祥見聞此已,歡喜贊歎。
龍吉祥言:善哉善哉!能成是事。
今者随意入城乞食。
龍吉祥曰:我今已證海喻勝定無上法食。
於諸段食不複希求。
我今唯求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方便善巧妙願力智波羅蜜多及馀無邊菩薩勝行。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轉妙法輪拔有情類生死大苦。
令住究竟清淨涅槃。
我今欣求棄舍諸行。
不欲資養雜穢身心。
今我由尊真淨善友哀愍。
我力證獲勝定。
我今頂禮殊妙吉祥。
無邊吉祥。
勇猛吉祥。
廣大吉祥。
妙法吉祥。
勝慧吉祥。
難思吉祥。
大仙善友。
真淨善友。
妙吉祥言:善哉仁者,能得如是海喻勝定。
了達諸法如響如像如夢如幻。
如陽焰如光影。
如變化事如尋香城。
汝今應求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并十八佛不共法等無量無邊無上法食。
用自資益解脫法身。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皆由此食能經無量無數無邊不可思議克伽沙等大劫而祝所以者何。
如是法食無漏無系。
能永解脫執著世間不出離法。
亦能永滅一切憍慢。
無阿賴耶無尼延底。
無諸戲論本性空寂。
一切菩薩摩诃薩衆皆希此食汝亦當求。
勿求世間下劣法食。
龍吉祥曰:我今聽尊所贊如斯無上法食已為充足況得食耶。
我若當來得斯法食。
即以無食而為方便。
自充足已複持充足一切有情。
妙吉祥言:汝能充足虛空界不。
答曰不能。
妙吉祥言:汝能充足響像夢幻陽焰光影諸變化事尋香城不。
答曰不能。
妙吉祥言:汝頗能以衆流充足諸大海不。
答曰不能。
妙吉祥言:諸法亦爾雲何汝欲充足一切。
汝欲一切皆充足者,則欲充足太虛空界。
亦欲充足響像夢等。
亦欲充足一切大海。
亦欲充足一切法空無相無願無造無作無生無滅。
亦欲充足遠離寂靜離染涅槃畢竟解脫。
亦欲充足無色無見無對一相與虛空等。
不可執取真如法界。
龍吉祥言:如尊所說食及食者無不皆空。
則諸有情應不資食。
妙吉祥曰:如是如是,一切有情皆不資食。
設佛化為克伽沙等諸有情類無不須食。
汝令誰造爾所食耶。
龍吉祥言:化無所食何假為造。
妙吉祥曰:法及有情皆如幻化。
是故一切無資食者,若諸有情不能如實了達諸法皆如幻化。
則於諸趣生死輪回。
虛妄執為有所資持。
然彼資持都不可得。
如實觀察法及有情。
自性俱空無少真實。
則於諸食無所資持。
龍吉祥言:
菩薩不行有所得故。
無得法忍非有差别。
妙吉祥言:若爾菩薩雲何修學趣菩提行。
龍吉祥曰:若菩薩衆於諸法中無所取著。
是為修學趣菩提行。
若菩薩衆於諸法中無所恃怙。
是為修學趣菩提行。
若菩薩衆現觀諸法依讬衆緣空無自性離我我所是為修學趣菩提行。
若菩薩衆雖有所行而無行想。
是為修學趣菩提行。
妙吉祥言:如是如是誠如所說,如人夢中雖謂遊止種種方所。
而無去來行住坐卧。
亦無真實遊止處所。
菩薩亦爾雖住寤時。
有所修行而無行想。
觀所行行本性皆空。
於諸法中無所取著。
達一切法無狀無相。
無阿賴耶無尼延底。
與虛空等本性空寂。
若諸菩薩能如是行。
無所執取離諸戲論。
是天人等真淨福田。
堪受世間恭敬供養。
爾時龍吉祥菩薩摩诃薩聞是語已,歡喜踴躍而作是言:唯然尊者,我今欲往室羅筏城。
為有情故巡行乞食。
妙吉祥曰:随汝意往。
然於行時。
勿得舉足勿得下足。
勿屈勿伸勿起於心。
勿興戲論。
勿生路想。
勿生城邑聚落之想。
勿生小大男女之想。
勿生街巷園林舍宅戶牖等想。
所以者何。
菩提遠離諸所有想。
無高無下無卷無舒。
心絕動搖言亡戲論無有數量。
是為菩薩所趣菩提。
仁今若能如是行者,随意所往而行乞食。
時龍吉祥。
既承教授教誡威力入海喻定。
譬如大海其水廣深。
盈滿湛然豐諸珍寶。
含育種種水族生命。
如是此定威力廣深。
神用難思三業安靜。
具功德寶攝養含識。
時有菩薩。
名曰善思。
為欲令彼速出定故。
設大加行觸動其身。
雖令三千大千世界諸山大地六反變動。
而龍吉祥身心宴寂。
安固不動如妙高山。
所以者何。
彼由此定令身語意安住無動。
後從定起雨諸香花。
向誓多林曲躬合掌。
至誠恭敬而作是言:歸命如來應正等覺。
所證所說無不甚深。
自性皆空無染無得。
能令聞者獲斯勝定。
善思菩薩便問彼言:仁在定中覺地動不。
龍吉祥曰:善思當知。
若諸身心有動轉者,見大地等亦有傾遙諸佛世尊不退菩薩及大獨覺大阿羅漢。
身心安靜遠離動遙於諸法中不見不覺有動有轉有傾有遙所以者何。
以常安住無動無轉無傾搖法。
謂空無相無願寂靜證相。
本空性遠離法。
由住此法身心無動時妙吉祥見聞此已,歡喜贊歎。
龍吉祥言:善哉善哉!能成是事。
今者随意入城乞食。
龍吉祥曰:我今已證海喻勝定無上法食。
於諸段食不複希求。
我今唯求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方便善巧妙願力智波羅蜜多及馀無邊菩薩勝行。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轉妙法輪拔有情類生死大苦。
令住究竟清淨涅槃。
我今欣求棄舍諸行。
不欲資養雜穢身心。
今我由尊真淨善友哀愍。
我力證獲勝定。
我今頂禮殊妙吉祥。
無邊吉祥。
勇猛吉祥。
廣大吉祥。
妙法吉祥。
勝慧吉祥。
難思吉祥。
大仙善友。
真淨善友。
妙吉祥言:善哉仁者,能得如是海喻勝定。
了達諸法如響如像如夢如幻。
如陽焰如光影。
如變化事如尋香城。
汝今應求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并十八佛不共法等無量無邊無上法食。
用自資益解脫法身。
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皆由此食能經無量無數無邊不可思議克伽沙等大劫而祝所以者何。
如是法食無漏無系。
能永解脫執著世間不出離法。
亦能永滅一切憍慢。
無阿賴耶無尼延底。
無諸戲論本性空寂。
一切菩薩摩诃薩衆皆希此食汝亦當求。
勿求世間下劣法食。
龍吉祥曰:我今聽尊所贊如斯無上法食已為充足況得食耶。
我若當來得斯法食。
即以無食而為方便。
自充足已複持充足一切有情。
妙吉祥言:汝能充足虛空界不。
答曰不能。
妙吉祥言:汝能充足響像夢幻陽焰光影諸變化事尋香城不。
答曰不能。
妙吉祥言:汝頗能以衆流充足諸大海不。
答曰不能。
妙吉祥言:諸法亦爾雲何汝欲充足一切。
汝欲一切皆充足者,則欲充足太虛空界。
亦欲充足響像夢等。
亦欲充足一切大海。
亦欲充足一切法空無相無願無造無作無生無滅。
亦欲充足遠離寂靜離染涅槃畢竟解脫。
亦欲充足無色無見無對一相與虛空等。
不可執取真如法界。
龍吉祥言:如尊所說食及食者無不皆空。
則諸有情應不資食。
妙吉祥曰:如是如是,一切有情皆不資食。
設佛化為克伽沙等諸有情類無不須食。
汝令誰造爾所食耶。
龍吉祥言:化無所食何假為造。
妙吉祥曰:法及有情皆如幻化。
是故一切無資食者,若諸有情不能如實了達諸法皆如幻化。
則於諸趣生死輪回。
虛妄執為有所資持。
然彼資持都不可得。
如實觀察法及有情。
自性俱空無少真實。
則於諸食無所資持。
龍吉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