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一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分修治地品第十八之二
雲何菩薩摩诃薩。
住阿練若常不舍離。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勤求無上正等菩提。
超諸聲聞獨覺等地。
是為菩薩摩诃薩住阿練若常不舍離。
雲何菩薩摩诃薩常好少欲。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尚不自為求大菩提。
況欲世間及二乘事。
是為菩薩摩诃薩常好少欲。
雲何菩薩摩诃薩常好喜足。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唯為證得一切智智故於馀事無所執著。
是為菩薩摩诃薩常好喜足。
雲何菩薩摩诃薩常不舍離杜多功德。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常於深法起谛察忍。
是為菩薩摩诃薩常不舍離杜多功德。
雲何菩薩摩诃薩於諸學處常不棄舍。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於所學處堅守不移。
是為菩薩摩诃薩於諸學處常不棄舍。
雲何菩薩摩诃薩於諸欲樂深生厭離。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於妙欲樂不起欲心。
是為菩薩摩诃薩於諸欲樂深生厭離。
雲何菩薩摩诃薩常樂發起寂滅俱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知一切法曾無起作。
是為菩薩摩诃薩常樂發起寂滅俱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舍一切物。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於内外法都不攝受。
是為菩薩摩诃薩舍一切物。
雲何菩薩摩诃薩心不滞沒。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於諸識住曾不起心。
是為菩薩摩诃薩心不滞沒。
雲何菩薩摩诃薩於一切物常無顧戀。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於一切事曾不思惟。
是為菩薩摩诃薩於一切物常無顧戀。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住第四地時。
於如是十法應受持不舍」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居家。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遊諸佛土随所生處常樂出家。
剃除須發受持法服現作沙門。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居家。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刍尼。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常應遠離諸刍尼。
不與共居如彈指頃。
亦複於彼不起異心。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刍尼。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家慳。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是思惟。
我應長夜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今此有情自由福力。
感得如是好施主家。
故我於中不應慳嫉。
既思惟已遠離家慳。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家慳。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衆會忿诤。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是思惟。
若處衆會。
其中或有聲聞獨覺。
或說彼乘相應法要。
令我退失大菩提心。
是故定應遠離衆會。
複作是念。
諸忿诤者能使有情發起瞋害。
造作種種惡不善業。
尚違善趣。
況大菩提。
是故定應遠離忿诤。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衆會忿诤。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自贊毀他。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都不見有内外諸法故。
應遠離自贊毀他。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自贊毀他。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十不善業道。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是思惟。
如是十種不善業道。
尚當能礙人天善趣。
況於聖道及大菩提而不為障。
故我於彼定應遠離。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十不善業道。
雲何菩薩摩诃薩。
應遠離增上慢傲。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不見有法可能發起此慢傲者故應遠離。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增上慢傲。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颠倒。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觀颠倒事都不可得。
是故定應遠離颠倒。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颠倒。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猶豫。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觀猶豫事都不可得。
是故定應遠離猶豫。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猶豫。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貪瞋癡。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都不見有貪瞋癡事。
故應遠離如是三法。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貪瞋癡。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住第五地時。
應常遠離如是十法。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六波羅蜜多。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圓滿六種波羅蜜多。
超諸聲聞及獨覺地。
又住此六波羅蜜多。
佛及二乘能度五種所知海岸。
雲何為五。
一者過去二者未來三者現在四者不可說五者無為。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六波羅蜜多。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聲聞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諸聲聞心非證無上大菩提道故應遠離。
所以者何。
厭生死故。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聲聞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獨覺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諸獨覺心非證無上大菩提道故應遠離。
所以者何。
樂涅槃故。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獨覺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熱惱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此熱惱心非證無上大菩提道故應遠離。
所以者何。
畏生死故。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熱惱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見乞者來不喜愁慼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此愁慼心非證無上大菩提道故應遠離。
所以者何。
違慈悲故。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見乞者來不喜愁慼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舍所有物追戀憂悔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此追悔心非證無上大菩提道故應遠離。
所以者何。
違本願故。
謂我初發菩提心時作是願言:諸我所有施來求者随欲不空。
如何今時施已追悔。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舍所有物追戀憂悔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於來求
住阿練若常不舍離。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
勤求無上正等菩提。
超諸聲聞獨覺等地。
是為菩薩摩诃薩住阿練若常不舍離。
雲何菩薩摩诃薩常好少欲。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尚不自為求大菩提。
況欲世間及二乘事。
是為菩薩摩诃薩常好少欲。
雲何菩薩摩诃薩常好喜足。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唯為證得一切智智故於馀事無所執著。
是為菩薩摩诃薩常好喜足。
雲何菩薩摩诃薩常不舍離杜多功德。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常於深法起谛察忍。
是為菩薩摩诃薩常不舍離杜多功德。
雲何菩薩摩诃薩於諸學處常不棄舍。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於所學處堅守不移。
是為菩薩摩诃薩於諸學處常不棄舍。
雲何菩薩摩诃薩於諸欲樂深生厭離。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於妙欲樂不起欲心。
是為菩薩摩诃薩於諸欲樂深生厭離。
雲何菩薩摩诃薩常樂發起寂滅俱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知一切法曾無起作。
是為菩薩摩诃薩常樂發起寂滅俱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舍一切物。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於内外法都不攝受。
是為菩薩摩诃薩舍一切物。
雲何菩薩摩诃薩心不滞沒。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於諸識住曾不起心。
是為菩薩摩诃薩心不滞沒。
雲何菩薩摩诃薩於一切物常無顧戀。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於一切事曾不思惟。
是為菩薩摩诃薩於一切物常無顧戀。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住第四地時。
於如是十法應受持不舍」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居家。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遊諸佛土随所生處常樂出家。
剃除須發受持法服現作沙門。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居家。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刍尼。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常應遠離諸刍尼。
不與共居如彈指頃。
亦複於彼不起異心。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刍尼。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家慳。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是思惟。
我應長夜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今此有情自由福力。
感得如是好施主家。
故我於中不應慳嫉。
既思惟已遠離家慳。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家慳。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衆會忿诤。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是思惟。
若處衆會。
其中或有聲聞獨覺。
或說彼乘相應法要。
令我退失大菩提心。
是故定應遠離衆會。
複作是念。
諸忿诤者能使有情發起瞋害。
造作種種惡不善業。
尚違善趣。
況大菩提。
是故定應遠離忿诤。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衆會忿诤。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自贊毀他。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都不見有内外諸法故。
應遠離自贊毀他。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自贊毀他。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十不善業道。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是思惟。
如是十種不善業道。
尚當能礙人天善趣。
況於聖道及大菩提而不為障。
故我於彼定應遠離。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十不善業道。
雲何菩薩摩诃薩。
應遠離增上慢傲。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不見有法可能發起此慢傲者故應遠離。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增上慢傲。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颠倒。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觀颠倒事都不可得。
是故定應遠離颠倒。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颠倒。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猶豫。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觀猶豫事都不可得。
是故定應遠離猶豫。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猶豫。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貪瞋癡。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都不見有貪瞋癡事。
故應遠離如是三法。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貪瞋癡。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住第五地時。
應常遠離如是十法。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六波羅蜜多。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圓滿六種波羅蜜多。
超諸聲聞及獨覺地。
又住此六波羅蜜多。
佛及二乘能度五種所知海岸。
雲何為五。
一者過去二者未來三者現在四者不可說五者無為。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圓滿六波羅蜜多。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聲聞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諸聲聞心非證無上大菩提道故應遠離。
所以者何。
厭生死故。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聲聞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獨覺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諸獨覺心非證無上大菩提道故應遠離。
所以者何。
樂涅槃故。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獨覺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熱惱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此熱惱心非證無上大菩提道故應遠離。
所以者何。
畏生死故。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熱惱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見乞者來不喜愁慼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此愁慼心非證無上大菩提道故應遠離。
所以者何。
違慈悲故。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見乞者來不喜愁慼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舍所有物追戀憂悔心。
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作如是念。
此追悔心非證無上大菩提道故應遠離。
所以者何。
違本願故。
謂我初發菩提心時作是願言:諸我所有施來求者随欲不空。
如何今時施已追悔。
是為菩薩摩诃薩應遠離舍所有物追戀憂悔心。
雲何菩薩摩诃薩應遠離於來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