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四十八

關燈
△第四分譬喻品第十四 爾時具壽善現複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實為大事現世間不。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實為大事出現世間。

    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實能成辦一切智智。

    實能成辦諸獨覺地。

    實能成辦諸聲聞地。

    善現當知。

    如刹帝利灌頂大王。

    威德自在降伏一切。

    以諸國事付囑大臣。

    端拱無為安隐快樂。

    諸佛亦爾。

    為大法王。

    威德自在降伏一切。

    以諸佛法若獨覺法若聲聞法。

    悉皆付囑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普令成辦。

    是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實為大事出現世間。

    善現當知。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為攝受執著色故出現世間。

    不為攝受執著受想行識故出現世間。

    不為攝受執著預流果故出現世間。

    不為攝受執著一來不還阿羅漢果故出現世間。

    不為攝受執著獨覺菩提故出現世間。

    亦不為攝受執著一切智智故出現世間。

    具壽善現即白佛言:雲何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為攝受執著一切智智故出現世間。

    佛告善現,於意雲何。

    汝頗見有阿羅漢果可攝受執著不。

    善現答言:不也世尊,我不見有阿羅漢果可於其中攝受執著。

    佛告善現,善哉善哉!我亦不見有如來法可於其中攝受執著。

    是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為攝受執著一切智智故出現世間。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為攝受執著一切智智故出現世間者,新學大乘諸菩薩衆。

    聞如是說心便驚怖不能信受。

    若因圓滿曾於過去無量佛所。

    發弘誓願長夜積集殊勝善根。

    諸菩薩衆聞如是說乃能信受。

    佛告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由此因緣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應辄為新學大乘諸菩薩說。

    爾時欲界色界天子俱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最為甚深難見難覺極難信解。

    若諸有情曾於過去無量佛所。

    發弘誓願多種善根事多善友。

    乃能信解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

    一切皆成随信行等。

    彼有情類若經一劫若一劫馀修自地行。

    不如有人一日於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忍樂思惟稱量觀察。

    所獲功德勝彼無量。

    爾時佛告諸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天子當知。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聞深般若波羅蜜多疾得涅槃。

    勝前所說随信行等。

    若經一劫若一劫馀修自地行況忍樂等。

    時諸天子聞佛所說,歡喜踴躍頂禮世尊,右繞三匝辭佛還宮。

    去會未遠忽然不現。

    随所屬界各住本宮。

    勸進諸天修殊勝行。

     爾時善現複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聞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生信解不沈不沒不迷不悶。

    無惑無疑無取無執。

    歡喜聽受恭敬供養。

    從何處沒來生此間。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聞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信解。

    不沈不沒不迷不悶。

    無惑無疑無取無執。

    歡喜聽受恭敬供養。

    樂見樂聞受持讀誦。

    常不遠離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彼相應殊勝作意。

    愛樂随逐能說法者,如犢随母未嘗暫離。

    乃至未得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所有義趣究竟通利能為他說。

    終不遠離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說法師經須臾頃。

    是菩薩摩诃薩從人中沒來生此間。

    乘宿勝因能成是事。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頗有成就如是功德。

    諸菩薩摩诃薩供養承事他方佛已,從彼處沒來生此耶。

    佛告善現,有菩薩摩诃薩供養承事他方佛已,從彼處沒來生此間。

    成就如是殊勝功德。

    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先從他方無量佛所。

    聞深般若波羅蜜多能生信解。

    恭敬供養書寫受持。

    請問其中甚深義趣。

    修習思惟廣為他說。

    從彼處沒來生此間。

    乘昔善根能辦是事。

    複次善現,有菩薩摩诃薩從睹史多天衆。

    同分沒來生人中。

    彼亦成就如是功德。

    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先世已於睹史多天慈氏菩薩摩诃薩所。

    聞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生信解恭敬供養。

    請問其中甚深義趣。

    修習思惟廣為他說。

    從彼處沒來生此間。

    乘昔善根能辦是事。

    複次善現,有菩薩乘善男子等。

    雖於前世得聞般若波羅蜜多。

    而不請問甚深義趣。

    今生人中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其心迷悶疑惑沈沒。

    或生異解難可開悟。

    所以者何。

    不了義者心多迷悶疑惑沈沒。

    複次善現,有菩薩乘善男子等。

    雖於前世得聞般若波羅蜜多。

    亦曾請問甚深義趣。

    或經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

    而不精進如說修行。

    今生人中聞說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雖經少時其心堅固無能壞者,若離所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及說法師請問深義。

    尋便退失心生猶豫。

    所以者何。

    此菩薩乘善男子等。

    雖於前世得聞般若波羅蜜多。

    亦能請問甚深義趣。

    而不精進如說修行故。

    於今生於深般若波羅蜜多。

    或時樂聞或時不樂。

    或時堅固或時退失。

    其心輕動進退非恒。

    如堵羅綿随風飄轉。

    當知如是住菩薩乘善男子等。

    新學大乘雖有信心而不堅淨。

    於深般若波羅蜜多不能長時信樂。

    随轉彼於二地或随堕一。

    所謂聲聞及獨覺地。

     善現當知。

    如泛大海所乘船破。

    其中諸人若不取木器物浮囊闆片死屍為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