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六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六神通。
亦能攝受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亦能攝受無忘失法恒住舍性。
亦能攝受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亦能攝受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皆為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方得圓滿。
如是乃至所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皆為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方得圓滿。
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一心現起則能攝受六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亦能攝受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具壽善現白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諸有所作皆為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故。
一心起則能攝受六波羅蜜多乃至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皆為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遠離二想。
如是乃至所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亦為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遠離二想。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雲何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雖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而無二想。
如是乃至雖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而無二想。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為欲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故。
即於布施波羅蜜多中。
攝受一切波羅蜜多乃至三十二大士相。
八十随好而行布施。
由此因緣而無二想。
如是乃至為欲圓滿八十随好故。
即於八十随好中。
攝受一切波羅蜜多乃至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而引八十随好。
由此因緣而無二想。
複次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故。
若行布施波羅蜜多時。
住無漏心而行布施波羅蜜多。
若行淨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時。
住無漏心而行淨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是故雖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而無二想。
如是乃至若引三十二大士相時。
住無漏心而引三十二大士相。
若引八十随好時住無漏心而引八十随好。
是故雖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而無二想。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雲何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故。
若行布施波羅蜜多時。
住無漏心而行布施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若引八十随好時。
住無漏心而引八十随好。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離相心不見諸相而行布施波羅蜜多。
所謂不見誰能行施。
所施何物。
誰受此施。
雲何行施。
住是離相無漏心中。
離愛離慳而行布施波羅蜜多。
爾時不見所行布施。
亦複不見此無漏心。
乃至不見一切佛法。
如是菩薩摩诃薩住無漏心。
而行布施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離相心不見諸相而引八十随好。
所謂不見誰是能引八十随好。
於誰而引八十随好。
為何而引八十随好。
雲何而引八十随好。
住是離相無漏心中。
無染無著而引八十随好。
爾時不見所引八十随好。
亦複不見此無漏心。
乃至不見一切佛法。
如是菩薩摩诃薩住無漏心而引八十随好。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於一切法無相無作。
雲何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雲何能圓滿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能以離相無漏之心而行布施。
随諸有情所須資具悉皆施與。
若有須内頭目髓腦皮肉肢節筋骨身命亦皆施與。
若有須外國城妻子所愛親屬種種嚴具亦皆施與。
如是施時。
設有人來現前呵毀。
咄哉大士。
何用行此無益施為。
如是施者今世後世多諸苦惱。
是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故。
雖聞其言而不退屈。
但作是念。
彼人雖來呵毀於我。
而我不應心生憂悔。
我當勇猛施諸有情所須之物身心無倦。
是菩薩摩诃薩持此布施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布施及回向時不見其相。
所謂不見誰能布施。
所施何物。
誰受此施。
雲何行施。
亦複不見誰能回向。
何所回向。
雲何回向。
何處回向。
於如是等一切事物悉皆不見。
所以者何。
如是諸法無不皆由内空故空。
如是乃至由自相空故空。
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無不空已,複作是念。
誰能回向。
何所回向。
雲何回向。
何處回向。
如是等法皆不可得。
是菩薩摩诃薩由如是觀及如是念。
所作回向名善回向。
由此複能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亦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亦能圓滿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是菩薩摩诃薩雖能如是圓滿布施波羅蜜多。
而不攝受施異熟果。
雖不攝受施異熟果。
而由布施波羅蜜多善清淨故。
随意能辦一切資具。
譬如他化自在諸天一切所須随意皆現。
此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諸有所須随意能辦。
能以種種上妙供具。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諸佛世尊,亦能充足世間天人阿素洛等所須資具。
由此布施波羅蜜多攝諸有情。
方便善巧以三乘法而安立之。
令随所宜各得利樂。
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由離諸相無漏心力。
能於無相無作法中。
圓滿布施波羅蜜多。
亦能圓滿諸馀功德。
亦能攝受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亦能攝受無忘失法恒住舍性。
亦能攝受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亦能攝受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皆為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方得圓滿。
如是乃至所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皆為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方得圓滿。
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一心現起則能攝受六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亦能攝受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具壽善現白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諸有所作皆為般若波羅蜜多之所攝受故。
一心起則能攝受六波羅蜜多乃至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皆為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遠離二想。
如是乃至所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亦為般若波羅蜜多所攝受故遠離二想。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雲何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雖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而無二想。
如是乃至雖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而無二想。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為欲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故。
即於布施波羅蜜多中。
攝受一切波羅蜜多乃至三十二大士相。
八十随好而行布施。
由此因緣而無二想。
如是乃至為欲圓滿八十随好故。
即於八十随好中。
攝受一切波羅蜜多乃至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而引八十随好。
由此因緣而無二想。
複次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故。
若行布施波羅蜜多時。
住無漏心而行布施波羅蜜多。
若行淨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時。
住無漏心而行淨戒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是故雖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而無二想。
如是乃至若引三十二大士相時。
住無漏心而引三十二大士相。
若引八十随好時住無漏心而引八十随好。
是故雖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而無二想。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雲何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故。
若行布施波羅蜜多時。
住無漏心而行布施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若引八十随好時。
住無漏心而引八十随好。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離相心不見諸相而行布施波羅蜜多。
所謂不見誰能行施。
所施何物。
誰受此施。
雲何行施。
住是離相無漏心中。
離愛離慳而行布施波羅蜜多。
爾時不見所行布施。
亦複不見此無漏心。
乃至不見一切佛法。
如是菩薩摩诃薩住無漏心。
而行布施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離相心不見諸相而引八十随好。
所謂不見誰是能引八十随好。
於誰而引八十随好。
為何而引八十随好。
雲何而引八十随好。
住是離相無漏心中。
無染無著而引八十随好。
爾時不見所引八十随好。
亦複不見此無漏心。
乃至不見一切佛法。
如是菩薩摩诃薩住無漏心而引八十随好。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於一切法無相無作。
雲何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雲何能圓滿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能以離相無漏之心而行布施。
随諸有情所須資具悉皆施與。
若有須内頭目髓腦皮肉肢節筋骨身命亦皆施與。
若有須外國城妻子所愛親屬種種嚴具亦皆施與。
如是施時。
設有人來現前呵毀。
咄哉大士。
何用行此無益施為。
如是施者今世後世多諸苦惱。
是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故。
雖聞其言而不退屈。
但作是念。
彼人雖來呵毀於我。
而我不應心生憂悔。
我當勇猛施諸有情所須之物身心無倦。
是菩薩摩诃薩持此布施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布施及回向時不見其相。
所謂不見誰能布施。
所施何物。
誰受此施。
雲何行施。
亦複不見誰能回向。
何所回向。
雲何回向。
何處回向。
於如是等一切事物悉皆不見。
所以者何。
如是諸法無不皆由内空故空。
如是乃至由自相空故空。
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無不空已,複作是念。
誰能回向。
何所回向。
雲何回向。
何處回向。
如是等法皆不可得。
是菩薩摩诃薩由如是觀及如是念。
所作回向名善回向。
由此複能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亦能圓滿布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如是乃至亦能圓滿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
是菩薩摩诃薩雖能如是圓滿布施波羅蜜多。
而不攝受施異熟果。
雖不攝受施異熟果。
而由布施波羅蜜多善清淨故。
随意能辦一切資具。
譬如他化自在諸天一切所須随意皆現。
此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諸有所須随意能辦。
能以種種上妙供具。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諸佛世尊,亦能充足世間天人阿素洛等所須資具。
由此布施波羅蜜多攝諸有情。
方便善巧以三乘法而安立之。
令随所宜各得利樂。
如是善現,諸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由離諸相無漏心力。
能於無相無作法中。
圓滿布施波羅蜜多。
亦能圓滿諸馀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