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四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得。
當知是為真實菩薩。
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聞說真如無差别相。
不驚不怖不沈不沒。
是菩薩摩诃薩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於其中間定無退轉。
爾時世尊贊善現曰:善哉善哉!汝今乃能為諸菩薩善說法要。
汝之所說皆是如來威神之力。
善現當知。
若菩薩摩诃薩於法真如不可得相深生信解。
知一切法無差别相。
聞說如是諸法真如不可得相。
不驚不怖不沈不沒。
是菩薩摩诃薩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成就此法。
疾證無上正等覺耶。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诃薩成就此法。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不堕聲聞獨覺等地。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欲疾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應雲何住雲何應學。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欲疾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於諸有情應平等祝於諸有情應起等心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利益心安樂心調柔心恭敬心無損心無害心質直心如父心如母心如兄弟心如姊妹心為依怙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善現當知。
若菩薩摩诃薩欲疾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於諸有情應如是住應如是學。
△第四分不退相品第十七 爾時善現複白佛言:我等當以何行狀相知是不退轉菩薩摩诃薩。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能如實知若異生地。
若聲聞地。
若獨覺地。
若菩薩地。
若如來地。
如是諸地雖說有異而於諸法真如性中。
無變異無分别。
皆無二無二分。
是菩薩摩诃薩雖實悟入諸法真如。
亦實安住諸法真如無所分别。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是菩薩摩诃薩既實悟入諸法真如。
雖聞真如與一切法無二無别而無疑滞。
是菩薩摩诃薩既實安住諸法真如。
出真如已雖聞諸法種種異相。
而於其中無所執著亦無疑滞。
不作是念。
此事如實此不如實雖無此念而於諸法能如實知。
是菩薩摩诃薩終不輕爾而發語言:諸有所說皆引義利。
若無義利終不發言:是菩薩摩诃薩終不觀他好惡長短。
平等憐愍而為說法。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終不樂觀外道沙門婆羅門等形相言說。
彼諸沙門婆羅門等。
於所知法實知實見。
或能施設正見法門無有是處。
是菩薩摩诃薩終不禮敬諸馀天神。
如諸世間外道所事。
亦終不以種種花鬘塗散等香衣服嬰珞寶幢幡蓋伎樂燈明供養天神及諸外道。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不堕惡趣不受女身。
亦不生於卑賤種族。
除為度脫彼類有情現同類生方便攝受。
是菩薩摩诃薩常樂受行十善業道。
自離害生命乃至邪見。
亦勸他離害生命乃至邪見。
自受行十善業道亦勸他受行十善業道。
示現勸導贊勵慶喜。
攝受有情令其堅固。
是菩薩摩诃薩乃至夢中亦不現行十惡業道。
亦不現起惡不善心。
乃至夢中亦常受學十善業道。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諸所受持思惟讀誦種種經典令極通利。
皆為利樂一切有情恒作是念。
我以此法為諸有情宣說開示。
當令一切法願滿足。
複持如是法施善根。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於佛所說甚深法門。
終不生於疑惑猶豫亦不迷悶。
歡喜信受諸所發言皆為饒益。
知量而說言詞柔軟。
寝寐輕少煩惱不行。
入出往來心不迷謬。
恒時安住正念正知。
進止威儀行住坐卧。
舉足下足亦複如是,諸所遊履必觀其地。
安詳系念直視而行。
運動語言常無卒暴。
諸所受用卧具衣服。
皆常香潔無諸臭穢。
亦無垢膩虮虱等蟲。
恒樂清淨常無疾玻身中無有八萬戶蟲。
所以者何。
是諸菩薩善根增上出過世間。
如如善根漸漸增長。
如是如是身心清淨。
由此因緣是諸菩薩身心堅固猶若金剛。
不為違緣之所侵惱。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是菩薩摩诃薩雲何應知心常清淨。
佛告善現,是菩薩摩诃薩如如善根漸漸增長。
如是如是心中一切谄曲矯诳皆永不行。
由此因緣。
一切煩惱及馀不善皆永息滅。
亦超聲聞及獨覺地。
疾趣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應知心常清淨。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不重利養不徇名譽。
心離嫉慳身無愆失。
於諸飲食衣服卧具醫藥資财不生耽著。
聞甚深法心不迷謬。
智慧深固恭敬信受。
随所聽聞皆能會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諸所造作世間事業。
亦依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會入法性。
不見一事出法性者,設有不與法性相應。
亦能方便會入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
由斯不見出法性者,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
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設有惡魔現前化作八大地獄。
複於一一大地獄中。
化作無量百千菩薩。
皆被
當知是為真實菩薩。
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聞說真如無差别相。
不驚不怖不沈不沒。
是菩薩摩诃薩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於其中間定無退轉。
爾時世尊贊善現曰:善哉善哉!汝今乃能為諸菩薩善說法要。
汝之所說皆是如來威神之力。
善現當知。
若菩薩摩诃薩於法真如不可得相深生信解。
知一切法無差别相。
聞說如是諸法真如不可得相。
不驚不怖不沈不沒。
是菩薩摩诃薩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成就此法。
疾證無上正等覺耶。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诃薩成就此法。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不堕聲聞獨覺等地。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欲疾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應雲何住雲何應學。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欲疾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於諸有情應平等祝於諸有情應起等心慈心悲心喜心舍心利益心安樂心調柔心恭敬心無損心無害心質直心如父心如母心如兄弟心如姊妹心為依怙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善現當知。
若菩薩摩诃薩欲疾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於諸有情應如是住應如是學。
△第四分不退相品第十七 爾時善現複白佛言:我等當以何行狀相知是不退轉菩薩摩诃薩。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能如實知若異生地。
若聲聞地。
若獨覺地。
若菩薩地。
若如來地。
如是諸地雖說有異而於諸法真如性中。
無變異無分别。
皆無二無二分。
是菩薩摩诃薩雖實悟入諸法真如。
亦實安住諸法真如無所分别。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是菩薩摩诃薩既實悟入諸法真如。
雖聞真如與一切法無二無别而無疑滞。
是菩薩摩诃薩既實安住諸法真如。
出真如已雖聞諸法種種異相。
而於其中無所執著亦無疑滞。
不作是念。
此事如實此不如實雖無此念而於諸法能如實知。
是菩薩摩诃薩終不輕爾而發語言:諸有所說皆引義利。
若無義利終不發言:是菩薩摩诃薩終不觀他好惡長短。
平等憐愍而為說法。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終不樂觀外道沙門婆羅門等形相言說。
彼諸沙門婆羅門等。
於所知法實知實見。
或能施設正見法門無有是處。
是菩薩摩诃薩終不禮敬諸馀天神。
如諸世間外道所事。
亦終不以種種花鬘塗散等香衣服嬰珞寶幢幡蓋伎樂燈明供養天神及諸外道。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不堕惡趣不受女身。
亦不生於卑賤種族。
除為度脫彼類有情現同類生方便攝受。
是菩薩摩诃薩常樂受行十善業道。
自離害生命乃至邪見。
亦勸他離害生命乃至邪見。
自受行十善業道亦勸他受行十善業道。
示現勸導贊勵慶喜。
攝受有情令其堅固。
是菩薩摩诃薩乃至夢中亦不現行十惡業道。
亦不現起惡不善心。
乃至夢中亦常受學十善業道。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諸所受持思惟讀誦種種經典令極通利。
皆為利樂一切有情恒作是念。
我以此法為諸有情宣說開示。
當令一切法願滿足。
複持如是法施善根。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於佛所說甚深法門。
終不生於疑惑猶豫亦不迷悶。
歡喜信受諸所發言皆為饒益。
知量而說言詞柔軟。
寝寐輕少煩惱不行。
入出往來心不迷謬。
恒時安住正念正知。
進止威儀行住坐卧。
舉足下足亦複如是,諸所遊履必觀其地。
安詳系念直視而行。
運動語言常無卒暴。
諸所受用卧具衣服。
皆常香潔無諸臭穢。
亦無垢膩虮虱等蟲。
恒樂清淨常無疾玻身中無有八萬戶蟲。
所以者何。
是諸菩薩善根增上出過世間。
如如善根漸漸增長。
如是如是身心清淨。
由此因緣是諸菩薩身心堅固猶若金剛。
不為違緣之所侵惱。
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不複退轉。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是菩薩摩诃薩雲何應知心常清淨。
佛告善現,是菩薩摩诃薩如如善根漸漸增長。
如是如是心中一切谄曲矯诳皆永不行。
由此因緣。
一切煩惱及馀不善皆永息滅。
亦超聲聞及獨覺地。
疾趣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應知心常清淨。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不重利養不徇名譽。
心離嫉慳身無愆失。
於諸飲食衣服卧具醫藥資财不生耽著。
聞甚深法心不迷謬。
智慧深固恭敬信受。
随所聽聞皆能會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諸所造作世間事業。
亦依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會入法性。
不見一事出法性者,設有不與法性相應。
亦能方便會入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理趣。
由斯不見出法性者,若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諸行狀相。
定於無上正等菩提。
不複退轉。
複次善現,一切不退轉菩薩摩诃薩設有惡魔現前化作八大地獄。
複於一一大地獄中。
化作無量百千菩薩。
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