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二十八

關燈
次善現,雲何菩薩摩诃薩修學戒随念。

    謂菩薩摩诃薩修學戒随念時。

    從初發心應念聖戒無缺無隙無瑕無穢無所取著。

    應受供養智者所贊妙善受持妙善究竟随順勝定思惟。

    此戒無性為性。

    由是因緣不應思念。

    所以者何。

    如是聖戒都無自性。

    若法無自性則無所有。

    若無所有則不可念不可思惟。

    何以故?若無念無思惟。

    是為戒随念。

    善現當知。

    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應如是修學戒随念。

    若如是修學戒随念。

    是為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

    若菩薩摩诃薩能如是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時。

    則能圓滿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廣說乃至一切相智。

    由此證得一切智智。

    是菩薩摩诃薩以一切法無性為性方便力故。

    覺一切法皆無自性。

    其中無有想亦複無無想。

    善現當知。

    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修學戒随念。

    謂於其中戒尚不可得。

    況有戒随念。

    複次善現,雲何菩薩摩诃薩修學舍随念。

    謂菩薩摩诃薩修學舍随念時。

    從初發心應以無性為性方便修舍随念。

    謂若舍财若舍法時。

    不作是念。

    我能舍施。

    或不舍施。

    若舍身分支節等時。

    亦不起心我能舍施。

    或不舍施。

    亦不思惟所舍所惠施福施果。

    所以者何。

    如是諸法皆無自性。

    若法無自性則無所有。

    若無所有則不可念不可思惟。

    何以故?若無念無思惟。

    是為舍随念。

    善現當知。

    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應如是修學舍随念。

    若如是修學舍随念。

    是為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

    若菩薩摩诃薩能如是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時。

    則能圓滿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廣說乃至一切相智。

    由此證得一切智智。

    是菩薩摩诃薩以一切法無性為性方便力故。

    覺一切法皆無自性。

    其中無有想。

    亦複無無想。

    善現當知。

    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修學舍随念。

    謂於其中舍尚不可得。

    況有舍随念。

    複次善現,雲何菩薩摩诃薩修學天随念。

    謂菩薩摩诃薩修學天随念時。

    從初發心應以無性為性方便修天随念。

    謂作是念。

    諸預流等生六欲天。

    諸不還等生上二界。

    如是一切皆不可得不應思念。

    所以者何。

    是諸天等皆無自性。

    若法無自性則無所有。

    若無所有則不可念不可思惟。

    何以故?若無念無思惟。

    是為天随念。

    善現當知。

    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應如是修學天随念。

    若如是修學天随念。

    是為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

    若菩薩摩诃薩能如是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時。

    則能圓滿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廣說乃至一切相智。

    由此證得一切智智。

    是菩薩摩诃薩以一切法無性為性方便力故。

    覺一切法皆無自性。

    其中無有想亦複無無想。

    善現當知。

    諸菩薩摩诃薩應如是修學天随念。

    謂於其中天尚不可得。

    況有天随念。

    善現當知。

    是為初發心菩薩摩诃薩依學六随念。

    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利樂有情。

     複次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若欲圓滿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

    以一切法無性為性方便力故。

    應學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應學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應學苦集滅道聖谛。

    應學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

    廣說乃至應學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是菩薩摩诃薩如是修學菩提道時。

    覺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

    於中尚無少念可得。

    況有念色受想行識廣說乃至一切智智。

    如是諸念及所念法。

    若少實有無有是處。

    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雖作漸次業修漸次學行漸次行。

    而於其中心皆不轉。

    以一切法無自性故。

    爾時善現便白佛言:若一切法皆無自性。

    則應無色受想行識。

    乃至應無一切智智。

    是則應無佛法僧寶道果染淨。

    亦無得無現觀。

    則一切法皆應是無。

    佛告善現,於意雲何。

    於一切法無性性中。

    有性無性為可得不。

    善現對曰:不也世尊,佛告善現,若一切法無性性中。

    有性無性俱不可得。

    汝今雲何可作是說。

    若一切法皆無自性。

    則應無色受想行識。

    廣說乃至則一切法皆應是無。

    善現白言:我於此義自無疑惑。

    但為未來有刍等。

    或求聲聞或求獨覺或求佛果。

    彼作是念。

    若一切法皆無自性。

    誰染誰淨誰縛誰解。

    彼於染淨縛解義中不了知故。

    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淨命。

    由此當堕三惡趣中受種種苦。

    輪轉生死難得解脫。

    我觀未來當有如是可怖畏事故作是問。

    然我於此實無疑惑。

    佛告善現,善哉善哉!汝今乃能為未來世作如是問。

    然一切法無性性中。

    若有若無俱不可得。

    不應於此執有無性。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

    諸菩薩摩诃薩觀何等義。

    為欲利樂諸有情故。

    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現,以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

    諸菩薩摩诃薩為欲饒益諸有情故。

    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所以者何。

    諸有情類具斷常見。

    住有所得難可調伏。

    愚癡颠倒難可解脫。

    善現當知。

    住有所得者,由有所得想無得無現觀。

    亦無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有所得者無得無現觀亦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