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七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識界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眼觸如夢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如夢都無自性。
眼觸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如夢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如夢都無自性。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地界如夢都無自性。
水火風空識界如夢都無自性。
地界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水火風空識界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因緣如夢都無自性。
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如夢都無自性。
因緣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從緣生法如夢都無自性。
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無明如夢都無自性。
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如夢都無自性。
無明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有漏法如夢都無自性。
無漏法如夢都無自性。
有漏法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無漏法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有為法如夢都無自性。
無為法如夢都無自性。
有為法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無為法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又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中無色亦無受想行識。
無眼處亦無耳鼻舌身意處。
無色處亦無聲香味觸法處。
無眼界亦無耳鼻舌身意界。
無色界亦無聲香味觸法界。
無眼識界亦無耳鼻舌身意識界。
無眼觸亦無耳鼻舌身意觸。
無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無地界亦無水火風空識界。
無因緣亦無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無從諸緣所生諸法。
無無明亦無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
無有漏法亦無無漏法。
無有為法亦無無為法。
無夢亦無見夢者,無響亦無聞響者,無像亦無見像者,無光影亦無見光影者,無陽焰亦無見陽焰者,無幻事亦無見幻事者,無尋香城亦無見尋香城者,無變化事亦無見變化事者,又作是言:汝等當知是一切法皆無實事。
皆以無性而為自性。
汝等虛妄分别力故。
無色中見有色。
無受想行識中見有受想行識。
無眼處中見有眼處。
無耳鼻舌身意處中見有耳鼻舌身意處。
無色處中見有色處。
無聲香味觸法處中見有聲香味觸法處。
無眼界中見有眼界。
無耳鼻舌身意界中見有耳鼻舌身意界。
無色界中見有色界。
無聲香味觸法界中見有聲香味觸法界。
無眼識界中見有眼識界。
無耳鼻舌身意識界中見有耳鼻舌身意識界。
無眼觸中見有眼觸。
無耳鼻舌身意觸中見有耳鼻舌身意觸。
無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中見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無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中見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無地界中見有地界。
無水火風空識界中見有水火風空識界。
無因緣中見有因緣。
無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中見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無從諸緣所生諸法中見有從緣所生諸法。
無無明中見有無明。
無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中見有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
無有漏法中見有有漏法。
無無漏法中見有無漏法。
無有為法中見有有為法。
無無為法中見有無為法。
又作是言:汝等當知蘊界處等一切法性。
皆從衆緣和合建立。
颠倒所起諸業異熟之所攝受。
汝等何為於是虛妄無實事法起實事想。
是時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
若諸有情有慳貪者,方便拔濟令離慳貪。
是諸有情離慳貪已教修布施波羅蜜多。
是諸有情由布施故。
得大财位富貴自在。
複從是處方便拔濟教修淨戒波羅蜜多。
是諸有情由淨戒故。
得生善趣尊貴自在。
複從是處方便拔濟教修安忍波羅蜜多。
是諸有情由安忍故。
速能獲得無生法忍。
複從是處方便拔濟教修精進波羅蜜多。
是諸有情由精進故。
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於諸善法不複退轉。
複從是處方便拔濟教修靜慮波羅蜜多。
是諸有情由靜慮故得生梵世。
於初靜慮安住自在。
從初靜慮方便拔濟。
複令安住第二靜慮。
從第二靜慮方便拔濟。
複令安住第三靜慮。
從第三靜慮方便拔濟。
複令安住第四靜慮。
從第四靜慮方便拔濟。
複
耳鼻舌身意識界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眼觸如夢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如夢都無自性。
眼觸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如夢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如夢都無自性。
眼觸為緣所生諸受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地界如夢都無自性。
水火風空識界如夢都無自性。
地界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水火風空識界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因緣如夢都無自性。
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如夢都無自性。
因緣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從緣生法如夢都無自性。
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無明如夢都無自性。
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如夢都無自性。
無明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有漏法如夢都無自性。
無漏法如夢都無自性。
有漏法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無漏法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有為法如夢都無自性。
無為法如夢都無自性。
有為法如響如像如光影如陽焰如幻事如尋香城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無為法如響乃至如變化事都無自性。
又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中無色亦無受想行識。
無眼處亦無耳鼻舌身意處。
無色處亦無聲香味觸法處。
無眼界亦無耳鼻舌身意界。
無色界亦無聲香味觸法界。
無眼識界亦無耳鼻舌身意識界。
無眼觸亦無耳鼻舌身意觸。
無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亦無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無地界亦無水火風空識界。
無因緣亦無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無從諸緣所生諸法。
無無明亦無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
無有漏法亦無無漏法。
無有為法亦無無為法。
無夢亦無見夢者,無響亦無聞響者,無像亦無見像者,無光影亦無見光影者,無陽焰亦無見陽焰者,無幻事亦無見幻事者,無尋香城亦無見尋香城者,無變化事亦無見變化事者,又作是言:汝等當知是一切法皆無實事。
皆以無性而為自性。
汝等虛妄分别力故。
無色中見有色。
無受想行識中見有受想行識。
無眼處中見有眼處。
無耳鼻舌身意處中見有耳鼻舌身意處。
無色處中見有色處。
無聲香味觸法處中見有聲香味觸法處。
無眼界中見有眼界。
無耳鼻舌身意界中見有耳鼻舌身意界。
無色界中見有色界。
無聲香味觸法界中見有聲香味觸法界。
無眼識界中見有眼識界。
無耳鼻舌身意識界中見有耳鼻舌身意識界。
無眼觸中見有眼觸。
無耳鼻舌身意觸中見有耳鼻舌身意觸。
無眼觸為緣所生諸受中見有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無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中見有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無地界中見有地界。
無水火風空識界中見有水火風空識界。
無因緣中見有因緣。
無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中見有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無從諸緣所生諸法中見有從緣所生諸法。
無無明中見有無明。
無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愁歎苦憂惱中見有行乃至老死愁歎苦憂惱。
無有漏法中見有有漏法。
無無漏法中見有無漏法。
無有為法中見有有為法。
無無為法中見有無為法。
又作是言:汝等當知蘊界處等一切法性。
皆從衆緣和合建立。
颠倒所起諸業異熟之所攝受。
汝等何為於是虛妄無實事法起實事想。
是時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
若諸有情有慳貪者,方便拔濟令離慳貪。
是諸有情離慳貪已教修布施波羅蜜多。
是諸有情由布施故。
得大财位富貴自在。
複從是處方便拔濟教修淨戒波羅蜜多。
是諸有情由淨戒故。
得生善趣尊貴自在。
複從是處方便拔濟教修安忍波羅蜜多。
是諸有情由安忍故。
速能獲得無生法忍。
複從是處方便拔濟教修精進波羅蜜多。
是諸有情由精進故。
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於諸善法不複退轉。
複從是處方便拔濟教修靜慮波羅蜜多。
是諸有情由靜慮故得生梵世。
於初靜慮安住自在。
從初靜慮方便拔濟。
複令安住第二靜慮。
從第二靜慮方便拔濟。
複令安住第三靜慮。
從第三靜慮方便拔濟。
複令安住第四靜慮。
從第四靜慮方便拔濟。
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