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九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正等菩提。
非勝義中有如是事。
舍利子言:若随世間言說施設。
有得現觀及預流等。
非勝義中有此事者,六趣差别亦随世間言說施設非勝義耶。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所以者何。
非勝義中有諸煩惱業果異熟若生若滅染淨法故。
爾時舍利子複問具壽善現言:於意雲何。
為許未生法生。
為許已生法生耶。
善現答言:我不許未生法生。
亦不許已生法生。
舍利子言:何等是未生法而不許彼生。
善現答言:色乃至識是未生法。
我不許彼生。
所以者何。
自性空故。
如是乃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是未生法。
我不許彼生。
所以者何。
自性空故。
舍利子言:何等是已生法而不許彼生。
善現答言:色乃至識是已生法。
我不許彼生。
所以者何。
自性空故。
如是乃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是已生法。
我不許彼生。
所以者何。
自性空故。
爾時舍利子複問具壽善現言:於意雲何。
為許生生。
為許不生生耶。
善現答言:我不許生生。
亦不許不生生。
所以者何。
生與不生。
如是二法非合非散。
無色無見無對一相所謂無相。
由如是義。
我不許生生。
亦不許不生生。
爾時舍利子問具壽善現言:仁者,於所說無生法。
樂辯說無生相耶。
善現答言:我於所說無生法亦不樂辯說無生相。
所以者何。
若無生法。
若無生相。
若樂若辯說。
如是一切皆非合非散無色無見無對一相。
所謂無相不可辯說。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於無生法起無生言:此無生言亦無生不。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於無生法起無生言:此法及言俱無生義。
所以者何。
色乃至識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眼處乃至意處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色處乃至法處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眼界乃至意界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色界乃至法界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眼觸乃至意觸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地界乃至識界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因緣乃至增上緣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無明乃至老死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身語意行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舍利子,由如是義於無生法起無生言:此法及言俱無生義。
舍利子,若所說法若能說言:說者聽者皆無生義。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本性皆空。
空中都無能所生義。
時舍利子贊善現言:說法人中仁為第一。
除佛世尊無能及者所以者何。
随所問诘種種法門。
皆能酬答無所滞礙。
善現報言:諸佛弟子。
於一切法無依著者,法爾皆能随所問诘。
一一酬答自在無畏。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無所依故。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雲何諸法都無所依。
善現答言:色乃至識本性空故。
不依内不依外不依兩間。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本性空故。
不依内不依外不依兩間。
舍利子,由如是義我說諸法都無所依」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時。
應淨色。
應淨受想行識。
如是乃至應淨一切智。
應淨道相智一切相智。
如是亦應淨菩提道。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時淨菩提道。
善現答言:舍利子,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各有二種。
所謂世間及出世間。
舍利子言:雲何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雲何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善現答言: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為大施主。
能施一切沙門婆羅門貧病孤露道行乞者衣服飲食及馀資具。
若複有來乞男與男。
乞女與女。
乞妻妾與妻妾。
乞官位與官位。
乞國土與國土。
乞王位與王位。
乞頭與頭。
乞目與目。
乞手足與手足。
乞支節與支節。
乞血肉與血肉。
乞皮骨與皮骨。
乞僮仆與僮仆。
乞生類與生類。
如是一切随其所求。
内外之物悉皆施與。
雖作是施而有所依。
謂作是念我施彼受。
我為施主我不慳貪。
我随佛教一切能舍。
我行布施波羅蜜多。
彼行施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複作是念。
我持此福施諸有情。
令得此世後世安樂。
乃至證得無馀涅槃。
彼著三輪而行布施。
一者自想。
二者他想。
三者施想。
由著此三輪而行施。
故名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雲何此施名為世間。
以與世間同修行故。
不能動出世間法故。
如是名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行布施時三輪清淨。
一者不執我為施者,二者不執彼為受者,三者不執施及施果。
是菩薩摩诃薩行布施時三輪清淨。
複次舍利子,若菩
非勝義中有如是事。
舍利子言:若随世間言說施設。
有得現觀及預流等。
非勝義中有此事者,六趣差别亦随世間言說施設非勝義耶。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所以者何。
非勝義中有諸煩惱業果異熟若生若滅染淨法故。
爾時舍利子複問具壽善現言:於意雲何。
為許未生法生。
為許已生法生耶。
善現答言:我不許未生法生。
亦不許已生法生。
舍利子言:何等是未生法而不許彼生。
善現答言:色乃至識是未生法。
我不許彼生。
所以者何。
自性空故。
如是乃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是未生法。
我不許彼生。
所以者何。
自性空故。
舍利子言:何等是已生法而不許彼生。
善現答言:色乃至識是已生法。
我不許彼生。
所以者何。
自性空故。
如是乃至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是已生法。
我不許彼生。
所以者何。
自性空故。
爾時舍利子複問具壽善現言:於意雲何。
為許生生。
為許不生生耶。
善現答言:我不許生生。
亦不許不生生。
所以者何。
生與不生。
如是二法非合非散。
無色無見無對一相所謂無相。
由如是義。
我不許生生。
亦不許不生生。
爾時舍利子問具壽善現言:仁者,於所說無生法。
樂辯說無生相耶。
善現答言:我於所說無生法亦不樂辯說無生相。
所以者何。
若無生法。
若無生相。
若樂若辯說。
如是一切皆非合非散無色無見無對一相。
所謂無相不可辯說。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於無生法起無生言:此無生言亦無生不。
善現答言:如是如是,於無生法起無生言:此法及言俱無生義。
所以者何。
色乃至識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眼處乃至意處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色處乃至法處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眼界乃至意界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色界乃至法界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眼觸乃至意觸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地界乃至識界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因緣乃至增上緣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無明乃至老死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身語意行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無生。
何以故?本性空故。
舍利子,由如是義於無生法起無生言:此法及言俱無生義。
舍利子,若所說法若能說言:說者聽者皆無生義。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本性皆空。
空中都無能所生義。
時舍利子贊善現言:說法人中仁為第一。
除佛世尊無能及者所以者何。
随所問诘種種法門。
皆能酬答無所滞礙。
善現報言:諸佛弟子。
於一切法無依著者,法爾皆能随所問诘。
一一酬答自在無畏。
所以者何。
以一切法無所依故。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雲何諸法都無所依。
善現答言:色乃至識本性空故。
不依内不依外不依兩間。
如是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本性空故。
不依内不依外不依兩間。
舍利子,由如是義我說諸法都無所依」如是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時。
應淨色。
應淨受想行識。
如是乃至應淨一切智。
應淨道相智一切相智。
如是亦應淨菩提道。
時舍利子問善現言:雲何菩薩摩诃薩修行六種波羅蜜多時淨菩提道。
善現答言:舍利子,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各有二種。
所謂世間及出世間。
舍利子言:雲何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雲何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善現答言: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為大施主。
能施一切沙門婆羅門貧病孤露道行乞者衣服飲食及馀資具。
若複有來乞男與男。
乞女與女。
乞妻妾與妻妾。
乞官位與官位。
乞國土與國土。
乞王位與王位。
乞頭與頭。
乞目與目。
乞手足與手足。
乞支節與支節。
乞血肉與血肉。
乞皮骨與皮骨。
乞僮仆與僮仆。
乞生類與生類。
如是一切随其所求。
内外之物悉皆施與。
雖作是施而有所依。
謂作是念我施彼受。
我為施主我不慳貪。
我随佛教一切能舍。
我行布施波羅蜜多。
彼行施時以有所得而為方便。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複作是念。
我持此福施諸有情。
令得此世後世安樂。
乃至證得無馀涅槃。
彼著三輪而行布施。
一者自想。
二者他想。
三者施想。
由著此三輪而行施。
故名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雲何此施名為世間。
以與世間同修行故。
不能動出世間法故。
如是名為世間布施波羅蜜多。
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
行布施時三輪清淨。
一者不執我為施者,二者不執彼為受者,三者不執施及施果。
是菩薩摩诃薩行布施時三輪清淨。
複次舍利子,若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