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五十

關燈
說無怖畏無疑惑法。

    爾時世尊即便微笑。

    從面門出金色光明。

    普照十方無邊世界。

    還來梵世現大神通。

    漸至佛邊右繞三匝。

    作神變已入佛頂中。

    時克伽天睹斯事已歡喜踴躍。

    取妙金花恭敬至誠散如來上。

    佛神力故令此金花上踴空中缤紛而祝時阿難陀見聞是已,從座而起頂禮佛足。

    偏覆左肩右膝著地。

    合掌恭敬白言:世尊何因何緣現此微笑。

    佛現微笑非無因緣。

    爾時世尊告慶喜曰:今此天女於未來世當成如來應正等覺。

    劫名星喻。

    佛号金花。

    慶喜當知。

    今此天女即是最後所受女身。

    舍此身已便受男身。

    盡未來際不複為女。

    從此殁已生於東方不動如來可愛世界。

    於彼佛所勤修梵行。

    此女彼界便字金花。

    從不動佛世界殁已,複生他方有佛世界。

    從一佛國趣一佛國。

    常不遠離諸佛世尊,如轉輪王從一台觀至一台觀。

    歡娛受樂。

    乃至命終足不履地。

    金花菩薩亦複如是,從一佛土往一佛土。

    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随所生處常不離佛。

    時阿難陀竊作是念。

    金花菩薩當作佛時。

    亦應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彼會菩薩摩诃薩衆。

    其數多少應如今佛菩薩衆會。

    佛知其念。

    告慶喜言:如是如是,如汝所念。

    金花菩薩當作佛時。

    亦為衆會宣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彼會菩薩摩诃薩衆。

    其數多少亦如今佛菩薩衆會。

    慶喜當知。

    金花菩薩當作佛時。

    聲聞弟子得涅槃者,其數甚多不可稱計。

    謂不可數若百若千若俱胝等。

    但可總說無量無邊。

    慶喜當知。

    金花菩薩當作佛時。

    其土無有惡獸惡鬼。

    亦無怨賊乏水饑馑疾疫等難。

    慶喜當知。

    金花菩薩當證無上正等覺時。

    其土有情無諸怖畏。

    及無種種災橫過失。

    爾時慶喜複白佛言:今此天女先於何佛初發無上正等覺心。

    種諸善根回向發願。

    佛告慶喜。

    今此天女先於過去然燈佛所。

    初發無上正等覺心。

    種諸善根回向發願。

    爾時亦以金花散佛。

    求證無上正等菩提。

    慶喜當知。

    我於過去然燈佛所。

    以五莖花奉散彼佛回向發願。

    爾時便得無生法忍。

    然燈如來應正等覺。

    知我根熟與我授記。

    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号曰能寂。

    界名堪忍。

    劫号為賢。

    天女爾時聞佛授我大菩提記歡喜踴躍。

    即以金華奉散佛上。

    便發無上正等覺心。

    種諸善根回向發願。

    使我來世於此菩薩當作佛時。

    亦如今佛現前授我大菩提記。

    故我今者與彼授記。

    爾時慶喜聞佛所說,歡喜踴躍複白佛言:今此天女。

    久發無上正等覺心。

    種諸善根回向發願今得成熟。

    是故如來授與彼記。

    佛告慶喜。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善根熟故我授彼大菩提記。

     △第四分覺魔事品第二十一之一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諸菩薩摩诃薩。

    雲何習空。

    雲何現入空三摩地。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應觀色空。

    應觀受想行識空。

    作此觀時不令心亂。

    若心不亂則不見法。

    若不見法則不作證。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如世尊說。

    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應觀法空而不作證。

    雲何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住空等持而不作證。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觀法空時先作是念。

    我應觀法諸相皆空。

    不應作證。

    我為學故觀諸法空。

    不為證故觀諸法空。

    今是學時非為證時。

    是菩薩摩诃薩未入定時。

    系心於境攝受般若波羅蜜多。

    非入定位系心於境攝受般若波羅蜜多。

    是菩薩摩诃薩於如是時,不退一切菩提分法不證漏荊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廣大智慧。

    善住法空及一切種菩提分法。

    恒作是念。

    今時應學不應作證。

    善現當知。

    若時菩薩摩诃薩住空三摩地而不證空。

    是時菩薩摩诃薩。

    亦住無相三摩地而不證無相。

    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殊勝堅淨善根。

    常作是念。

    今時應學不應作證。

    今應攝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觀空無相。

    圓滿一切菩提分法。

    不應今時證於實際。

    由此因緣是菩薩摩诃薩不堕聲聞及獨覺地。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譬如有人勇健威猛所立堅固難可動遙形色端嚴衆人喜見。

    具多最勝功德屍羅。

    聰慧巧言善能酬對。

    具辯具行知處知時。

    於兵伎術學至究竟。

    所防堅固能摧多敵。

    一切伎能皆善成就。

    諸工巧處學至窮荊具念慧行勇捍儀式。

    於諸經典得無所畏。

    具慈具義有大勢力。

    支體無缺諸根圓滿。

    眷屬資财無不具足。

    衆人敬伏悉皆欽仰。

    諸有所為皆能成辦。

    善事業故功少利多。

    由此因緣富諸财寶。

    善能給施多品有情。

    應供養者能供養之。

    應恭敬者能恭敬之。

    應尊重者能尊重之。

    應贊歎者能贊歎之。

    善現,於意雲何。

    彼人由此倍增喜躍。

    深心歡悅自慶慰不。

    善現對曰:如是世尊,如是善逝。

    佛告善現,彼勇健人成就如是大興盛事。

    有因緣故将其父母妻子眷屬發趣他方。

    中路經過險難曠野。

    其中多有惡獸怨賊怨家潛伏諸怖畏事。

    眷屬小大無不驚惶。

    其人自恃多諸伎術。

    威猛勇健身意泰然。

    安慰父母妻子眷屬。

    勿有憂懼必令無苦。

    疾度曠野至安隐處。

    複次善現,於意雲何。

    此曠野中怨害現起。

    彼人既具勇健伎能。

    慈愛尊親備諸器仗。

    而棄父母妻子眷屬。

    獨運自身度險難不。

    善現對曰:不也世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