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九
關燈
小
中
大
薩魔事。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可書寫不。
佛告善現,不可書寫。
所以者何。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
般若等六波羅蜜多。
皆無自性都不可得。
廣說乃至一切相智。
亦無自性都不可得。
善現當知。
諸法自性。
皆無所有都不可得即是無性。
如是無性即深般若波羅蜜多。
非無性法能書無性。
是故我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不可書寫。
善現當知安住大乘善男子等。
若於般若波羅蜜多起無性想。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若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作如是念。
我以文字書寫般若波羅蜜多。
彼依文字。
執著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何以故?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
一切般若乃至布施波羅蜜多皆無文字。
色乃至識亦無文字。
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亦無文字。
是故不應執有文字能書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當知。
若住大乘善男子等作如是執。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
一切般若乃至布施波羅蜜多皆無文字。
色乃至識亦無文字。
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亦無文字。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若念國土。
若念城邑。
若念王都。
若念方處。
若念親教。
若念軌範。
若念同學。
若念知友。
若念父母。
若念妻子。
若念兄弟。
若念姊妹,若念親戚。
若念朋侶。
若念國王。
若念大臣。
若念盜賊。
若念猛獸。
若念惡人。
若念惡鬼。
若念衆集。
若念遊戲。
若念報怨。
若念報恩。
若念諸馀所作事業。
當知皆是菩薩魔事。
魔以此事擾惱菩薩。
令所作事不成辦故。
複次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得大名利供養恭敬。
所謂衣服飲食卧具病緣醫藥及馀資财。
彼著此事廢所作業。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有諸惡魔執持種種世俗書論或複二乘相應經典。
詐現親友授與菩薩。
此中廣說世俗勝事。
或複廣說諸蘊處界谛實緣起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三解脫門四靜慮等。
言是經典義味深奧。
應勤修學舍所習經。
此住大乘善男子等。
方便善巧不應受著惡魔所授世俗書論。
或複二乘相應經典。
所以者何。
世俗書論二乘經典。
不能引發一切智智。
非趣無上正等菩提無倒方便。
乃於無上正等菩提極為障礙。
善現當知。
我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
廣說菩薩摩诃薩道善巧方便。
若於此中精勤修學。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若住大乘善男子等。
無方便善巧故棄深般若波羅蜜多。
受學惡魔世俗書論二乘經典。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樂聽樂聞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說法者著樂懈擔不欲為說。
亦不施與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心不著樂亦不懈擔樂說樂施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勸勵書寫受持讀誦修習。
能聽法者懈怠著樂不欲聽受乃至修習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樂聽樂問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說法者欲往他方不獲教授。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樂說樂施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勸勵書寫受持讀誦修習。
能聽法者欲往他方不獲聽受。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具大惡欲愛重名利。
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财。
供養恭敬心無厭足。
能聽法者少欲喜足。
修遠離行勇猛正勤。
具念定慧厭怖利養。
恭敬名譽。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少欲喜足修遠離行。
勇猛正勤具念定慧。
厭怖利養恭敬名譽。
能聽法者具大惡欲愛重名利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财。
供養恭敬心無厭足。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受行十二杜多功德。
謂住阿練若處。
乃至但畜三衣。
能聽法者不受行十二杜多功德。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受行十二杜多功德。
能說法者不受行十二杜多功德。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有信有戒樂為他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勸勵書寫受持讀誦修習。
能聽法者無信無戒不樂聽受。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有信有戒樂聽樂問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說法者無信無戒不欲教授。
兩不和合不獲說聽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心無慳吝一切能舍。
能聽法者心有慳吝不能舍施。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心無慳吝一切能舍。
能說法者心有慳吝不能舍施。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欲求供養能說法者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财。
能說法者不樂受用。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求供給能聽法者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具。
能聽法者不樂受用。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成就開智不樂廣說。
能聽法者成就演智不樂略說。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成就開智不樂廣說。
能說法者成就演智不樂略說。
兩不和合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可書寫不。
佛告善現,不可書寫。
所以者何。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
般若等六波羅蜜多。
皆無自性都不可得。
廣說乃至一切相智。
亦無自性都不可得。
善現當知。
諸法自性。
皆無所有都不可得即是無性。
如是無性即深般若波羅蜜多。
非無性法能書無性。
是故我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不可書寫。
善現當知安住大乘善男子等。
若於般若波羅蜜多起無性想。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若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作如是念。
我以文字書寫般若波羅蜜多。
彼依文字。
執著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何以故?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
一切般若乃至布施波羅蜜多皆無文字。
色乃至識亦無文字。
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亦無文字。
是故不應執有文字能書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當知。
若住大乘善男子等作如是執。
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
一切般若乃至布施波羅蜜多皆無文字。
色乃至識亦無文字。
廣說乃至一切相智亦無文字。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若念國土。
若念城邑。
若念王都。
若念方處。
若念親教。
若念軌範。
若念同學。
若念知友。
若念父母。
若念妻子。
若念兄弟。
若念姊妹,若念親戚。
若念朋侶。
若念國王。
若念大臣。
若念盜賊。
若念猛獸。
若念惡人。
若念惡鬼。
若念衆集。
若念遊戲。
若念報怨。
若念報恩。
若念諸馀所作事業。
當知皆是菩薩魔事。
魔以此事擾惱菩薩。
令所作事不成辦故。
複次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得大名利供養恭敬。
所謂衣服飲食卧具病緣醫藥及馀資财。
彼著此事廢所作業。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安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有諸惡魔執持種種世俗書論或複二乘相應經典。
詐現親友授與菩薩。
此中廣說世俗勝事。
或複廣說諸蘊處界谛實緣起三十七種菩提分法三解脫門四靜慮等。
言是經典義味深奧。
應勤修學舍所習經。
此住大乘善男子等。
方便善巧不應受著惡魔所授世俗書論。
或複二乘相應經典。
所以者何。
世俗書論二乘經典。
不能引發一切智智。
非趣無上正等菩提無倒方便。
乃於無上正等菩提極為障礙。
善現當知。
我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中。
廣說菩薩摩诃薩道善巧方便。
若於此中精勤修學。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若住大乘善男子等。
無方便善巧故棄深般若波羅蜜多。
受學惡魔世俗書論二乘經典。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樂聽樂聞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說法者著樂懈擔不欲為說。
亦不施與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心不著樂亦不懈擔樂說樂施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勸勵書寫受持讀誦修習。
能聽法者懈怠著樂不欲聽受乃至修習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樂聽樂問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說法者欲往他方不獲教授。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樂說樂施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勸勵書寫受持讀誦修習。
能聽法者欲往他方不獲聽受。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具大惡欲愛重名利。
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财。
供養恭敬心無厭足。
能聽法者少欲喜足。
修遠離行勇猛正勤。
具念定慧厭怖利養。
恭敬名譽。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少欲喜足修遠離行。
勇猛正勤具念定慧。
厭怖利養恭敬名譽。
能聽法者具大惡欲愛重名利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财。
供養恭敬心無厭足。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受行十二杜多功德。
謂住阿練若處。
乃至但畜三衣。
能聽法者不受行十二杜多功德。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受行十二杜多功德。
能說法者不受行十二杜多功德。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有信有戒樂為他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勸勵書寫受持讀誦修習。
能聽法者無信無戒不樂聽受。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有信有戒樂聽樂問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說法者無信無戒不欲教授。
兩不和合不獲說聽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心無慳吝一切能舍。
能聽法者心有慳吝不能舍施。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心無慳吝一切能舍。
能說法者心有慳吝不能舍施。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欲求供養能說法者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财。
能說法者不樂受用。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求供給能聽法者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具。
能聽法者不樂受用。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成就開智不樂廣說。
能聽法者成就演智不樂略說。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成就開智不樂廣說。
能說法者成就演智不樂略說。
兩不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