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六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
唯欲作彼利益安樂。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安忍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安忍而不忻求忍所得果。
謂不貪著由忍所得諸可愛境。
亦不耽求由忍所得生死勝報。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安忍波羅蜜多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精進波羅蜜多時。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發起正勤被堅固铠。
勇猛無怯遠離懈怠懶惰之心。
是菩薩摩诃薩為求無上正等菩提。
勇猛正勤不懼衆苦。
亦能方便遮止制伏。
謂於人苦阿素洛苦鬼界苦傍生苦地獄苦。
及馀衆苦皆不怯懼。
亦能方便遮止制伏。
勤修善法常無懈廢。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精進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精進而不忻求勤所得果。
謂不貪著由勤所得諸可愛境。
亦不耽求由勤所得生死勝報。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精進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時。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學諸定。
是菩薩摩诃薩眼見色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眼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眼根。
是菩薩摩诃薩耳聞聲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耳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耳根。
是菩薩摩诃薩鼻嗅香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鼻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鼻根。
是菩薩摩诃薩舌嘗味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舌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舌根。
是菩薩摩诃薩身覺觸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身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身根。
是菩薩摩诃薩意了法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意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意根。
是菩薩摩诃薩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語若默。
常不舍離三摩呬多奢摩他位。
是菩薩摩诃薩若手若足俱不饕餮。
語不剛強。
言不諠雜。
眼及諸根皆不紛擾。
不掉不動亦不倨傲。
身不散亂。
語不散亂。
心不散亂。
身寂靜語寂靜心寂靜。
若隐若露無異威儀。
於諸飲食衣服卧具病緣醫藥及馀資産皆生喜足。
易滿易養易可供事。
軌則所行無不調善。
雖處諠雜而行遠離。
於利於衰於樂於苦。
於贊於毀於稱於譏。
於活於殺。
平等無變不高不下。
於怨於親。
於善於惡。
心無憎愛無喜無憂。
於諸聖言於非聖言:於遠離於愦鬧。
其心平等無有改易。
於可愛色不可愛色。
於諸随順違逆事中。
都不分别心常安定。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靜慮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靜慮而不忻求定所得果。
謂不貪著由定所得諸可愛境。
亦不耽求由定所得生死勝報。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靜慮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學般若。
是菩薩摩诃薩無諸惡慧。
他不能引。
遠離一切我我所執。
遠離一切我見。
有情見。
命者見。
生者見。
養者見。
士夫見。
補特伽羅見。
意生見。
儒童見。
作者見。
受者見。
知者見。
見者見。
遠離一切有無有見諸惡見趣。
遠離憍慢無分别無變異而修妙慧。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般若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般若而不忻求慧所得果。
謂不貪著由慧所得諸可愛境。
亦不耽求由慧所得生死勝報。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入初靜慮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
入慈無量。
入悲喜舍無量。
入空無邊處定。
入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定。
是菩薩摩诃薩雖於靜慮無量無色入出自在。
而不貪愛彼異熟果。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成就最勝方便善巧。
由此方便善巧力故。
觀諸靜慮無量無色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靜慮無量無色。
由行靜慮無量無色便能自在。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靜慮無量無色。
而不忻求彼所得果。
謂不貪著靜慮無量及無色定所得生死諸異熟果。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為解脫未解脫者,修諸靜慮無量無色無所執受複次善現,若菩薩摩
唯欲作彼利益安樂。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安忍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安忍而不忻求忍所得果。
謂不貪著由忍所得諸可愛境。
亦不耽求由忍所得生死勝報。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安忍波羅蜜多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精進波羅蜜多時。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發起正勤被堅固铠。
勇猛無怯遠離懈怠懶惰之心。
是菩薩摩诃薩為求無上正等菩提。
勇猛正勤不懼衆苦。
亦能方便遮止制伏。
謂於人苦阿素洛苦鬼界苦傍生苦地獄苦。
及馀衆苦皆不怯懼。
亦能方便遮止制伏。
勤修善法常無懈廢。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精進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精進而不忻求勤所得果。
謂不貪著由勤所得諸可愛境。
亦不耽求由勤所得生死勝報。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精進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時。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學諸定。
是菩薩摩诃薩眼見色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眼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眼根。
是菩薩摩诃薩耳聞聲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耳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耳根。
是菩薩摩诃薩鼻嗅香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鼻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鼻根。
是菩薩摩诃薩舌嘗味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舌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舌根。
是菩薩摩诃薩身覺觸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身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身根。
是菩薩摩诃薩意了法已不取諸相不取随好。
即於是處防護意根不放逸祝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
專修念定守護意根。
是菩薩摩诃薩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語若默。
常不舍離三摩呬多奢摩他位。
是菩薩摩诃薩若手若足俱不饕餮。
語不剛強。
言不諠雜。
眼及諸根皆不紛擾。
不掉不動亦不倨傲。
身不散亂。
語不散亂。
心不散亂。
身寂靜語寂靜心寂靜。
若隐若露無異威儀。
於諸飲食衣服卧具病緣醫藥及馀資産皆生喜足。
易滿易養易可供事。
軌則所行無不調善。
雖處諠雜而行遠離。
於利於衰於樂於苦。
於贊於毀於稱於譏。
於活於殺。
平等無變不高不下。
於怨於親。
於善於惡。
心無憎愛無喜無憂。
於諸聖言於非聖言:於遠離於愦鬧。
其心平等無有改易。
於可愛色不可愛色。
於諸随順違逆事中。
都不分别心常安定。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靜慮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靜慮而不忻求定所得果。
謂不貪著由定所得諸可愛境。
亦不耽求由定所得生死勝報。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靜慮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學般若。
是菩薩摩诃薩無諸惡慧。
他不能引。
遠離一切我我所執。
遠離一切我見。
有情見。
命者見。
生者見。
養者見。
士夫見。
補特伽羅見。
意生見。
儒童見。
作者見。
受者見。
知者見。
見者見。
遠離一切有無有見諸惡見趣。
遠離憍慢無分别無變異而修妙慧。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般若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般若而不忻求慧所得果。
謂不貪著由慧所得諸可愛境。
亦不耽求由慧所得生死勝報。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入初靜慮入第二第三第四靜慮。
入慈無量。
入悲喜舍無量。
入空無邊處定。
入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定。
是菩薩摩诃薩雖於靜慮無量無色入出自在。
而不貪愛彼異熟果。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成就最勝方便善巧。
由此方便善巧力故。
觀諸靜慮無量無色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靜慮無量無色。
由行靜慮無量無色便能自在。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靜慮無量無色。
而不忻求彼所得果。
謂不貪著靜慮無量及無色定所得生死諸異熟果。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為解脫未解脫者,修諸靜慮無量無色無所執受複次善現,若菩薩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