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三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當集現集善根。
若修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已集當集現集善根。
如是乃至若修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已集當集現集善根。
若嚴淨佛土成熟有情已集當集現集善根。
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若無忘失法恒住舍性。
及馀無數無量無邊殊勝功德。
若佛弟子一切有漏無漏善根。
若諸如來應正等覺已現當記諸天人等獨覺菩提所有功德。
若諸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茶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已集當集現集善根。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於諸功德發起随喜回向善根。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現前随喜。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所說随喜回向。
以有所得取相分别而為方便。
如食雜毒初益後損故。
此非善随喜回向。
所以者何。
以有所得取相分别發起随喜回向之心。
有因有緣。
有作意有戲論。
有妨礙有過失。
不應般若波羅蜜多。
彼雜毒故則為謗佛。
不随佛教。
不随法說。
不應理說。
菩薩種姓補特伽羅不應随彼所說而學。
是故大德。
應說雲何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應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等功德善根随喜回向。
謂彼諸佛從初發心至得無上正等菩提。
轉妙法輪度無量衆。
入無馀依般涅槃界乃至法滅。
於其中間若修般若乃至布施波羅蜜多集諸善根。
廣說乃至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諸功德發起随喜回向善根。
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雲何於彼功德善根。
發起随喜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白言:大士。
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若欲不謗諸佛世尊而發随喜回向心者,應作是念。
如諸如來應正等覺無上佛智了達遍知功德善根。
有如是性。
有如是相。
有如是法。
而可随喜。
我今亦應如是随喜。
如諸如來應正等覺無上佛智了達遍知。
應以如是諸福業事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我今亦應如是回向。
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於諸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等功德善根。
應作如是随喜回向。
若作如是随喜回向。
則不謗佛。
随佛所教。
随法而說。
應理而說。
是菩薩摩诃薩。
如是随喜回向之心。
不雜毒藥終至甘露大般涅槃。
複次大士。
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於諸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等功德善根。
應作如是随喜回向。
如色乃至識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眼處乃至意處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色處乃至法處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眼界乃至意界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色界乃至法界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眼觸乃至意觸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般若波羅蜜多乃至布施波羅蜜多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如是乃至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真如法界法性實際法定法住不思議界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無忘失法恒住舍性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随喜回向亦應如是,所以者何。
如彼諸法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随喜回向亦複如是,謂諸如來應正等覺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諸佛功德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聲聞獨覺及人天等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彼諸善根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於彼随喜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所回向法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能回向者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如實知色乃至識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若不堕三界非三世攝則不可以彼有相為方便。
有所
若修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已集當集現集善根。
如是乃至若修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已集當集現集善根。
若嚴淨佛土成熟有情已集當集現集善根。
若諸如來應正等覺所有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
若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若無忘失法恒住舍性。
及馀無數無量無邊殊勝功德。
若佛弟子一切有漏無漏善根。
若諸如來應正等覺已現當記諸天人等獨覺菩提所有功德。
若諸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茶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已集當集現集善根。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於諸功德發起随喜回向善根。
如是一切合集稱量現前随喜。
與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如是所說随喜回向。
以有所得取相分别而為方便。
如食雜毒初益後損故。
此非善随喜回向。
所以者何。
以有所得取相分别發起随喜回向之心。
有因有緣。
有作意有戲論。
有妨礙有過失。
不應般若波羅蜜多。
彼雜毒故則為謗佛。
不随佛教。
不随法說。
不應理說。
菩薩種姓補特伽羅不應随彼所說而學。
是故大德。
應說雲何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應於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等功德善根随喜回向。
謂彼諸佛從初發心至得無上正等菩提。
轉妙法輪度無量衆。
入無馀依般涅槃界乃至法滅。
於其中間若修般若乃至布施波羅蜜多集諸善根。
廣說乃至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於諸功德發起随喜回向善根。
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雲何於彼功德善根。
發起随喜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具壽善現白言:大士。
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若欲不謗諸佛世尊而發随喜回向心者,應作是念。
如諸如來應正等覺無上佛智了達遍知功德善根。
有如是性。
有如是相。
有如是法。
而可随喜。
我今亦應如是随喜。
如諸如來應正等覺無上佛智了達遍知。
應以如是諸福業事回向無上正等菩提。
我今亦應如是回向。
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於諸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等功德善根。
應作如是随喜回向。
若作如是随喜回向。
則不謗佛。
随佛所教。
随法而說。
應理而說。
是菩薩摩诃薩。
如是随喜回向之心。
不雜毒藥終至甘露大般涅槃。
複次大士。
住菩薩乘諸善男子善女人等。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於諸如來應正等覺及弟子等功德善根。
應作如是随喜回向。
如色乃至識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眼處乃至意處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色處乃至法處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眼界乃至意界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色界乃至法界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眼觸乃至意觸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般若波羅蜜多乃至布施波羅蜜多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内空乃至無性自性空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四念住乃至八聖道支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如是乃至如來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真如法界法性實際法定法住不思議界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戒蘊定蘊慧蘊解脫蘊解脫智見蘊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無忘失法恒住舍性不堕欲界色界無色界。
若不堕三界則非過去未來現在。
随喜回向亦應如是,所以者何。
如彼諸法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随喜回向亦複如是,謂諸如來應正等覺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諸佛功德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聲聞獨覺及人天等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彼諸善根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於彼随喜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所回向法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能回向者自性空故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若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如實知色乃至識不堕三界非三世攝。
若不堕三界非三世攝則不可以彼有相為方便。
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