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六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五分如來品第十五之二
爾時欲界梵世天子。
恭敬合掌俱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最為甚深極難信解。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亦最甚深極難信得。
爾時佛告諸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具壽善現便白佛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無上菩提非難信得。
何以故?以一切法畢竟空故。
空中無法信證馀法。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自性皆空。
若為永斷如是法故說如是法。
此法亦空。
由此因緣。
於佛無上正等菩提。
能證所證能知所知一切空寂。
是故無上正等菩提。
非難信解非難證得。
以一切法無不皆空。
如是信知便證得故。
佛告善現,無上菩提能信證者不可得故。
無上菩提非實有故。
無積集故說難信得。
時舍利子語善現言:以一切法畢竟空故。
無上菩提極難信得。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都無自性皆如虛空。
譬如虛空不作是念。
我當信得無上菩提。
諸法亦爾。
是故無上正等菩提極難信得。
複次善現,若佛菩提非難信得。
則不應有如克伽沙諸菩薩衆發趣無上正等菩提後還退轉。
故佛菩提極難信得。
善現對曰:於意雲何。
色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受想行識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離色有法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離受想行識有法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色真如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受想行識真如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離色真如有法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離受想行識真如有法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真如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離真如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時具壽善現謂舍利子言:若一切法谛故住故。
都無所有皆不可得。
說何等法可於無上正等菩提而有退轉。
舍利子言:如汝所說實無有法。
亦無有情可於菩提說有退轉。
若爾何故佛說三種住菩薩乘。
但應說一。
又不應立三乘有異。
唯應有一正等覺乘。
時滿慈子便白具壽舍利子言:應問善現,為許有一菩薩乘不。
然後可難應無三乘建立差别。
唯應有一正等覺。
乘時舍利子問善現言:為許有一菩薩乘不。
善現報言:真如頗有三種菩薩及三乘耶。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真如頗有一菩薩乘一佛乘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真如頗有一法可見名一菩薩及一乘耶。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時具壽善現謂舍利子言:若一切法谛故住故。
都無所有皆不可得。
菩薩三乘亦複如是,如何可責有一有三。
若諸菩薩聞說真如無差别相。
不驚不怖亦不沈沒。
是諸菩薩疾證菩提定無退轉。
爾時世尊贊善現曰:善哉善哉!汝今乃能為諸菩薩善說法要。
汝之所說承佛威神。
一切如來随喜汝說。
若諸菩薩於法真如無差别相深生信解。
聞說如是諸法真如。
不驚不怖亦不沈沒。
是諸菩薩疾證無上正等菩提定無退轉。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若諸菩薩成就此法。
定證無上正等覺耶。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是諸菩薩決定不堕聲聞等地。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若諸菩薩欲證菩提。
應雲何祝應雲何學。
佛告善現,若諸菩薩欲證菩提。
於諸有情應平等祝謂於彼類應起等心。
慈心。
悲心。
喜心。
舍心。
不異心。
謙下心。
利益心。
安樂心。
無瞋惱心。
如父母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善現當知。
若諸菩薩欲證菩提。
應如是住應如是學。
△第五分不退品第十六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我等當以何行狀相。
知是不退轉菩薩摩诃薩。
佛告善現,若諸菩薩能如實知異生聲聞獨覺菩薩及如來地雖說有異而於諸法真如性中。
無變異無分别皆無二無二分。
是諸菩薩雖實悟入諸法真如。
而於真如無所分别雖聞真如與一切法無二無别而無疑滞。
雖聞諸法種種異相而於其中無所執著。
是諸菩薩終不輕爾而發語言:諸有所說皆引義利。
終不觀他好惡長短。
平等憐愍而為說法。
若諸菩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是諸菩薩不觀外道沙門梵志形相言說。
謂彼於法實知實見。
或能施設正見法門。
無有是處。
終不禮敬外道天神。
亦不供養而求勝福。
複次善現,是諸菩薩不堕惡趣不受女身。
亦不生於卑賤種族。
除為度脫彼有情類示同類生方便攝受。
複次善現,是諸菩薩常樂受行十善業道。
亦能方便勸他受行。
乃至夢中亦無所犯。
複次善現,是諸菩薩諸所受持思惟讀誦種種經典令極通利。
皆為利樂一切有情。
恒作是念。
我以此法為諸有情宣說開示。
當令一切法願滿足。
複持如是法施善根。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所求一切
恭敬合掌俱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最為甚深極難信解。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亦最甚深極難信得。
爾時佛告諸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具壽善現便白佛言:如我解佛所說義者,無上菩提非難信得。
何以故?以一切法畢竟空故。
空中無法信證馀法。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自性皆空。
若為永斷如是法故說如是法。
此法亦空。
由此因緣。
於佛無上正等菩提。
能證所證能知所知一切空寂。
是故無上正等菩提。
非難信解非難證得。
以一切法無不皆空。
如是信知便證得故。
佛告善現,無上菩提能信證者不可得故。
無上菩提非實有故。
無積集故說難信得。
時舍利子語善現言:以一切法畢竟空故。
無上菩提極難信得。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都無自性皆如虛空。
譬如虛空不作是念。
我當信得無上菩提。
諸法亦爾。
是故無上正等菩提極難信得。
複次善現,若佛菩提非難信得。
則不應有如克伽沙諸菩薩衆發趣無上正等菩提後還退轉。
故佛菩提極難信得。
善現對曰:於意雲何。
色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受想行識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離色有法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離受想行識有法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色真如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受想行識真如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離色真如有法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離受想行識真如有法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真如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離真如於菩提有退轉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時具壽善現謂舍利子言:若一切法谛故住故。
都無所有皆不可得。
說何等法可於無上正等菩提而有退轉。
舍利子言:如汝所說實無有法。
亦無有情可於菩提說有退轉。
若爾何故佛說三種住菩薩乘。
但應說一。
又不應立三乘有異。
唯應有一正等覺乘。
時滿慈子便白具壽舍利子言:應問善現,為許有一菩薩乘不。
然後可難應無三乘建立差别。
唯應有一正等覺。
乘時舍利子問善現言:為許有一菩薩乘不。
善現報言:真如頗有三種菩薩及三乘耶。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真如頗有一菩薩乘一佛乘不。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真如頗有一法可見名一菩薩及一乘耶。
舍利子言:不也善現,時具壽善現謂舍利子言:若一切法谛故住故。
都無所有皆不可得。
菩薩三乘亦複如是,如何可責有一有三。
若諸菩薩聞說真如無差别相。
不驚不怖亦不沈沒。
是諸菩薩疾證菩提定無退轉。
爾時世尊贊善現曰:善哉善哉!汝今乃能為諸菩薩善說法要。
汝之所說承佛威神。
一切如來随喜汝說。
若諸菩薩於法真如無差别相深生信解。
聞說如是諸法真如。
不驚不怖亦不沈沒。
是諸菩薩疾證無上正等菩提定無退轉。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若諸菩薩成就此法。
定證無上正等覺耶。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是諸菩薩決定不堕聲聞等地。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若諸菩薩欲證菩提。
應雲何祝應雲何學。
佛告善現,若諸菩薩欲證菩提。
於諸有情應平等祝謂於彼類應起等心。
慈心。
悲心。
喜心。
舍心。
不異心。
謙下心。
利益心。
安樂心。
無瞋惱心。
如父母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善現當知。
若諸菩薩欲證菩提。
應如是住應如是學。
△第五分不退品第十六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我等當以何行狀相。
知是不退轉菩薩摩诃薩。
佛告善現,若諸菩薩能如實知異生聲聞獨覺菩薩及如來地雖說有異而於諸法真如性中。
無變異無分别皆無二無二分。
是諸菩薩雖實悟入諸法真如。
而於真如無所分别雖聞真如與一切法無二無别而無疑滞。
雖聞諸法種種異相而於其中無所執著。
是諸菩薩終不輕爾而發語言:諸有所說皆引義利。
終不觀他好惡長短。
平等憐愍而為說法。
若諸菩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是諸菩薩不觀外道沙門梵志形相言說。
謂彼於法實知實見。
或能施設正見法門。
無有是處。
終不禮敬外道天神。
亦不供養而求勝福。
複次善現,是諸菩薩不堕惡趣不受女身。
亦不生於卑賤種族。
除為度脫彼有情類示同類生方便攝受。
複次善現,是諸菩薩常樂受行十善業道。
亦能方便勸他受行。
乃至夢中亦無所犯。
複次善現,是諸菩薩諸所受持思惟讀誦種種經典令極通利。
皆為利樂一切有情。
恒作是念。
我以此法為諸有情宣說開示。
當令一切法願滿足。
複持如是法施善根。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所求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