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二十九

關燈
天。

    諸有所須種種樂具随心而現。

    如是菩薩随意攝受種種莊嚴無量佛土。

    此所攝受諸佛土中。

    微妙清淨離雜染法。

    随意所欲悉皆能現。

    是菩薩摩诃薩由異熟生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及異熟生諸妙神通并異熟生菩提道故行道相智。

    由道相智得成熟故。

    複能證得一切相智。

    由得此智於一切法無所攝受。

    謂不攝受色。

    亦不攝受受想行識。

    廣說乃至亦不攝受若善法非善法。

    若世間法出世間法。

    若有漏法無漏法。

    若有為法無為法。

    亦不攝受所證無上正等菩提。

    亦不攝受一切佛土所受用物。

    其中有情於一切法亦無攝受。

    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先不攝受一切法故。

    於一切法無所得故。

    為諸有情無倒宣說一切法性無攝受故。

    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由離諸相無漏心力。

    能於一切無相無得無作法中。

    圓滿般若波羅蜜多。

    亦能圓滿諸馀善法。

     爾時善現複白佛言:諸菩薩摩诃薩雲何能於無雜無相自相空法。

    圓滿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雲何能於一切無漏。

    無差别法施設差别。

    雲何了知如是諸法差别之相。

    雲何於般若波羅蜜多中。

    攝受六種波羅蜜多及馀一切世出世法。

    雲何能於異相諸法施設一相。

    所謂無相及於一相。

    無相法中施設種種差别法相。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如化如尋香城五取蘊中。

    為諸有情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如實了知如夢乃至如尋香城五取蘊皆無相。

    所以者何。

    夢乃至尋香城皆無自性。

    若法無自性是法則無相。

    若法無相是法一相。

    所謂無相。

    由此因緣當知一切施者受者,施物施性。

    施果施緣。

    皆同無相。

    若如是知而行布施則能圓滿所行布施波羅蜜多。

    若能圓滿所行布施波羅蜜多。

    則於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常不舍離。

    安住此六波羅蜜多。

    則能圓滿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亦能圓滿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

    廣說乃至亦能圓滿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是菩薩摩诃薩安住如是諸異熟生聖無漏法。

    以神通力能往十方克伽沙等諸佛世界。

    以無量種上妙樂具。

    供養恭敬諸佛世尊,與諸有情作饒益事。

    應以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而攝益者,即以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而攝益之。

    應以諸馀種種善法而攝益者,即以諸馀種種善法而攝益之。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殊勝善根。

    於一切法皆得自在。

    雖受生死不為生死過失所染。

    為欲饒益諸有情故。

    攝受人天富貴自在。

    由此富貴自在勢力。

    能作有情諸饒益事。

    以四攝事而攝受之。

    是菩薩摩诃薩知一切法皆無相故。

    雖知預流果而不住預流果。

    乃至雖知獨覺菩提而不住獨覺菩提。

    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如實了知一切法已,為欲證得不共一切聲聞獨覺一切相智。

    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诃薩知一切法皆無相故。

    如實了知布施等六波羅蜜多。

    及馀無量無邊佛法皆同無相。

    由是因緣普能圓滿一切佛法。

    便能證得一切智智。

    窮未來際利樂有情。

    複次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如夢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如化如尋香城五取蘊中。

    圓滿淨戒波羅蜜多。

    是菩薩摩诃薩如實了知是五取蘊如夢乃至如尋香城。

    便能圓滿無相淨戒波羅蜜多。

    如是淨戒無缺無隙無瑕無穢無所取著。

    應受供養智者所贊。

    妙善受持妙善究竟是聖無漏。

    是出世間道支所攝。

    安住此戒能善受持。

    受施設戒。

    法爾得戒。

    律儀戒。

    有表戒。

    無表戒。

    現行戒。

    不現行戒。

    威儀戒。

    非威儀戒。

    是菩薩摩诃薩。

    雖具成就如是諸戒。

    而於諸法無所執著。

    不作是念。

    我因此戒當生刹帝利大族乃至居士大族富貴自在。

    不作是念。

    我因此戒當作小王或作大王或作輪王或作輔相富貴自在。

    不作是念。

    我因此戒當生四大王衆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富貴自在。

    不作是念。

    我因此戒當得預流果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所以者何。

    如是諸法皆同一相。

    所謂無相。

    無住無得。

    無相之法不得無相。

    有相之法不得有相。

    無相之法不得有相。

    有相之法不得無相由此因緣都無所得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疾能圓滿無相淨戒波羅蜜多既能圓滿無相淨戒波羅蜜多。

    疾入菩薩正性離生。

    既入菩薩正性離生。

    複得菩薩無生法忍。

    既得菩薩無生法忍。

    修行道相智。

    趣一切相智。

    得異熟生五勝神通。

    複得五百陀羅尼門。

    亦得五百三摩地門。

    住此複得四無礙解。

    從一佛土至一佛土。

    親近供養諸佛世尊,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是菩薩摩诃薩為化有情。

    雖現流轉諸趣生死。

    而不為彼過失所染。

    如幻化人雖現行住坐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