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百九
關燈
小
中
大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專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所謂契經乃至論議。
能聽法者不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專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能說法者不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成就六種波羅蜜多。
又於六種波羅蜜多有方便善巧。
能聽法者無如是德。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成就六種波羅蜜多。
又於六種波羅蜜多有方便善巧。
能說法者無如是德。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已得陀羅尼能聽法者未得陀羅尼。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已得陀羅尼。
能說法者未得陀羅尼。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令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聽法者不随其意。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欲得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說法者不随其意。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已離慳垢已離五蓋。
能聽法者未離慳垢未離五蓋。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已離慳垢已離五蓋。
能說法者未離慳垢未離五蓋。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若有人來說三惡趣種種苦事。
因複告言:汝於此身應勤精進速盡苦際而般涅槃。
何用稽留生死大海。
受百千種難忍苦事。
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彼由此言:於所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事不得究竟。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若有人來贊說人趣種種勝事。
贊說四大王衆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諸勝妙事。
因而告曰:雖於欲界受諸欲樂。
於色界中受靜慮樂。
於無色界受等至樂。
而彼皆是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變壞之法。
謝法離法盡法滅法。
汝於此身何不精進取預流果。
或一來果。
或不還果。
或阿羅漢果。
或獨覺菩提。
入般涅槃畢竟安樂。
何用久處生死輪回。
無事為他受諸勤苦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彼由此言:於所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事不得究竟。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一身無系。
專修己事不憂他業。
能聽法者好領徒衆樂營他事不憂自業。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一身無系。
專修己事不憂他業。
能說法者好領徒衆樂營他事不憂自業。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不樂喧雜。
能聽法者樂處喧雜。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不樂喧雜。
能說法者樂處喧雜。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令聽者於我所為悉皆随助。
能聽法者不随其欲。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於說法者諸有所為悉樂随助。
能說法者不随其欲。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為名利故欲為他說。
複欲令彼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聽法者知其所為不欲從受。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為名利故欲請他說。
複欲方便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說法者知其所為而不随請。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往他方危身命處。
能聽法者恐失身命不欲随往。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欲往他方危身命處。
能說法者恐失身命不欲共往。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往他方多賊疾疫饑渴國土。
能聽法者慮彼艱辛不肯随往。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欲往他方多賊疾疫饑渴國土。
能說法者慮彼艱辛不肯共往。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往他方安隐豐樂無難之處。
能聽法者欲随其去。
能說法者方便試言:汝雖為利欲随我往。
而汝至彼豈必遂心。
宜善審思勿後憂悔。
時聽法者聞已念言:是彼不欲令我去。
相設固随往豈必聞法。
由此因緣不随其去。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往他方。
所經道路曠野險阻多諸賊難。
及旃荼羅惡獸獵師毒蛇等怖。
能聽法者欲随其去。
能說法者方便試言:汝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專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所謂契經乃至論議。
能聽法者不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專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能說法者不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成就六種波羅蜜多。
又於六種波羅蜜多有方便善巧。
能聽法者無如是德。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成就六種波羅蜜多。
又於六種波羅蜜多有方便善巧。
能說法者無如是德。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已得陀羅尼能聽法者未得陀羅尼。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已得陀羅尼。
能說法者未得陀羅尼。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令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聽法者不随其意。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欲得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說法者不随其意。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已離慳垢已離五蓋。
能聽法者未離慳垢未離五蓋。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已離慳垢已離五蓋。
能說法者未離慳垢未離五蓋。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若有人來說三惡趣種種苦事。
因複告言:汝於此身應勤精進速盡苦際而般涅槃。
何用稽留生死大海。
受百千種難忍苦事。
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彼由此言:於所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事不得究竟。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有住大乘善男子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此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若有人來贊說人趣種種勝事。
贊說四大王衆天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天諸勝妙事。
因而告曰:雖於欲界受諸欲樂。
於色界中受靜慮樂。
於無色界受等至樂。
而彼皆是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變壞之法。
謝法離法盡法滅法。
汝於此身何不精進取預流果。
或一來果。
或不還果。
或阿羅漢果。
或獨覺菩提。
入般涅槃畢竟安樂。
何用久處生死輪回。
無事為他受諸勤苦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彼由此言:於所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事不得究竟。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一身無系。
專修己事不憂他業。
能聽法者好領徒衆樂營他事不憂自業。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一身無系。
專修己事不憂他業。
能說法者好領徒衆樂營他事不憂自業。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不樂喧雜。
能聽法者樂處喧雜。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不樂喧雜。
能說法者樂處喧雜。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令聽者於我所為悉皆随助。
能聽法者不随其欲。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於說法者諸有所為悉樂随助。
能說法者不随其欲。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為名利故欲為他說。
複欲令彼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聽法者知其所為不欲從受。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為名利故欲請他說。
複欲方便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說法者知其所為而不随請。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往他方危身命處。
能聽法者恐失身命不欲随往。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欲往他方危身命處。
能說法者恐失身命不欲共往。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往他方多賊疾疫饑渴國土。
能聽法者慮彼艱辛不肯随往。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聽法者欲往他方多賊疾疫饑渴國土。
能說法者慮彼艱辛不肯共往。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往他方安隐豐樂無難之處。
能聽法者欲随其去。
能說法者方便試言:汝雖為利欲随我往。
而汝至彼豈必遂心。
宜善審思勿後憂悔。
時聽法者聞已念言:是彼不欲令我去。
相設固随往豈必聞法。
由此因緣不随其去。
兩不和合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說法者欲往他方。
所經道路曠野險阻多諸賊難。
及旃荼羅惡獸獵師毒蛇等怖。
能聽法者欲随其去。
能說法者方便試言: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