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四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
若諸聲聞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馀有情施戒修性三福業事。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
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上無等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複持如是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諸福業事勝前所說,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布施俱行諸福業事。
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殺昙倍。
所以者何。
彼諸菩薩布施俱行諸福業事。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善現,且置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布施俱行諸福業事。
假使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是諸菩薩各住克伽沙數大劫。
修身妙行。
修語妙行。
修意妙行。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受持淨戒。
若菩薩摩诃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
普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獨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聲聞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馀有情施戒修性三福業事。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上無等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複持如是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諸福業事。
勝前所說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淨戒俱行諸福業事。
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殺昙倍。
所以者何。
彼諸菩薩淨戒俱行諸福業事。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善現,且置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淨戒俱行諸福業事。
假使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是諸菩薩各住克伽沙數大劫。
恒為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呵毀淩辱刀杖加害。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受行安忍。
若菩薩摩诃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
普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獨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聲聞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馀有情施戒修性三福業事。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
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上無等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複持如是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諸福業事。
勝前所說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安忍俱行諸福業事。
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殺昙倍。
所以者何。
彼諸菩薩安忍俱行諸福業事。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善現,且置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安忍俱行諸福業事。
假使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是諸菩薩各住克伽沙數大劫。
不坐不卧恒不睡眠。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受行精進。
若菩薩摩诃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
普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獨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聲聞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馀有情施戒修性三福業事。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
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上無等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複持如是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諸福業事。
勝前所說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精進俱行諸福業事。
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殺昙倍。
所以者何。
彼諸菩薩精進俱行諸福業事。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善現,且置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精進俱行諸福業事。
假使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是諸菩薩各住克伽沙數大劫。
離諸散動心住一緣。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受行靜慮。
若菩薩摩诃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
普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獨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聲聞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馀有情施戒修性三福業事。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上無等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複
若諸聲聞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馀有情施戒修性三福業事。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
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上無等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複持如是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諸福業事勝前所說,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布施俱行諸福業事。
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殺昙倍。
所以者何。
彼諸菩薩布施俱行諸福業事。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善現,且置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布施俱行諸福業事。
假使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是諸菩薩各住克伽沙數大劫。
修身妙行。
修語妙行。
修意妙行。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受持淨戒。
若菩薩摩诃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
普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獨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聲聞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馀有情施戒修性三福業事。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上無等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複持如是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諸福業事。
勝前所說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淨戒俱行諸福業事。
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殺昙倍。
所以者何。
彼諸菩薩淨戒俱行諸福業事。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善現,且置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淨戒俱行諸福業事。
假使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是諸菩薩各住克伽沙數大劫。
恒為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呵毀淩辱刀杖加害。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受行安忍。
若菩薩摩诃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
普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獨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聲聞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馀有情施戒修性三福業事。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
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上無等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複持如是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諸福業事。
勝前所說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安忍俱行諸福業事。
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殺昙倍。
所以者何。
彼諸菩薩安忍俱行諸福業事。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善現,且置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安忍俱行諸福業事。
假使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是諸菩薩各住克伽沙數大劫。
不坐不卧恒不睡眠。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受行精進。
若菩薩摩诃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
普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獨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聲聞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馀有情施戒修性三福業事。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
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上無等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複持如是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諸福業事。
勝前所說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精進俱行諸福業事。
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殺昙倍。
所以者何。
彼諸菩薩精進俱行諸福業事。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如是菩薩随喜回向。
以無所得為方便故。
複次善現,且置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諸菩薩衆以有所得而為方便精進俱行諸福業事。
假使十方克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有情。
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是諸菩薩各住克伽沙數大劫。
離諸散動心住一緣。
以有所得而為方便受行靜慮。
若菩薩摩诃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所攝受故。
普於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獨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諸聲聞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馀有情施戒修性三福業事。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現前發起最尊最勝最上最妙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上無等随喜俱行諸福業事。
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