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四十
關燈
小
中
大
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有信有善法。
求欲聽問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持法者無信無善法不欲教授。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心無慳吝一切能舍。
能學法者心有慳吝不能舍施。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心無慳吝一切能舍。
能持法者心有慳吝不能舍施。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欲求供養能持法者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财。
能持法者不樂受用。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欲求供給能學法者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财。
能學法者不樂受用。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成就開智不樂廣說。
能學法者成就演智不樂略說。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成就開智唯樂略說。
能持法者成就演智唯樂廣說。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專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所謂契經應頌記别諷頌自說因緣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譬喻論議。
能學法者不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所謂契經乃至論議。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專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所謂契經乃至論議。
能持法者不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所謂契經乃至論議。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成就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能聽法者不成就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成就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能持法者不成就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於六波羅蜜多有方便善巧。
能學法者於六波羅蜜多無方便善巧。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於六波羅蜜多有方便善巧。
能持法者於六波羅蜜多無方便善巧。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已得陀羅尼。
能學法者未得陀羅尼。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已得陀羅尼。
能持法者未得陀羅尼。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欲令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學法者不欲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欲得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持法者不欲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已離慳垢。
已離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蓋。
能學法者未離慳垢。
未離貪欲乃至疑蓋。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已離慳垢。
已離貪欲乃至疑蓋。
能持法者未離慳垢未離貪欲乃至疑蓋。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有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若有人來為說地獄傍生鬼界種種苦事。
因而告曰:汝於是身應勤精進速盡苦際取般涅槃。
何用稽留生死大海。
受百千種難忍苦事。
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此善男子善女人等。
若由彼言於所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事不得究竟。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有信有善法。
求欲聽問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持法者無信無善法不欲教授。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心無慳吝一切能舍。
能學法者心有慳吝不能舍施。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心無慳吝一切能舍。
能持法者心有慳吝不能舍施。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欲求供養能持法者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财。
能持法者不樂受用。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欲求供給能學法者衣服飲食卧具醫藥及馀資财。
能學法者不樂受用。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成就開智不樂廣說。
能學法者成就演智不樂略說。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成就開智唯樂略說。
能持法者成就演智唯樂廣說。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專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所謂契經應頌記别諷頌自說因緣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譬喻論議。
能學法者不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所謂契經乃至論議。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專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所謂契經乃至論議。
能持法者不樂廣知十二分教次第法義。
所謂契經乃至論議。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成就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能聽法者不成就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成就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能持法者不成就布施乃至般若波羅蜜多。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於六波羅蜜多有方便善巧。
能學法者於六波羅蜜多無方便善巧。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於六波羅蜜多有方便善巧。
能持法者於六波羅蜜多無方便善巧。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已得陀羅尼。
能學法者未得陀羅尼。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已得陀羅尼。
能持法者未得陀羅尼。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欲令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學法者不欲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欲得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能持法者不欲恭敬書寫受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持法者已離慳垢。
已離貪欲瞋恚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蓋。
能學法者未離慳垢。
未離貪欲乃至疑蓋。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能學法者已離慳垢。
已離貪欲乃至疑蓋。
能持法者未離慳垢未離貪欲乃至疑蓋。
兩不和合。
不獲教授聽受書持讀誦修習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
複次善現,有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時。
若有人來為說地獄傍生鬼界種種苦事。
因而告曰:汝於是身應勤精進速盡苦際取般涅槃。
何用稽留生死大海。
受百千種難忍苦事。
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此善男子善女人等。
若由彼言於所書寫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事不得究竟。
當知是為菩薩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