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九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深般若波羅蜜多。
又善男子,於馀魔事汝應覺知。
謂說法師見汝求請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都不眷念反加淩辱。
汝於此中不應瞋恨。
轉增愛重恭敬法心。
常逐法師勿生厭倦。
爾時常啼菩薩摩诃薩。
受空中聲重教誡已,轉增歡喜從是東行。
未久之間複作是念。
我甯不問彼空中聲遣我東行。
去當遠近至何城邑。
複從誰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作是念已即住其處。
搥胸悲歎憂愁啼泣。
經須臾頃作是思惟。
我住此中過一晝夜。
乃至或過七晝七夜。
不辭疲倦。
不念睡眠。
不思飲食。
不想晝夜。
不怖寒熱。
於内外法心不散亂。
若未審知去之遠近所至城邑。
及所從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終不起心舍於此處。
善現當知。
譬如父母唯有一子。
端正黠慧多諸伎能愛之甚重。
其子盛壯卒便命終。
父母爾時悲号苦毒。
唯憶其子更無馀念。
常啼菩薩亦複如是,當於爾時更無馀念。
唯作是念我於何時。
當聞般若波羅蜜多。
我先何故不問空聲勸我東行去當遠近至何處所。
複從誰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當知。
常啼菩薩摩诃薩。
如是悲泣自歎恨時。
於其前有佛像現。
贊常啼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過去如來應正等覺為菩薩時。
以勤苦行求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如汝今求之加行。
又善男子,汝以如是勇猛精進愛樂恭敬求法之心。
從此東行過於五百逾繕那量。
有大王城名具妙香。
其城高廣七寶成就。
於其城外周匝皆有七寶所成七重垣牆。
七重樓觀。
七重欄楯。
七重寶塹。
七重行列寶多羅樹。
是垣牆等互相間飾。
發種種光甚可愛樂。
此大寶城面各十二逾繕那量。
清淨寬廣人物熾盛安隐豐樂。
中有五百街巷市鄽。
度量相當端嚴如畫。
於諸衢陌各有清流。
亘以寶舫往來無擁。
一一街巷清淨嚴飾。
灑以香水布以名華。
城及垣牆皆有卻敵。
雉堞樓閣紫金所成。
瑩以衆珍光明輝煥。
於雉堞間廁以寶樹。
是一一樹根莖枝葉。
及以花果皆别寶成。
城垣樓閣及諸寶樹。
覆以金網連以寶繩。
懸以金鈴綴以寶铎。
微風吹動發和雅音。
譬如善奏五支諸樂。
是寶城内無量有情。
晝夜恒聞歡娛快樂。
城外周匝七重寶塹。
八功德水彌滿其中。
冷燸調和清澄皎鏡。
水中處處有七寶船。
間飾莊嚴衆所喜見。
彼有情類宿業所招。
時共乘之汎漾遊戲。
諸塹水内具衆妙花。
嗢缽羅花。
缽特摩花。
拘母陀花。
奔茶利華。
及馀種種雜類寶花。
色香鮮郁遍覆水上。
以要言之三千界内所有名花無不備足。
有五百苑周環大城。
種種莊嚴甚可喜樂。
一一苑内有五百池。
其池縱廣一俱盧舍。
七寶莊嚴悅可衆心。
於諸池中有四妙花。
嗢缽羅花。
缽特摩花。
拘母陀花。
奔茶利花。
量如車輪英蔽于水。
其花皆以衆寶所成。
青色青顯。
青影青光。
黃色黃顯。
黃影黃光。
赤色赤顯赤影赤光。
白色白顯。
白影白光。
諸苑池中多有衆鳥。
孔雀鹦鹉凫鴻雁黃貝?鸧鹒青鹜白鹄春莺鹙鹭鴛鴦??翡翠精衛鹍雞鸀鳿鶢鶋鹍鳳妙翅鶙鹕羯羅頻迦命命鳥等。
音聲相和遊戲其中。
是諸苑池的無所屬。
彼有情類長夜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深法門皆生信樂。
宿世共造如是勝業故。
於今時同受斯果。
又善男子,妙香城中有高勝處。
是法湧菩薩摩诃薩所住之宮。
其宮縱廣一逾繕那。
衆寶莊嚴奇妙可愛。
宮外周匝七重垣牆。
七重樓閣。
七重欄楯。
七重寶塹。
七重行列寶多羅樹。
是垣牆等绮飾莊嚴甚可愛樂。
有四妙苑周環此宮。
一名常喜。
二名離憂。
三名華嚴。
四名香飾。
一一苑内各有八池。
一名賢善。
二名賢上。
三名歡喜。
四名喜上。
五名安隐。
六名具安。
七名離怖。
八名不退。
諸池四面各一寶成。
一金二銀。
三吠琉璃。
四頗胝迦。
羯雞都寶。
以為池底。
金沙布上妙水湛然。
一一池濱有八階陛。
種種妙寶以為嚴飾。
用勝上金而為其蹬。
諸階兩間有芭蕉樹。
行列間飾紫金所成。
是諸池中具四妙花。
嗢缽羅花。
缽特摩花。
拘母陀花。
奔荼利花。
衆色間雜彌布水上。
周池四邊有香花樹。
清風時鼓散於水中。
諸池皆具八功德水。
香如栴檀色味具足。
有凫雁等遊戲其中。
法湧菩薩摩诃薩住此宮中。
常與六萬八千侍女遊諸苑池。
以妙五欲共相娛樂。
妙香城中男女大小為欲瞻仰法湧菩薩及聽法故。
有時得入常喜等苑賢善等池。
亦以五欲共相娛樂。
又善男子,法湧菩薩摩诃薩。
與諸侍女受妙樂已,晝夜三時為說般若波羅蜜多。
妙香城内有諸士女。
於其城中七寶台上。
為法湧菩薩摩诃薩敷師子座衆寶莊飾。
其座四足各一寶成。
一金二銀三吠琉璃。
四頗胝迦。
於其座上重敷裀褥。
次鋪绮巴。
覆以白氎絡以綩綖。
寶座兩邊雙設丹枕。
垂諸帏帶散妙香花。
其座高廣半俱盧舍。
於上空中張以绮幔。
内施珠帳稱座大校垂諸花纓懸以金铎。
為敬法故於座四邊。
散五色花燒無價香。
複以種種澤香末香塗散其地。
羅列衆多寶幢幡蓋。
法湧菩薩於時時中昇此寶座。
為衆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每說法時皆有無量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茶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俱來集會。
恭敬供養法湧菩薩
又善男子,於馀魔事汝應覺知。
謂說法師見汝求請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都不眷念反加淩辱。
汝於此中不應瞋恨。
轉增愛重恭敬法心。
常逐法師勿生厭倦。
爾時常啼菩薩摩诃薩。
受空中聲重教誡已,轉增歡喜從是東行。
未久之間複作是念。
我甯不問彼空中聲遣我東行。
去當遠近至何城邑。
複從誰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作是念已即住其處。
搥胸悲歎憂愁啼泣。
經須臾頃作是思惟。
我住此中過一晝夜。
乃至或過七晝七夜。
不辭疲倦。
不念睡眠。
不思飲食。
不想晝夜。
不怖寒熱。
於内外法心不散亂。
若未審知去之遠近所至城邑。
及所從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終不起心舍於此處。
善現當知。
譬如父母唯有一子。
端正黠慧多諸伎能愛之甚重。
其子盛壯卒便命終。
父母爾時悲号苦毒。
唯憶其子更無馀念。
常啼菩薩亦複如是,當於爾時更無馀念。
唯作是念我於何時。
當聞般若波羅蜜多。
我先何故不問空聲勸我東行去當遠近至何處所。
複從誰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當知。
常啼菩薩摩诃薩。
如是悲泣自歎恨時。
於其前有佛像現。
贊常啼菩薩摩诃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過去如來應正等覺為菩薩時。
以勤苦行求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如汝今求之加行。
又善男子,汝以如是勇猛精進愛樂恭敬求法之心。
從此東行過於五百逾繕那量。
有大王城名具妙香。
其城高廣七寶成就。
於其城外周匝皆有七寶所成七重垣牆。
七重樓觀。
七重欄楯。
七重寶塹。
七重行列寶多羅樹。
是垣牆等互相間飾。
發種種光甚可愛樂。
此大寶城面各十二逾繕那量。
清淨寬廣人物熾盛安隐豐樂。
中有五百街巷市鄽。
度量相當端嚴如畫。
於諸衢陌各有清流。
亘以寶舫往來無擁。
一一街巷清淨嚴飾。
灑以香水布以名華。
城及垣牆皆有卻敵。
雉堞樓閣紫金所成。
瑩以衆珍光明輝煥。
於雉堞間廁以寶樹。
是一一樹根莖枝葉。
及以花果皆别寶成。
城垣樓閣及諸寶樹。
覆以金網連以寶繩。
懸以金鈴綴以寶铎。
微風吹動發和雅音。
譬如善奏五支諸樂。
是寶城内無量有情。
晝夜恒聞歡娛快樂。
城外周匝七重寶塹。
八功德水彌滿其中。
冷燸調和清澄皎鏡。
水中處處有七寶船。
間飾莊嚴衆所喜見。
彼有情類宿業所招。
時共乘之汎漾遊戲。
諸塹水内具衆妙花。
嗢缽羅花。
缽特摩花。
拘母陀花。
奔茶利華。
及馀種種雜類寶花。
色香鮮郁遍覆水上。
以要言之三千界内所有名花無不備足。
有五百苑周環大城。
種種莊嚴甚可喜樂。
一一苑内有五百池。
其池縱廣一俱盧舍。
七寶莊嚴悅可衆心。
於諸池中有四妙花。
嗢缽羅花。
缽特摩花。
拘母陀花。
奔茶利花。
量如車輪英蔽于水。
其花皆以衆寶所成。
青色青顯。
青影青光。
黃色黃顯。
黃影黃光。
赤色赤顯赤影赤光。
白色白顯。
白影白光。
諸苑池中多有衆鳥。
孔雀鹦鹉凫鴻雁黃貝?鸧鹒青鹜白鹄春莺鹙鹭鴛鴦??翡翠精衛鹍雞鸀鳿鶢鶋鹍鳳妙翅鶙鹕羯羅頻迦命命鳥等。
音聲相和遊戲其中。
是諸苑池的無所屬。
彼有情類長夜修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深法門皆生信樂。
宿世共造如是勝業故。
於今時同受斯果。
又善男子,妙香城中有高勝處。
是法湧菩薩摩诃薩所住之宮。
其宮縱廣一逾繕那。
衆寶莊嚴奇妙可愛。
宮外周匝七重垣牆。
七重樓閣。
七重欄楯。
七重寶塹。
七重行列寶多羅樹。
是垣牆等绮飾莊嚴甚可愛樂。
有四妙苑周環此宮。
一名常喜。
二名離憂。
三名華嚴。
四名香飾。
一一苑内各有八池。
一名賢善。
二名賢上。
三名歡喜。
四名喜上。
五名安隐。
六名具安。
七名離怖。
八名不退。
諸池四面各一寶成。
一金二銀。
三吠琉璃。
四頗胝迦。
羯雞都寶。
以為池底。
金沙布上妙水湛然。
一一池濱有八階陛。
種種妙寶以為嚴飾。
用勝上金而為其蹬。
諸階兩間有芭蕉樹。
行列間飾紫金所成。
是諸池中具四妙花。
嗢缽羅花。
缽特摩花。
拘母陀花。
奔荼利花。
衆色間雜彌布水上。
周池四邊有香花樹。
清風時鼓散於水中。
諸池皆具八功德水。
香如栴檀色味具足。
有凫雁等遊戲其中。
法湧菩薩摩诃薩住此宮中。
常與六萬八千侍女遊諸苑池。
以妙五欲共相娛樂。
妙香城中男女大小為欲瞻仰法湧菩薩及聽法故。
有時得入常喜等苑賢善等池。
亦以五欲共相娛樂。
又善男子,法湧菩薩摩诃薩。
與諸侍女受妙樂已,晝夜三時為說般若波羅蜜多。
妙香城内有諸士女。
於其城中七寶台上。
為法湧菩薩摩诃薩敷師子座衆寶莊飾。
其座四足各一寶成。
一金二銀三吠琉璃。
四頗胝迦。
於其座上重敷裀褥。
次鋪绮巴。
覆以白氎絡以綩綖。
寶座兩邊雙設丹枕。
垂諸帏帶散妙香花。
其座高廣半俱盧舍。
於上空中張以绮幔。
内施珠帳稱座大校垂諸花纓懸以金铎。
為敬法故於座四邊。
散五色花燒無價香。
複以種種澤香末香塗散其地。
羅列衆多寶幢幡蓋。
法湧菩薩於時時中昇此寶座。
為衆宣說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每說法時皆有無量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茶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俱來集會。
恭敬供養法湧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