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四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深義。
汝承佛力能問如來應正等覺如是深義。
憍屍迦。
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若於色不住亦不住此是色。
是為學色。
若於受想行識不住亦不住此是受想行識。
是為學受想行識。
複次憍屍迦。
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若於色不學亦不學此是色是不住色。
若於受想行識不學亦不學此是受想行識是不住受想行識。
憍屍迦。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名住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名學深般若波羅蜜多。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最為甚深。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難可測量。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難可執齲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無有限量。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若於色甚深性不住亦不住此是色甚深性。
是名學色甚深性。
若於受想行識甚深性不住亦不住此是受想行識甚深性。
是名學受想行識甚深性。
複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若於色甚深性不學亦不學此是色甚深性。
是名不住色甚深性。
若於受想行識甚深性不學亦不學此是受想行識甚深性。
是名不住受想行識甚深性。
時舍利子複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既最甚深難可測量難可執齲無有限量則難信解。
但應為彼不退轉位諸菩薩說。
所以者何。
彼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心不驚惶恐怖疑惑。
不生毀謗深心信解。
時天帝釋便問具壽舍利子言:若有為彼未得受記諸菩薩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有何失。
時舍利子告帝釋言:彼聞驚惶恐怖疑惑不能信解或生毀謗。
由斯造作增長能感堕惡趣業。
沒三惡趣久受大苦。
難證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不應為彼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天帝釋言:頗有菩薩未得受記聞深般若波羅蜜多。
心不驚惶恐怖疑惑。
不生毀謗深信解不。
舍利子言有。
憍屍迦。
是菩薩摩诃薩久發無上正等覺心。
久修菩薩摩诃薩行。
不久當受大菩提記。
憍屍迦。
若菩薩摩诃薩聞深般若波羅蜜多。
心不驚惶恐怖疑惑。
不生毀謗深信解者,當知是菩薩摩诃薩已受無上大菩提記。
設未受者不過一佛或二佛所。
定當得受大菩提記。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久學大乘。
久發大願。
久修大行。
供養多佛。
事多善友。
善根成熟聞深般若波羅蜜多。
心不驚惶恐怖疑惑。
深心信解常樂聽聞受持讀誦。
恭敬供養如理思惟。
為他演說或複書寫。
如說修行恒無懈惓。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由此因緣随所生處。
常見諸佛恒聞正法。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随所見佛皆為受記無空過者,時舍利子便白佛言:我今樂說少分譬喻。
唯願聽許。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随汝意說。
時舍利子白言:世尊,如住大乘善男子等。
夢見自坐妙菩提座。
當知是人近證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若有善男子等。
得聞般若波羅蜜多。
深心信敬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當知是人久學大乘。
善根成熟或已得受大菩提記。
或近當受大菩提記。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譬如有人遊涉曠野經過崄道。
百逾繕那或二或三或四五百。
見諸城邑王都前相。
謂放牧人園林田等。
見是相已便作是念。
城邑王都去此非遠。
作是念已身意泰然。
不畏惡獸惡賊饑渴。
住菩薩乘善男子等亦複如是,若聞般若波羅蜜多。
深心信敬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當知是人不久得受大菩提記。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無堕聲聞獨覺地畏。
何以故?已得見聞供養恭敬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無上菩提之前相故。
世尊,譬如有人欲觀大海。
漸次往趣經曆多時不見山林。
便作是念。
今睹此相大海非遠。
所以者何。
近大海岸地必漸下無諸山林。
彼人爾時雖未見海而見近相歡喜踴躍。
住菩薩乘善男子等亦複如是,若得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深生信敬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當知是人不久得受大菩提記。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何以故?已得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無上菩提之前相故。
世尊,譬如春時花果樹等。
故葉已堕枝條滋潤。
衆人見之鹹作是念。
新花果葉當出非久。
所以者何。
此諸樹等新花果葉先相現故。
住菩薩乘善男子等亦複如是,若得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深心信敬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當知是人不久得受大菩提記。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譬如女人懷孕漸久。
其身轉重動止不安。
飲食睡眠悉皆減少。
不喜多語厭常所作。
受苦痛故衆事頓息。
有異母人見是相已,即知此女不久産生。
住菩薩乘善男子等亦複如是,若得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深心信敬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當知是人不久得受大菩提記。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轉妙法輪度有情衆。
爾時佛贊舍利子言:善哉善哉!汝能善說菩薩譬喻。
當知皆是如來神力。
汝承佛力能問如來應正等覺如是深義。
憍屍迦。
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若於色不住亦不住此是色。
是為學色。
若於受想行識不住亦不住此是受想行識。
是為學受想行識。
複次憍屍迦。
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若於色不學亦不學此是色是不住色。
若於受想行識不學亦不學此是受想行識是不住受想行識。
憍屍迦。
是名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名住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名學深般若波羅蜜多。
時舍利子便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最為甚深。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難可測量。
如是般若波羅蜜多難可執齲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無有限量。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若於色甚深性不住亦不住此是色甚深性。
是名學色甚深性。
若於受想行識甚深性不住亦不住此是受想行識甚深性。
是名學受想行識甚深性。
複次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若於色甚深性不學亦不學此是色甚深性。
是名不住色甚深性。
若於受想行識甚深性不學亦不學此是受想行識甚深性。
是名不住受想行識甚深性。
時舍利子複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既最甚深難可測量難可執齲無有限量則難信解。
但應為彼不退轉位諸菩薩說。
所以者何。
彼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心不驚惶恐怖疑惑。
不生毀謗深心信解。
時天帝釋便問具壽舍利子言:若有為彼未得受記諸菩薩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有何失。
時舍利子告帝釋言:彼聞驚惶恐怖疑惑不能信解或生毀謗。
由斯造作增長能感堕惡趣業。
沒三惡趣久受大苦。
難證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不應為彼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天帝釋言:頗有菩薩未得受記聞深般若波羅蜜多。
心不驚惶恐怖疑惑。
不生毀謗深信解不。
舍利子言有。
憍屍迦。
是菩薩摩诃薩久發無上正等覺心。
久修菩薩摩诃薩行。
不久當受大菩提記。
憍屍迦。
若菩薩摩诃薩聞深般若波羅蜜多。
心不驚惶恐怖疑惑。
不生毀謗深信解者,當知是菩薩摩诃薩已受無上大菩提記。
設未受者不過一佛或二佛所。
定當得受大菩提記。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久學大乘。
久發大願。
久修大行。
供養多佛。
事多善友。
善根成熟聞深般若波羅蜜多。
心不驚惶恐怖疑惑。
深心信解常樂聽聞受持讀誦。
恭敬供養如理思惟。
為他演說或複書寫。
如說修行恒無懈惓。
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由此因緣随所生處。
常見諸佛恒聞正法。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随所見佛皆為受記無空過者,時舍利子便白佛言:我今樂說少分譬喻。
唯願聽許。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随汝意說。
時舍利子白言:世尊,如住大乘善男子等。
夢見自坐妙菩提座。
當知是人近證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若有善男子等。
得聞般若波羅蜜多。
深心信敬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當知是人久學大乘。
善根成熟或已得受大菩提記。
或近當受大菩提記。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譬如有人遊涉曠野經過崄道。
百逾繕那或二或三或四五百。
見諸城邑王都前相。
謂放牧人園林田等。
見是相已便作是念。
城邑王都去此非遠。
作是念已身意泰然。
不畏惡獸惡賊饑渴。
住菩薩乘善男子等亦複如是,若聞般若波羅蜜多。
深心信敬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當知是人不久得受大菩提記。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無堕聲聞獨覺地畏。
何以故?已得見聞供養恭敬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無上菩提之前相故。
世尊,譬如有人欲觀大海。
漸次往趣經曆多時不見山林。
便作是念。
今睹此相大海非遠。
所以者何。
近大海岸地必漸下無諸山林。
彼人爾時雖未見海而見近相歡喜踴躍。
住菩薩乘善男子等亦複如是,若得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深生信敬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當知是人不久得受大菩提記。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何以故?已得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無上菩提之前相故。
世尊,譬如春時花果樹等。
故葉已堕枝條滋潤。
衆人見之鹹作是念。
新花果葉當出非久。
所以者何。
此諸樹等新花果葉先相現故。
住菩薩乘善男子等亦複如是,若得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深心信敬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當知是人不久得受大菩提記。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世尊,譬如女人懷孕漸久。
其身轉重動止不安。
飲食睡眠悉皆減少。
不喜多語厭常所作。
受苦痛故衆事頓息。
有異母人見是相已,即知此女不久産生。
住菩薩乘善男子等亦複如是,若得聞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深心信敬受持讀誦。
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書寫解說廣令流布。
當知是人不久得受大菩提記。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轉妙法輪度有情衆。
爾時佛贊舍利子言:善哉善哉!汝能善說菩薩譬喻。
當知皆是如來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