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六十六

關燈
所起善法不得增長。

    不能制伏令修大悲大喜大舍時所起善法不得增長。

    不能制伏令修無忘失法時所起善法不得增長。

    不能制伏令修恒住舍性時所起善法不得增長。

    不能制伏令修一切智時所起善法不得增長。

    不能制伏令修道相智一切相智時所起善法不得增長。

    是故善現,菩薩摩诃薩應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诃薩為善根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耶。

    佛言:不也善現,菩薩摩诃薩不為善根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為不善根故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何以故?善現,菩薩摩诃薩法應如是,若未恭敬供養諸佛。

    若未圓滿殊勝善根。

    若真善友未多攝受。

    終不能得一切智智。

    具壽善現複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摩诃薩恭敬供養諸佛。

    圓滿殊勝善根。

    得真善友多所攝受。

    乃能證得一切智智。

    佛言:善現,諸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恭敬供養無量如來應正等覺。

    從諸佛所聞說契經應頌記别伽他自說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譬喻論議。

    聞已總持。

    持已身語恭敬供養。

    轉讀溫習令善通利。

    既通利已心善觀察。

    善觀察已深見意趣。

    見意趣已複善通達。

    善通達已得陀羅尼。

    得陀羅尼已起無礙解。

    起無礙解已乃至證得一切智智。

    随所生處於所聞持正法教義終不忘失。

    於諸佛所種植無量廣大善根。

    由諸善根所攝受故。

    終不枉生惡趣難處。

    複由善根所攝受故。

    於一切時意樂清淨。

    意樂淨故常能嚴淨所求佛土。

    亦常成熟所化有情。

    複由善根所攝受故。

    常不遠離真善知識。

    謂諸如來應正等覺及諸菩薩摩诃薩衆。

    獨覺聲聞并馀能贊佛法僧者,常得親近恭敬供養。

    如是善現,菩薩摩诃薩恭敬供養諸佛。

    圓滿殊勝善根。

    得真善友多所攝受。

    速能證得一切智智。

    是故善現,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欲疾證得一切智智。

    應勤恭敬供養諸佛。

    攝受圓滿殊勝善根。

    常求親近真善知識恒無厭倦。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诃薩不恭敬供養諸佛。

    不圓滿殊勝善根。

    不得善友多所攝受。

    是菩薩摩诃薩豈不能得一切智智。

    佛言:善現,若不恭敬供養諸佛。

    不能圓滿殊勝善根。

    不得善友多所攝受者,尚不應得菩薩摩诃薩名。

    況能證得一切智智。

    何以故?善現,或有恭敬供養諸佛。

    種植圓滿殊勝善根。

    得真善友多所攝受。

    尚不能得一切智智。

    況不恭敬供養諸佛。

    不能圓滿殊勝善根。

    不得善友多所攝受。

    而能證得一切智智。

    彼若能得一切智智。

    無有是處。

    是故善現。

    若菩薩摩诃薩欲住菩薩摩诃薩名。

    欲疾證得一切智智。

    當勤恭敬供養諸佛。

    種植圓滿殊勝善根。

    親近供養真善知識勿生厭倦。

    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

    有菩薩摩诃薩雖已恭敬供養諸佛。

    種植圓滿殊勝善根。

    得真善友多所攝受。

    而不能得一切智智。

    佛言:善現,彼菩薩摩诃薩遠離方便善巧力故。

    不能證得一切智智。

    謂彼菩薩摩诃薩。

    不從諸佛聞說如是方便善巧。

    恭敬供養諸佛世尊,種植圓滿殊勝善根。

    親近供養真善知識故。

    不能得一切智智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何等名為方便善巧。

    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諸有所為定能證得一切智智。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時。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或施如來應正等覺。

    或施獨覺。

    或施聲聞。

    或施菩薩摩诃薩。

    或施諸馀沙門婆羅門。

    或施外道修梵行者,或施貧窮道行苦行及來求者,或施一切人非人等。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雖行布施而無施想。

    無受者想。

    無施者想。

    亦無一切我我所想。

    何以故?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布施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布施而不忻求施所得果。

    謂不貪著由施所得諸可愛境。

    亦不耽求由施所得生死勝報。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布施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淨戒波羅蜜多時。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受持淨戒。

    其心不為貪欲所覆。

    亦複不為瞋恚所覆。

    亦複不為愚癡所覆。

    亦複不為随眠諸纏及馀種種惡不善法障菩提者之所覆蔽。

    所謂慳吝惡戒。

    忿恚懈擔劣心亂心。

    惡慧諸慢。

    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亦常不起聲聞獨覺相應作意。

    何以故?是菩薩摩诃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

    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诃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

    恒時增長殊勝善根。

    由勝善根常增長故。

    能行淨戒波羅蜜多。

    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淨戒而不忻求戒所得果。

    謂不貪著由戒所得諸可愛境。

    亦不耽求由戒所得生死勝報。

    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淨戒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從初發心修行安忍波羅蜜多時。

    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學安忍。

    是菩薩摩诃薩乃至為護自命因緣。

    亦不發起一念忿恚惡言加報怨恨之心。

    是菩薩摩诃薩假使有來欲害其命。

    劫奪資财侵陵妻室。

    虛诳罔冒離間親友。

    粗言罵辱雜穢嘲诮。

    或捶或打或割或截。

    或為種種不饒益事。

    於彼有情都無忿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