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四十八

關燈
△第二分真如品第五十二之三 爾時世尊贊具壽善現言:善哉善哉!汝今能為諸菩薩摩诃薩善說法要。

    汝之所說皆是如來威神之力。

    非汝自能。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於法真如。

    不可得相深生信解。

    知一切法無差别相。

    聞說如是諸法真如不可得相。

    其心不驚不恐不怖。

    不疑不悔不退不沒。

    是菩薩摩诃薩速能成辦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诃薩成就此法速能成辦所求無上正等覺耶。

    爾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若菩薩摩诃薩成就此法速能成辦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若菩薩摩诃薩欲疾成辦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當於何祝應雲何祝佛告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欲疾成辦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當於一切有情住平等心。

    不應住不平等心。

    當於一切有情起平等心。

    不應起不平等心。

    當於一切有情以平等心與語。

    不應以不平等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大慈心。

    不應起瞋恚心。

    當於一切有情以大慈心與語。

    不應以瞋恚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大悲心。

    不應起惱害心。

    當於一切有情以大悲心與語。

    不應以惱害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大喜心。

    不應起嫉妒心。

    當於一切有情以大喜心與語。

    不應以嫉妒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大舍心。

    不應起偏黨心。

    當於一切有情以大舍心與語。

    不應以偏黨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謙下心。

    不應起憍慢心。

    當於一切有情以謙下心與語。

    不應以憍慢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質直心。

    不應起谄詐心。

    當於一切有情以質直心與語。

    不應以谄詐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調柔心。

    不應起剛強心。

    當於一切有情以調柔心與語。

    不應以剛強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心。

    不應起不利益心。

    當於一切有情以利益心與語。

    不應以不利益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安樂心。

    不應起不安樂心。

    當於一切有情以安樂心與語不應以不安樂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無礙心。

    不應起有礙心。

    當於一切有情以無礙心與語。

    不應以有礙心與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如父母如兄弟如姊妹如男女如親族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朋友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如親教師如軌範師如弟子如同學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如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摩诃薩如來應正等覺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應供養恭敬尊重贊歎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應救濟憐愍覆護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畢竟空無所有不可得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當於一切有情起空無相無願心。

    亦以此心應與其語。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欲疾成辦所求無上正等菩提。

    應自離害生命。

    亦勸他離害生命。

    恒正稱揚離害生命法。

    歡喜贊歎離害生命者,乃至應自離邪見。

    亦勸他離邪見。

    恒正稱揚離邪見法。

    歡喜贊歎離邪見者,應自修四靜慮。

    亦勸他修四靜慮。

    恒正稱揚修四靜慮法。

    歡喜贊歎修四靜慮者,應自修四無量。

    亦勸他修四無量。

    恒正稱揚修四無量法。

    歡喜贊歎修四無量者,應自修四無色定。

    亦勸他修四無色定。

    恒正稱揚修四無色定法。

    歡喜贊歎修四無色定者,應自圓滿六波羅蜜多。

    亦勸他圓滿六波羅蜜多。

    恒正稱揚圓滿六波羅蜜多法。

    歡喜贊歎圓滿六波羅蜜多者,應自住十八空。

    亦勸他住十八空。

    恒正稱揚住十八空法。

    歡喜贊歎住十八空者,應自住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亦勸他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

    恒正稱揚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法。

    歡喜贊歎住真如乃至不思議界者,應自住四聖谛。

    亦勸他住四聖谛。

    恒正稱揚住四聖谛法。

    歡喜贊歎住四聖谛者,應自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亦勸他修三十七菩提分法。

    恒正稱揚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法。

    歡喜贊歎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者,應自修三解脫門。

    亦勸他修三解脫門。

    恒正稱揚修三解脫門法。

    歡喜贊歎修三解脫門者,應自修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亦勸他修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

    恒正稱揚修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法。

    歡喜贊歎修八解脫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者,應自圓滿菩薩十地。

    亦勸他圓滿菩薩十地。

    恒正稱揚圓滿菩薩十地法。

    歡喜贊歎圓滿菩薩十地者,應自圓滿五眼六神通。

    亦勸他圓滿五眼六神通。

    恒正稱揚圓滿五眼六神通法。

    歡喜贊歎圓滿五眼六神通者,應自圓滿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亦勸他圓滿陀羅尼門三摩地門。

    恒正稱揚圓滿陀羅尼門三摩地門法。

    歡喜贊歎圓滿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者,應自圓滿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亦勸他圓滿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