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七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室利菩薩報寂靜慧菩薩言:善男子,勝義谛中無法可贊無色無相。
無色相者有何可贊。
無可贊故於何歡喜。
時寂靜慧複作是言:我聞如來契經中說。
諸法自性無我我所。
無能令喜亦無令瞋。
此法平等菩薩應學。
譬如大地依止水輪。
若鑿井池得水受用。
其不鑿者無由緻之。
如是聖智法平等境遍一切法。
若有勤修般若巧便即便證得。
其不修者雲何得之。
是故菩薩欲求無上正等菩提不應懈擔若勤精進如是所說法平等境則現在前。
如生盲人不能見色。
如是煩惱所盲有情。
於平等法不能得見。
如人有眼無外光明。
不能睹見所有色像。
如是行人雖有智慧。
若無善友不能見法。
如有天眼不假外明自能見色。
如是菩薩預法流者自然勝進。
譬如世間處胎藏者,雖漸增長而不自見。
如是菩薩勤精進者,衆行漸增亦不自見。
而能成辦一切佛法。
如雪山中有妙藥樹。
枝條莖檊不枯不折。
如是菩薩勤修精進。
所有勝行不退不失。
如轉輪王出現於世具七财寶。
如是菩薩發菩提心具七法寶。
所謂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巧便。
如轉輪王遊四洲界。
於有情類其心平等。
如是菩薩以四攝事饒益有情心常平等。
如轉輪王随所在處則無诤訟。
如是菩薩如實說法亦無诤論。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初成。
即有妙高山王及以大海。
如是菩薩初發無上正等覺心即有般若及以大悲。
譬如日出諸山高者其光先照。
如是菩薩得般若炬。
諸有高行根熟菩薩先蒙光照。
譬如大地普能荷負一切草木花果藥樹皆悉平等。
如是菩薩證得如是陀羅尼門。
於諸有情其心平等。
爾時佛贊寂靜慧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诃薩若得如是陀羅尼門。
諸有所說一文一字無非佛語。
如是所說遠離色聲香味觸法。
何以故?此所說法非世俗故無盡無邊。
能引一切身心輕利。
假使百千佛前說者亦不怯弱。
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佛加持故心無所著。
謂不著我不著有情不著諸法。
由此證得清淨真如。
清淨法界清淨實際。
得法無盡文字無盡辯說無荊爾時即生殊勝歡喜。
得妙慧故。
得妙智故。
無疑網故。
當佛說此總持門時。
八千菩薩俱得如是衆法不入陀羅尼門。
複有一萬二千菩薩得不退轉。
五千菩薩得無生忍。
一萬六千諸天子衆遠塵離垢生淨法眼。
無量無邊諸有情類俱發無上正等覺心。
爾時佛告寂靜慧言:此陀羅尼能伏魔衆。
摧諸外道壞嫉法人。
然般若燈滅煩惱火。
護說法者令至涅槃。
調伏内心善化外衆。
容儀整肅見者歡喜。
為正行人平等說法。
如實觀察有情根性。
授法應時非前非後。
佛說如是諸功德時。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大海妙高山王大地諸山皆悉振動。
爾時天雨微妙音花。
大微妙音花。
妙靈瑞花。
大妙靈瑞花。
嗢缽羅花。
拘某陀花。
缽特摩花。
奔荼利花。
迦末羅花諸天空中作衆伎樂。
世尊,複告寂靜慧言:善男子,過去無量無數無邊難思議劫。
有佛出世名為寶月。
十号具足。
國名無毀。
劫名喜贊。
聲聞弟子三十二億。
菩薩弟子無量無邊。
然彼如來先無苦行及降魔事。
而證菩提時彼衆中有一菩薩名寶功德。
具妙辯才。
能為有情種種說法時諸大衆請彼如來。
不入涅槃久住於世。
時寶功德告大衆言:諸佛世尊無生無滅。
何用勸請不入涅槃。
若太虛空入涅槃者,如來乃可入般涅槃。
若有真如法界實際不思議界入涅槃者,如來乃可入般涅槃。
所以者何。
如來之法無成無壞無染無淨。
非世間非出世間。
非有為非無為。
非常非斷。
假令一口而有十舌。
是一一舌複生百舌。
是一一舌複生千舌。
亦不能說如來成壞。
乃至不能說有常斷。
雲何大衆勸請如來不入涅槃久住於世。
彼寶功德說此法時。
八萬六千諸菩薩衆得不退轉。
七千菩薩摩诃薩衆俱得無邊功德陀羅尼門。
悅意陀羅尼門無礙陀羅尼門。
歡喜陀羅尼門。
大悲陀羅尼門。
月愛陀羅尼門。
月光陀羅尼門。
日愛陀羅尼門。
日光陀羅尼門。
妙高山王陀羅尼門。
深廣大海陀羅尼門。
功德寶王陀羅尼門。
三萬六千人天大衆遠塵離垢生淨法眼。
世尊,複告寂靜慧言:昔寶功德今汝身是。
由此因緣汝能說是陀羅尼門種種功德。
時曼殊室利菩薩摩诃薩。
而說頌言: 總持猶妙藥,能療衆惑玻亦如天甘露,服者常安樂時功德花王菩薩摩诃薩。
複說頌言: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
由般若大悲,離言以言說。
爾時珊睹史多天王。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諸佛功德不可思議。
諸佛所說不可思議。
諸大菩薩所行勝行所說妙法不可思議。
我等諸天宿世所植善根深厚。
得值如來聞說如是甚深妙法。
即以無量天妙花香奉散如
無色相者有何可贊。
無可贊故於何歡喜。
時寂靜慧複作是言:我聞如來契經中說。
諸法自性無我我所。
無能令喜亦無令瞋。
此法平等菩薩應學。
譬如大地依止水輪。
若鑿井池得水受用。
其不鑿者無由緻之。
如是聖智法平等境遍一切法。
若有勤修般若巧便即便證得。
其不修者雲何得之。
是故菩薩欲求無上正等菩提不應懈擔若勤精進如是所說法平等境則現在前。
如生盲人不能見色。
如是煩惱所盲有情。
於平等法不能得見。
如人有眼無外光明。
不能睹見所有色像。
如是行人雖有智慧。
若無善友不能見法。
如有天眼不假外明自能見色。
如是菩薩預法流者自然勝進。
譬如世間處胎藏者,雖漸增長而不自見。
如是菩薩勤精進者,衆行漸增亦不自見。
而能成辦一切佛法。
如雪山中有妙藥樹。
枝條莖檊不枯不折。
如是菩薩勤修精進。
所有勝行不退不失。
如轉輪王出現於世具七财寶。
如是菩薩發菩提心具七法寶。
所謂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巧便。
如轉輪王遊四洲界。
於有情類其心平等。
如是菩薩以四攝事饒益有情心常平等。
如轉輪王随所在處則無诤訟。
如是菩薩如實說法亦無诤論。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初成。
即有妙高山王及以大海。
如是菩薩初發無上正等覺心即有般若及以大悲。
譬如日出諸山高者其光先照。
如是菩薩得般若炬。
諸有高行根熟菩薩先蒙光照。
譬如大地普能荷負一切草木花果藥樹皆悉平等。
如是菩薩證得如是陀羅尼門。
於諸有情其心平等。
爾時佛贊寂靜慧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諸菩薩摩诃薩若得如是陀羅尼門。
諸有所說一文一字無非佛語。
如是所說遠離色聲香味觸法。
何以故?此所說法非世俗故無盡無邊。
能引一切身心輕利。
假使百千佛前說者亦不怯弱。
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佛加持故心無所著。
謂不著我不著有情不著諸法。
由此證得清淨真如。
清淨法界清淨實際。
得法無盡文字無盡辯說無荊爾時即生殊勝歡喜。
得妙慧故。
得妙智故。
無疑網故。
當佛說此總持門時。
八千菩薩俱得如是衆法不入陀羅尼門。
複有一萬二千菩薩得不退轉。
五千菩薩得無生忍。
一萬六千諸天子衆遠塵離垢生淨法眼。
無量無邊諸有情類俱發無上正等覺心。
爾時佛告寂靜慧言:此陀羅尼能伏魔衆。
摧諸外道壞嫉法人。
然般若燈滅煩惱火。
護說法者令至涅槃。
調伏内心善化外衆。
容儀整肅見者歡喜。
為正行人平等說法。
如實觀察有情根性。
授法應時非前非後。
佛說如是諸功德時。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大海妙高山王大地諸山皆悉振動。
爾時天雨微妙音花。
大微妙音花。
妙靈瑞花。
大妙靈瑞花。
嗢缽羅花。
拘某陀花。
缽特摩花。
奔荼利花。
迦末羅花諸天空中作衆伎樂。
世尊,複告寂靜慧言:善男子,過去無量無數無邊難思議劫。
有佛出世名為寶月。
十号具足。
國名無毀。
劫名喜贊。
聲聞弟子三十二億。
菩薩弟子無量無邊。
然彼如來先無苦行及降魔事。
而證菩提時彼衆中有一菩薩名寶功德。
具妙辯才。
能為有情種種說法時諸大衆請彼如來。
不入涅槃久住於世。
時寶功德告大衆言:諸佛世尊無生無滅。
何用勸請不入涅槃。
若太虛空入涅槃者,如來乃可入般涅槃。
若有真如法界實際不思議界入涅槃者,如來乃可入般涅槃。
所以者何。
如來之法無成無壞無染無淨。
非世間非出世間。
非有為非無為。
非常非斷。
假令一口而有十舌。
是一一舌複生百舌。
是一一舌複生千舌。
亦不能說如來成壞。
乃至不能說有常斷。
雲何大衆勸請如來不入涅槃久住於世。
彼寶功德說此法時。
八萬六千諸菩薩衆得不退轉。
七千菩薩摩诃薩衆俱得無邊功德陀羅尼門。
悅意陀羅尼門無礙陀羅尼門。
歡喜陀羅尼門。
大悲陀羅尼門。
月愛陀羅尼門。
月光陀羅尼門。
日愛陀羅尼門。
日光陀羅尼門。
妙高山王陀羅尼門。
深廣大海陀羅尼門。
功德寶王陀羅尼門。
三萬六千人天大衆遠塵離垢生淨法眼。
世尊,複告寂靜慧言:昔寶功德今汝身是。
由此因緣汝能說是陀羅尼門種種功德。
時曼殊室利菩薩摩诃薩。
而說頌言: 總持猶妙藥,能療衆惑玻亦如天甘露,服者常安樂時功德花王菩薩摩诃薩。
複說頌言:總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
由般若大悲,離言以言說。
爾時珊睹史多天王。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諸佛功德不可思議。
諸佛所說不可思議。
諸大菩薩所行勝行所說妙法不可思議。
我等諸天宿世所植善根深厚。
得值如來聞說如是甚深妙法。
即以無量天妙花香奉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