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七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德所化有情及諸如來不可得故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於諸法得無礙解。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見諸法有少真實。
若淨若染生滅等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知諸法非去來今及無為相。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何以故?以真法界非去來今及無為故。
諸法皆入真法界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於諸法得無疑惑。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能三轉十二行相無上法輪及於其中都無執著。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得慈心普覆一切而於其中無有情想。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與世間同入法性無諸诤論而於世間及諸诤論都無所得。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遍了達處非處境都無罣礙。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得如來力無畏等無邊佛法。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即白佛言:我觀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無相無為無諸功德無生無滅。
無力無能無去無來。
無入無出無損無益。
無知無見無體無用。
非造作者,亦不能令諸法生滅。
不令諸法為一為異。
無成無壞非慧非境。
非異生法非聲聞法。
非獨覺法非菩薩法。
非如來法非證不證。
非得不得非盡不荊不入生死不出生死不入涅槃不出涅槃。
於諸佛法不成不壞於一切法非作不作。
非可思議不可思議。
離諸分别絕諸戲論。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都無功德。
雲何如來勸有情類精勤修學。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如是所說即是般若波羅蜜多真實功德。
善男子等。
若如是知此即名為真實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曼殊室利童子,若菩薩摩诃薩。
欲學菩薩勝三摩地。
欲成菩薩勝三摩地。
欲住如是三摩地中。
見一切佛知佛名字。
及見如是諸佛世界能證能說。
諸法實相無障無礙。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晝夜精勤勿生厭倦。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何故名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無相無名無邊無際。
無歸依處非思量境。
非罪非福非闇非明。
如淨虛空等真法界分齊數量都不可得。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
是故名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曼殊室利童子,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諸菩薩甚深行處。
若諸菩薩能行是處。
於諸境界悉能通達如是行處。
非一切乘之所行處。
所以者何。
如是行處無名無相非所分别。
是故名為非所行處。
曼殊室利複白佛言:諸菩薩摩诃薩修行何法。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心無懈倦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複次曼殊室利童子,若菩薩摩诃薩。
能正修行一相莊嚴三摩地者,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曼殊室利複白佛言:雲何名為一相莊嚴三摩地。
諸菩薩衆雲何修行。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此三摩地以法界相。
而為莊嚴。
是故名為一相莊嚴三摩地。
若菩薩摩诃薩。
欲入如是勝三摩地。
先應聽聞請問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然後能入此三摩地。
曼殊室利。
若菩薩摩诃薩不動法界知真法界不應動遙不可思議。
不可戲論。
如是能入一相莊嚴三摩地。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入如是三摩地者,應處空閑離諸諠雜。
結跏趺坐不思衆相。
為欲利樂一切有情。
於一如來專心系念。
審取名字善想容儀。
随所在方端身正向。
相續系念此一如來。
即為普觀三世諸佛。
所以者何。
曼殊室利。
一佛所有無量無邊功德辯才等。
一切佛三世諸佛。
乘一真如證大菩提無差别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精勤修學得入如是一相莊嚴三摩地者,普能了達無量無邊克伽沙等諸佛法界無差别相。
亦能總持無量無數克伽沙等諸佛菩薩已轉未轉無上法輪。
如阿難陀多聞智慧。
於諸佛教得念總持。
聲聞衆中雖最為勝。
而所持教猶有分限。
若得如是一相莊嚴三摩地者,多聞智慧念總持力不可思議。
普能受持無量無數克伽沙等諸佛菩薩無上法輪。
一一法門皆能了達甚深義趣。
宣說開示辯才無荊勝阿難陀多百千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彼菩薩乘善男子等。
雲何得此三摩地時。
便獲無邊功德勝利。
佛言:童子,彼菩薩乘善男子等。
精勤修學一相莊嚴三摩地者,常作是念。
我當雲何能普通達諸佛法界。
受持一切無上法輪。
與諸有情作大饒益。
由斯得此三摩地時。
便獲無邊功德勝利。
曼殊室利。
彼菩薩乘善男子等。
先聞如是一相莊嚴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於諸法得無礙解。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見諸法有少真實。
若淨若染生滅等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知諸法非去來今及無為相。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何以故?以真法界非去來今及無為故。
諸法皆入真法界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於諸法得無疑惑。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能三轉十二行相無上法輪及於其中都無執著。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得慈心普覆一切而於其中無有情想。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與世間同入法性無諸诤論而於世間及諸诤論都無所得。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遍了達處非處境都無罣礙。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得如來力無畏等無邊佛法。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即白佛言:我觀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無相無為無諸功德無生無滅。
無力無能無去無來。
無入無出無損無益。
無知無見無體無用。
非造作者,亦不能令諸法生滅。
不令諸法為一為異。
無成無壞非慧非境。
非異生法非聲聞法。
非獨覺法非菩薩法。
非如來法非證不證。
非得不得非盡不荊不入生死不出生死不入涅槃不出涅槃。
於諸佛法不成不壞於一切法非作不作。
非可思議不可思議。
離諸分别絕諸戲論。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都無功德。
雲何如來勸有情類精勤修學。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如是所說即是般若波羅蜜多真實功德。
善男子等。
若如是知此即名為真實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曼殊室利童子,若菩薩摩诃薩。
欲學菩薩勝三摩地。
欲成菩薩勝三摩地。
欲住如是三摩地中。
見一切佛知佛名字。
及見如是諸佛世界能證能說。
諸法實相無障無礙。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晝夜精勤勿生厭倦。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何故名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無相無名無邊無際。
無歸依處非思量境。
非罪非福非闇非明。
如淨虛空等真法界分齊數量都不可得。
由如是等種種因緣。
是故名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曼殊室利童子,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諸菩薩甚深行處。
若諸菩薩能行是處。
於諸境界悉能通達如是行處。
非一切乘之所行處。
所以者何。
如是行處無名無相非所分别。
是故名為非所行處。
曼殊室利複白佛言:諸菩薩摩诃薩修行何法。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心無懈倦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複次曼殊室利童子,若菩薩摩诃薩。
能正修行一相莊嚴三摩地者,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曼殊室利複白佛言:雲何名為一相莊嚴三摩地。
諸菩薩衆雲何修行。
佛告曼殊室利童子,此三摩地以法界相。
而為莊嚴。
是故名為一相莊嚴三摩地。
若菩薩摩诃薩。
欲入如是勝三摩地。
先應聽聞請問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然後能入此三摩地。
曼殊室利。
若菩薩摩诃薩不動法界知真法界不應動遙不可思議。
不可戲論。
如是能入一相莊嚴三摩地。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欲入如是三摩地者,應處空閑離諸諠雜。
結跏趺坐不思衆相。
為欲利樂一切有情。
於一如來專心系念。
審取名字善想容儀。
随所在方端身正向。
相續系念此一如來。
即為普觀三世諸佛。
所以者何。
曼殊室利。
一佛所有無量無邊功德辯才等。
一切佛三世諸佛。
乘一真如證大菩提無差别故。
曼殊室利。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精勤修學得入如是一相莊嚴三摩地者,普能了達無量無邊克伽沙等諸佛法界無差别相。
亦能總持無量無數克伽沙等諸佛菩薩已轉未轉無上法輪。
如阿難陀多聞智慧。
於諸佛教得念總持。
聲聞衆中雖最為勝。
而所持教猶有分限。
若得如是一相莊嚴三摩地者,多聞智慧念總持力不可思議。
普能受持無量無數克伽沙等諸佛菩薩無上法輪。
一一法門皆能了達甚深義趣。
宣說開示辯才無荊勝阿難陀多百千倍。
曼殊室利即白佛言:彼菩薩乘善男子等。
雲何得此三摩地時。
便獲無邊功德勝利。
佛言:童子,彼菩薩乘善男子等。
精勤修學一相莊嚴三摩地者,常作是念。
我當雲何能普通達諸佛法界。
受持一切無上法輪。
與諸有情作大饒益。
由斯得此三摩地時。
便獲無邊功德勝利。
曼殊室利。
彼菩薩乘善男子等。
先聞如是一相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