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六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忘失。
所以者何。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是三世佛無盡法藏。
慶喜當知。
十方三世諸佛世尊所說法要。
皆是六種波羅蜜多無盡法藏之所流出。
十方三世佛及弟子。
皆依如是無盡法藏精勤修學。
已正當證無上菩提。
已正當入無馀涅槃。
複次慶喜。
假使汝為聲聞乘人說聲聞法。
由此法故三千大千世界有情一切皆得阿羅漢果。
猶未為我作弟子事。
我於汝事未甚随喜。
汝若能為菩薩乘人。
宣說一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即名為我作弟子事。
我於此事深生随喜。
複次慶喜。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
俱時證得阿羅漢果。
彼所成就施戒修性諸福業事。
於意雲何。
甯為多不。
慶喜對曰:甚多世尊,佛告慶喜。
若有聲聞能為菩薩。
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經一晝夜展轉乃至經彈指頃。
是聲聞人所獲福聚甚多於前。
何以故?此聲聞人所獲福聚。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諸善根故。
複次慶喜。
若有菩薩為聲聞人說聲聞法。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由此法故。
悉皆證得阿羅漢果。
於意雲何。
如是菩薩所獲福聚甯為多不。
慶喜對曰:甚多世尊,佛告慶喜。
若有菩薩為諸有情。
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經一晝夜展轉乃至經彈指頃。
如是菩薩所獲福聚甚多於前。
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法施。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相應法施。
及彼二乘諸善根故。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成就憶念如是善根。
複於無上正等菩提有退轉者無有是處。
△第五分見不動佛品第二十四 爾時如來四衆圍繞。
贊說般若波羅蜜多。
付阿難陀令受持已,複於一切刍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
天龍藥叉健達縛等。
大衆會中現神通力。
令衆皆見不動如來應正等覺。
聲聞菩薩大衆圍繞。
為如大海不可動會宣說正法。
及見彼土嚴淨之相。
其聲聞僧皆阿羅漢。
諸漏已盡無複煩惱得真自在。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如調慧馬亦如大龍。
已作所作已辦所辦。
棄諸重擔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正智解脫。
至心自在第一究竟。
其菩薩僧一切皆是衆望所識。
得陀羅尼及無礙辯。
成就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微妙功德。
佛攝神力令此四衆天龍藥叉健達縛等。
不複見彼不動如來應正等覺聲聞菩薩及馀大衆并彼佛土嚴淨之相。
彼佛衆會及嚴淨土皆非此土眼根所照。
所以者何。
佛攝神力於彼遠境無見緣故。
爾時佛告阿難陀言:不動如來應正等覺國土衆會汝更見不。
阿難陀言:我不複見彼事。
非此眼所行境故。
時佛複告阿難陀言:如彼如來衆會國土。
非此土眼所行境界。
當知諸法亦複如是,非眼根等所行境界。
慶喜當知。
法不行法。
法不見法。
法不知法。
法不證法。
慶喜當知。
一切法性無能行者,無能見者無能知者,無能證者無動無作。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皆無作用。
能取所取俱如虛空性遠離故。
以一切法不可思議能所思議皆如幻士性遠離故。
以一切法無作受者,如光影等不堅實故。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能如是行。
名行般若波羅蜜多。
於諸法相無所執著。
若諸菩薩能如是學。
名學般若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無所取舍。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欲得一切波羅蜜多。
速疾圓滿至一切法究竟彼岸。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者何。
如是學者於諸學中。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
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利益安樂一切世間。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能如是學。
無依怙者為作依怙。
諸佛世尊開許稱贊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
諸佛菩薩學此學已安住此中。
能以右手若右足指。
舉取三千大千世界。
擲置他方或還本處。
其中有情不知不覺無損無怖。
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功德威力不可思議。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及諸菩薩。
學此般若波羅蜜多。
於去來今及無為法。
悉皆獲得無礙智見。
是故慶喜。
我說能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諸學中為最為勝為尊為高。
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慶喜當知。
諸有欲取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量邊際者,如愚癡者欲取虛空量及邊際。
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功德無量無邊際故。
慶喜當知。
我終不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如名身等有量邊際。
所以者何。
名句文身是有量法。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功德勝利非有量法。
非名身等能量般若波羅蜜多功德勝利。
亦非般若波羅蜜多功德勝利是彼所量。
具壽慶喜便白佛言:何因緣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說為無量。
佛告慶喜。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性無盡故性遠離故說為無量。
慶喜當知。
三世諸佛皆學般若波羅蜜多。
究竟圓滿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為諸有情宣說開示。
而此般若波羅蜜多常無減荊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太虛空不可盡故。
諸有欲盡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則為欲盡虛空邊際。
是故慶喜。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說為無荊
所以者何。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
是三世佛無盡法藏。
慶喜當知。
十方三世諸佛世尊所說法要。
皆是六種波羅蜜多無盡法藏之所流出。
十方三世佛及弟子。
皆依如是無盡法藏精勤修學。
已正當證無上菩提。
已正當入無馀涅槃。
複次慶喜。
假使汝為聲聞乘人說聲聞法。
由此法故三千大千世界有情一切皆得阿羅漢果。
猶未為我作弟子事。
我於汝事未甚随喜。
汝若能為菩薩乘人。
宣說一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即名為我作弟子事。
我於此事深生随喜。
複次慶喜。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
俱時證得阿羅漢果。
彼所成就施戒修性諸福業事。
於意雲何。
甯為多不。
慶喜對曰:甚多世尊,佛告慶喜。
若有聲聞能為菩薩。
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經一晝夜展轉乃至經彈指頃。
是聲聞人所獲福聚甚多於前。
何以故?此聲聞人所獲福聚。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諸善根故。
複次慶喜。
若有菩薩為聲聞人說聲聞法。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由此法故。
悉皆證得阿羅漢果。
於意雲何。
如是菩薩所獲福聚甯為多不。
慶喜對曰:甚多世尊,佛告慶喜。
若有菩薩為諸有情。
宣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
經一晝夜展轉乃至經彈指頃。
如是菩薩所獲福聚甚多於前。
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法施。
超過一切聲聞獨覺相應法施。
及彼二乘諸善根故。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成就憶念如是善根。
複於無上正等菩提有退轉者無有是處。
△第五分見不動佛品第二十四 爾時如來四衆圍繞。
贊說般若波羅蜜多。
付阿難陀令受持已,複於一切刍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
天龍藥叉健達縛等。
大衆會中現神通力。
令衆皆見不動如來應正等覺。
聲聞菩薩大衆圍繞。
為如大海不可動會宣說正法。
及見彼土嚴淨之相。
其聲聞僧皆阿羅漢。
諸漏已盡無複煩惱得真自在。
心善解脫慧善解脫。
如調慧馬亦如大龍。
已作所作已辦所辦。
棄諸重擔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正智解脫。
至心自在第一究竟。
其菩薩僧一切皆是衆望所識。
得陀羅尼及無礙辯。
成就無量不可思議不可稱量微妙功德。
佛攝神力令此四衆天龍藥叉健達縛等。
不複見彼不動如來應正等覺聲聞菩薩及馀大衆并彼佛土嚴淨之相。
彼佛衆會及嚴淨土皆非此土眼根所照。
所以者何。
佛攝神力於彼遠境無見緣故。
爾時佛告阿難陀言:不動如來應正等覺國土衆會汝更見不。
阿難陀言:我不複見彼事。
非此眼所行境故。
時佛複告阿難陀言:如彼如來衆會國土。
非此土眼所行境界。
當知諸法亦複如是,非眼根等所行境界。
慶喜當知。
法不行法。
法不見法。
法不知法。
法不證法。
慶喜當知。
一切法性無能行者,無能見者無能知者,無能證者無動無作。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皆無作用。
能取所取俱如虛空性遠離故。
以一切法不可思議能所思議皆如幻士性遠離故。
以一切法無作受者,如光影等不堅實故。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能如是行。
名行般若波羅蜜多。
於諸法相無所執著。
若諸菩薩能如是學。
名學般若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無所取舍。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欲得一切波羅蜜多。
速疾圓滿至一切法究竟彼岸。
應學般若波羅蜜多。
所以者何。
如是學者於諸學中。
為最為勝為尊為高。
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利益安樂一切世間。
慶喜當知。
若諸菩薩能如是學。
無依怙者為作依怙。
諸佛世尊開許稱贊修學般若波羅蜜多。
慶喜當知。
諸佛菩薩學此學已安住此中。
能以右手若右足指。
舉取三千大千世界。
擲置他方或還本處。
其中有情不知不覺無損無怖。
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功德威力不可思議。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及諸菩薩。
學此般若波羅蜜多。
於去來今及無為法。
悉皆獲得無礙智見。
是故慶喜。
我說能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諸學中為最為勝為尊為高。
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
慶喜當知。
諸有欲取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量邊際者,如愚癡者欲取虛空量及邊際。
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功德無量無邊際故。
慶喜當知。
我終不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如名身等有量邊際。
所以者何。
名句文身是有量法。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功德勝利非有量法。
非名身等能量般若波羅蜜多功德勝利。
亦非般若波羅蜜多功德勝利是彼所量。
具壽慶喜便白佛言:何因緣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說為無量。
佛告慶喜。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性無盡故性遠離故說為無量。
慶喜當知。
三世諸佛皆學般若波羅蜜多。
究竟圓滿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為諸有情宣說開示。
而此般若波羅蜜多常無減荊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如太虛空不可盡故。
諸有欲盡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則為欲盡虛空邊際。
是故慶喜。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說為無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