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六十
關燈
小
中
大
於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無取無舍。
於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無取無舍。
於八解脫乃至十遍處無取無舍。
於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無取無舍。
於淨觀地乃至如來地無取無舍。
於極喜地乃至法雲地無取無舍。
於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取無舍。
於五眼六神通無取無舍。
於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無取無舍。
於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無取無舍。
於無忘失法恒住舍性無取無舍。
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舍。
於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無取無舍。
於一切菩薩摩诃薩行無取無舍。
於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無取無舍。
於一切智智無取無舍。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雲何於色無取無舍。
乃至於一切智智無取無舍。
佛告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不思惟色。
是故於色無取無舍。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是故於一切智智無取無舍。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雲何般若波羅蜜多。
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佛告善現,由此般若波羅蜜多於色不思惟。
一切相亦不思惟一切所緣。
是故不思惟色。
乃至於一切智智不思惟。
一切相亦不思惟一切所緣。
是故不思惟一切智智。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雲何增長所種善根。
若不增長所種善根。
雲何圓滿波羅蜜多。
若不圓滿波羅蜜多。
雲何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現,若時菩薩摩诃薩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是時菩薩摩诃薩便能增長所種善根。
所種善根得增長故。
便能圓滿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得圓滿故。
便能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何以故?善現,諸菩薩摩诃薩。
要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乃能具足修諸菩薩摩诃薩行。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何緣菩薩摩诃薩。
要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方能具足修諸菩薩摩诃薩行。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
若思惟色乃至思惟一切智智則有所得。
有所得故便著欲界色無色界。
若著欲界色無色界。
不能具足修諸菩薩摩诃薩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若菩薩摩诃薩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便無所得。
無所得故則不著欲界色無色界。
若不著欲界色無色界乃能具足修諸菩薩摩诃薩行。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具足修諸菩薩摩诃薩行。
欲疾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當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應思惟執著諸法。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於何祝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應住色。
乃至不應住一切智智。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何緣菩薩摩诃薩。
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應住色乃至不應住一切智智。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無執著故。
不應住色乃至不應住一切智智。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
不見有法可於其中而起執著及可安祝善現,如是菩薩摩诃薩以無所著及無安住而為方便。
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若能如是無所執著無所安祝精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修般若波羅蜜多。
是行般若波羅蜜多。
我能如是無所執著修深般若波羅蜜多。
我能如是無所執著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
由如是念取相執著。
遠離般若波羅蜜多。
若遠離般若波羅蜜多則遠離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
亦遠離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亦遠離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亦遠離苦集滅道聖谛。
亦遠離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
亦遠離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亦遠離八解脫乃至十遍處。
亦遠離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亦遠離極喜地乃至法雲地。
亦遠離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亦遠離五眼六神通。
亦遠離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亦遠離無忘失法恒住舍性。
亦遠離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亦遠離一切菩薩摩诃薩行。
亦遠離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亦遠離一切智智。
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無所執著。
非深般若波羅蜜多有執著者及執著性。
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都無自性。
可於諸法有所執著。
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起如是想。
此是般若波羅蜜多。
我行般若波羅蜜多。
則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及深般若波羅蜜多皆無執著。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起如是想。
此是般若波羅蜜多。
我行般若波羅蜜多。
則是遍行諸法實相。
是菩薩摩诃薩由起此想。
便退般若波羅蜜多。
若退般若波羅蜜多。
則退一切殊勝白法。
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一切種白法根本。
若退般若波羅蜜多。
則為退失一
於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無取無舍。
於八解脫乃至十遍處無取無舍。
於空無相無願解脫門無取無舍。
於淨觀地乃至如來地無取無舍。
於極喜地乃至法雲地無取無舍。
於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取無舍。
於五眼六神通無取無舍。
於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無取無舍。
於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無取無舍。
於無忘失法恒住舍性無取無舍。
於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無取無舍。
於預流果乃至獨覺菩提無取無舍。
於一切菩薩摩诃薩行無取無舍。
於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無取無舍。
於一切智智無取無舍。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雲何於色無取無舍。
乃至於一切智智無取無舍。
佛告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不思惟色。
是故於色無取無舍。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是故於一切智智無取無舍。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雲何般若波羅蜜多。
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佛告善現,由此般若波羅蜜多於色不思惟。
一切相亦不思惟一切所緣。
是故不思惟色。
乃至於一切智智不思惟。
一切相亦不思惟一切所緣。
是故不思惟一切智智。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雲何增長所種善根。
若不增長所種善根。
雲何圓滿波羅蜜多。
若不圓滿波羅蜜多。
雲何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現,若時菩薩摩诃薩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是時菩薩摩诃薩便能增長所種善根。
所種善根得增長故。
便能圓滿波羅蜜多。
波羅蜜多得圓滿故。
便能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何以故?善現,諸菩薩摩诃薩。
要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乃能具足修諸菩薩摩诃薩行。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何緣菩薩摩诃薩。
要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
方能具足修諸菩薩摩诃薩行。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
若思惟色乃至思惟一切智智則有所得。
有所得故便著欲界色無色界。
若著欲界色無色界。
不能具足修諸菩薩摩诃薩行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若菩薩摩诃薩不思惟色。
乃至不思惟一切智智便無所得。
無所得故則不著欲界色無色界。
若不著欲界色無色界乃能具足修諸菩薩摩诃薩行。
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是故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欲得具足修諸菩薩摩诃薩行。
欲疾證得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當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應思惟執著諸法。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當於何祝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應住色。
乃至不應住一切智智。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何緣菩薩摩诃薩。
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不應住色乃至不應住一切智智。
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無執著故。
不應住色乃至不應住一切智智。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
不見有法可於其中而起執著及可安祝善現,如是菩薩摩诃薩以無所著及無安住而為方便。
精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若能如是無所執著無所安祝精進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修般若波羅蜜多。
是行般若波羅蜜多。
我能如是無所執著修深般若波羅蜜多。
我能如是無所執著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行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
由如是念取相執著。
遠離般若波羅蜜多。
若遠離般若波羅蜜多則遠離靜慮精進安忍淨戒布施波羅蜜多。
亦遠離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
亦遠離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亦遠離苦集滅道聖谛。
亦遠離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
亦遠離四靜慮四無量四無色定。
亦遠離八解脫乃至十遍處。
亦遠離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亦遠離極喜地乃至法雲地。
亦遠離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亦遠離五眼六神通。
亦遠離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亦遠離無忘失法恒住舍性。
亦遠離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亦遠離一切菩薩摩诃薩行。
亦遠離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亦遠離一切智智。
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無所執著。
非深般若波羅蜜多有執著者及執著性。
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都無自性。
可於諸法有所執著。
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起如是想。
此是般若波羅蜜多。
我行般若波羅蜜多。
則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於一切法及深般若波羅蜜多皆無執著。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起如是想。
此是般若波羅蜜多。
我行般若波羅蜜多。
則是遍行諸法實相。
是菩薩摩诃薩由起此想。
便退般若波羅蜜多。
若退般若波羅蜜多。
則退一切殊勝白法。
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是一切種白法根本。
若退般若波羅蜜多。
則為退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