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六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盈滿。
是刍衆踴躍歡喜。
各以此花奉散佛上。
既散花已同發願言:我等用斯勝善根力。
願常安住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微妙行祝速趣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
如佛常法從其面門放種種光。
青黃赤白紅紫碧綠金銀頗胝。
傍照無邊諸佛國土。
上至梵世下徹風輪。
漸複還來繞佛右轉。
經三匝已從頂上入。
時阿難陀即從座起。
禮佛合掌白言:世尊,何因何緣現此微笑。
爾時佛告阿難陀言:此諸刍於當來世星喻劫中。
皆得作佛同名散花具足十号。
聲聞僧數一切皆等。
佛壽亦等二十千劫。
随所住處雨五色花。
由此因緣故我微笑。
若諸菩薩欲得安住最勝住者,當住般若波羅蜜多。
若諸菩薩欲得安住如來住者,當住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精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令究竟者,是諸菩薩先世或從人中沒已還生此處。
或從睹史多天上沒來生人間。
所以者何。
如是二處易行般若波羅蜜多非馀處故。
慶喜當知。
如來現見若諸菩薩精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身命财無所顧者,定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
複次慶喜。
若諸菩薩聽聞受持讀誦書寫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示現勸導贊勵慶喜。
住菩薩乘善男子等。
是諸菩薩曾於過去無量佛所種諸善根。
非唯聲聞獨覺等所。
複次慶喜。
若諸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不驚不怖受持讀誦系念思惟。
若法若義若文若意。
皆善通達随順修行。
是諸菩薩則為現見我等如來應正等覺。
複次慶喜。
若諸菩薩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有義趣。
深生信解不生毀謗不可沮壞。
是諸菩薩已曾供養無量諸佛。
於諸佛所多種善根。
亦為無量善友所攝。
複次慶喜。
若諸有情能於如來應正等覺勝福田所種諸善根。
雖定當得或聲聞果或獨覺果。
或如來果而證無上正等菩提。
要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義趣。
善達無礙精進修行諸菩薩行令極圓滿。
是故慶喜。
我以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付囑於汝。
應正受持讀誦通利莫令忘失。
慶喜當知。
除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受持諸馀我所說法。
設有忘失其罪尚輕。
若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不善受持。
下至一句有所忘失其罪甚重。
慶喜當知。
若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下至一句能善受持不忘失者獲福無量。
若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不善受持下至一句有忘失者,所獲重罪同前福量。
是故慶喜。
我以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殷勤付汝。
當正受持讀誦通利。
如理思惟廣為他說分别開示。
令受持者究竟解了文義意趣。
所以者何。
若諸菩薩於深般若波羅蜜多。
受持讀誦究竟通利。
如理思惟廣為他說。
分别開示令其易了。
是諸菩薩則為受持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甚深法藏。
廣為有情宣說開示。
慶喜當知。
若有情類起殷淨心。
現於我所欲持種種上妙供具。
供養恭敬無懈倦者,當於般若波羅蜜多。
至心聽聞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廣為有情分别解說。
或複書寫種種莊嚴。
供養恭敬勿得暫舍。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供養恭敬尊重贊歎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則為現前供養恭敬尊重贊歎我及十方三世諸佛。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聞深般若波羅蜜多。
起殷淨心恭敬愛樂。
即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起殷淨心恭敬愛樂。
慶喜。
汝若愛樂於我不舍於我。
亦當愛樂不舍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下至一句勿令忘失。
慶喜。
我說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付囑因緣。
設經一劫乃至克伽沙數大劫亦不能盡舉要言之如我既是汝等大師。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亦是汝等大師。
如三世佛是諸天人阿素洛等無上大師。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亦是世間天人阿素洛等無上大師。
汝等天人阿素洛等敬重於我。
亦當敬重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故慶喜。
我以無量善巧方便付汝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我今持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對諸天人阿素洛等無量大衆付囑於汝。
應正受持勿令忘失。
慶喜。
我今實言告汝。
諸有淨信善男子等。
若欲不舍佛法僧寶三世諸佛無上菩提。
定不應舍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名為我等諸佛教誡教授諸弟子法。
慶喜當知。
若有愛樂聽聞般若波羅蜜多。
受持讀誦究竟通利。
如理思惟書寫解說。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所以者何。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
是故慶喜。
若諸菩薩欲得無上正等菩提。
當勤精進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諸菩薩摩诃薩母。
能令菩薩疾證菩提。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法欲滅時。
護持般若波羅蜜多。
則為護持三世諸佛一切智智。
亦為護持三世諸佛無上法藏。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勤學六種波羅蜜多。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慶喜。
我以六種波羅蜜多更付囑汝。
當正受持勿令
是刍衆踴躍歡喜。
各以此花奉散佛上。
既散花已同發願言:我等用斯勝善根力。
願常安住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微妙行祝速趣無上正等菩提。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
如佛常法從其面門放種種光。
青黃赤白紅紫碧綠金銀頗胝。
傍照無邊諸佛國土。
上至梵世下徹風輪。
漸複還來繞佛右轉。
經三匝已從頂上入。
時阿難陀即從座起。
禮佛合掌白言:世尊,何因何緣現此微笑。
爾時佛告阿難陀言:此諸刍於當來世星喻劫中。
皆得作佛同名散花具足十号。
聲聞僧數一切皆等。
佛壽亦等二十千劫。
随所住處雨五色花。
由此因緣故我微笑。
若諸菩薩欲得安住最勝住者,當住般若波羅蜜多。
若諸菩薩欲得安住如來住者,當住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精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令究竟者,是諸菩薩先世或從人中沒已還生此處。
或從睹史多天上沒來生人間。
所以者何。
如是二處易行般若波羅蜜多非馀處故。
慶喜當知。
如來現見若諸菩薩精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身命财無所顧者,定於無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轉。
複次慶喜。
若諸菩薩聽聞受持讀誦書寫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示現勸導贊勵慶喜。
住菩薩乘善男子等。
是諸菩薩曾於過去無量佛所種諸善根。
非唯聲聞獨覺等所。
複次慶喜。
若諸菩薩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不驚不怖受持讀誦系念思惟。
若法若義若文若意。
皆善通達随順修行。
是諸菩薩則為現見我等如來應正等覺。
複次慶喜。
若諸菩薩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所有義趣。
深生信解不生毀謗不可沮壞。
是諸菩薩已曾供養無量諸佛。
於諸佛所多種善根。
亦為無量善友所攝。
複次慶喜。
若諸有情能於如來應正等覺勝福田所種諸善根。
雖定當得或聲聞果或獨覺果。
或如來果而證無上正等菩提。
要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義趣。
善達無礙精進修行諸菩薩行令極圓滿。
是故慶喜。
我以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付囑於汝。
應正受持讀誦通利莫令忘失。
慶喜當知。
除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受持諸馀我所說法。
設有忘失其罪尚輕。
若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不善受持。
下至一句有所忘失其罪甚重。
慶喜當知。
若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下至一句能善受持不忘失者獲福無量。
若於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不善受持下至一句有忘失者,所獲重罪同前福量。
是故慶喜。
我以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殷勤付汝。
當正受持讀誦通利。
如理思惟廣為他說分别開示。
令受持者究竟解了文義意趣。
所以者何。
若諸菩薩於深般若波羅蜜多。
受持讀誦究竟通利。
如理思惟廣為他說。
分别開示令其易了。
是諸菩薩則為受持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甚深法藏。
廣為有情宣說開示。
慶喜當知。
若有情類起殷淨心。
現於我所欲持種種上妙供具。
供養恭敬無懈倦者,當於般若波羅蜜多。
至心聽聞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廣為有情分别解說。
或複書寫種種莊嚴。
供養恭敬勿得暫舍。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供養恭敬尊重贊歎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則為現前供養恭敬尊重贊歎我及十方三世諸佛。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聞深般若波羅蜜多。
起殷淨心恭敬愛樂。
即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起殷淨心恭敬愛樂。
慶喜。
汝若愛樂於我不舍於我。
亦當愛樂不舍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下至一句勿令忘失。
慶喜。
我說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付囑因緣。
設經一劫乃至克伽沙數大劫亦不能盡舉要言之如我既是汝等大師。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亦是汝等大師。
如三世佛是諸天人阿素洛等無上大師。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知亦是世間天人阿素洛等無上大師。
汝等天人阿素洛等敬重於我。
亦當敬重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故慶喜。
我以無量善巧方便付汝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汝當受持無令忘失。
我今持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對諸天人阿素洛等無量大衆付囑於汝。
應正受持勿令忘失。
慶喜。
我今實言告汝。
諸有淨信善男子等。
若欲不舍佛法僧寶三世諸佛無上菩提。
定不應舍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名為我等諸佛教誡教授諸弟子法。
慶喜當知。
若有愛樂聽聞般若波羅蜜多。
受持讀誦究竟通利。
如理思惟書寫解說。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所以者何。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生故。
是故慶喜。
若諸菩薩欲得無上正等菩提。
當勤精進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諸菩薩摩诃薩母。
能令菩薩疾證菩提。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法欲滅時。
護持般若波羅蜜多。
則為護持三世諸佛一切智智。
亦為護持三世諸佛無上法藏。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勤學六種波羅蜜多。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慶喜。
我以六種波羅蜜多更付囑汝。
當正受持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