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七十二

關燈
複問最勝。

    今者天王為何所齲最勝答曰:善思當知。

    我不取我亦不取法。

    善思又問。

    雲何不齲最勝答言:我自性離有情及法自性亦離。

    如是諸離亦不可得。

    過去自性離未來現在自性亦離。

    如是諸離亦不可得。

    諸佛自性非離諸佛自性非不離。

    諸佛土自性非離諸佛土自性非不離。

    諸法自性非離諸法自性非不離。

    善思當知。

    如是之行名順正理。

    無取不取能護正法。

    爾時善思菩薩贊最勝天王言:善哉善哉!大士正士。

    能如是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無取無著無文無字。

    滅諸戲論離能分别及所分别。

    爾時衆中有一天子。

    名曰賢德。

    從座而起頂禮佛足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最勝天王所說無分别者為是何法。

    佛告賢德。

    天子當知。

    無分别者是寂靜法。

    所以者何。

    能取所取俱不可得不生不滅離我我所。

    如是名為無分别法。

    若菩薩摩诃薩如是觀者能護正法。

    不見能護及所護法。

    說此法時十千刍心得解脫。

    一千天子遠塵離垢生淨法眼。

     爾時善思菩薩問最勝天王言:何等辯才能說如是甚深之法。

    最勝答言:一切煩惱習氣無者所得辯才。

    能說如是甚深之法。

    過語言道不可思量勝義妙智。

    如是辯才能說如是甚深之法。

    善思菩薩問賢德天子言:雲何無生法中以辯才說。

    賢德天子答善思言:若菩薩摩诃薩不住無生無滅法者,則無辯才說甚深法。

    何以故?遠離戲論。

    不見所緣不見能緣。

    心無所住是故能說。

    不住我法不住此彼。

    唯住清淨勝義谛中是故能說。

    善思菩薩即白佛言:甚奇世尊,賢德天子實為希有。

    乃能通達甚深之法辯才無荊佛告善思。

    賢德天子。

    從妙喜界不動佛所。

    而來至此堪忍世界。

    聽深般若波羅蜜多。

    汝等當知。

    賢德天子已於無量百千億劫。

    修習希有陀羅尼門。

    經劫說法亦不窮荊善思菩薩複白佛言:何謂希有陀羅尼門。

    佛言:善思。

    此希有者名衆法不入陀羅尼門。

    此陀羅尼門過諸文字。

    言不能入心不能量。

    内外法中皆不可得。

    善思當知。

    無有少法能入此者,是故名為衆法不入陀羅尼門。

    所以者何。

    此法平等無高無下。

    無入無出。

    無一文字從外而入。

    無一文字從内而出。

    無一文字住此法中。

    亦無文字共相見者,亦不分别法非法異。

    是諸文字說亦無減不說無增。

    從本際來都無起作及壞滅者,如諸文字心亦如是,如心一切法亦如是,何以故?法離言語亦離思量。

    從本際來無生無滅故無入出。

    由此名為衆法不入陀羅尼門。

    若能通達此法門者辯才無荊所以者何。

    通達不斷無盡法故。

    若有人能入虛空者,則能入此陀羅尼門。

    善思當知。

    若菩薩摩诃薩能通達此陀羅尼門。

    心得清淨身語亦爾。

    所行順理般若堅固。

    諸惡魔軍無能堯者,一切外道不敢對揚。

    諸煩惱業莫之能壞。

    身力堅固心離怯弱。

    凡所演說辯才無荊能宣深妙諸聖谛門。

    智慧多聞猶如大海。

    安住寂定喻妙高山。

    如師子王處衆無畏。

    世法不染猶淨蓮花。

    饒益有情譬之大地。

    洗除垢穢喻如大水。

    成熟世間方諸大火。

    增長善法同彼大風。

    清涼悅意類之朗月。

    能破衆闇其猶烈日。

    摧煩惱怨如威勇士。

    心性調伏猶大象王。

    能震法雷大龍為喻。

    普雨衆法譬之大雲。

    如大良醫除煩惱玻猶大國主善禦世間。

    如四天王護有情類及護正法。

    如天帝釋於人天中富貴最勝心得自在。

    如大梵王於堪忍界主領自在身得無礙。

    如揭路茶示教有情。

    如世間父能流法寶。

    如毗沙門能出世間種種珍寶。

    福德智慧之所莊嚴。

    有情見者無不蒙益。

    諸佛世尊之所稱贊。

    天龍等衆鹹擁護之。

    善思當知。

    諸菩薩摩诃薩。

    若得如是陀羅尼門。

    即能自在饒益有情。

    方便說法而不窮荊心無疲倦不徇利譽。

    法施平等無有慳嫉。

    受持淨戒三業無愆。

    安忍清淨離諸恚惱。

    精進清淨所作成立。

    靜慮清淨善調伏心。

    般若清淨永無疑惑。

    具四無量如大梵王。

    能善修行等持等至。

    入出自在勝諸世間。

    修大覺因具諸福慧。

    受灌頂位得大自在。

    佛說如是總持門時。

    衆中六萬四千菩薩得不退轉。

    三萬菩薩得無生忍。

    二萬天人遠塵離垢生淨法眼。

    無量無邊人天等衆。

    俱發無上正等覺心。

     △第六分陀羅尼品第十三 爾時曼殊室利菩薩摩诃薩。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遍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甚奇世尊,如來所說,諸菩薩摩诃薩若得如是衆法不入陀羅尼門。

    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佛告曼殊室利菩薩言:善男子,如是功德假使如來百千年說亦未能荊爾時衆中有一菩薩。

    名寂靜慧。

    即白曼殊室利菩薩摩诃薩言:若菩薩摩诃薩證得如是陀羅尼門。

    為佛世尊之所稱歎。

    如是菩薩善得大利。

    自行化彼皆悉不空。

    時曼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