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四十九

關燈
猛焰交徹燒然各受辛酸楚毒大苦。

    作是化已告不退轉諸菩薩言:此諸菩薩皆受無上正等菩提不退轉記。

    故堕如是大地獄中。

    恒受如斯種種劇苦。

    汝等菩薩既受無上正等菩提不退轉記。

    亦當堕此大地獄中受諸劇苦。

    佛授汝等大地獄中受極苦記。

    非授無上正等菩提不退轉記。

    是故汝等應疾舍棄大菩提心。

    可得免脫此地獄苦。

    當生天上或生人中受諸妙樂。

    是時不退轉菩薩摩诃薩見聞此事其心不動亦不驚疑。

    但作是念。

    受不退轉記菩薩摩诃薩若堕惡趣受諸苦惱。

    不能免脫必無是處。

    今見聞者定是惡魔所作所說皆非實有。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設有惡魔作沙門像。

    來至其所說如是言:汝先所聞受持讀誦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經典皆是邪說。

    應疾舍棄勿謂為真。

    汝等若能速疾棄舍。

    我當教汝真淨佛法。

    令汝速證無上菩提。

    汝先所聞非真佛語。

    是文頌者虛诳撰集。

    我之所說是真佛語。

    善現當知。

    若菩薩摩诃薩聞如是語心動驚疑。

    當知未受不退轉記。

    若菩薩摩诃薩聞如是說。

    其心不動亦不驚疑。

    但随無作無相無生法性而祝是菩薩摩诃薩諸有所作。

    不信他語不随他教。

    而便動轉如阿羅漢諸有所為。

    不信他語現證法性無惑無疑。

    一切惡魔不能傾動。

    如是不退轉菩薩摩诃薩一切聲聞獨覺外道諸惡魔等。

    不能破壞令於菩提而生退屈。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設有惡魔來至其所。

    詐現親友作如是言:汝等所行是生死法非菩薩行。

    汝等今應修盡苦道。

    速盡衆苦得般涅槃。

    是時惡魔即為菩薩說堕生死相似道法。

    告菩薩言此是真道。

    汝修此道速盡一切生老病死得般涅槃。

    現在苦身尚應厭舍。

    況更求受當來苦身。

    宜自審思舍先所信。

    是菩薩摩诃薩聞彼語時。

    其心不動亦不驚疑。

    但作是念。

    如是說者定是惡魔。

    時彼惡魔複語菩薩。

    欲聞菩薩無益行耶。

    謂諸菩薩經如克伽沙數大劫。

    以無量種上妙供具供養諸佛。

    複於克伽沙等佛所。

    修無量種難行苦行。

    親近承事如克伽沙諸佛世尊,請問無量無邊菩薩所應修道。

    克伽沙等諸佛世尊,如所請問次第為說。

    是諸菩薩摩诃薩衆。

    如佛教誡精勤修學經無量劫。

    尚不能證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況今汝等可能證得。

    是時菩薩雖聞其言:而心不動亦無疑惑。

    時彼惡魔複於是處。

    化作無量刍形像。

    告菩薩曰:此諸刍皆於過去。

    經無數劫修無量種難行苦行。

    而不能得無上菩提。

    今皆退住阿羅漢果。

    雲何汝等能證菩提。

    是諸菩薩見聞此已即作是念。

    定是惡魔為擾亂我作如是事。

    定無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至圓滿位。

    不證無上正等菩提。

    退住聲聞獨覺等地。

    複作是念。

    若諸菩薩如佛所說修菩薩行。

    不證無上正等菩提必無是處。

    當知今者所見所聞。

    定是惡魔所作所說,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

    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設有惡魔作刍像來至其所。

    欲令厭背無上菩提。

    作如是言:一切智智與虛空等。

    無性為性自相本空。

    諸法亦爾與虛空等無性為性。

    自相空中無有一法可名能證。

    無有一法可名所證。

    證處證時及由此證亦不可得。

    既一切法與虛空等。

    無性為性自相本空。

    汝等雲何唐受勤苦求證無上正等菩提。

    汝先所聞諸菩薩衆應求無上正等菩提。

    皆是魔說非真佛語。

    汝等應舍求證無上正等覺心。

    勿於長夜為諸有情自受勤苦。

    雖行種種難行苦行。

    欲求菩提終不能得。

    是菩薩摩诃薩聞說如是呵谏語時。

    能審觀察此惡魔事。

    欲退敗我大菩提心。

    我今不應信受彼說退失所發大菩提心。

    應更堅牢終無動轉。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欲入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即随意能入。

    是菩薩摩诃薩雖入四靜慮而不受彼果。

    為欲利樂諸有情故。

    随欲攝受所應受身。

    即随所願皆能攝受。

    作所作已即能舍之。

    是故雖能入諸靜慮。

    而不随彼勢力受生。

    為度有情還生欲界。

    雖生欲界而不染欲。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不貴名聲不著稱譽。

    於有情類無恚恨心。

    常欲令其利益安樂。

    往來入出無散亂心。

    進止威儀恒住正念。

    為有情故雖處居家。

    而於其中不生貪著。

    雖現受欲而常厭怖。

    如涉險路心恒驚恐雖有所食惶懼不安。

    但念何時出斯險難。

    雖現受用種種珍财。

    而於其中不起貪愛。

    不以邪命非法自活。

    甯自殒沒不損於人。

    所以者何。

    是諸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人中尊。

    人中善士。

    人中豪貴。

    人中牛王。

    人中蓮華。

    人中龍象。

    人中師子。

    人中勇劍人中調禦。

    人中英傑。

    本為利樂一切有情。

    現處居家方便饒益。

    豈為自活侵損於人。

    所以者何。

    是諸菩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任持故。

    若菩薩摩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