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七十
關燈
小
中
大
因外緣而得成立。
謂諸菩薩因慳嫉者成就布施波羅蜜多。
因背恩者成就淨戒波羅蜜多。
因惡性者成就安忍波羅蜜多。
因懈怠者成就精進波羅蜜多。
因散亂者成就靜慮波羅蜜多。
因愚癡者成就般若波羅蜜多。
若諸有情損惱菩薩。
菩薩因彼伏斷瞋恚。
菩薩若見修行善法向菩提者生己子心。
如是菩薩贊不生喜毀不生瞋。
見無樂者起大慈心。
見有苦者起大悲心。
見有樂者起大喜心。
見無苦者起大舍心。
因難化者發奢摩他。
因易化者發毗缽舍那。
因信行者起知恩智。
若見有情外惡緣勝外善緣劣則勤守護。
若見因力有強勝者種種方便令受教法。
若見智慧開悟有情則為宣說甚深法要。
若見有情廣說乃悟則為次第宣說諸法。
若諸有情執著文字為說句義令得開曉。
若已學止為說妙觀。
若已學觀為說寂止。
若執持戒為說地獄。
持戒無執則不說之。
若執聞慧為說思修。
若執等持為說般若。
若有愛樂阿練若者即為彼說心遠離法。
若有樂聞佛功德者即為彼說無上聖智。
為貪欲者說不淨法。
為瞋恚者說慈悲法。
為愚癡者說緣起法。
為等分者說種種法。
或說不淨。
或說慈悲。
或說緣起。
已調伏者為說淨戒勝定妙慧。
應入佛乘而受化者為次第說波羅蜜多。
應以抑挫而受化者先折其辭後為說法。
應種種言而受化者即為彼說因緣譬喻令得開解。
應以深法而受化者為說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無我無法。
著諸見者為說法空。
多尋伺者為說無相。
著有為者為說無願。
著諸蘊者為說如幻。
著諸界者為說無性。
著諸處者為說如夢。
著欲界者為說熾然。
著色界者為說行苦。
著無色界者為說諸行無常。
難化有情為贊聖種。
易化有情為說靜慮及無量心。
若聞生天而受化者為說快樂。
因聲聞法而受化者為說聖谛。
因獨覺法而受化者為說緣起。
因菩薩法而受化者為說淨心。
大慈悲法修行菩薩為說福慧。
不退菩薩為說淨土。
一生所系菩薩為說嚴菩提座。
應以佛說而受化者為其相續次第而說。
天王當知。
如是菩薩修行清淨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善巧得諸自在。
說法利益無有空過。
說是菩薩自在法時。
三萬天人俱發無上正等覺心。
五千菩薩得無生忍。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
諸佛法爾現微笑時。
種種色光從面門出。
青黃赤白紫頗胝迦。
普照十方無邊世界。
現希有事還至佛所。
右繞三匝入佛頂中。
時舍利子,睹斯瑞相心懷猶豫。
即從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有何因緣現此瑞相。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此最勝天。
已曾過去無量無數無邊大劫。
於諸佛所修行一切波羅蜜多。
為諸菩薩守護般若波羅蜜多。
由此因緣今得值我。
谘受般若波羅蜜多。
於未來世複經無量無數大劫。
修習無上菩提資糧。
然後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十号具足。
佛名功德莊嚴。
土名最極嚴淨。
劫名清淨。
其土豐樂人衆熾盛。
純菩薩僧無聲聞衆。
彼土大地七寶合成。
衆寶莊嚴平坦如掌。
香花軟草而嚴飾之。
無諸山陵堆阜荊棘。
幢幡花蓋種種莊嚴。
有大都城名為難伏。
七寶羅網彌覆其上。
金繩交絡角懸金鈴。
晝夜六時空天奏樂。
及散種種天妙香花。
其土人衆歡娛受樂。
勝妙超彼他化天宮。
人天往來不相隔礙。
無三惡趣及二乘名。
彼土有情唯求佛智。
其佛恒為諸大菩薩。
宣說種種清淨法要。
無量無邊菩薩眷屬。
無邪見執破戒邪命。
亦無盲聾瘖啞背偻及根缺等諸鬼惡事。
二十八相莊嚴其身。
彼土如來壽八小劫。
諸人天衆無中夭者,佛有如是無量功德。
若欲說法先放光明。
諸菩薩衆遇斯光已,即知世尊将欲說法。
我等今者宜應往聽。
時天為佛敷師子座。
其量高廣百逾繕那。
種種莊嚴無量供養。
世尊昇座為衆說法。
彼諸菩薩聰明利根。
一聞領悟離我我所。
資具飲食應念即至。
佛說最勝受記法時。
五萬天人深心歡喜。
俱發無上正等覺心。
皆願未來生彼佛土。
爾時最勝聞佛所說,歡喜踴躍得未曾有。
上昇虛空。
七多羅樹。
時三千界六種變動。
諸天伎樂不鼓自鳴。
散衆天花以供養佛及大菩薩最勝天王。
時彼天王從空而下。
禮佛雙足退坐一面。
△第六分現相品第八 時舍利子問最勝言:菩薩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善巧通達法性。
爾時即應坐菩提座。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轉妙法輪度有情衆。
何緣先現苦行六年。
降伏天魔後成正覺。
最勝答曰:大德當知。
菩薩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善巧通達法性。
實無苦行。
為伏外道故示現之。
而彼天魔是欲界主。
禀性調善實不應壞。
為化有情故示降伏。
謂諸外道自稱能修苦行第一
謂諸菩薩因慳嫉者成就布施波羅蜜多。
因背恩者成就淨戒波羅蜜多。
因惡性者成就安忍波羅蜜多。
因懈怠者成就精進波羅蜜多。
因散亂者成就靜慮波羅蜜多。
因愚癡者成就般若波羅蜜多。
若諸有情損惱菩薩。
菩薩因彼伏斷瞋恚。
菩薩若見修行善法向菩提者生己子心。
如是菩薩贊不生喜毀不生瞋。
見無樂者起大慈心。
見有苦者起大悲心。
見有樂者起大喜心。
見無苦者起大舍心。
因難化者發奢摩他。
因易化者發毗缽舍那。
因信行者起知恩智。
若見有情外惡緣勝外善緣劣則勤守護。
若見因力有強勝者種種方便令受教法。
若見智慧開悟有情則為宣說甚深法要。
若見有情廣說乃悟則為次第宣說諸法。
若諸有情執著文字為說句義令得開曉。
若已學止為說妙觀。
若已學觀為說寂止。
若執持戒為說地獄。
持戒無執則不說之。
若執聞慧為說思修。
若執等持為說般若。
若有愛樂阿練若者即為彼說心遠離法。
若有樂聞佛功德者即為彼說無上聖智。
為貪欲者說不淨法。
為瞋恚者說慈悲法。
為愚癡者說緣起法。
為等分者說種種法。
或說不淨。
或說慈悲。
或說緣起。
已調伏者為說淨戒勝定妙慧。
應入佛乘而受化者為次第說波羅蜜多。
應以抑挫而受化者先折其辭後為說法。
應種種言而受化者即為彼說因緣譬喻令得開解。
應以深法而受化者為說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無我無法。
著諸見者為說法空。
多尋伺者為說無相。
著有為者為說無願。
著諸蘊者為說如幻。
著諸界者為說無性。
著諸處者為說如夢。
著欲界者為說熾然。
著色界者為說行苦。
著無色界者為說諸行無常。
難化有情為贊聖種。
易化有情為說靜慮及無量心。
若聞生天而受化者為說快樂。
因聲聞法而受化者為說聖谛。
因獨覺法而受化者為說緣起。
因菩薩法而受化者為說淨心。
大慈悲法修行菩薩為說福慧。
不退菩薩為說淨土。
一生所系菩薩為說嚴菩提座。
應以佛說而受化者為其相續次第而說。
天王當知。
如是菩薩修行清淨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善巧得諸自在。
說法利益無有空過。
說是菩薩自在法時。
三萬天人俱發無上正等覺心。
五千菩薩得無生忍。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
諸佛法爾現微笑時。
種種色光從面門出。
青黃赤白紫頗胝迦。
普照十方無邊世界。
現希有事還至佛所。
右繞三匝入佛頂中。
時舍利子,睹斯瑞相心懷猶豫。
即從座起偏覆左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有何因緣現此瑞相。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此最勝天。
已曾過去無量無數無邊大劫。
於諸佛所修行一切波羅蜜多。
為諸菩薩守護般若波羅蜜多。
由此因緣今得值我。
谘受般若波羅蜜多。
於未來世複經無量無數大劫。
修習無上菩提資糧。
然後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十号具足。
佛名功德莊嚴。
土名最極嚴淨。
劫名清淨。
其土豐樂人衆熾盛。
純菩薩僧無聲聞衆。
彼土大地七寶合成。
衆寶莊嚴平坦如掌。
香花軟草而嚴飾之。
無諸山陵堆阜荊棘。
幢幡花蓋種種莊嚴。
有大都城名為難伏。
七寶羅網彌覆其上。
金繩交絡角懸金鈴。
晝夜六時空天奏樂。
及散種種天妙香花。
其土人衆歡娛受樂。
勝妙超彼他化天宮。
人天往來不相隔礙。
無三惡趣及二乘名。
彼土有情唯求佛智。
其佛恒為諸大菩薩。
宣說種種清淨法要。
無量無邊菩薩眷屬。
無邪見執破戒邪命。
亦無盲聾瘖啞背偻及根缺等諸鬼惡事。
二十八相莊嚴其身。
彼土如來壽八小劫。
諸人天衆無中夭者,佛有如是無量功德。
若欲說法先放光明。
諸菩薩衆遇斯光已,即知世尊将欲說法。
我等今者宜應往聽。
時天為佛敷師子座。
其量高廣百逾繕那。
種種莊嚴無量供養。
世尊昇座為衆說法。
彼諸菩薩聰明利根。
一聞領悟離我我所。
資具飲食應念即至。
佛說最勝受記法時。
五萬天人深心歡喜。
俱發無上正等覺心。
皆願未來生彼佛土。
爾時最勝聞佛所說,歡喜踴躍得未曾有。
上昇虛空。
七多羅樹。
時三千界六種變動。
諸天伎樂不鼓自鳴。
散衆天花以供養佛及大菩薩最勝天王。
時彼天王從空而下。
禮佛雙足退坐一面。
△第六分現相品第八 時舍利子問最勝言:菩薩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善巧通達法性。
爾時即應坐菩提座。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轉妙法輪度有情衆。
何緣先現苦行六年。
降伏天魔後成正覺。
最勝答曰:大德當知。
菩薩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善巧通達法性。
實無苦行。
為伏外道故示現之。
而彼天魔是欲界主。
禀性調善實不應壞。
為化有情故示降伏。
謂諸外道自稱能修苦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