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八十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二之二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已能引發如是功德。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四大天王。
歡喜踴躍作是思惟。
我等今者應以四缽奉此菩薩。
如昔天王奉先佛缽。
是時三千大千世界。
三十三天。
夜摩天。
睹史多天。
樂變化天。
他化自在天。
歡喜踴躍作是思惟。
我等皆應給侍供養如是菩薩。
令阿素洛兇黨損減。
使諸天衆眷屬增益。
是時三千大千世界梵衆天。
乃至大梵天。
光天乃至極光淨天。
淨天乃至遍淨天。
廣天乃至廣果天。
無繁天乃至色究竟天。
歡喜悅豫作是思惟。
我等應請如是菩薩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轉妙法輪饒益一切。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增益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馀善法。
時彼世界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歡喜踴躍作是思惟。
我等當為如是菩薩作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知識朋友。
時彼世界四大王衆天。
乃至他化自在天。
梵衆天乃至大梵天。
光天乃至極光淨天。
淨天乃至遍淨天。
廣天乃至廣果天。
無繁天乃至色究竟天。
歡喜悅豫作是思惟。
我等當設種種方便。
令是菩薩離淫欲法。
從初發心乃至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常修梵行。
於順結法不生貪染。
所以者何。
行非梵行。
於生梵天尚能為礙。
況證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菩薩斷欲出家修梵行者,能得無上正等菩提。
非不出家行非梵行。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诃薩為要當有父母妻子諸親友耶。
佛言:舍利子,或有菩薩具有父母妻子眷屬。
而修菩薩摩诃薩行。
或有菩薩無有妻子。
從初發心乃至成佛。
常修梵行不壞童真。
或有菩薩方便善巧。
先現受用五妙欲境。
後方厭舍勤修梵行。
乃得無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如工幻師或彼弟子善幻術者,化作種種五妙欲具。
於中自恣歡娛受樂。
於意雲何。
彼幻所作為有實不。
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佛言: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方便善巧為欲成熟諸有情故。
示受五欲而實無染。
所以者何。
諸菩薩摩诃薩於五欲中深生厭患。
不為彼過之所塗染。
以無量門诃毀諸欲。
謂作是念。
欲如熾火。
欲如糞穢。
欲如魁脍。
欲如怨敵。
欲如毒器。
欲如闇井。
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以如是等無量過門诃毀諸欲。
豈有真實受諸欲事。
但為方便饒益有情。
令獲利樂化現斯事。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诃薩。
雲何應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佛言: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應如是觀。
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
不見菩薩名。
不見般若波羅蜜多。
不見般若波羅蜜多名。
不見行不見不行。
何以故?舍利子,菩薩自性空。
菩薩名空。
所以者何。
色自性空。
不由空故。
受想行識自性空。
不由空故。
色空非色。
受想行識空非受想行識。
色不離空。
空不離色。
受想行識不離空。
空不離受想行識。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即是空。
空即是受想行識。
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謂為菩提。
此但有名謂為薩埵。
此但有名謂為菩薩。
此但有名謂之為空。
如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
諸菩薩摩诃薩如是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見生不見滅。
不見染不見淨。
何以故?舍利子,唯假立客名。
别别於法。
而起分别。
假立客名。
随起言說。
如如言說。
如是如是,生起執著。
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於如是等名及所名一切不見。
由不見故不生執著。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應如是觀。
菩薩但有名。
佛但有名。
般若波羅蜜多但有名色但有名。
受想行識但有名。
馀一切法但有名。
舍利子,如我但有名。
謂之為我實不可得。
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廣說乃至知者見者亦但有名。
謂為有情乃至見者實不可得。
以不可得空故。
但随世俗假立客名。
諸法亦爾不應執著。
是故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不見有我乃至見者,亦不見有一切法性。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除諸佛慧。
一切聲聞獨覺等慧所不能及。
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於名所名俱無所得。
以不觀見無執著故。
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名為善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舍利子,假使汝等諸大聲聞。
滿贍部洲如竹蘆葦稻粟甘蔗諸麻林等所有智慧。
比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智慧。
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
數分算分乃至邬波尼殺昙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所有智慧。
能使十方一切有情趣涅槃故。
又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一菩薩摩诃薩。
於一日中所修智慧。
一切聲聞獨覺智慧不能及故。
舍利子,置贍部洲假使汝等諸大聲聞滿四大洲。
如竹蘆葦稻粟甘蔗諸麻林等所有智慧比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智慧。
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
已能引發如是功德。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四大天王。
歡喜踴躍作是思惟。
我等今者應以四缽奉此菩薩。
如昔天王奉先佛缽。
是時三千大千世界。
三十三天。
夜摩天。
睹史多天。
樂變化天。
他化自在天。
歡喜踴躍作是思惟。
我等皆應給侍供養如是菩薩。
令阿素洛兇黨損減。
使諸天衆眷屬增益。
是時三千大千世界梵衆天。
乃至大梵天。
光天乃至極光淨天。
淨天乃至遍淨天。
廣天乃至廣果天。
無繁天乃至色究竟天。
歡喜悅豫作是思惟。
我等應請如是菩薩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轉妙法輪饒益一切。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增益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及馀善法。
時彼世界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歡喜踴躍作是思惟。
我等當為如是菩薩作父母兄弟妻子眷屬知識朋友。
時彼世界四大王衆天。
乃至他化自在天。
梵衆天乃至大梵天。
光天乃至極光淨天。
淨天乃至遍淨天。
廣天乃至廣果天。
無繁天乃至色究竟天。
歡喜悅豫作是思惟。
我等當設種種方便。
令是菩薩離淫欲法。
從初發心乃至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常修梵行。
於順結法不生貪染。
所以者何。
行非梵行。
於生梵天尚能為礙。
況證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菩薩斷欲出家修梵行者,能得無上正等菩提。
非不出家行非梵行。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诃薩為要當有父母妻子諸親友耶。
佛言:舍利子,或有菩薩具有父母妻子眷屬。
而修菩薩摩诃薩行。
或有菩薩無有妻子。
從初發心乃至成佛。
常修梵行不壞童真。
或有菩薩方便善巧。
先現受用五妙欲境。
後方厭舍勤修梵行。
乃得無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如工幻師或彼弟子善幻術者,化作種種五妙欲具。
於中自恣歡娛受樂。
於意雲何。
彼幻所作為有實不。
舍利子言:不也世尊,佛言: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方便善巧為欲成熟諸有情故。
示受五欲而實無染。
所以者何。
諸菩薩摩诃薩於五欲中深生厭患。
不為彼過之所塗染。
以無量門诃毀諸欲。
謂作是念。
欲如熾火。
欲如糞穢。
欲如魁脍。
欲如怨敵。
欲如毒器。
欲如闇井。
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以如是等無量過門诃毀諸欲。
豈有真實受諸欲事。
但為方便饒益有情。
令獲利樂化現斯事。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诃薩。
雲何應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佛言:舍利子,諸菩薩摩诃薩。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應如是觀。
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
不見菩薩名。
不見般若波羅蜜多。
不見般若波羅蜜多名。
不見行不見不行。
何以故?舍利子,菩薩自性空。
菩薩名空。
所以者何。
色自性空。
不由空故。
受想行識自性空。
不由空故。
色空非色。
受想行識空非受想行識。
色不離空。
空不離色。
受想行識不離空。
空不離受想行識。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即是空。
空即是受想行識。
何以故?舍利子,此但有名謂為菩提。
此但有名謂為薩埵。
此但有名謂為菩薩。
此但有名謂之為空。
如是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
諸菩薩摩诃薩如是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見生不見滅。
不見染不見淨。
何以故?舍利子,唯假立客名。
别别於法。
而起分别。
假立客名。
随起言說。
如如言說。
如是如是,生起執著。
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於如是等名及所名一切不見。
由不見故不生執著。
複次舍利子,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應如是觀。
菩薩但有名。
佛但有名。
般若波羅蜜多但有名色但有名。
受想行識但有名。
馀一切法但有名。
舍利子,如我但有名。
謂之為我實不可得。
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廣說乃至知者見者亦但有名。
謂為有情乃至見者實不可得。
以不可得空故。
但随世俗假立客名。
諸法亦爾不應執著。
是故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不見有我乃至見者,亦不見有一切法性。
舍利子,菩薩摩诃薩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除諸佛慧。
一切聲聞獨覺等慧所不能及。
所以者何。
是菩薩摩诃薩於名所名俱無所得。
以不觀見無執著故。
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名為善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舍利子,假使汝等諸大聲聞。
滿贍部洲如竹蘆葦稻粟甘蔗諸麻林等所有智慧。
比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智慧。
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千分不及一。
數分算分乃至邬波尼殺昙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舍利子,是菩薩摩诃薩所有智慧。
能使十方一切有情趣涅槃故。
又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一菩薩摩诃薩。
於一日中所修智慧。
一切聲聞獨覺智慧不能及故。
舍利子,置贍部洲假使汝等諸大聲聞滿四大洲。
如竹蘆葦稻粟甘蔗諸麻林等所有智慧比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智慧。
百分不及一。
千分不及一。
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