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六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極為甚深。
世尊,諸菩薩摩诃薩不得有情。
亦複不得有情施設。
而為有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甚為難事。
世尊,譬如有人欲於無色無見無對無所依止空中種樹。
彼極為難。
諸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不得有情亦複不得有情施設。
而為有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甚為難事。
佛言善現。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極為甚深。
諸菩薩摩诃薩不得有情。
亦複不得有情施設。
而為有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甚為難事。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雖不見有真實有情及彼施設。
而諸有情愚癡颠倒執為實有。
輪回生死受苦無窮。
為度彼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得菩提已斷彼我執。
及令解脫生死衆苦。
善現,譬如有人良田種樹。
是人雖複不見此樹根莖枝葉花果。
受者而種樹已,随時溉灌勤守護之。
此樹後時漸得生長。
枝葉花果皆悉茂盛。
衆人受用愈疾獲安。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雖不見有有情佛果。
而為有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漸次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既圓滿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令諸有情受用佛樹。
諸葉花果各得饒益。
善現當知。
葉饒益者,謂諸有情因此佛樹脫惡趣苦。
花饒益者,謂諸有情因此佛樹或生刹帝利大族。
或生婆羅門大族。
或生長者大族。
或生居士大族。
或生四大王衆天。
或生三十三天。
或生夜摩天。
或生睹史多天。
或生樂變化天。
或生他化自在天。
或生梵衆天。
或生梵輔天。
或生梵會天。
或生大梵天。
或生光天。
或生少光天。
或生無量光天。
或生極光淨天。
或生淨天。
或生少淨天。
或生無量淨天。
或生遍淨天。
或生廣天。
或生少廣天。
或生無量廣天。
或生廣果天。
或生無煩天。
或生無熱天。
或生善現天。
或生善見天。
或生色究竟天。
或生空無邊處天。
或生識無邊處天。
或生無所有處天。
或生非想非非想處天。
果饒益者,謂諸有情因此佛樹或住預流果。
或住一來果。
或住不還果。
或住阿羅漢果。
或住獨覺菩提。
或住無上正等菩提。
是諸有情得成佛已,複用佛樹諸葉花果饒益有情。
令諸有情脫惡趣苦得人天樂。
漸次安立令入三乘般涅槃界。
謂聲聞乘般涅槃界。
或獨覺乘般涅槃界。
或無上乘般涅槃界。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雖作如是大饒益事。
而都不見真實有情得涅槃者,唯見妄想衆苦寂滅。
如是善現。
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不得有情及彼施設。
然為除彼我執颠倒。
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由此因緣甚為難事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當知菩薩摩诃薩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何以故?世尊,因諸菩薩摩诃薩故。
便能永斷一切地獄。
亦能永斷一切傍生。
亦能永斷一切鬼界。
亦能永斷一切無暇。
亦能永斷一切貧窮。
亦能永斷一切劣趣。
亦能永斷一切欲界色無色界。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應知菩薩摩诃薩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善現,若無菩薩摩诃薩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世間則無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亦無獨覺出現於世。
亦無阿羅漢出現於世。
亦無不還出現於世。
亦無一來出現於世。
亦無預流出現於世。
亦無有能永斷地獄。
亦無有能永斷傍生。
亦無有能永斷鬼界。
亦無有能永斷無暇。
亦無有能永斷貧窮。
亦無有能永斷劣趣。
亦無有能永斷欲界色無色界。
是故善現,如汝所說當知菩薩摩诃薩即是如來應正等覺者,如是如是,應知菩薩摩诃薩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何以故?善現,若由此真如施設如來。
即由此真如施設獨覺。
若由此真如施設獨覺。
即由此真如施設聲聞。
若由此真如施設聲聞。
即由此真如施設一切賢聖。
若由此真如施設一切賢聖。
即由此真如施設色。
若由此真如施設色。
即由此真如施設受想行識。
若由此真如施設受想行識。
即由此真如施設眼處。
若由此真如施設眼處。
即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處。
若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處。
即由此真如施設色處。
若由此真如施設色處。
即由此真如施設聲香味觸法處。
若由此真如施設聲香味觸法處。
即由此真如施設眼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眼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色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色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聲香味觸法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聲香味觸法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眼識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眼識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識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識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眼觸。
若由此真如施設眼觸。
即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觸。
若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觸。
即由此真如施設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若由此真如施設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即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若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即由此真如施設地界。
世尊,諸菩薩摩诃薩不得有情。
亦複不得有情施設。
而為有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甚為難事。
世尊,譬如有人欲於無色無見無對無所依止空中種樹。
彼極為難。
諸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不得有情亦複不得有情施設。
而為有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甚為難事。
佛言善現。
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如是般若波羅蜜多極為甚深。
諸菩薩摩诃薩不得有情。
亦複不得有情施設。
而為有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甚為難事。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雖不見有真實有情及彼施設。
而諸有情愚癡颠倒執為實有。
輪回生死受苦無窮。
為度彼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得菩提已斷彼我執。
及令解脫生死衆苦。
善現,譬如有人良田種樹。
是人雖複不見此樹根莖枝葉花果。
受者而種樹已,随時溉灌勤守護之。
此樹後時漸得生長。
枝葉花果皆悉茂盛。
衆人受用愈疾獲安。
善現,諸菩薩摩诃薩亦複如是,雖不見有有情佛果。
而為有情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漸次修行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既圓滿已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令諸有情受用佛樹。
諸葉花果各得饒益。
善現當知。
葉饒益者,謂諸有情因此佛樹脫惡趣苦。
花饒益者,謂諸有情因此佛樹或生刹帝利大族。
或生婆羅門大族。
或生長者大族。
或生居士大族。
或生四大王衆天。
或生三十三天。
或生夜摩天。
或生睹史多天。
或生樂變化天。
或生他化自在天。
或生梵衆天。
或生梵輔天。
或生梵會天。
或生大梵天。
或生光天。
或生少光天。
或生無量光天。
或生極光淨天。
或生淨天。
或生少淨天。
或生無量淨天。
或生遍淨天。
或生廣天。
或生少廣天。
或生無量廣天。
或生廣果天。
或生無煩天。
或生無熱天。
或生善現天。
或生善見天。
或生色究竟天。
或生空無邊處天。
或生識無邊處天。
或生無所有處天。
或生非想非非想處天。
果饒益者,謂諸有情因此佛樹或住預流果。
或住一來果。
或住不還果。
或住阿羅漢果。
或住獨覺菩提。
或住無上正等菩提。
是諸有情得成佛已,複用佛樹諸葉花果饒益有情。
令諸有情脫惡趣苦得人天樂。
漸次安立令入三乘般涅槃界。
謂聲聞乘般涅槃界。
或獨覺乘般涅槃界。
或無上乘般涅槃界。
善現,是菩薩摩诃薩雖作如是大饒益事。
而都不見真實有情得涅槃者,唯見妄想衆苦寂滅。
如是善現。
諸菩薩摩诃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不得有情及彼施設。
然為除彼我執颠倒。
求趣無上正等菩提。
由此因緣甚為難事爾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當知菩薩摩诃薩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何以故?世尊,因諸菩薩摩诃薩故。
便能永斷一切地獄。
亦能永斷一切傍生。
亦能永斷一切鬼界。
亦能永斷一切無暇。
亦能永斷一切貧窮。
亦能永斷一切劣趣。
亦能永斷一切欲界色無色界。
佛言善現,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應知菩薩摩诃薩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善現,若無菩薩摩诃薩發趣無上正等菩提。
世間則無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證得無上正等菩提。
亦無獨覺出現於世。
亦無阿羅漢出現於世。
亦無不還出現於世。
亦無一來出現於世。
亦無預流出現於世。
亦無有能永斷地獄。
亦無有能永斷傍生。
亦無有能永斷鬼界。
亦無有能永斷無暇。
亦無有能永斷貧窮。
亦無有能永斷劣趣。
亦無有能永斷欲界色無色界。
是故善現,如汝所說當知菩薩摩诃薩即是如來應正等覺者,如是如是,應知菩薩摩诃薩即是如來應正等覺。
何以故?善現,若由此真如施設如來。
即由此真如施設獨覺。
若由此真如施設獨覺。
即由此真如施設聲聞。
若由此真如施設聲聞。
即由此真如施設一切賢聖。
若由此真如施設一切賢聖。
即由此真如施設色。
若由此真如施設色。
即由此真如施設受想行識。
若由此真如施設受想行識。
即由此真如施設眼處。
若由此真如施設眼處。
即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處。
若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處。
即由此真如施設色處。
若由此真如施設色處。
即由此真如施設聲香味觸法處。
若由此真如施設聲香味觸法處。
即由此真如施設眼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眼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色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色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聲香味觸法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聲香味觸法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眼識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眼識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識界。
若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識界。
即由此真如施設眼觸。
若由此真如施設眼觸。
即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觸。
若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觸。
即由此真如施設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若由此真如施設眼觸為緣所生諸受。
即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若由此真如施設耳鼻舌身意觸為緣所生諸受。
即由此真如施設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