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九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苦集滅道智得。
但由般若波羅蜜多證平等性名得涅槃。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世尊,何等名為四聖谛平等性。
佛告善現,若於是處無苦無苦智。
無集無集智。
無滅無滅智。
無道無道智。
此即名為四聖谛平等性。
此平等性即四聖谛。
所有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法定法住平等性離生性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祝無失壞無變易。
如是名為四聖谛平等性。
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為欲随覺此四聖谛平等性故。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若能随覺此四聖谛平等性時。
名真随覺一切聖谛。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為欲随覺此四聖谛平等性故。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若能随覺此四聖谛平等性時。
即能随覺一切聖谛。
既能随覺一切聖谛。
即能如實修菩薩行。
既能如實修菩薩行。
不堕聲聞及獨覺地。
趣入菩薩正性離生。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無有少法不如實見。
於一切法如實見時。
於一切法都無所得。
於一切法無所得時。
則如實見一切法空。
謂如實見四谛所攝。
及所不攝諸法皆空。
如是見時能入菩薩正性離生。
由能入菩薩正性離生故。
即住菩薩種姓地中。
既住菩薩種姓地中。
即能決定不從頂堕。
若從頂堕應堕聲聞或獨覺地。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安住菩薩種姓地中。
能起四靜慮。
及起四無量四無色定。
是菩薩摩诃薩安住如是奢摩他地。
能決擇一切法及随覺四聖谛。
是菩薩摩诃薩雖遍知苦。
而能不起緣執苦心。
雖永斷集而能不起緣執集心。
雖證於滅而能不起緣執滅心。
雖修於道而能不起緣執道心。
但起随順趣向臨入無上正等菩提之心。
於一切法觀察實相。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雲何是菩薩摩诃薩於一切法觀察實相。
佛言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一切法皆觀為空。
世尊,是菩薩摩诃薩於一切法觀何等空。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一切法觀自相空。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用如是相毗缽舍那。
如實觀見諸法皆空。
都不見有諸法自性可住彼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何以故?善現,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及一切法。
皆以無性而為自性。
如是無性非諸佛所作。
非獨覺所作。
非菩薩所作。
非諸聲聞向果所作。
但為有情於一切法不知不見如實皆空。
由此因緣。
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善巧為諸有情如實宣說令離執著脫生死苦。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
如是無性非諸佛所作。
非獨覺所作。
非菩薩所作。
非阿羅漢所作。
非不還所作。
非一來所作。
非預流所作。
亦非如是諸向所作者,雲何施設有諸法異。
謂此是地獄。
此是傍生。
此是鬼界。
此是人。
此是四大王衆天。
此是三十三天。
此是夜摩天。
此是睹史多天。
此是樂變化天。
此是他化自在天。
此是梵衆天。
此是梵輔天。
此是梵會天。
此是大梵天。
此是光天。
此是少光天。
此是無量光天。
此是極光淨天。
此是淨天。
此是少淨天。
此是無量淨天。
此是遍淨天。
此是廣天。
此是少廣天。
此是無量廣天。
此是廣果天。
此是無想天。
此是無繁天。
此是無熱天。
此是善現天。
此是善見天。
此是色究竟天。
此是空無邊處天。
此是識無邊處天。
此是無所有處天。
此是非想非非想處天。
此是預流。
此是一來。
此是不還。
此是阿羅漢。
此是獨覺。
此是菩薩摩诃薩。
此是如來應正等覺。
由此業故施設地獄。
由此業故施設傍生。
由此業故施設鬼界。
由此業故施設人。
由此業故施設四大王衆天。
由此業故施設三十三天。
由此業故施設夜摩天。
由此業故施設睹史多天。
由此業故施設樂變化天。
由此業故施設他化自在天。
由此業故施設梵衆天。
由此業故施設梵輔天。
由此業故施設梵會天。
由此業故施設大梵天。
由此業故施設光天。
由此業故施設少光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量光天。
由此業故施設極光淨天。
由此業故施設淨天。
由此業故施設少淨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量淨天。
由此業故施設遍淨天。
由此業故施設廣天。
由此業故施設少廣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量廣天。
由此業故施設廣果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想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繁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熱天。
由此業故施設善現天。
由此業故施設善見天。
由此業故施設色究竟天。
由此業故施設空無邊處天。
由此業故施設識無邊處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所有處天。
由此業故施設非想非非想處天。
由此業故施設預流。
由此業故施設一來。
由此業故施設不還。
由此業故施設阿羅漢。
由此業故施設獨覺。
由此業故施設菩薩摩诃薩。
由此業故施設如來應正等覺。
世尊,無性之法必無作用
但由般若波羅蜜多證平等性名得涅槃。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世尊,何等名為四聖谛平等性。
佛告善現,若於是處無苦無苦智。
無集無集智。
無滅無滅智。
無道無道智。
此即名為四聖谛平等性。
此平等性即四聖谛。
所有真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法定法住平等性離生性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性相常祝無失壞無變易。
如是名為四聖谛平等性。
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為欲随覺此四聖谛平等性故。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若能随覺此四聖谛平等性時。
名真随覺一切聖谛。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為欲随覺此四聖谛平等性故。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若能随覺此四聖谛平等性時。
即能随覺一切聖谛。
既能随覺一切聖谛。
即能如實修菩薩行。
既能如實修菩薩行。
不堕聲聞及獨覺地。
趣入菩薩正性離生。
佛告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無有少法不如實見。
於一切法如實見時。
於一切法都無所得。
於一切法無所得時。
則如實見一切法空。
謂如實見四谛所攝。
及所不攝諸法皆空。
如是見時能入菩薩正性離生。
由能入菩薩正性離生故。
即住菩薩種姓地中。
既住菩薩種姓地中。
即能決定不從頂堕。
若從頂堕應堕聲聞或獨覺地。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安住菩薩種姓地中。
能起四靜慮。
及起四無量四無色定。
是菩薩摩诃薩安住如是奢摩他地。
能決擇一切法及随覺四聖谛。
是菩薩摩诃薩雖遍知苦。
而能不起緣執苦心。
雖永斷集而能不起緣執集心。
雖證於滅而能不起緣執滅心。
雖修於道而能不起緣執道心。
但起随順趣向臨入無上正等菩提之心。
於一切法觀察實相。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雲何是菩薩摩诃薩於一切法觀察實相。
佛言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一切法皆觀為空。
世尊,是菩薩摩诃薩於一切法觀何等空。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於一切法觀自相空。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用如是相毗缽舍那。
如實觀見諸法皆空。
都不見有諸法自性可住彼性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何以故?善現,諸佛無上正等菩提及一切法。
皆以無性而為自性。
如是無性非諸佛所作。
非獨覺所作。
非菩薩所作。
非諸聲聞向果所作。
但為有情於一切法不知不見如實皆空。
由此因緣。
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方便善巧為諸有情如實宣說令離執著脫生死苦。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皆以無性而為自性。
如是無性非諸佛所作。
非獨覺所作。
非菩薩所作。
非阿羅漢所作。
非不還所作。
非一來所作。
非預流所作。
亦非如是諸向所作者,雲何施設有諸法異。
謂此是地獄。
此是傍生。
此是鬼界。
此是人。
此是四大王衆天。
此是三十三天。
此是夜摩天。
此是睹史多天。
此是樂變化天。
此是他化自在天。
此是梵衆天。
此是梵輔天。
此是梵會天。
此是大梵天。
此是光天。
此是少光天。
此是無量光天。
此是極光淨天。
此是淨天。
此是少淨天。
此是無量淨天。
此是遍淨天。
此是廣天。
此是少廣天。
此是無量廣天。
此是廣果天。
此是無想天。
此是無繁天。
此是無熱天。
此是善現天。
此是善見天。
此是色究竟天。
此是空無邊處天。
此是識無邊處天。
此是無所有處天。
此是非想非非想處天。
此是預流。
此是一來。
此是不還。
此是阿羅漢。
此是獨覺。
此是菩薩摩诃薩。
此是如來應正等覺。
由此業故施設地獄。
由此業故施設傍生。
由此業故施設鬼界。
由此業故施設人。
由此業故施設四大王衆天。
由此業故施設三十三天。
由此業故施設夜摩天。
由此業故施設睹史多天。
由此業故施設樂變化天。
由此業故施設他化自在天。
由此業故施設梵衆天。
由此業故施設梵輔天。
由此業故施設梵會天。
由此業故施設大梵天。
由此業故施設光天。
由此業故施設少光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量光天。
由此業故施設極光淨天。
由此業故施設淨天。
由此業故施設少淨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量淨天。
由此業故施設遍淨天。
由此業故施設廣天。
由此業故施設少廣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量廣天。
由此業故施設廣果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想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繁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熱天。
由此業故施設善現天。
由此業故施設善見天。
由此業故施設色究竟天。
由此業故施設空無邊處天。
由此業故施設識無邊處天。
由此業故施設無所有處天。
由此業故施設非想非非想處天。
由此業故施設預流。
由此業故施設一來。
由此業故施設不還。
由此業故施設阿羅漢。
由此業故施設獨覺。
由此業故施設菩薩摩诃薩。
由此業故施設如來應正等覺。
世尊,無性之法必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