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集滅道聖谛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四靜慮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四無量四無色定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八解脫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四念住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空解脫門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無相無願解脫門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極喜地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五眼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六神通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佛十力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無忘失法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恒住舍性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一切智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道相智一切相智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一切陀羅尼門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一切三摩地門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預流果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獨覺菩提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一切菩薩摩诃薩行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相相應之心。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善巧方便。
都不見法是可得者,無所得故不起執取色等法相相應之心。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善巧方便。
能攝一切波羅蜜多。
能集一切波羅蜜多。
能導一切波羅蜜多。
何以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中。
含容一切波羅蜜多故。
善現,譬如薩迦耶見普能攝受六十二見。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複如是含容一切波羅蜜多。
善現,譬如諸殒沒者命根滅故諸根随滅。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複如是,一切所學波羅蜜多悉皆随從。
若無般若波羅蜜多亦無一切波羅蜜多。
是故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欲到一切波羅蜜多究竟彼岸。
應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當知。
若菩薩摩诃薩修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諸有情最為上首。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已能修學無上處故。
複次善現,於意雲何。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
諸有情類甯為多不。
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贍部洲中諸有情類尚多無數。
何況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
佛言:善現,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
非前非後皆得人身。
得人身已,非前非後皆證無上正等菩提。
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住菩薩乘盡其形壽。
能以上妙衣服飲食卧具湯藥及馀資具。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此諸如來應正等覺。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由此因緣得福多不。
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善現,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住菩薩乘。
能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聽聞受持讀誦書寫思惟修習。
所獲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
何以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具大義利。
能令菩薩摩诃薩衆速引無上正等菩提。
勝前所得諸善根故。
是故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欲居一切有情上首。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普饒益一切有情。
無救護者為作救護。
無歸依者為作歸依。
無投趣者為作投趣。
無眼目者為作眼目。
無光明者為作光明。
失道路者示以道路。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無上正等菩提。
欲行諸佛所行境界。
欲遊戲佛所遊戲處。
欲作諸佛大師子吼。
欲擊諸佛無上法鼓。
欲扣諸佛無上法鐘。
欲吹諸佛無上法螺。
欲昇諸佛無上法座。
欲說諸佛無上法義。
欲決一切有情疑網。
欲入諸佛甘露法界。
欲受諸佛微妙喜樂。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無有一切功德善根而不能得。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诃薩修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豈亦能得聲聞獨覺功德善根。
佛言:善現,聲聞獨覺功德善根。
此諸菩薩摩诃薩衆亦皆能得。
但於其中無住無著。
以勝智見正觀察已,超過彼位趣入菩薩正性離生故。
此菩薩摩诃薩衆。
無有一切功德善根而不能得。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如是學時。
則為鄰近一切智智。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如是學時。
則為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真實福田。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如是學時。
超諸世間沙門梵志聲聞獨覺福田之上。
速能證得一切智智。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如是學時。
随所生處不舍般若波羅蜜多。
不離般若波羅蜜多。
常行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已於一切智智得不退轉。
遠離聲聞及獨覺地。
鄰近無上正等菩提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作如是念。
此是般若波羅蜜多。
此是修時。
此是修處。
我能修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我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舍離如是所應舍法。
必當證得一切智智。
若作是念非行般若波羅蜜多
亦不發起執取集滅道聖谛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四靜慮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四無量四無色定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八解脫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八勝處九次第定十遍處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四念住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空解脫門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無相無願解脫門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極喜地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五眼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六神通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佛十力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無忘失法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恒住舍性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一切智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道相智一切相智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一切陀羅尼門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一切三摩地門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預流果相相應之心。
亦不發起執取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獨覺菩提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一切菩薩摩诃薩行相相應之心。
終不發起執取諸佛無上正等菩提相相應之心。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善巧方便。
都不見法是可得者,無所得故不起執取色等法相相應之心。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如是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善巧方便。
能攝一切波羅蜜多。
能集一切波羅蜜多。
能導一切波羅蜜多。
何以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中。
含容一切波羅蜜多故。
善現,譬如薩迦耶見普能攝受六十二見。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複如是含容一切波羅蜜多。
善現,譬如諸殒沒者命根滅故諸根随滅。
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複如是,一切所學波羅蜜多悉皆随從。
若無般若波羅蜜多亦無一切波羅蜜多。
是故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欲到一切波羅蜜多究竟彼岸。
應勤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善現當知。
若菩薩摩诃薩修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於諸有情最為上首。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诃薩已能修學無上處故。
複次善現,於意雲何。
於此三千大千世界。
諸有情類甯為多不。
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贍部洲中諸有情類尚多無數。
何況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
佛言:善現,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諸有情類。
非前非後皆得人身。
得人身已,非前非後皆證無上正等菩提。
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住菩薩乘盡其形壽。
能以上妙衣服飲食卧具湯藥及馀資具。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此諸如來應正等覺。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由此因緣得福多不。
善現答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善現,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住菩薩乘。
能於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聽聞受持讀誦書寫思惟修習。
所獲福聚甚多於前無量無數。
何以故?善現,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具大義利。
能令菩薩摩诃薩衆速引無上正等菩提。
勝前所得諸善根故。
是故善現,若菩薩摩诃薩欲居一切有情上首。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普饒益一切有情。
無救護者為作救護。
無歸依者為作歸依。
無投趣者為作投趣。
無眼目者為作眼目。
無光明者為作光明。
失道路者示以道路。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若菩薩摩诃薩欲得無上正等菩提。
欲行諸佛所行境界。
欲遊戲佛所遊戲處。
欲作諸佛大師子吼。
欲擊諸佛無上法鼓。
欲扣諸佛無上法鐘。
欲吹諸佛無上法螺。
欲昇諸佛無上法座。
欲說諸佛無上法義。
欲決一切有情疑網。
欲入諸佛甘露法界。
欲受諸佛微妙喜樂。
當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無有一切功德善根而不能得。
時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诃薩修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豈亦能得聲聞獨覺功德善根。
佛言:善現,聲聞獨覺功德善根。
此諸菩薩摩诃薩衆亦皆能得。
但於其中無住無著。
以勝智見正觀察已,超過彼位趣入菩薩正性離生故。
此菩薩摩诃薩衆。
無有一切功德善根而不能得。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如是學時。
則為鄰近一切智智。
疾證無上正等菩提。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如是學時。
則為一切世間天人阿素洛等真實福田。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如是學時。
超諸世間沙門梵志聲聞獨覺福田之上。
速能證得一切智智。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如是學時。
随所生處不舍般若波羅蜜多。
不離般若波羅蜜多。
常行般若波羅蜜多。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修學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當知已於一切智智得不退轉。
遠離聲聞及獨覺地。
鄰近無上正等菩提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诃薩行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時作如是念。
此是般若波羅蜜多。
此是修時。
此是修處。
我能修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我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舍離如是所應舍法。
必當證得一切智智。
若作是念非行般若波羅蜜多