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
一切三摩地門一切陀羅尼門是菩薩摩诃薩菩提道。
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是菩薩摩诃薩菩提道。
舍利子,如是等無量無邊大功德聚皆是菩薩摩诃薩菩提道。
時舍利子贊善現言:善哉善哉!誠如所說,善現,如是大功德聚為由何等波羅蜜多勢力所辦。
善現答言:舍利子,如是所說大功德聚。
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勢力所辦。
何以故?舍利子,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能與一切善法為母。
一切聲聞獨覺菩薩諸佛善法從此生故。
舍利子,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普能攝受一切善法。
一切聲聞獨覺菩薩諸佛善法依此住故。
舍利子,過去菩薩摩诃薩衆。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極圓滿故。
已證無上正等菩提。
未來菩薩摩诃薩衆。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極圓滿故。
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現在十方諸佛世界無量菩薩摩诃薩衆。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極圓滿故。
現證無上正等菩提。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聞說般若波羅蜜多。
心無疑惑亦不迷悶。
當知是菩薩摩诃薩住如是住恒不舍離。
謂無所得而為方便。
常勤救濟一切有情。
當知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殊勝作意。
所謂大悲相應作意。
時舍利子謂善現言:若菩薩摩诃薩住如是住恒不舍離成就大悲相應作意者,則一切有情亦應成菩薩摩诃薩。
所以者何。
以一切有情亦於此住及此作意常不舍離。
則諸菩薩摩诃薩與一切有情應無差别。
爾時具壽善現報舍利子言:善哉善哉!誠如所說,能如實知我所說意。
雖似難我而成我義。
何以故?舍利子,有情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有情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有情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有情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有情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有情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有情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色乃至識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色乃至識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色乃至識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色乃至識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色乃至識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色乃至識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色乃至識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眼處乃至意處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眼處乃至意處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眼處乃至意處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眼處乃至意處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眼處乃至意處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眼處乃至意處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眼處乃至意處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色處乃至法處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色處乃至法處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色處乃至法處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色處乃至法處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色處乃至法處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色處乃至法處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色處乃至法處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眼界乃至意界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眼界乃至意界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眼界乃至意界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眼界乃至意界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眼界乃至意界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眼界乃至意界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眼界乃至意界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色界乃至法界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色界乃至法界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色界乃至法界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色界乃至法界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色界乃至法界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色界乃至法界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色界乃至法界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眼識界乃至意識界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眼觸乃至意觸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眼觸乃至意觸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眼觸乃至意觸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眼觸乃至意觸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眼觸乃至意觸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眼觸乃至意觸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眼觸乃至意觸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地界乃至識界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
一切三摩地門一切陀羅尼門是菩薩摩诃薩菩提道。
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是菩薩摩诃薩菩提道。
舍利子,如是等無量無邊大功德聚皆是菩薩摩诃薩菩提道。
時舍利子贊善現言:善哉善哉!誠如所說,善現,如是大功德聚為由何等波羅蜜多勢力所辦。
善現答言:舍利子,如是所說大功德聚。
皆由般若波羅蜜多勢力所辦。
何以故?舍利子,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能與一切善法為母。
一切聲聞獨覺菩薩諸佛善法從此生故。
舍利子,如是般若波羅蜜多。
普能攝受一切善法。
一切聲聞獨覺菩薩諸佛善法依此住故。
舍利子,過去菩薩摩诃薩衆。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極圓滿故。
已證無上正等菩提。
未來菩薩摩诃薩衆。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極圓滿故。
當證無上正等菩提。
現在十方諸佛世界無量菩薩摩诃薩衆。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極圓滿故。
現證無上正等菩提。
複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诃薩聞說般若波羅蜜多。
心無疑惑亦不迷悶。
當知是菩薩摩诃薩住如是住恒不舍離。
謂無所得而為方便。
常勤救濟一切有情。
當知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殊勝作意。
所謂大悲相應作意。
時舍利子謂善現言:若菩薩摩诃薩住如是住恒不舍離成就大悲相應作意者,則一切有情亦應成菩薩摩诃薩。
所以者何。
以一切有情亦於此住及此作意常不舍離。
則諸菩薩摩诃薩與一切有情應無差别。
爾時具壽善現報舍利子言:善哉善哉!誠如所說,能如實知我所說意。
雖似難我而成我義。
何以故?舍利子,有情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有情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有情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有情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有情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有情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有情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色乃至識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色乃至識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色乃至識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色乃至識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色乃至識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色乃至識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色乃至識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眼處乃至意處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眼處乃至意處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眼處乃至意處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眼處乃至意處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眼處乃至意處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眼處乃至意處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眼處乃至意處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色處乃至法處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色處乃至法處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色處乃至法處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色處乃至法處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色處乃至法處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色處乃至法處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色處乃至法處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眼界乃至意界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眼界乃至意界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眼界乃至意界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眼界乃至意界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眼界乃至意界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眼界乃至意界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眼界乃至意界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色界乃至法界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色界乃至法界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色界乃至法界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色界乃至法界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色界乃至法界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色界乃至法界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色界乃至法界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眼識界乃至意識界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眼識界乃至意識界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眼觸乃至意觸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眼觸乃至意觸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眼觸乃至意觸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眼觸乃至意觸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眼觸乃至意觸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眼觸乃至意觸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眼觸乃至意觸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有。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實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實。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性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性。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空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空。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遠離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遠離。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寂靜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寂靜。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乃至意觸為緣所生諸受無覺知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無覺知。
舍利子,地界乃至識界非有故當知如是住及作意亦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